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常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60894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地理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地理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地理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地理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地理常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地理常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地理常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地理常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地理常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地理常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地理常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地理常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地理常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地理常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地理常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地理常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地理常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地理常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地理常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常识.docx

《地理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常识.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理常识.docx

地理常识

1宇宙的基本特点

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2天体的分类

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3天体系统的成因

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4天体系统的级别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5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6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7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8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

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9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0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1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2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3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4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

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5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  11年。

16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7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18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19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1970年“东方红”一号、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20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1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2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23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24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

连接东西的线。

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0-30、30-60、60-90。

25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

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26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27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28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

29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30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31东西方向的判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32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33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34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35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36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7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

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38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39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40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41城市化的主要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42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①产业革命前(缓慢)②二战前(加快)③二战后(空前)

43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①起步早②城市化水平高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4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①起步晚②城市化水平低③城市发展不合理

45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①环境质量下降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③就业困难

46上海市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②改善交通和居住条件③治理环境

47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①铁路(量大)②公路(灵活)③水路(廉价)④航空(快)⑤管道(连续)

48亚欧大陆桥①西伯利亚大铁路(海参崴-莫斯科)②连云港-鹿特丹

49世界主要航海线①北大西洋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③巴拿马运河④北太平洋

50邮政通信的主要任务及特点利用交通运输工具,传递信函和包裹。

易受自然灾害影响。

51电信通信的主要任务及特点

利用电磁系统,传递符号、文字、图像和语言。

易受地形影响。

6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①收购②储存、调运③销售

53影响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决定性因素);技术、自然。

54建设京九铁路的意义激活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经济。

55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平原地区要少占好地,山区要避开条件复杂的地段。

56内河航道网的组成内河航道网是由天然水系航道和人工运河组成的网络系统。

57港口的概念供船舶出入和停泊、货物和旅客集散的场所。

58港口的区位因素分析①自然条件(航行、停泊、筑港)②经济和社会条件(腹地、城市)

59汽车站的区位因素与市内干道系统及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的联系

60航空港的区位因素①自然条件(地形、地质条件)②综合因素(用地、交通、环境)

61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①点线面结合②流动方向和数量经常变化③混合交通④占地多

62城市道路网规划原则①便利出行②节约用地③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④保护环境

63城市交通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①线路拥堵(合理规划)②环境污染(减少尾气技术、绿化、规划)

64电子通信的发展①利用电话、电报②利用计算机(声音、图像、文字和数字)

65信息高速公路集电话、电视、电脑于一体,传输图、文、声、像等的通信网。

66国际互联网的影响发展最快、作用最大、影响最广、公众关注程度最高的通信网络

67国际互联网的应用①开展电子商务②提供各种远程服务③举行电子会议

68商业中心的形成商业活动的人流、商品流达到一定规模,就形成商业中心。

69商业中心的功能物资集聚、服务、商品流通。

70商业街的区位选择①以市场最优为原则(城市几何中心)②交通最优为原则(沿线)

71商业小区的区位选择设在居民住宅区内。

72商业网点的形成、密度、效益和组织形式都要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

73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含义各国间商品和劳务交换;国家之间货币资金的周转和运动。

74发达国家国际贸易的特点出口工业制成品、资本、技术以及少数农产品,进口燃料和原料

75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的特点出口农矿初级产品,出口商品种类单一,处于不利地位。

76世界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纽约、伦敦、苏黎世;巴黎、法兰克福、东京、香港。

77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模式图

①人类获取物质和能量②消费活动排放废弃物③环境反作用于人类

78环境问题的两大类主要表现①环境污染②生态破坏

79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80环境污染的种类大气、水、土壤、固体废弃物、噪声、放射性、海洋污染等

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条件①资源和技术保证②市场前景

2西气东输工程的双赢战略①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②促进东部地区的发展

3上海浦东新区的地理背景①区位条件②城市规模的扩大③老城区的问题

4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条件①国家政策②区位条件③地形及用地条件

5上海浦东新区的城市规划①发展方向②形态布局规划③公共绿地

6上海浦东新区的发展    ①基础设施②新区格局③经济快速发展

7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8方向 ①上北法②指北法③经纬法

9图例和注记①符号②文字与数字

20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①山脊与山谷②陡坡与缓坡③断崖

21地形剖面图的作图法①建立横座标②建立纵座标③画出交点④连接成线

22世界海陆分布陆地1.2亿平方千米,海洋3.61亿平方千米。

23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

24世界地理分区的位置和范围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5世界主要国家、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日本、印度、埃及、德国、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26世界海陆分布海:

71%。

陆:

29%

27七大洲大陆、半岛、岛屿的概念:

大洲的构成:

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

28四大洋面积最大的,跨越经度最多的,海峡的概念,世界重要的海峡。

29世界两大山系阿尔卑斯-喜玛拉雅。

科迪勒拉山系

30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海沟、海岭

31全球气温变化北半球最高陆地气温7月,海洋八月。

南半球最高陆地1月,海洋二月

32世界的气温分布水平规律,垂直规律-0.6c/100m

33自然资源概念,主要的种类

34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

35世界耕地主要分布地区温带湿润平原地区

36世界铁的主要分布俄、巴西、中、澳、印度、加、美

37煤的分布中、美、俄

38石油中东、俄、中、墨西哥、英

39世界人口数量和增长1999年60亿;自然增长非>拉美>欧

40世界人口迁移原因科技、劳动力输出、国际难民

41人口密度概念人口/平方千米

42世界人口分布中低纬平原

43世界人种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

44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佛、伊斯兰教、基督教

45世界的国家和地区面积前六位的国家、人口超一亿的国家。

46国界和领土国界的确立方法

47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东亚。

东南亚。

南亚。

中亚。

西亚。

北非。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欧洲西部。

48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欧洲东部和北亚。

北美。

拉丁美洲。

大洋州。

南极洲。

49重要国际组织联合国。

世界贸易组织

50东亚位置和包括的国家中、朝、俄、韩、蒙古、日

1深居内陆的自然环境丘陵、平原为主。

东南高原、东部天山、北部哈萨克丘陵、中部西部图兰平原、里海平原

2深居内陆的自然环境气候:

温带沙漠、草原。

世界最大的内流湖—里海。

3居民和经济:

白金王国:

乌。

城市:

塔什干(乌)阿拉木图(哈)

4西亚和北非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5高原为主的地形平原:

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两河流域。

伊朗高原

6炎热干燥的气候热带沙漠。

7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的沙漠

8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西亚:

波斯完湾为中心。

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

9石油特点:

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

10畜牧业和灌溉农业游牧业。

代表植物:

枣椰。

地中海:

油橄榄、柑橘、葡萄。

11阿拉伯人为主的社会白色人种,除土耳其、阿富汗、伊朗、以色列、等八国不是阿拉伯国家。

12埃及:

读图尼罗河、开罗、苏伊士、西奈半岛、地中海、红海

13埃及的重要经济支柱。

石油、运河、侨汇、旅游。

1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人的故乡

15高原、裂谷、盆地东非大裂谷、刚果盆地、几内亚湾、好望角、马达加斯加。

16气候炎热多雨热带草原面积广大

17丰富的矿产资源南非的黄金和几内亚的铝土,赞比亚的铜矿。

重要的石油输出国:

尼日利亚。

18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处于不利地位。

约翰内斯堡最大的城市。

19欧洲西部:

自然环境海岸曲折、北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南部:

伊比利亚、亚平宁、巴尔干。

20欧洲西部:

自然环境岛屿:

不列颠群岛、冰岛。

内海:

波罗的海、地中海、黑海、北海、比斯开湾。

21平原和山地平原:

北部。

波德平原、西欧平原。

南部:

阿尔卑斯山脉。

冰川作用明显

22深受大西洋的影响西部:

海洋性气候。

东部:

大陆性气候。

油料作物:

油橄榄(南部、根系深)

23河网密布、水量充沛多瑙河:

德国——到黑海。

莱茵河:

瑞士——到北海

24欧洲西部的国家掌握:

英国、法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希腊。

25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德国对外贸易第一

26法国小麦、地中海沿岸:

葡萄。

核电比重最大:

70%

27发达的旅游业 

28英国的东南部是产麦区受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降水多,日照少适合牧草的生长。

29德国:

欧洲大陆的十字路口说明位置重要

30北部、南部的农业差异北部贫瘠、南部肥沃

31工业发展和工业中心  传统工业区。

32城市柏林:

最大的城市。

汉堡:

(北部)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

法兰克福:

最大的航空港

33欧洲东部和北亚重点掌握:

俄罗斯。

3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

35较为平坦的地形找出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

乌拉尔山以西为东欧平原。

以东:

西西伯利亚平原、

36较为平坦的地形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37冬季漫长而寒冷东寒冷。

西温和。

38河流和湖泊伏尔加、鄂毕河、勒拿河、叶尼塞河。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

39丰富的自然资源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

40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圣比得堡工业区。

1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3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4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分钟。

5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6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7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8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9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10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太阳直射点的判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12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13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4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15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16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北半球)

17冬半年的概念9月23日至3月21日(北半球)

18地球侧视图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9地球俯视图的判读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20昼夜长短的计算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

21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根据昼长以标准日出(6时)和标准日落(18时)前后推算。

22昼夜长短的判断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2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H=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24天文四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

25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2月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

26欧美传统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

27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8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29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

30大气圈对地球的重要意义保护生物生存,影响地球自然环境,维持生命活动

3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32干洁空气的组成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

