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70954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选修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选修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选修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选修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选修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选修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选修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选修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选修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选修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选修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选修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选修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选修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选修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选修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选修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选修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选修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docx

《高中历史选修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选修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选修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docx

高中历史选修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富国强兵的改革和变法;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2.春秋齐国管仲改革;战国时期的李悝和吴起变法

3.秦朝的社会状况;秦孝公即位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管仲改革;李悝和吴起变法

难点:

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个地处西部边陲,远离中原核心地带,偏远落后的秦国,为什么能在群雄角逐中,脱颖而出,统一了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秦国一统天下。

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制度创新、与时俱进。

公元前4世纪的秦国,在兼并战争的硝烟中,抓住了巨大的历史机遇,经过变法,使秦国迅速强盛起来,最终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来重温这段历史,依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提问: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社会特征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指出: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西周晚期,铁器开始使用;春秋时期,铁器用于农业生产;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

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建议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春秋战国时期铁器使用的相关的史料,请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然后,请学生回答:

铁器和木器、石器以及青铜工具相比有什么优点?

春秋战国时期牛耕技术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牛耕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私田的大量开垦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兴修创造了条件。

提问:

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有哪些?

学生回忆高一必修2后回答:

秦国的都江堰和郑国渠是最著名的水利工程。

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有什么重要作用?

学生回忆高一必修2后回答:

荒地大量开垦出来,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大发展。

关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都可以让学生回忆高一必修2的内容后回答。

最后教师指出:

春秋战国时期冶铸、纺织、制漆等方面说明了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商业日趋活跃。

商业发达,货币经济获得发展(指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各地土特产品相互交流,中原地区出现了繁华的商业中心。

2.富国强兵的改革和变法

生产力的进步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化,主要的表现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

土地私有化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随着私田的增多,私田主人为了增加收入,开始改变剥削方式。

将自己的“私田”分成小块,租给奴隶和破产的平民耕种,向租种者收取地租。

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生产和个体经营为特色的小农经济发展起来。

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基础──井田制走向没落,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起来。

随着土地私有,剥削方式和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使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井田制瓦解,从而标志着奴隶社会的逐步瓦解。

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了上层建筑的变化。

战国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兴地主势力的壮大,逐步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封建专制统治,从而成为历史的必然。

顺应时代潮流,推行变法,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用中央集权制代替君主与贵族联合专政就历史的必然。

另外战国时期,群雄角逐,战争频繁。

为了富国强兵,各诸侯国也纷纷变法。

3.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学术出现了学术思想的空前发展,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提问:

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经济繁荣和激烈的政治斗争的促进)。

当时,诸侯割据,从不同的政治立场出发,各持一说的“士人”可以自由发表见解。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纷纷登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而李悝、吴起、商鞅等代表法家思想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思考:

为什么法家学说在战国时期,备受推崇,并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武器?

让学生前后讨论交流。

教师指出:

顺应时代变革需要,为各国的变法改革奠定理论基础。

二、风起云涌改革和变法

春秋战国时期,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稳定和巩固统治,并为在争霸或兼并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

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

齐国管仲最早改革。

为了富国强兵,齐桓公任用管仲为辅佐,进行改革。

管仲首先从经济入手,实行“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的好坏征收赋税,实质上是承认了土地私有权。

管仲改革调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为齐国的强大和首创霸业奠定了物质基础。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

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一律“履亩而税”。

这就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

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等诸侯国通过赋税制度改革,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因此春秋时期变法的实质是什么?

