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历史期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5657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历史期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历史期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历史期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历史期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历史期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历史期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历史期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历史期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历史期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历史期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历史期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历史期终考试题.docx

《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历史期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历史期终考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历史期终考试题.docx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终考试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历史期终考试题

命题、校对:

李奕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0年春节期间,教育部要求各级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拜年活动:

一拜壮丽河山,二拜炎黄始祖。

中华民族重视血缘亲情的文化传统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

A.郡县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

2、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王位世袭制

3.下列王位或官职的继承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是:

()

AB

 

CD

4.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了一篇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方面的历史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错误的是:

()

A.《浅议商朝的政治制度》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历史影响》D.《论清朝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5.雅典公职人员离职时要接受审讯,如果发现公职人员渎职或贪污行为,要由下列哪一机构对其处罚:

()

A.长老会议B.公民大会C.四百人议事会D.陪审法庭

6、中国古代某地发生洪灾,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出现于:

()

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

7.现在驻英大使馆的中国外交官是来自少数民族的第一位女外交官傅莹,请问:

她刚到达英国时携带的国书应递交给英国的:

()

A.首相B.内阁C.外交大臣D.女王陛下

8.美国总统布什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吧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

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下列对“笼子”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笼子是指美国的白宫B.笼子是指美国的国会

C.笼子是指美国的法律D.笼子是指美国总统必须由人民选举产生

9.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商人颠地手指中国一个精美的彩色瓷瓶嚣张的说:

这就是清朝的形象,丰满、浑圆、骄傲、瞧不起世界的一切,它满身自以为是,但只要轻轻一碰,它就会粉身碎骨。

从中可以看出鸦片战争中清朝粉身碎骨结局实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封建经济落后B.军事技术落后C.综合国力衰弱D.封建主义腐朽

10.广西曾流传一首民谣:

姊妹亲,同个房睡共口针。

如今姐随洪杨去,妹也跟随一路行。

民谣反映姐妹俩参加的是:

()

A.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抗日战争

11、在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清政府应允将发布“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该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2.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

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反映历史本质是:

()

A.辛亥革命脱离农民阶级,反封建不彻底B.清末注意改善民生,农民怀念清王朝

C.孙中山反对帝制,农民都拥护D.信息封闭,中华民国成立的消息未到达农村

13、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

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14.日本右翼势力认为:

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

下列各项有力的驳斥了以上言论的是:

()

①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变成日本的殖民地②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

③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占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④南京大屠杀

A.①②③B.①③C.③④D.③

15、五四运动中,北京爱国学生喊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引发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

()

A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D北平学生抗议美军暴行

16.1949年,这串“东海捧出的珍珠”再次与“母亲”分离。

为了让她早日“回来”,邓小平提出:

()

A.“九二共识”B.“九条方针”C.“一国两制”构想D.八项主张

17.遵义会议被认为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你认为最主要是因为下面哪一点?

()

A.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

B.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C.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

18.新制度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获得“各种政体实验场”称号的国家是:

()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

1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五四精神”②延安精神③井冈山精神④长征精神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20.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前提是:

()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  

B.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D.马克思、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同工人保持密切联系

21.2005年4月29日下午,胡锦涛总书记与连战握手,这是事隔60年后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再次历史性握手。

60年前握手的两党领导人和地点分别是:

()

A.孙中山陈独秀北平B.蒋介石毛泽东重庆

C.周恩来张治中北平D.李宗仁毛泽东重庆

22.中国有句俗话“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

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

A.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     B.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23香港大公报在2008年3月18日说:

从1988年黄顺兴代表投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史以来第一张反对票,到如今一些决议表决中出现的500多张反对票和100多张弃权票,20年间,人大代表们用选票表达意愿的能力日趋提高,民众的声音越来越响亮。

表明中国政治建设:

()

A.民主政治观念的萌发B.依法治国的实践效果明显

C.民主权利的扩大D.民主权利意识的增强

24.2008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传唱于祖国的大街小巷。

下列各项能够充分体现这一歌曲主题的是:

()

A.一国两制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改革开放政策D.四项基本原则

25.2008年9月10日,俄罗斯两架图——160战略轰炸机在委内瑞拉解放者军用机场降落。

这是冷战结束后,俄罗斯战略轰炸机第一次在西半球着陆,此间有评论认为这类似于上世纪60年代的古巴导弹危机。

对这两个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都导致了美苏(俄)关系的紧张B.都发生在冷战期间

C.都体现了意识形态的对立与斗争D.都导致了两极格局的瓦解 

二.材料分析题:

(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6分)

材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

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

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

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

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观察右图

材料三明朝在各省实行三司分治的制度。

三司即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提刑按察使司(简称按察司)和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在职能上,布政司掌理民政,按察司掌理监察地方官员和刑名司法,都司则管卫所军政。

这三个部门的设立,既是行政上的分工,也是对地方权力形成制约的制度安排。

其目的在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本质区别。

(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朝代的什么制度?

此种制度有何历史意义?

(4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明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特点。

并评价这种制度。

(8分)

27.美国独立后成功地进行了制度创新,其宪法在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中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一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

……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二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三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及调节……,但在罗斯福新政的前期,最高法院与行政间则展开激烈的争吵.法官们……先后宣布新政的几个主要法令违宪,予以废止.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改编

请回答:

(1)指出美国宪法的理论来源。

(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宪法是如何践行三权分立理论的?

(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积极作用。

(6分)

28.阅读下列材

料,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一余相信美国之政策在于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三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四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

全和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

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他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美国战后初期实行什么政策?

(3分)它说明了美国什么意图?

(3分)

(2)针对前三则材料所反映的政策,苏联采取了哪些措施?

(4分)它意味着什么?

(3分)

(3)材料四中提到“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请问在两极格局存在期间,有哪些国家或地区开始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当今国际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5分)

————————————————————上装订线————————————————————

班级姓名试场号考试号

————————————————————下装订线————————————————————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历史期终考试题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注意:

考生必须在规定方框内作答,否则不予计分

26.(16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周为巩固统一采取了怎样的措施(2分),该措施的影响如何。

(4分)

 

(2)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回答,与西周相比,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分)并分析该措施的特点与影响。

(4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而实行了怎样的制度?

(2分)

 

(4)综合以上几幅地图并结合所学,分析古代中国中央对地方管理发展的趋势?

(2分)

 

27.(15分)

材料一、二、三分别出自近代哪一项不平等条约?

(6分)与这几项条约密切相关的侵华战争分别是什么?

(3分)并分析这几项条约分别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从社会性质变化的角度回答)。

(6分)

28.(19分)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是什么(4分)。

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3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卓绝斗争的事例。

(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材料三说“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6分)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历史期终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C

D

D

D

D

C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C

D

B

C

D

B

A

A

21

22

23

24

25

B

B

D

B

A

二.材料分析题:

26.

(1)分封制下贵族世袭,郡县制下由君主任免官吏。

4分

(2)元朝的行省制度。

意义:

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宣政院。

4分

(3)特点:

三司分治

评价:

明确了地方行政分工和权力制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27.

(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4分

(2)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最高法院,三者相互制约。

6分

(3)有效避免了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长期稳定和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6分

28.

(1)反映了美国在战后初期的“冷战”(或遏制)政策。

3分说明美国企图控制欧洲,称霸世界。

3分

(2)1949年,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1955年,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4分它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3分

(3)①欧洲共同体的崛起。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3分②一超多强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