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62022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2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字词书写(共1题;共3分)

1.(3分)为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

A.yùn

B.wēn

②诲女知之乎________

A.huǐ

B.huì

③默而识之________

A.zhì

B.shí

④顾野有麦场________

A.chǎng

B.cháng

⑤一丝而累________

A.lěi

B.lèi

⑥晨兴理荒秽________

A.suì

B.huì

⑦带月荷锄归________

A.hè

B.hé

⑧浅草才能没马蹄________

A.méi

B.mò

二、句子默写(共1题;共5分)

2.(5分)(2020·徐汇模拟)默写

(1)种豆南山下,___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

(2)___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4)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我们的学习须与思考紧密结合,两者不可偏废,正如孔子所说:

“________,________。

”(《孔孟论学》)

三、课内阅读(共2题;共14分)

3.(3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可以已大风         已:

________

②太医以王命聚之     聚:

________

③当其租入           当:

________

④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嗣:

________

⑤几死者数矣         数:

________

⑥若毒之乎           毒:

________

⑦余将吿于莅事者     莅:

________

⑧向吾不为斯役       向:

________

⑨则久已病矣         病:

________

⑩乡邻之生日蹙       蹙:

________

⑪殚其地之出         殚:

________

⑫饥渴而顿踣        顿踣:

________

⑬犯寒暑            犯:

________

⑭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藉:

________

⑮隳突乎南北        隳突:

________

⑯尽吾齿            齿:

________

⑰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俟:

________

⑱岁赋其二          赋:

________

⑲貌若甚戚者        戚:

________

4.(11分)(2017·杭州模拟)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子犹①曰:

贫者,士之常也,俭者,人之性也。

贫不得不俭,而俭者不必贫,故曰“性也”。

然则俭不可乎/曰/吝不可耳/夫俭非即吝/而吝必托之于俭。

俭而吝,则虽堆金积玉,与贫乞儿何异?

粤西韦广为御史归,贫甚,居荒村。

故人按部,广意其必来访,无所得馔②,自渔于江。

故人猝至,驺③从既过,广登岸即走,逾后垣入,衣冠肃客,客曰:

“公何汗流渍发?

”广曰:

“适在近村,闻公至,竭蹶趋迎故耳!

”左右窃笑曰:

“绝似江中打渔人。

郑余庆极清俭。

一日,忽召亲朋官数人会食。

众皆惊讶,侵晨赴之。

日高,余庆方出,闲话移时,众腹己枵④。

余庆呼左右曰:

“分付厨家烂蒸去毛,莫拗折项!

”众相顾,以为必蒸鹅鸭之类。

又久之,盘出,酱醋亦极香新。

但见每人前下粟饭一碗,蒸葫芦一枚,皆匿笑强进。

王罴性俭率。

镇河东日,尝有台使至,罴为设食,乃裂去薄饼缘⑤。

罴曰:

“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⑥造成,用力不少。

尔之选择,当是未饥!

”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

又尝与客食瓜,客削瓜皮侵肉稍厚,罴就地取食之。

(节选自冯梦龙《古今笑·贫俭部》)

【注】①子犹:

冯梦龙,明代文学家,著有《古今小说》等。

②馔(zhuàn):

饮食;③驺(zōu):

掌管车马的人;④枵(xiāo):

饥肠辘辘;⑤缘:

边缘;⑥舂爨(chōnɡcuàn):

舂米做饭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故人猝至(突然)    

B.广登岸即走(跑)    

C.众相顾,以为必蒸鹅鸭之类(猜测)    

D.尔之选择,当是未饥(你)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然则/俭不可乎/曰吝不可耳/夫俭非即吝/而吝必托之于俭。

    

B.然则俭不可乎曰/吝不可耳/夫俭/非即吝/而吝必托之于俭。

    

C.然则/俭不可乎曰/吝不可耳/夫俭非即吝而/吝必托之于俭。

    

D.然则俭不可乎/曰/吝不可耳/夫俭非即吝/而吝必托之于俭。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俭而吝,则虽堆金积玉,与贫乞儿何异?

