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章习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64455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章习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3章习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3章习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3章习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3章习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13章习题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13章习题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13章习题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13章习题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章习题附答案.docx

《13章习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章习题附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3章习题附答案.docx

13章习题附答案

OS1-3章习题

3.操作系统是一种(A),它负责为用户和用户程序完成所有(B)的工作,(C)不是操作系统关切的要紧问题。

A:

(1)应用软件;

(2)系统软件;(3)通用软件;(4)软件包。

B:

(1)与硬件无关并与应用无关;

(2)与硬件相关而与应用无关;(3)与硬件无关而与应用相关;(4)与硬件相关并与应用相关。

C:

(1)治理运算机裸机;

(2)设计、提供用户程序与运算机硬件系统的接口;(3)治理运算机中的信息资源;(4)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

4.在OS总采纳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有效地提高CPU、内存和I/O设备的(A)。

为实现多道程序设计需要有(B)。

A:

(1)灵活性;

(2)靠得住性;(3)兼容性;(4)利用率。

B:

(1)更大的内存;

(2)更快的CPU;(3)更快的外部设备;(4)更先进的终端。

5.推动批处置系统形成和进展的要紧动力是(A),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进展的要紧动力是(B),推动微机OS进展的要紧动力是(C)。

A,B:

(1)提高运算机系统的功能;

(2)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A;(3)方便用户-B;(4)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

C:

(1)方便用户;

(2)运算机硬件的不断更新换代;(3)便于微机联网;(4)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6.在设计分时操作系统时,第一要考虑的是(A);在设计批处置操作系统时,第一要考虑的是(B);在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第一要考虑的是(C)。

A,B,C:

(1)灵活性和可适应性;

(2)交互性和响应时刻-A;(3

)周转时刻和系统吞吐量-B;(4)实时性和靠得住性-C。

7.在多道批处置系统中,为了充分利用各类资源,系统老是优先选择(A)多个作业投入运行;为了提高吞吐量,系统老是想方设法缩短用户作业的(B)。

A:

(1)适应于内存容量的;

(2)计算量大的;(3)I/O量大的;(4)计算型和I/O型均衡的。

B:

(1)周转时刻;

(2)运行时刻;(3)提交时刻;(4)阻塞时刻。

8.从下面关于操作系统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

(1)对批处置作业,必需提供相应的作业操纵信息。

(2)关于分时系统,不必然全数提供人机交互功能。

(3)从阻碍角度看,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的要求相似。

(4)采纳分时操作系统的运算机系统中,用户能够独占运算机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

(5)从交互角度看,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相似。

9.分时系统的响应时刻(及时性)主若是依照(A)确信的,而实时系统的响应时刻那么是由(B)确信的。

A,B:

(1)时刻片大小;

(2)用户数量;(3)运算机运行速度;(4)用户所能同意的等待时刻-A;(5)操纵对象所能同意的时延-B;(6)实时调度。

11.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都具有交互性,实时系统的交互性许诺用户访问(A);分时系统的交互性许诺用户请求系统提供(B)。

A:

(1)文字编辑程序;

(2)专用效劳程序;(3)专用硬件;(4)数据处置程序。

B:

(1)数据处置效劳;

(2)资源共享效劳;(3)数据通信效劳;(4)多方面的效劳;

(5)数据处置和资源共享效劳。

12.在以下系统中,(A)是实时信息系统,(B)是实时操纵系统。

A,B:

(1)运算机激光照排系统;

(2)民航售票系统-A;(3)办公自动化系统;(4)运算机辅助设计系统;(5)火箭飞行操纵系统-B。

13.在下面关于并发性的论述当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

(1)并发性是指假设干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2)并发性是指假设干事件在不同时刻发生。

