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安徽小升初诊断考试试卷【1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6159979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安徽小升初诊断考试试卷【1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安徽小升初诊断考试试卷【1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安徽小升初诊断考试试卷【1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安徽小升初诊断考试试卷【1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安徽小升初诊断考试试卷【1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安徽小升初诊断考试试卷【1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安徽小升初诊断考试试卷【1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安徽小升初诊断考试试卷【1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安徽小升初诊断考试试卷【1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安徽小升初诊断考试试卷【1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安徽小升初诊断考试试卷【1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安徽小升初诊断考试试卷【1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

《小学语文安徽小升初诊断考试试卷【1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安徽小升初诊断考试试卷【1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安徽小升初诊断考试试卷【1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

2018-2019年小学语文安徽小升初诊断考试试卷【1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分数:

___________

题号

十一

十二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  分

 

 

一、选择题

1.选词填空。

(3分)

侮辱     羞辱    欺侮

他无缘无故地被(       )了一顿。

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       )晏子。

你别(        )小强。

严肃       严格       严厉

王小红对自己的要求很(      )。

爸爸的态度很(      )。

他是一个很(       )的人,从来不爱说笑。

【答案】

【解析】略

2.用“√”给下列加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山垅(lǒng tóng)       玛瑙(nǎo zī)

柳絮(xù xì)         橙色(dēng chéng)

【答案】lǒngnǎoxùchéng

【解析】略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   )。

A.因为   B.坐下   C.座位

【答案】A

【解析】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规律总结:

诗词赏析: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

“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

一个“深”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

“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

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

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

(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

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

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

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考点:

古诗词识记

4.在带横线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_____”。

骨髓(suí     suǐ)          剔(tī        tì)透

解剖(pōu    pāo)       勉强(qiáng  qiǎng)

抡(lūn    lún)起       净角(jué     jiǎo)

【答案】suǐ tī pōu qiǎng lūn jué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与辨析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特别是对多音字、易读错汉字更应引起注意,只有掌握了汉字的正确读音,才能准确作答。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历史散文《左传》《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史书。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其中“传”字与《史记》中“列传”的“传”字意思不同。

B.到宋代,词发展到极盛时期,苏轼以诗为词,拓宽了题材,开阔了意境,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开创豪放一派。

辛弃疾、张孝祥均为豪放派词人。

C.老舍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语言艺术大家,其作品大多取材于“京味”十足的市民生活,如小说《骆驼祥子》、剧本《四世同堂》等。

D.《门槛》《哈姆茁特》《丑小鸭》《麦琪的礼物》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屠格涅夫、英国的莎士比亚、丹麦的安徒生、美国的欧•亨利。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选项《左传》中“传”意思是解释经文的著作,“列传”的“传”是传记的意思。

B选项张孝祥为宋代词人,其词早期多清丽婉约之作,南渡后转为慷慨悲凉,多抒发爱国思想,激昂奔放,风格近苏轼。

与张元干的爱国词章,对后来辛派词人的创作很有影响。

有《于湖集》,词集《于湖词》。

C选项老舍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

C选项中《四世同堂》不是剧本,是一部小说。

评卷人

得  分

 

 

二、现代文阅读

6.阅读检测台

空山鸟语(节选)

①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②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

在山上,谁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清风懂,白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

鸟的语言永远叙述着动人的故事。

③在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

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

我在小时候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黄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喙。

我喜欢它们灵活的体态,更喜欢它们的样子,依偎着、厮磨着,总是分不开啊!

④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

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

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

⑤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刻,山林睡了,鸟儿们静默了。

在众鸟默默之中,“咕——咕——”,从哪里传来的几声鹧鸪呢?

忽断、忽续、忽近、忽远,那缥缈的鸣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

“咕——咕——”,我沐着淡烟疏雨,恬然入梦。

⑥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

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欢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间。

⑦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鸟的鸣叫声?

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画出与文中第一句相照应的句子。

说说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别人睡觉

她担心吵醒了鲁迅先生,可以看出保姆对鲁迅先生的敬重。

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窗子

对鲁迅先生敬重和爱戴

【解析】略

评卷人

得  分

 

 

三、文言文阅读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

“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7.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大意。

8.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

“其家甚智其子”,为什么?

9.读了这则寓言,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个人发表一些感慨?

请写在下面。

【答案】

7.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冲垮了他家的墙。

富人的儿子说:

“要是不修筑,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

”邻居家的老人也这样说。

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钱财。

结果,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人(偷了他家的东西)。

8.是因为雨天损坏了墙壁,使盗贼有了方便之门。

因为儿子是自己的,关系亲近,而邻居跟自己关系疏远,再说儿子是财产权的共同受益人和继承人,所以儿子显然缺乏盗窃的合理利益动机。

9.如果对富人发表感慨可以是:

富人,你听别人意见要选择正确的,而不要看提意见的人与自己的关系亲近还是疏远,而且对人不可以持偏见。

对于邻人:

你说话的时候,不但要考虑自己说的话对还是不对,同时还要想一想自己的地位和处境,是否适合发表这样的意见。

【解析】

7.