(变革生产关系)赋税制度改革的实质是废除奴隶社会的井田制,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2.战国时期的李悝和吴起变法

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不断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政治势力也越来越大,并成为一种强大的阶级力量。

他们都希望通过变法,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

同时,各国统治者希望通过变法改革,增强在激烈兼并中的军事力量,实现富国强兵。

其中最著名的是李悝在魏国、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战国最早的变法发生在魏国。

变法内容让学生阅读概括,然后着重强调指出:

李悝实行“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法”、制定《法经》,注意加强法制。

让学生阅读【学思之窗】的内容,思考课本问题。

然后教师指出:

李悝研究、总结了当时各国的法律,并集其大成,制订了《法经》。

《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它适应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有利于维护封建政权,有利于防范和镇压民众的反抗。

《法经》对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有指导作用。

作为法家最著名代表人物之一的商鞅,继承并发扬了李悝的法家思想,并以法家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在秦国进行的变法。

魏国通过李悝的变法,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

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影响也比较大。

变法内容让学生阅读概括,然后着重强调指出:

吴起主张限制和削弱贵族势力、整顿吏治和改良社会风气。

楚国吴起的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楚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屡屡获胜,成为战国中的强国。

提问:

各国的变法对商鞅变法起到什么作用?

(为商鞅变法提供了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

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1.秦朝的社会状况

秦国地处西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边远落后地区。

并一向为诸侯各国所轻视,称之为“夷狄之邦”。

秦穆公时,任攻灭十二国,称霸西戎。

秦国从此步入了强国的行列。

但是,秦国比起中原各国,其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要落后。

虽然秦献公时进行了一些,但落后面貌并没有根本改观。

2.秦孝公即位

到公元前4世纪时,秦国面临着巨大的历史机遇。

提问:

公元前4世纪,秦国面临着怎样的历史机遇?

(晋国分裂,士人、说客追求建功立业、秦孝公即位,商鞅来到秦国)

另外,秦国还有哪些改革的有利条件?

(国君权力比较集中;法家学说得到认同;当地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等)

所有这些都为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开创了最为有利的历史条件。

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战国时期战国最为成功的变法开始了。

【课后研讨】

《吕氏春秋o贵公》载:

管仲病甚,桓公往问之谁可为相。

管仲曰:

“公谁欲相?

”公曰:

“鲍叔牙可乎?

”管仲对曰:

“不可。

夷吾(管仲,名夷吾,字仲)善鲍叔牙,鲍叔牙之为人也,清廉洁直,视不己若者,不比于人(意思是:

清正廉洁,但不肯接近那些不如自己的人);一闻人之过(过,过错),终身不忘。

我们都知道正是由于管仲的辅佐,齐桓公才在春秋时期成就了率先成败的伟业。

根据材料,你认为作为一个大政治家应当必备什么样的品质?

这对我们今天具有什么借鉴意义?

思路:

一个大政治家拥有一个什么样的品质对于一个国家很重要。

清正廉洁正直是最重要的;只有清正廉洁正直、品德高尚的人来领导,才能保证改革事业健康的进行;一个大政治家不光要有能力、品德高尚,而且要有博大的胸襟和对人对事包容的态度;不仅是有远见的,而且一定是一个能顺应时代潮流,带领人们实现理想的领导人。

【本课小结】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同时,也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改革。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改革和变法风起云涌。

各诸侯国为了在兼并战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纷纷以法家思想为指导,进行了富国强兵的改革。

这些改革和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面临着巨大的历史机遇,秦孝公发愤图强,重用商鞅进行变法,秦国迅速强盛起来。

【课程标准】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概况;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以及法家思想的特点;‚相地而衰征‛、‚初税亩‛;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和吴起在楚国的变法;秦穆公称霸西戎、秦献公改革;秦国面临的历史机遇和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

(2)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诸侯国改革变法之间的关系;(3)探究各诸侯国改革变法的历史背景和秦国面临的历史机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认识,提高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相地而衰征‛、‚初税亩‛、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的学习,提高分析、归纳、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秦穆公、秦献公。

秦孝公等史实的学习,提高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关系的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2)改革变法是时代的潮流,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3)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改革改变了秦国的命运,改革也影响了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历史背景。

难点:

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必然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思路】

教材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社会变化的新气象,风起云涌改革和变法,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经济上,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井田臸瓦解,土地私有臸确立,新的阶级关系产生。

政治上,王室衰微、大国争霸,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士大夫开始夺权,并且掌握了政权。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带来上层建筑的变革。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改革和变法风起云涌。

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面临着巨大的历史机遇,秦孝公发愤图强,重用商鞅进行变法,秦国迅速强盛起来。

建议教师在讲授本节内容时,注意启发学生联系政治、地理等学科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历史现象,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本课引言由战国形势图和文字两部分组成。

战国时期,群雄角逐,诸侯争霸,插图反映了战国时期这一社会形势。

教师以文字内容和插图为素材,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内容。

问题:

秦国地处西陲,比较落后,然而,恰恰是偏远落后的秦国在群雄角逐中,脱颖而出,统一了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为什么秦国能够完成统一?

