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60578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四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四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四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四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第四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第四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第四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docx

《第四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docx

第四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第四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符合外科感染的特点

A、感染多数与损伤有关B、感染多数与手术有关C、多数是由几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D、病变以全身炎症为主E、当药物不能控制感染时,需要手术治疗

答案:

D

2、感染局部病灶已形成脓肿,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A、患部制动B、外敷药物C、局部热敷D、局部理疗E、手术切开引流

答案:

E

3、软组织化脓性感染中有接触传染性的是

A、丹毒B、疖C、急性蜂窝组织炎D、痈E、急性淋巴结炎

答案:

A

4、下列哪种炎症不化脓

A、丹毒B、疖C、急性蜂窝组织炎D、痈E、急性淋巴结炎

答案:

A

5、关于丹毒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不对

A、局部皮肤出现红斑B、红斑周围境界清楚C、常化脓D、易复发E、好发于下肢

答案:

C

6、丹毒与蜂窝组织炎临床表现的主要鉴别是

A、寒战、发热B、好发部位C、局部红肿,界限清楚D、所属淋巴结肿大E、细菌从皮肤破损处侵入

答案:

C

7、脓性指头炎切开引流时,宜采用

A、在波动明显处横形切开B、鱼口状切开C、侧面纵切开D、手指掌面切开

E、已穿破则从原伤口处随意延长

答案:

C

8、引起患者全身各处出现转移性脓肿的是

A、败血症B、脓血症C、菌血症D、毒血症E、以上都不是

答案:

B

9、全身化脓性感染抽血作血培养,其最佳时间是

A、高热时B、间歇期C、寒战时D、输入抗生素时E、输入抗生素后

答案:

C

10、处理破伤风患者的伤口,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早期彻底清创B、清除一切坏死组织和异物C、0.1%高锰酸钾持续湿敷

D、3%过氧化氢冲洗伤口E、清创后缝合伤口

答案:

E

11、破伤风最早发生强直性痉挛的肌群是

A、面肌B、咀嚼肌C、颈背肌D、四肢肌群E、腹肌

答案:

B

12、注射TAT治疗破伤风的机理是

A、抑制破伤风杆菌生长B、中和血中游离毒素C、减少毒素的产生D、中和与神经结合的毒素E、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答案:

B

13、下列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感染后组织与器官发生坏死液化形成脓液聚积称脓肿

B.疖是单个毛囊及所属皮脂腺的感染

C.多个不相关联的疖形成痈

D.丹毒是皮内网状淋巴管及皮肤的急性炎症

E.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炎症称蜂窝织炎

答案:

C

14、面部“危险三角区”的部位在

A.眼眶及鼻部B.前额及鼻梁部C.双眼、鼻及口唇

D.两侧面颊及鼻部E.上唇和鼻部

答案:

E

15、深部脓肿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A.畏寒、发热、白细胞升高B.局部有疼痛和深压痛

C.有波动感D.局部有凹陷性水肿E.穿刺抽到脓液

答案:

E

二、多选题

1、破伤风患者护理中要做到三轻:

A、走路轻B、唱歌轻C、操作轻D、说话轻E、都不对

答案:

ACD

2、常见的化脓性致病菌有:

A、金黄色葡萄球菌B、化脓性链球菌C、大肠杆菌D、绿脓杆菌E、铜绿假单胞菌

答案:

ABCDE

3、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易局限B、铜绿假单胞菌对大多数抗生素不敏感

C、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容易扩散D、脆弱类杆菌感染脓液恶臭

E、大肠埃希菌感染具有产气性

答案:

ABCD

4、以下哪项是丹毒的临床表现

A、起病急,常有寒战、高热B、局部皮肤鲜红

C、中央淡,周围深D、很少引起组织坏死和化脓

E、患处与正常皮肤之间界限不清

答案:

ABCD

5、感染初期处理正确的是

A、局部热敷B、外敷鱼石脂软膏C、抗生素治疗D、切开引流E、患肢抬高、制动

答案:

ABCE

6、全身化脓性感染的护理措施,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对感染严重者,严密观察病情B、高热者应给予物理降温

C、体温突然降至正常以下,说明病情好转,不需处理

D、加强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E、遵医嘱合理、正确使用抗生素

答案:

ABDE

7、破伤风病人护理措施中,下列哪项是正确

A.病人住单人隔离病房B.保持病室安静

C.病室内光线应明亮充足D.按接触隔离要求护理病人

E.护理操作应尽量集中

答案:

ABDE

8、符合外科感染的特点是

A.多数与创伤或手术有关B.多数是由1种细菌引起感染

C.病变以局部炎症为主D.可分为特异性感染和非特异性感染

E.常需手术治疗

答案:

ACDE

三、名词解释

1、疖一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扩展到皮下组织。

致病菌大多金黄色葡萄球菌。

2、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

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3、危险三角区指从鼻根到嘴角间的三角形范围,包括鼻部和上唇。

4、丹毒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或粘膜的细小破损处侵入而引起的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

5、急性蜂窝织炎皮下、筋膜下、肌肉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6、外科感染一般是指需要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和发生在创伤或手术后的的感染,在外科领域中最常见,约占所有外科疾病的1/3~1/2。

7、破伤风指破伤风梭菌侵入人体伤口,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的毒素引起全身肌肉持续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为特征的一种特异感染。

8、全身性感染由病原菌及其内、外毒素和它们介导的多种炎性介质对机体的损害,可分为脓毒症和菌血症。

四、简答题

1、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

答:

(1)局部症状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是化脓性感染的五个典型症状。

但这些症状不一定全部出现,而随病程迟早,病变范围和位置深浅而异。

病变范围小或位置较深的,局部症状可不明显。

这些症状的病理基础就是充血、渗出和坏死三个基本变化。

(2)全身症状轻重不一。

感染轻微的可无全身症状。

感染较重的常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一般均有白细胞计数增加和核左移。

病程较长时,因代谢的紊乱,包括水和电解质代谢失调,血浆蛋白减少和肝糖的大量消耗,可出现营养不良、贫血、水肿等。

全身性感染严重的病人可以发生感染性休克。

2、感染的治疗原则

答:

治疗外科感染的原则,是消除感染病因和毒性物质(脓液、坏死组织等),增强人体的抗感染和修复能力。

较轻或范围较少小的浅部感染可用外用药、热敷和手术等治疗;感染较重或范围较大者,同时内服或注射各种药物。

深部感染一般根据疾病种类作治疗。

全身性感染更需积极进行全身疗法,必要时应作手术。

3、破伤风的病因与预防?

答:

破伤风的病因:

是由破伤风梭菌侵入人体伤口后,在厌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嗜神经外毒素而引起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为特点的急性传染病。

破伤风的预防:

破伤风的预防包括自动免疫、被动免疫和受伤后的清创处理及围生期保护。

(1).主动免疫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性强,接种后成功率高,很少有接种后再发病者。

(2).被动免疫主要用于未进行破伤风自动免疫的受伤者。

采用破伤风抗毒素TAT。

1000~2000U,1次注射。

注射前需先作皮试,如皮试阳性者则应改为脱敏注射法分次给予。

(3).伤口处理对伤口的及时彻底清创和处理,能有效防止破伤风细菌的感染和繁殖。

此外,如伤口较深或污染严重者,应及早选用适当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

一般主张在受伤6h内应用最好,疗程3~5天。

目的主要是控制需氧化脓菌的感染,进而避免造成厌氧的微环境,达到控制和预防破伤风梭菌生长繁殖的目的。

4、什么是二重感染、条件性感染、脓毒症、菌血症?