试题分析:

智子疑邻,成语典故,是出自《韩非子·说难》。

其中“智”的意思是“以为……聪明”、“觉得……聪明”。

“雨”的意思是下雨,名词用作动词,是古代运用很多的一个字。

“坏”的意思是毁坏。

“筑”的意思是修补。

“亡”的意思是丢失。

“甚”的意思是很。

“而”在这里表转折,意思是却。

“父”是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老翁。

8.

试题分析:

富家被盗的原因可以从文章“天雨墙坏”、“不筑,必将有盗。

”句子中

理解。

“其家甚智其子”的理解可以引导学生从人性之常理来分析、推断。

9.

试题分析:

这篇文章的寓意可以理解为:

如果心存私爱,偏信偏听,就听不进别人有益的忠告,反而会把提出忠告的人当成损害自己的人。

所以对于富人和邻人而言,个人的立场就有不同的体现了。

评卷人

得  分

 

 

四、书写

10.看拼音,写词语。

(12分)

【答案】橱窗灵魂打搅无聊滋味荒唐

【解析】略

评卷人

得  分

 

 

五、语言表达

11.平平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刘阿姨说:

“平平,你真爱美呀,我刚晒的被单上也锦上添花了。

刘阿姨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是平平,你会怎样幽默而不失真诚的回答刘阿姨呢?

【答案】

(1)你浇花把我的被单弄湿了

(2)答题要点:

突出“幽默”“真诚”即可给分。

例:

刘阿姨,对不起,下次浇花的时候我一定会注意,再也不会给你的被单上锦上添花了。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口语交际题,

(1)题考查的是学生理解言外之意的能力。

(2)题解答时,要注意有称呼,回答要有礼貌,有的放矢吐露心声“我刚晒的被单上也锦上添花了。

评卷人

得  分

 

 

六、填空题

12.词语游艺厅。

把画横线的句子换成恰当的成语。

(1)西双版纳的象兵气势上令人敬畏。

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力量强盛,声势浩大地扑向敌人,那气势可真厉害,无人能抵挡。

(     )(     )(     )

(2)1943年,象兵在西双版纳打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

在搬运战象的尸体时,人们发现一头浑身是血的公象还在喘息,就把它运回寨子,治好伤养了起来。

人们便与嘎羧生活在一起。

有一天,嘎羧着急,烦躁,坐立不安地仰头吼叫。

后来才知道嘎羧要走了。

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为嘎羧送行。

许多人舍不得它,心里十分悲痛,哭不出声来。

(     )(     )

【答案】威风凛凛 排山倒海 势不可当 焦躁不安 泣不成声

【解析】略

1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光芒(   )的微光 (   )的尘埃

(   )的生活(   )地说 (   )地走

(   )地听  (   )地洗 (   )地看

【答案】略

【解析】略

14.给带点字注音。

正月(    )    五行(    )    神佛(    )

供品(    )    畜生(    )

【答案】

【解析】略

15.在( )里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 )你平日注意观察事物,积累材料,作文时(   )会有内容可写。

(2)这个房间(  )宽敞,(  )布置得很美观。

(3)蜜蜂(  )认识陆地上的路线,(   )不能认识水路上的路线。

(4)老师(  )白天给我们上课,(   )深夜给我们批改作业。

【答案】

(1)只要……就……

(2)不但……而且……(3)虽然……但是……(4)不仅……而且……

【解析】

16.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壁(     ) 衰(     )

劈(     ) 衷(    )

【答案】墙壁 衰弱

劈柴 衷心

【解析】略

评卷人

得  分

 

 

七、信息匹配

17.语文大观

鲁迅名言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才于作者有益。

☆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答案】

【解析】略

评卷人

得  分

 

 

八、书面表达

18.真情表达。

生活中处处都有我们的舞台,请选择一两件小事说一说你的舞台在哪里。

在你的舞台上,你都经历过哪些辛酸与快乐。

【答案】

校园是我的舞台

校园是给予我知识的摇篮;校园是教导我做人道理的窗户;校园是指出我错误的指路明灯;校园是让我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

校园,让我从无知走向有知;让我从幼稚走向成熟。

还记得,我刚上学时特胆小,在三年级时,我第一次参加了学校举行的朗读比赛。

比赛了,我特别紧张。

“下一位选手,三

(1)班杨潇,朗诵的是《雪花的快乐》。

”主持人念到我的名字了。

哎呀,怎么这么快就到我了?

我慢吞吞地走上太。

我开始朗读了: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下一句是什么啊?

糟了,忘词了。

我傻纱地站在舞台上,不知怎的,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还好,老师给我解了围:

“这位小同学是因为太紧张了,下去准备准备再来吧。

好,现在请下一位选手……”我走下舞台,在台下,我偷偷地哭了,一想到刚才的情景就难受。

老师不是还要我比赛吗?

哭有什么用呢?