②又尝与客食瓜,客削瓜皮侵肉稍厚,罴就地取食之。

(4)把文中三个人物(韦广、郑余庆、王罴)的事例都归为“俭而吝”,你是否同意?

请结合文中的人物事例加以简要分析。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6分)

5.(6分)(2019·柯桥模拟)名著阅读。

(1)《儒林外史》刻画了特定时代各个不同阶层的众生相,其中各有典型人物,请按要求写出典型人物。

①腐儒的典型——________

②贪官污吏的典型——________

③八股迷的典型——________

④正面典型——________

(2)《儒林外史》以讽刺艺术见长,描形画骨,手法多样,用了以下哪些讽刺手法()(可多选)

A.运用白描进行讽刺    

B.运用夸张手法进行讽刺    

C.设置矛盾冲突进行讽刺    

D.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讽刺    

五、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32分)

6.(20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说到音乐

说到音乐,我没有听西洋音乐的福分,一窍不通。

至于中国音乐,也弄不清什么是“阳春白雪”,什么是“下里巴人”。

不过只要是中国音乐总还可以听得进去的。

而且,很喜欢,我是十分醉心于“西北风”的。

那回荡在黄土高原上的“信天游”的激越清亮而忧伤的旋律,就像是从我自己的心头升起的,是发自我肺腑最深处的声音,是我的灵魂的闪爆,生命的升华。

而江南丝竹则将我带入另一个世界,不,也许这本来就是我生性中所固有的。

如听瞎子阿炳的琴声,听他的《二泉映月》,听着听着就会情不由己地泪流满面。

听这支曲子要闭上眼睛用心去听,眼睛是多余的。

在阿炳的乐曲声中只有心儿在跳动,在低昂,在徘徊,那是一支心之舞曲,是高山流水,是《广陵散》。

当我第一次听到阿炳的琴曲,就像瞥见了情人的眼波,七魂六魄一下被摄走了①。

从此我失去了故我,忘却了故我,我自身已化入了盲琴师的乐曲,已化入了情人的眼波,缠绵婉转,难分难舍,欲绝而不可绝,欲了而难能了②,一往情深,不可自拔,人生之无可奈何,有至于此者。

然而使我猛醒,使我警悟,使我奋发,燃起我同仇敌忾之义愤的却是抗日救亡的歌曲。

那时我还在读小学,小小年纪,一听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便不由热血沸腾,恨不能立时杀上疆场,为国捐躯,马革裹尸。

抗日战争掀起了中华民族亘古无二的全民歌曲运动,男女老幼哪个不会唱一句: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那发自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发自牺牲已到最后关头的最后的呼声,真足以使贪夫廉,懦夫立,惊天地而泣鬼神……然而“大雅久不作”矣,现在,除被定为国歌的那支《义勇军进行曲》,我们的青少年有几人还能唱上几支抗日救亡的歌曲呢?

学校的音乐课上还教唱这些歌曲吗?

那些歌手们、歌星们为什么对自己这一行最辉煌的一页历史丢得这样快,忘得这样干净呢?

…………

我在想,在今天,在抗日救亡运动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之后,我们这个民族是不是也需要再爆发一次精神的、灵魂的救亡运动?

(1)第1段加横线的“江南丝竹”中,“丝竹”作“音乐”解,在你读过的文言课文中出现过两次,请任举一例。

(2)解释第2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贪夫廉,懦夫立”。

(3)细读文章,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概括:

“信天游”具有激越清亮而忧伤的旋律;“抗日歌曲”具有激昂、催人奋进的旋律。

“江南丝竹”具有什么样的旋律?