学生结合问题自主探究,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新课探究

商鞅变法的背景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必然性)

【温故而知新】

★春秋战国概念:

(1)平王东迁,东周开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洛阳)

(2)东周的分期:

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

(3)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的基本特征:

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

·大动荡:

春秋诸侯争霸战争(春秋五霸)、战国兼并战争(战国七雄),战乱频仍,政局动荡;

·大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奴隶制(井田制、宗法、分封制)日益瓦解,封建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中央集权制)逐步确立;

·大发展:

随着生产力进步,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商品经济繁荣。

★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意识形态的原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

生产力:

即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包括生产工具、劳动者、劳动对象。

劳动者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劳动对象的扩展程度也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生产关系:

是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包括生产资料所有臸形式、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

生产方式:

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

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经济基础:

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

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法律臸度和设施的总和。

包括国家政府机器、法律与意识形态、政治、法律臸度,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

社会存在:

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即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意识形态:

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

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

它表现人们之间的思想关系,通常称为思想上层建筑或意识形态上层建筑。

1、社会经济:

生产力发展,封建经济产生

(1)表现:

1)农业:

①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西周晚期,铁器开始使用;春秋时期,铁器用于农业生产;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

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春秋战国时期,牛耕技术开始出现并逐渐推广。

牛耕技术,只有与铁器的使用相配合,方可发挥出它的功能。

耕犁的出现,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

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当时,在人的姓名上把牛和耕一起使用,说明牛耕在当时社会生产中十分普遍且十分重要。

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晋国一大力士姓牛名子耕。

《国语〃晋语》中记载:

“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这也证实了春秋时代存在牛耕的事实。

小结: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私田的大量开垦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兴修创造了条件。

【资料回放】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推广:

材料一1990年,考古学家在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发现一柄西周时期的铜柄铁器,经鉴定确认为人工冶铁臸品。

这就把我国用铁历史提前到了公元前的9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

材料二《国语〃齐语》记载管仲的话说:

‚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

恶金以铸、夷、斤,试诸壤土‛。

在这里,美金指的是青铜,恶金指的是铁,说明齐国已经用铁臸造农具。

春秋中叶齐灵公时的《叔夷钟》铭中有‚造戜徒四千‛的记载,‚戜‛,当是‚铁‛字的初文。

但是,应当注意的是,春秋时代的铁臸工具出土数量毕竟很少,这表明当时铁臸工具的使用还很不普遍。

材料三恩格斯说:

‚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它给手工业工人提供了一种其坚固和锐利非石头或当时所知道的其他金属所能抵挡的工具。

所有这些,都是逐渐实现的;最初的铁往往比青铜软,所以石器只是慢慢地消失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59页

②兴修水利:

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必修Ⅱ学过的相关知识,如都江堰、郑国渠等。

③农田施肥:

沤肥技术

④荒地开垦:

2)手工业:

冶铸、纺织、漆器工艺等都有新的成就。

3)商业:

日趋活跃,出现邯郸、临淄、宛、陶等商业中心。

(2)影响:

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①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削弱人身依附关系

铁器的应用,牛耕的普及,加之水利、施肥等技术的应用,使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

生产力的进步引起了生产方式的变化,奴隶臸集体劳作方式逐渐瓦解,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生产和个体经营为特色的小农经济发展起来。