(3)并发性是指假设干事件在同一时刻距离内发生。

(2)并发性是指假设干事件在不同时刻距离内发生。

14.从下述关于模块化程序的表达中,选出五条正确的论述。

(1)使程序设计更为方便,但比较难保护。

(2)便于由多人分工编制大型程序。

(3)便于软件功能扩充。

(4)在内存能够容纳的前提下,应使模块尽可能大,以减少模块的个数。

(5)模块之间的街口叫数据文件。

(6)只要模块接口不变,各模块内部实现细节的修改,可不能阻碍别的模块。

(7)使程序易于明白得,也利于排错。

(8)模块间的单向挪用关系,形成了模块的层次式结构。

(9)模块愈小,模块化的优势愈明显。

一样来讲,一个模块的大小在10行以下。

(10)一个模块事实上是一个进程。

15.采纳(A)结构时,将OS分成用于实现OS最大体功能的内核和提供各类效劳的效劳器两个部份。

通常,以下模块中必需包括在操作系统内核中的是(B)模块。

A:

(1)整体式;

(2)模块化;(3层次式;(4)微内核。

B:

(1)内存分派;

(2)中断处置;(3)文件处置;(4)命令处置。

16.在版本以前的MS–DOS是(A)操作系统,Windows95是(B)操作系统,WindowsXP是(C)操作系统,它们都是由(D)开发的。

A,B,C:

(1)单用户单任务-A;

(2)单用户多任务-B;(3)多用户单任务-C;(4)多用户多任务-D。

习题

一、选择题

1.从静态的角度看,进程是由(A)、(B)、(C)三部份组成的,其中(C)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当几个进程共享(A)时,(A)应当是可重入代码。

A,B,C:

(1)JCB;

(2)PCB-C;(3)DCB;(4)FCB;(5)程序段-A;(6)数据段-B;

(7)I/O缓冲区。

2.进程的三个大体状态是(A)、(B)、(C)。

由(A)到(B)是由进程调度所引发的;由(B)到(C)是正在执行的进程发生了某事件,使之无法继续执行而引发的。

A,B,C:

(1)挂起;(2)阻塞-C;(3)就绪-A;(4)执行-B;(5)完成。

3.以下进程状态转换中,绝对不可能发生的状态转换是(A);一样可不能发生的状态转换是(B)。

A,B:

(1)就绪执行;

(2)执行就绪;(3)就绪阻塞-A;(4)阻塞就绪;

(5)阻塞执行-B;(6)执行阻塞。

4.在一个单处置机系统中,存在5个进程,那么最多有(A)个进程处于就绪队列,(B)个进程处于阻塞状态。

A,B:

(1)5-B;

(2)4-A;(3)3;(4)2;(5)1;(6)0。

5.正在执行的进程由于其时刻片用完被暂停执行,现在进程应从执行状态变成(A)状态;处于静止阻塞状态的进程,在进程等待的时刻显现后,应变成(B)状态;假设进程正处于执行时,因终端的请求而暂停下来以便研究其运行状况,这是进程应转变成(C)状态;

假设进程已处于阻塞状态,那么现在应转变成(D)状态。

A,B,C,D:

(1)阻止阻塞-D;(2)活动阻塞;(3)静止就绪-B-C;(4)活动就绪-A;(5)执行。

9.从下面对临界区的论述中,选出两条正确的论述。

(1)临界区是指进程顶用于实现进程互斥的那段代码。

(2)临界区是指进程顶用于实现进程同步的那段代码。

(3)临界区是指进程顶用于实现进程通信的那段代码。

(4)临界区是指进程顶用于访问共享资源的那段代码。

(5)临界区是指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

(6)假设进程A与进程B必需互斥地进入自己的临界区,测进程A处于对应的临界区内时,仍有可能被进程B中断。

(7)假设进程A与进程B必需互斥地进入自己的临界区,那么进程A处于对应临界区内时,变不能被进程B中断。

10.(A)是一种只能由wait和signal操作所改变的整型变量,(A)可用于实现进程的(B)和(C),(B)是排它性访问临界资源。

A

(1)操纵变量;

(2)锁;(3)整型信号量(4)记录型信号量。

B,C:

(1)同步-C;

(2)通信;(3)调度;(4)互斥-B。

13.在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应设置互斥信号量mutex,资源信号量full和empty

它们的初期应别离是(A),(B)和(C)。

A,B,C:

(1)0-B;

(2)1-A;(3)-1;(4)-n;(5)+n-C。

14.对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算法描述如下,请选择正确的答案编号填入方框中。

Producer:

beginconsumer:

begin

Repeatrepeat

(A);(E);

(B);(B);

buffer(in):

=m;m:

=buffer(out);

in:

=(in+1)modn;out:

=(out+1)modn;

(C);(C);

(D);(F);

Untilfalse;untilfalse;

Endend

A,B,C,D,E,F:

(1)wait(mutex)-B;

(2)signal(mutex)-C;(3)wait(empty)-A;(4)signal(full)-D;(5)wait(full)-E;(6)signal(empty)-F.