请你也用一句话进行概括。

(4)评价一首歌曲的好坏,不仅要看它的旋律是否和谐自然,还要看它的歌词是否健康优美。

请根据括号里的要求简评下列歌词,每条在15个字以内。

①“人生短短几个秋,不醉不罢休”(简评思想内容)(《爱江山更爱美人》)

②“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简评语言特点)(《真心英雄》)

(5)作者在谈到当今音乐的现状后,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

“需要再爆发一次精神的、灵魂的救亡运动。

”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这个观点?

请简述理由(字数在50字左右)。

7.(12分)(2020·江北模拟)文学类文本阅读

夜航船

余秋雨

我的书架上有一部明代文学家张岱的《夜航船》。

这是一部许多学人查访终身而不得的书。

新近根据宁波天一阁所藏抄本印出。

夜航船,历来是中国南方水乡苦途长旅的象征。

我的家乡山岭丛集,十分闭塞,却有一条河流悄然穿入。

每天深夜,总能听到笃笃笃的声音从河畔传来,这是夜航船来了,船夫看到岸边屋舍,就用木棍敲着船帮,召唤着准备选行的客人。

山民们夜夜听到这个声音,习以为常,但终于,也许是身边的日子实在是混不下去了,也许是憨拙的头脑中突然卷起了幻想的波澜,这笃笃笃的声音产生了莫大的诱感。

当敲击船帮的声音终于响起时,年幼的儿子们早已歪歪扭扭地睡熟,山民粗粗糙糙地挨个儿摸了一下他们的头,随即用拳头擦了擦眼角,快步走出屋外。

蓬头散发的妻子提着包袱跟在后面,没有一句话。

偶尔也有些叫人羡慕的信息传来。

乡间竟出现了远途而来的老邮差,手中拿着一封夹着汇票的信。

于是,这家人家的木门槛在几天内就会跨进无数双泥脚。

几张汇票使得乡间有了私塾。

一些幸运的孩子开始跟着一位外乡来的冬烘先生大声念书。

进私塾的孩子有时也会被笃笃声惊醒,翻了一个身,侧耳静听。

这声音,与山腰破庙里的木鱼①声太像了,那是祖母们向往的声音。

一个坐夜航船到上海去谋生的人突然成了暴发户。

他回乡重修宅院,为了防范匪盗,在宅院四周挖了河,筑一座小桥开通门户。

宅院东侧的河边,专修一个船码头,夜航船每晚要在那里停靠,他们家的人员货物往来多得很。

夜航船专为他们辟了一个精雅小舱,经常有人从平展展的青石阶梯上下来,几个佣人挑着足够半月之用的食物上船。

有时,佣人手上还会提着一捆书,这在乡间是稀罕之物。

山民们傻想着小舱内酒足饭饱、展卷卧读的神仙日子。

船老大也渐渐气派起来。

我家邻村就有一个开夜航船的船老大,早已成为全村艳美的脚色。

过去,坐他船的大多是私盐服子,因此航船经常要在沿途受到緝查。

缉查到了,私盐贩子总被捆绑起来,船老大也会被看成是同伙。

现在,緝查人员拦住夜航船,见到的常常是神态高傲的殷富文士,只好点头哈腰连忙放行。

船老大就以利言相讥,出一口积压多年的鸟气。

好多年前,我是被夜航船的笃笃声惊醒的孩子中的一个。

如果是夏夜,我会起身,攀着窗沿去看河中那艘扁黑的船,它走得很慢,却总是在走,听大人说,明天傍晚就可走到县城.县城准是大地方,河更宽了,船更多了,一条条晶亮晶亮的水路,再也没有泥淖和杂藻,再也没有土岸和残埠,直直地通向天际。