在我心底里发出另一种声音。

于是,我擦干眼泪,拿起书,默默地读了几遍。

第二次,我又走上舞台。

终于,我顺利朗诵完毕了。

结果出来了,我居然得到三年级组一等奖,让3位老师给我打了满分。

那是我第一次参加比赛,那张奖状我一直珍藏到现在。

校园,确实是我展现风采的舞台。

后来,我当上校升旗仪式的主持人,当我拿起话筒,面对学校1000多人的时候,我不再紧张,不再害怕了。

校园,让我变得自信了;校园,让我变得有知识了;校园,让我学会体贴人了;校园,让我学会失败后要努力了。

校园,我的舞台。

我要在这属于我的舞台上,展现有风采的我。

【解析】

写作指导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们在这个舞台上尽情挥洒,洋溢,品尝着人生的痛与乐,真与伪,笑与泪。

我们写作本题时可从以下思路突破:

一.诠释文题,在平淡中求突破。

“我的舞台”,文题中的“我”一般就是指写作者本人。

因此,从这点出发,我们可以叙述生活中与“我的”舞台直接有关的各种事,如“我”把床铺当作舞台、把客厅当作舞台、把学校当作我的舞台、把人生当作我的舞台,表达我对梦想的不懈追求。

二.广泛联想,在对比中求突破。

“我的舞台”,文题中的“舞台”就是表现的地方,每个在舞台上的人都是主角。

因此,舞台上的主角都可以自称“我”。

我们写作时也可由别人的舞台进行自由的、广泛的联想。

比如由眼前的CCTV的模特的“青春舞台”联想到青春自己的舞台等。

经过这样的联想对比,既能开拓你的写作空间,又有利于你选取一点感受最深的来写。

三.深入挖掘,在拓宽中求突破。

“舞台”本是演员表演的地方,可以引申为一切学习、生活、工作的地方。

从引申义出发,我们可以写自己的为学、为人、为事的态度与表现,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

四.巧编故事,在创新中求突破。

我们作文中也可写“舞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例如:

参加CCTV“梦想舞台”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参加奥运会“志愿者”的“舞台”给“我”带来了料想不到的变化,等等。

评卷人

得  分

 

 

九、句型转换

19.修枝剪叶(缩句)

1.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严冬。

2.孩子们在花园里愉快地游戏着。

3.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的乐园。

【答案】1.巨人度过严冬。

 2.孩子们在游戏。

 3.花园成了乐园。

【解析】

试题分析:

评卷人

得  分

 

 

十、判断题

20.判断对错。

(1)课文写的是“我”的回忆。

(   )

(2)“厨、套、窜”的音序都是“C”。

(   )

(3)闰土捕鸟,反映出他的机智勇敢。

(   )

(4)从闰土捡贝壳可以看出他的生活丰富多彩。

(   )

(5)“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此句的两个破折号都是补充说明的作用。

(   )

【答案】

(1)√ 

(2)× (3)× (4)√ (5)√

【解析】略

2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2分)

(1)剧本包括:

时间、地点、人物。

(    )

(2)盛唐时期的颜真卿被后世称为“书圣”。

(  )

(3)“思援弓缴而射之”中的“缴”读“zhuó”,是缴纳的意思。

(  )

(4)我国于2001年7月13日获得了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

( )

【答案】

【解析】略

22.判一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l)“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这句话出自《墨子》,强调做事要做到十全十美。

   (   )

(2)《十六年前的回忆》《凡卡》和《灯光》都用了倒叙的写作手法。

   (   )

(3)“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   )

(4)《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他的作品还有《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等。

(   )

【答案】

(1)× 

(2)× (3)√ (4)√

【解析】

试题分析:

23.火眼金睛改错字。

(7分,每个1分)

(1)毛绒绒的支头,/雪锈的花边萧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留苏如画。

(     )

(2)在灿灿的金辉里/闪着净亮的雪花。

(   )

【答案】

(1)茸茸 枝 绣 潇 流

(2)晖 晶

【解析】字形的考查。

24.在你认为正确的说法下打“√”,错误的打“×”。

1.课文围绕“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一中心句,从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两方面,写出了周总理的高尚品质。

(   )

2.课文结尾的两段话,表达了作者无比激动和敬佩的心情。

(   )

3.通过对周总理扶正转椅这一细节描写,说明了周总理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所以很劳苦。

(   )

4.通过对总理吃夜宵的描写,体现了当时中国实在太困难了,连总理都没有吃的。

(   )

【答案】

【解析】略

评卷人

得  分

 

 

十一、连线题

25.把诗句和作者连线。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白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于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李商隐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杨万里

【答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解析】略

评卷人

得  分

 

 

十二、排序题

26.为句子排序。

________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

________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________还有那浓密丛林中的薄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

【答案】2;1;3

【解析】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虑层次间的衔接,其中应先找出相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

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诵读语段,检查确定。

细读不难发现恰当的排序恰当为:

213。

【点评】做好此题关键在于熟读句子,在认真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后,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排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