33氧、氮、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尘埃的作用

生命活动;构成生物体;吸收紫外线;光合、保温作用;成云致雨

34大气污染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

35大气垂直分层   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

36对流层的主要特征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37平流层的主要特征臭氧吸收紫外线。

平流,对高空飞行有利,

38大气上界离地面约2000-3000千米。

39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太阳高度角

40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1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2地壳运动的两种类型及其影响水平运动(褶皱山系、裂谷海洋)、升降运动(海陆变迁)。

3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

板块交界地壳活动。

板块运动形成地貌。

4六大板块的名称亚欧、非洲、美洲、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极洲板块。

5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貌张裂(裂谷、海洋)、相撞(海沟、岛弧链、海岸或褶皱山脉)

6生长边界与消亡边界海岭和断层(大多在洋底)、海沟和造山带(大多在陆地边缘)

7地质构造的概念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

8地质构造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下沉岩块)

9背斜成谷和向斜成山的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接受沉积物,成为山岭。

10断层构造分布的实例东非大裂谷;华山、庐山、泰山;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11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断层(隧道、水库)。

12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13流水与风力作用所塑造的地貌类型黄土高原、瀑布、峡谷、冲积扇、三角洲;风蚀洼地、沙丘等。

14水资源的概念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15陆地水的分类地表水(江河水、湖沼水、冰川)和地下水

16陆地水的基本来源大气降水。

17静态水资源冰川冰、内陆湖泊水、深层地下水

18动态水资源地表水、浅层地下水

19潜水埋藏在地下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

20承压水埋藏在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

21我国东部河流的径流变化河流径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

22我国西北河流的径流变化河流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23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补给高水位补给给低水位。

24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25水循环的意义①水量平衡②更新水资源③联系四大圈层④物质迁移⑤能量交换

26气候对生物分布的影响光(喜光植物、喜阴植物)、热、水(森林、草原、荒漠)

27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莲(水生)、骆驼刺(旱生)、矮牵牛(二氧化硫)、树(风向)

28光合作用的意义把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糖类),并释放出氧气

29生物循环的作用①物质迁移②能量流动③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

30原始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氢、氨和水汽。

       

31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①改造大气②改变陆地水③促成土壤形成④创造生物物质⑤环保

32土壤的概念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33土壤的作用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34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

35土壤的肥力特征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36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分数矿物质(45)、有机质(5)、水分(20-30)和空气(20-30)。

37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38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主导作用改造成土母质(有机质的积累、养分元素的富集)

39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①改良土壤②引起土壤退化

40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整体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1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管理中心、服务中心、经济增长中心

2城市的地域形态集中式(成都)、组团式(重庆)、条带式或放射状(兰州)

3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住宅区(最基本职能)、商业区、工业区、

4中心商务区(CBD)的特征经济繁忙、昼夜人口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有明显分区。

5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同心圆状(成都)、扇状或方块状(沈阳)

6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地租高低)、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7城市的合理规划有便利的交通、合理安排工业用地、设置防护带、留有发展余地。

8文化的定义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9文化的分类物质文化(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生活用具)和精神文化(文艺)

10文化景观的构成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固定在地表上的人类创造物)。

11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功能性、空间性、时代性

12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指示物(有一定的局限性)。

13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关系了解当地物质文化环境(公交汽车站牌)和精神文化环境(地名)

14文化源地文化事物、文化现象(常点状)和文化系统(常面状)最初产生

15文化区的空间特点范围有大有小、边界有实有虚、不一定与自然区重合

16有关文化概念的关系文化事物—文化综合体(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系统(中华文化区)

17中国传统文化的三级划分地区(东部农业、西南农业、西部游牧)——亚区——副区

18文化扩散类型扩展扩散(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迁移扩散

19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者(主体)、旅游资源(客体)和旅游业(媒介)

20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主体的大众化、空间的扩大化、方式和内容的多样化、目的的娱乐性

21旅游活动的作用满足人类需求,促进经济发展,扩大交流

22旅游资源及其特性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多样性、非凡性、可创造性、长存性。

23旅游资源的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

24旅游景观欣赏的基本要求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抓住景观特点。

以情观景。

全面了解

25园林常用的构景手法主配、层次、框景、借景。

26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破坏生物资源、背景环境、文物古迹;冲击社会秩序。

27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容人量

28世界政治地图演变的主要原因国家间的政治和经济冲突以及国际竞争。

29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30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科技进步(交通和信息)、跨国公司的建立。

31主要区域经济集团西欧、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

32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基本实体、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内政和外交、科学和技术。

33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坚持改革开放、科教兴国、重视三农、计划生育、独立自主的外交。

34三大自然区及其划分依据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气候和地貌)

35三大自然区的特点地形地势、气候、植被土壤、水文、人类活动

36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热量差异)

37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距海远近)

38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地势高低)

39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