第二天醒来,急急赶到船老大家,去抚摩那支大橹。

大橹上过桐油,天天被水冲洗,非常干净。

当时私整已变成小学,学校的老师都是坐着航船来的,学生读完书也要坐着航船出去。

整个学校,就像一个船码头。

槽声欸乃,日日夜夜,山村流动起来了。

这下可以回过头来说说张岱的《夜航船》了

这位大学者显然是夜航船中的常客。

他如此博学多才,不可能长踞一隅。

在明代。

他广泛的游历和交往。

不能不经常依靠夜航船,次数一多。

他开始对夜航船中的小世界品味起来。

船客都是萍水相逢。

无法作切己的深谈。

可是船中的时日缓慢又无聊,只能以闲谈消遣。

当时远非信息社会,没有多少轰动一时的新闻可以随意评说。

谈来谈去,以历史文化知识最为相宜。

中国历史漫长,文物典章繁复。

谈资甚多。

他在《夜航船序》里记下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

士子高谈阔论,憎畏慑,拳足而寝。

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

“请问相公。

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

”士子曰:

“是两个人。

”僧曰:

“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

”士子曰:

“自然是一个人!

”僧乃笑曰:

“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

你看,知识的优势转眼說成了占据铺位的优势.这个士子也实在是丢了吾乡的脸,不知道“澹台”是复姓倒也罢了。

把尧、舜说成一个人是不可原谅的。

让他缩头缩脚地蜷曲着睡,正是活该。

但是,夜航船中也有不少真正的难題目,很难全然对答如流而不被人掩口耻笑,于是,他决心编一部初级小百科,列述一般中国文化常识,使士子们不要在类似于夜航船这样的场合频频露丑。

他把这部小百科名之日《夜航船》,当然只是一个潇涵尚默的举动,此书的实际效用远在同谈场合之上。

但是,张岱的劳作。

还是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有趣的“夜航船文化”

在缓慢的航行进程中,细细品尝着已逝的陈迹。

哪怕是一些琐碎的知识。

不惜为干百年前的细技末节争得脸红耳赤,反正有的是时间。

中国文化的进程,正像这艘夜航船。

船头的浪。

泼不进来;船外的风,吹不避来:

航行的路程,早已预定。

谈知识,无关眼下:

谈历史,拒绝反思。

十年寒窗,竟在谈笑争胜间消耗。

把船橹托付给老大。

士子的天地只在船舱。

一番讥刺,一番炫耀,一番假惺惺的钦佩,一番自命不凡的陶醉,到头来,争得稍大一点的一个铺位,倒头便睡,换得个梦中微笑。

船一程程行去,岁月一片片消逝。

永远是喧闹的无聊,无聊的喧闹。

夜航船终于慢吞吞地走到了现代。

吾乡的水路有了一点好的征起:

儿住大师上船了。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柏,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衣、天,云。

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

并水里的萍藻游鱼。

一同荡漾。

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接动,扩大,互相融和:

刚一种和,却又通缩。

复近于原形。

边埠都参是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

——这是鲁迅在船上。

夜问睡在舱中,听水声稳声。

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鸣。

也都很有意思。

雇一只船到乡下去看庙戏,可以了解中国旧戏的真趣味,而且在船上行动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我觉得也可以算是理想的行乐法。

--这是周作人在船上。

他不会再要高谈阅论的根件。

只求个人的清静的由。

早春晚秋,船价很便宜,学生的经济力也颇能胜任。

每进星期日,出三四毛钱雇一只船,载着二三同学,数册书,一壶茶,几包花生米,与几个馒头。

便可优游湖中,尽一日之长。

……随时随地可以吟诗作画。

“野航恰受两三人。

”“恰受”两字的状态,在这种船上最充分地表出着,——这是丰子恺在船上。

他的船又热闹了,但全是同学少年,优游于艺术境界。

现代中国的航船虽然还是比较平缓。

狭小。

却终于有了明代所不可能有的色泽和气氛。

仍然想起张岱,他的惊人的博学使他以一人之力编出了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夜航船》。

在他死后24年。

远在千里之外的法国诞生了狄德罗,另一部百科全书将在这个人手上编成。

这部百科全书。

不是谈资的聚合,而是一种启蒙和挺进。

从此,法国精神文化的航船最终摆脱了封建社会的黑夜,进入了一条新的河道。

张岱做不到这地步,过错不在他。

说到底,他的书名还是准确的:

《夜航船》。

我,难道真的被夜航船的笃笃声敲醒过吗?