随着私田的开垦和增多,私田主人为了增加收入,开始改变剥削方式。

将自己的“私田”分成小块,租给奴隶和破产的平民耕种,向租种者收取地租。

为了继续维护自身的利益,一些奴隶主也主动改变剥削方式,实行更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地租剥削。

奴隶臸社会的经济基础──井田臸走向没落,封建土地私有臸确立起来。

②产生新的阶级力量:

新兴地主和自耕农阶级,要求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2、政治:

上层建筑的变革,新兴地主要求改革奴隶臸度

(1)原因:

经济基础的变化

(2)目的:

地主阶级要求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

(3)途径:

变革

(4)措施:

①以选贤任能、奖励军功取代世卿世碌臸;

②以实行俸禄臸取代封邑臸;

③以中央集权取代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

3、军事: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与兼并,战争频繁(富国强兵成为改革的内在动力)

(1)春秋:

诸侯争霸战争

(2)战国:

以兼并战争为主

(3)变革动力:

富国强兵战国时期,群雄角逐,战争频繁。

为了富国强兵,各诸侯国纷纷变法。

进而说明了改革的必要性。

4、思想文化:

学术自由,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

(1)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和经济繁荣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空前发展。

(2)表现:

①私学兴盛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格局。

(学在官府是指奴隶主阶级垄断教育)

②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陆续诞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3)影响:

法家思想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法家的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等)

【学思之窗】“兵家和法家都重视战争,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

变法改革和战胜攻取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1)原因:

思想是现实的反映。

战国兼并战争迫使各诸侯国发展经济、富国强兵;法家思想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兵家思想产生于战争实践。

(2)关系:

只有变法才能富国强兵;只有富国强兵才能在兼并战争中战胜对手。

【小结】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面临着怎样的大变革?

经济:

生产力发展,封建经济产生;

政治:

上层建筑变革,新兴地主要求改革奴隶制度;军事:

诸侯争霸与兼并,战争频繁;

文化:

百家争鸣,法家思想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经验教训:

1、齐国“相地而衰征”:

《齐语》记载管仲对齐桓公说: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

”“衰”即等级次第;含义是:

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这样,农民就不迁移。

如果不分土地好坏都收一样的税,住在坏地的农民就想往有好地的地方迁移,所以“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

实质是:

用实物地租代替力役地租,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管仲改革,淡化了公田、私田的界限,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管仲改革调动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土地的积极性,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为齐国的强大奠定了物质基础。

2、鲁国初税亩(公元前594年)

“初税亩”从字面意义上解释,就是:

初,为开始的意思;税亩就是按土地亩数对土地征税,具体方法是:

“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

”对公田征收其收成的十分之一作为税赋,对公田之外的份田、私田同样根据其实际亩数,收取收成的十分之一作为赋税。

“履亩而税”:

含义是:

按亩收税,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积纳税,税率为产量的10%。

实质是:

公开承认土地私有。

3、“尽地力之教”:

战国时代,李悝关于发展农业的经济思想。

意思是:

提高单产,充分利用土地,增加收入。

《汉书·食货志上》记李悝向魏文侯提出“尽地力之教”的建议:

将一部分荒地分给农民,国家因此增加什一之税的收入。

在农业种植上应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如若一种作物受到自然灾害,还有其他作物可以收获,耕地要深,除草要勤,收割时要象防备寇盗到来那样迅速,以免遭受损失。

这些都是很好的农业技术经验,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很大的作用。

4、“平籴(dí)法”:

背景:

三家分晋后,于公元前445年,魏国的君主魏文侯即位。

不久他就认命李悝为相,主持变法。

这次变法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平籴法”。

目的:

使城里人和乡里农民都不受损害,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实质:

发展封建经济

内容:

李悝推行的重农抑商的“平籴法”,由国家控制粮食的购销和价格。

他认为粮价若太贱则伤农,太贵则伤民(城市居民)。

因太贵太贱,都不利于统治,于是他实施“平籴法”。

其做法是:

把好年成分为上中下三等,坏年成也分为上中下三等。

丰收年按年成的丰收情况,国家收购多余的粮食。

歉收年则按歉收的程度,国家拿出收购的粮食平价卖出。

上等歉收年卖上等丰收年收购的粮食,中等歉收年卖出中等丰收年收购的粮食,下等歉收年卖下等丰收年收购的粮食。

这样“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

5、《法经》:

《法经》是战国时期魏相李悝在系统总结各诸侯国成文法的基础上编定的,是魏国变法的重要内容。

是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秩序,保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有文字可考的较为系统完备的刑法法典。

(1)《法经》的指导思想是:

“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即将保护地主阶级的私有财产、人身安全及统治秩序作为首要任务。

(2)《法经》共有6篇,即盗、贼、囚、捕、杂、具。

其中《杂法》概括了盗贼以外的各种犯罪行为。

《具法》的内容是“具其加减”,即统一规定以上各篇定罪量刑的通例与原则,类似于近代刑法典中的总则,而其他五篇皆“罪名之制”,类似于近代刑法典中的分则。

(3)《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法典,其立法技巧已初步走向成熟,后世中国的封建法典均以《法经》为蓝本。

商鞅入秦主持变法革新时,携《法经》入秦,并在变法过程中将《法经》改编为秦律,史称“改法为律”。

6、吴起变法

战国初期,楚国民不聊生,饿殍遍野,楚声王竟至为“盗”所杀。

而此时北方三晋正在兴起,国力强大,对楚步步进逼,楚国处于一种十分困窘的境地。

在楚国内忧外困之时,中原的政治家吴起从魏国来到楚国。

楚悼王素闻吴起贤能,公元前382年,楚悼王任命吴起为令尹,主持变法。

吴起变法,从打击大贵族入手。

变法的内容散见于典籍中,归纳如下:

(1)均爵平禄。

楚国爵禄是世袭的,即先辈如有功受爵禄,后代子孙虽无功,亦可承袭享有爵禄;而后来一些在战争中立大功者却无爵禄,极大地伤害了将士的积极性。

吴起乃“均楚国之爵,而平其禄,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厉甲兵以时争於天下。

另外,“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吴起要取消世袭的封君、世袭的爵禄,用从封君那里得到的爵禄去奉养经过挑选的有功将士。

(2)废除无用、无能的官职,剥夺王室贵族的威权,使他们不能徇私情,因私废公。

“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

“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

”削减无用的开支,以奖励真正为国出力报效的战斗之士。

(3)春秋至战国时期,楚国用武力灭掉许多国家,开濮地、伐杨粤等,得到了广大领土,但都未及开发。

吴起责令楚国一些与王室关系疏远的贵族到僻远的地方去开发。

吴起对楚悼王说:

“荆所有余者,地也,所不足者,民也。

今君以所不足,益所有余。

”这是一种新的拓土殖民形式。

吴起变法,旨在富国强兵。

变法的内容是消灭世卿世禄制,任用贤能,因此这又是一次打击世袭贵族政治经济特权的运动。

吴起变法打击了楚国大贵族既得的政治经济利益,遭到大贵族的激烈反对。

楚国官员皆楚王室宗支,决不许异姓插足。

吴起作为一个外诸侯国的异姓人,跻身于楚上层贵族之间,依靠楚悼王的信任,打击大贵族特权和利益,所遇到的阻力之大,反对之烈,是可以想见的。

新法行之期年,楚悼王死去。

在楚悼王的灵堂上,楚国贵戚大臣作乱而共攻吴起。

吴起跑到楚悼王的尸体下躲藏,贵族射杀了吴起,也射中了王尸。

按照楚国之法:

“丽兵于王尸者,尽加重罪,逮三族。

”群臣射王尸者,尽当其罪,因而被夷宗者70余家。

但变法也因楚悼王和吴起的死而受到挫折。

春秋时期的改革增加了国家收入,加速了井田臸的瓦解。

但主要是改革经济基础,没能触及上层建筑。

战国改革由经济基础转移到上层建筑,维护地主阶级统治。

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导入:

一个地处西陲,比较落后的秦国,能够虎视中原,最后吞并“连横”的六国,一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