答:

二重感染:

在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过程中,原来致病菌被抑制,但耐药菌株大量繁殖,致使病情加重。

条件性感染:

在抗感染能力低下的情况下,本来栖居于人体但未致病的菌群可以变成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称条件性感染。

脓毒症:

因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体温循环呼吸有明显改变。

菌血症:

血培养检出病原菌。

5、痈切开引流的要点?

答:

(1)“+”或“++”切口,切口线应超出皮肤病变边缘;

(2)尽量清除已化脓和已失活组织;(3)用生理盐水纱条或碘仿纱条填塞,每日换药一次。

五、案例分析赵女士,42岁。

8日前在割水稻时,左足底不慎被刺伤,在当地卫生院给予简单清创处理,伤口一直有脓液流出,伴发热,昨日感全身无力,今出现张口困难,四肢抽搐。

查:

体温38.5℃,脉搏96次/分;血压126/82mmHg,神志清,“苦笑”面容,颈项强直,张口1cm,心肺正常,腹平,腹肌紧张,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左足底见1cm长创口,局部红肿,挤压时有脓液流出。

血白细胞16×109/L,中性粒细胞0.78。

 问:

(1)初步诊断。

  

(2)列出主要护理诊断。

(3)简述护理措施。

答:

(1)破伤风

(2)主要护理诊断:

 

有窒息的危险与呼吸肌和喉肌痉挛、呼吸道分泌道阻塞有关。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水分摄入不足及大量出汗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与强烈的肌肉抽搐、自身控制无能有关。

 尿潴留与膀胱括约肌痉挛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不能进食、抽搐消耗有关。

  潜在并发症肺部和泌尿系感染。

(3)主要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①、患者应独住一室,病室温度15~20℃,相对湿度60%左右,床旁配备抢救车、气管切开包、吸痰器、氧气等物品。

②、病室内保持安静,室内光线均匀、柔和,避免强光、噪声等不良因素刺激。

护士一定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使用器具无噪音。

各项护理操作尽量集中在使用镇静药物30分钟之后,避免不必要的操作。

人工冬眠护理痉挛和抽搐是破伤风患者的主要症状。

为控制和解除痉挛,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的轻重使用镇静药物和冬眠药物,如:

安定、苯巴比妥钠、冬非合剂、冬眠Ⅰ号等。

这类药物有抑制呼吸作用,需加强患者的各项监护,注意观察呼吸、脉搏、瞳孔、神志、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并密切观察病人抽搐情况。

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切开的护理破伤风患者抽搐频繁发作时,可发生喉肌、呼吸肌痉挛,痰液堵塞气道,而致窒息死亡,应尽早气管切开。

气管切开是预防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抢救重症破伤风成功关键之一。

加强营养重症破伤风患者由于反复抽搐、出汗,能量消耗大,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进食和吞咽困难,易导致营养不良和体液不足,在抽搐间歇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流食,少量多餐,以免发生呛咳、误吸。

发热的护理破伤风患者易引起伤口混合感染和肺部感染,从而引起发热甚至高热,在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同时,配合物理降温,如头戴冰帽,颈部、大血管处冰敷或使用降温毯,尽量避免酒精浴、温水浴,以免引起或加重抽搐。

加强基础护理破伤风患者生活多不能自理,应加强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防止口腔溃疡和褥疮的发生,床两旁使用护栏,防止发生坠床,置软垫保护关节,防止肌腱断裂和骨折,应用牙垫避免舌咬伤。

患者常因膀胱括约肌痉挛而导致尿潴留,应留置导尿管,并做好外阴部及导尿管的护理。

心理护理破伤风患者神志一般是清醒的,当其抽搐、呼吸困难时,极易产生悲哀、恐惧感。

在配合控制抽搐同时,护士应多与病人沟通,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严格消毒隔离破伤风患者必须隔离,谢绝探视,医务人员进入病室内要穿隔离衣、戴隔离帽,戴口罩、手套,身体有伤口时,不能进入病室工作。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36956905C遜'2891970F7烷V274956B67歧Jg315137B19笙s30620779C瞜253476303挃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