它的声响有多大呢?

我疑惑了。

记得有一天深夜,幼小的我与祖母争执过:

我说这笃笃声是航船,她说这笃笃声是木鱼。

究竟是什么呢?

都是?

都不是?

抑或两者本是同一件事?

【注释】①木鱼:

为佛门僧人所创制,有警示僧众不可倦怠懒惰。

昏昏沉沉等作用。

(1)[梳理·线索]本文以“夜航船”为线索,依次写了________、冒险家下赌注的船、让山村流动起来的船、________、________。

(2)[品味·语言]请赏析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表达作用。

①当敲击船帮的声音终于响起时,年幼的儿子们早已歪歪扭扭地睡熟,山民粗粗糙糙地挨个儿摸了一下他们的头,随即用拳头擦了擦眼角,快步走出屋外。

②第二天醒来,急急赶到船老大家,去抚摩那支大橹。

(3)请说说你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

现代中国的航船虽然还是比较平缓。

狭小。

却终于有了明代所不可能有的色泽和气氛。

(4)[探究·主旨]文章最后,作者把航船的笃笃声和木鱼的笃笃声联系起来。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种联系让你产生了怎样的思考。

六、诗歌鉴赏(共1题;共6分)

8.(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邂逅

(台湾)席慕蓉

你把忧伤画在眼角

我将流浪抹上额头

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

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

然后在街角我们擦身而过

漠然地不再相识

亲爱的朋友

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

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妆师

(1)对这首诗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节中,诗人用“画”“抹”“添”“雕刻”等词语,既显示了岁月流逝的轨迹,也揭示了人们“自寻烦恼”的反常心理。

B.诗人在第一节将“你”“我”类同的“雕琢”展现出来,在第二节中便把“化妆”得严严整整的“你”“我”推向街角,展现擦身而过却不相识的场面。

C.第二节中“请别错怪”一句仿佛是一种规劝,又仿佛是一种提醒,于娓娓而谈中解释了“漠然地不再相识”的本质。

D.诗人在诗中把抽象的人生“世态”阐述得既含蓄深沉又细致入微,他含蓄地告诉人们,经常化妆打扮自己,并不能带来美丽,而只会使人更苍老。

(2)对这首诗写作特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语言平实,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B.诗中运用比喻和比拟,既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又使全诗耐人寻味。

C.第一节使用散句形成复沓的旋律,将“你”“我”交替显隐,使读者不觉得单一,平板。

第二节使用整句,在活泼的诗行里让人品味全诗的旨趣。

D.诗的一,二两节,互成因果,顺理成章。

七、作文(共1题;共5分)

9.(5分)(2019七上·西安月考)生活中,感动无处不在。

一个人、一件事、一次经历、一本书或一处美景,往往都要让我们感动不已。

快乐的,我们热血沸腾;苦痛的,我们潸然泪下……感动给我们心灵以巨大冲击,给我们灵魂以深度触动,它让我们终生难忘。

以“感动”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参考答案

一、字词书写(共1题;共3分)

1-1、

二、句子默写(共1题;共5分)

2-1、

2-2、

2-3、

2-4、

2-5、

三、课内阅读(共2题;共14分)

3-1、

4-1、

4-2、

4-3、

4-4、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6分)

5-1、

5-2、

五、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32分)

6-1、

6-2、

6-3、

6-4、

6-5、

7-1、

7-2、

7-3、

7-4、

六、诗歌鉴赏(共1题;共6分)

8-1、

8-2、

七、作文(共1题;共5分)

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