17.试选择正确答案,以便能正确地描述图所示的前趋关系。

Vara,b,c:

semaphore:

=0,0,0;

begin

parbegin

beginS1;(A);end

beginS2;(B);end

beginwait(a);wait(b);S3;(C);end

begin(D);S4;end

parend

end

A,B,C,D:

(1)signal(a)-A;

(2)signal(b)-B;(3)wait(c)-D;(4)signal(c)-C.

19.从下面的表达当选出一条正确的表达。

(1)操作系统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进程,不同进程所执行的代码不同。

(2)操作系统通过PCB来操纵和治理进程,用户进程可从PCB中读出与本身运行状态相关的信息。

(3)当进程有执行状态变成绩绪状态时,CPU现场信息必需被保留在PCB中。

(4)当进程申请CPU得不到知足时,它将处于阻塞状态。

(5)进程是可与其他程序并发执行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进程,因此程序段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习题

一、选择题

1.在三种大体类型的操作系统中,都设置了(A),在批处置系统中还应设置(B);在分时系统中除(A)之外,通常还设置了(C),在多处置机系统中那么还需设置(D)。

A,B,C,D:

(1)剥夺调度;

(2)作业调度-B;(3)进程调度-A;(4)中级调度-C;(5)多理机调度-D。

2.在面向用户的调度准那么中,(A)是选择实时调度算法的重要准那么,(B)是选择分时系统中进程调度算法的重要准那么,(C)是批处置系统当选择作业调度算法的重要准那么,而(D)准那么是为了照顾紧急作业用户的要求而设置的。

A,B,C,D:

(1)响应时刻快-B;

(2)平均周转时刻短-C;(3)截止时刻的保证

-A;(4)优先权高的作业能取得优先效劳-D;(5)效劳费低。

3.作业调度是从处于(A)状态的队列当选取作业投入运行,(B)是指作业进入系统到作业完成所通过的时刻距离,(C)算法不适合作业调度。

A:

(1)运行;

(2)提交;(3)后备;(4)完成;(5)阻塞;(6)就绪。

B:

(1)响应时刻;

(2)周转时刻;(3)运行时刻;(4)等待时刻;(5)动身时刻。

C:

(1)先来先效劳;

(2)短作业优先;(3)最高优先权优先;(4)时刻片轮转。

8.系统产生死锁是指(A)。

产生死锁的大体缘故是(B)和(C),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是互斥条件、(D)、不剥夺条件和(E)。

A:

(1)系统发生重大故障;

(2)假设干进程同时处于阻塞状态;(3)假设干进程正在等待永久不可能取得的资源;(4)请求的资源大于系统提供的资源数;(5)假设干进程等待被其他进程所占用而又不可能被释放的资源。

B:

(1)资源分派不妥;

(2)系统资源不足;(3)作业调度不妥;(4)资源的独占性。

C:

(1)进程推动顺序不妥;

(2)进程调度不妥;(3)系统中进程太多;(4)CPU运行太快;

D:

(1)请求和阻塞条件;

(2)请求和释放条件;(3)请求和维持条件;(4)释放和阻塞条件;(5)释放和请求条件。

E

(1)线性增加条件;

(2)环路条件;(3)无序释放条件;(4)有序释放条件;(5)无序请求条件。

9.下述解决死锁的方式中,属于死锁预防策略的是(A),属于死锁幸免策略的是(B)。

A,B

(1)银行家算法-B;

(2)资源有序分派法-A;(3)资源分派图化简法;(4)撤销进程法。

10.死锁的预防是通过破坏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来实现的。

以下方式中,(A)破坏了“请求与维持”条件,(B)破坏了“循环等待”条件。

A,B:

(1)银行家算法;

(2)一次性分派策略-A;(3)资源有序分派策略-B;(4)SPOOLing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