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检测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74465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检测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历史检测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历史检测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历史检测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历史检测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历史检测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历史检测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历史检测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历史检测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历史检测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历史检测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历史检测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历史检测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历史检测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历史检测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历史检测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历史检测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历史检测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历史检测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历史检测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检测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

《历史检测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检测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检测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

历史检测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1讲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商鞅变法  

(一)变法背景

1.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

(1)经济上:

铁犁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2)政治上:

新兴地主阶级形成且力量壮大,要求掌握政权,发展封建经济,纷纷进行改革变法。

(3)军事上:

春秋争霸,战国兼并,诸侯割据混战。

(4)思想文化上:

文化繁荣,“百家争鸣”,其中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改革变法的思想武器。

2.具体原因

(1)各国纷纷变法,以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2)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3)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

(4)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二)变法内容

措施

内容

影响

以农求富

废井田、开阡陌

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推动了地主经济的发展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使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统一度量衡

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对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促进作用

加强集权

建立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使秦国的兵源得到保证

普遍推行县制

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制订秦律

强化了人民的法律意识,保证了变法的彻底执行,有利于加强统治

奖励军功

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扩大了统治基础

思想控制

“燔诗书而明法令”

加强了思想控制,也压制了人民的思想,使我国文化典籍遭受重大损失

改革旧俗

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室居住;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增加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

(三)变法评价

1.积极作用

(1)政治上:

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2)经济上:

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3)军事上:

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2.历史局限

(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刑法严苛。

(2)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3)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四)变法成功的原因

1.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根本原因)

2.改革符合秦国的实际情况。

3.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

4.秦孝公的鼎力支持。

(重要因素)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改革背景

1.有利条件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局面。

(2)北魏统治者接受汉族文化,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2.社会矛盾

(1)宗主督护制的实行和吏治混乱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2)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

(3)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3.个人因素:

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二)改革内容

概况

时期  

措施

内容

作用

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建立各种新制度

推行均田制与租调制

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

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

设立三长制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直属州郡,负责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

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整顿吏治

制定了俸禄制度,官吏俸禄由国家筹集和发放

北魏吏治有所好转

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推行汉化措施

迁都洛阳

公元495年正式迁都洛阳

打击了保守势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融合

移风易俗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便于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促进了鲜卑贵族的封建化,巩固了北魏统治

(三)改革评价

1.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商业活动日趋活跃。

2.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四)全面认识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

1.这一政策的具体措施表现为均田制、移风易俗和实行汉制等内容。

对鲜卑族来说,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就中华民族而言,更加丰富、发展了汉族文化。

2.从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来看,是为了加强鲜卑族的统治;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看,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多民族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

3.该政策体现了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文化所征服的历史规律,从这个角度讲,孝文帝的汉化政策自觉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值得肯定。

4.从本质上说,汉化政策既是落后文化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又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五)比较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异同

孝文帝改革

商鞅变法

不同点

目的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

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侧重点

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

侧重于富国强兵

相同点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都受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结果都取得了成功

 王安石变法  

(一)历史背景

1.社会危机

(1)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尖锐;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民族矛盾尖锐。

(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宋初集权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现象,造成并加剧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3)封建统治出现危机:

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

2.有利条件

(1)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2)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

(二)变法内容

项目

领域 

措施

内容

作用

经济上富国之法(改变积贫局面)

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保证灌溉,防洪抗灾

募役(免役)法

纳钱代役

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市易法

在东京设市易务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

均输法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节省费用,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军事上强兵之法(改变积弱局面)

保甲法

把农民编为保甲,实行连坐法

维护了秩序,兵农合一

保马法

鼓励百姓养马

节约了政府开支,提高了马匹的质量和数量

将兵法

在各路设“将”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军器监

监督制造兵器

武器的产量、质量提高

政治上取士之法(培养变法人才)

改革科举制度

废明经诸科,改革进士科;设明法科

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整顿太学

编纂教科书,太学生成绩优异者直接为官,设专门学校

唯才用人

重改革、破成规

(三)改革评价

1.历史作用

(1)积贫局面的改变: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

(2)积弱局面的改善:

节省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2.历史教训

(1)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2)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效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转移。

(3)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4)改革家要有远见的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魅力。

(四)正确认识王安石变法

1.从背景看:

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面临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和边患危机的情况下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

2.从内容看:

主要是调节农民、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再分配。

3.从措施和结果看:

变法认可了地主对土地的兼并,因此无法缓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之下,新法很快被废除。

4.从性质看:

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5.从目的看:

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6.综合来看:

这场变法在当时取得一定成效。

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局面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1.(2019·唐山摸底)材料 汉武帝根据御史大夫张汤和侍中桑弘羊的建议,颁布了打击富商大贾的算缗令和告缗令。

据《史记·平准书》的记载,这两项法令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凡属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囤积商等,不论有无市籍(汉代商人另立户口册,叫做市籍),都要据实向政府呈报自己的财产数字,并规定凡二缗(一缗为一千钱)抽取一算,即一百二十文(一说二百文)。

而一般小手工业者,则每四缗抽取一算。

这叫作“算缗”。

(二)除官吏、三老(乡官,掌教化)和北边骑士外,凡有轺车(即小马车)的,一乘抽取一算;贩运商的轺车,一乘抽取二算;船五丈以上的抽取一算。

(三)隐瞒不报,或呈报不实的人,罚戍边一年,并没收他们的财产。

有敢于告发的人,政府赏给他没收财产的一半,这叫作“告缗”。

(四)禁止有市籍的商人及其家属占有土地和奴婢,敢于违抗法令的,即没收其全部财产。

(1)根据材料,概括“算缗”“告缗”的主要内容。

(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颁布算缗令和告缗令的历史影响。

(11分)

解析:

(1)问,由材料中四方面的内容分别概括归纳。

(2)问,由材料信息从巩固统治、发展经济等方面概括。

答案:

(1)向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鼓励检举揭发工商业者隐瞒财产的行为。

(2)增加了财政收入;缓和了土地兼并;迟滞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

2.材料 北魏短暂统一北方后,分裂为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

以宇文泰为首的西魏(北周)统治集团进行了军事改革,建立起府兵制度。

宇文泰设置六个柱国大将军,以合周礼六军之制。

周武帝宇文邕时,将柱国统帅的兵士改称为侍官,使兵士具有皇帝卫队的性质。

士兵最初由豪强子弟充任,后以平民子弟为主。

士兵装备自给,免除课税,战时打仗,闲隙农耕,有了兵农合一的趋势。

府兵制的确立是北周军制的重大改革,周武帝死后,北周大权落入外戚杨坚手中。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周府兵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周府兵制改革的主要影响。

(9分)

解析:

(1)问,据材料“宇文泰设置六个柱国大将军,以合周礼六军之制”得出融合汉族礼制;据材料“周武帝宇文邕时,将柱国统帅的兵士改称为侍官,使兵士具有皇帝卫队的性质”得出削弱武将权力,加强皇权;据材料“士兵装备自给,免除课税,战时打仗,闲隙农耕,有了兵农合一的趋势”得出兵农合一。

(2)问,可以从增强了部队的战斗能力,加强中央集权、恢复经济等方面分析。

答案:

(1)融合汉族礼制;削弱武将权力,加强皇权;兵农合一。

(2)增强了部队的战斗能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兵农合一有利于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恢复;为隋朝统一奠定基础。

3.材料 唐初,《田令》载:

“应收授之田,每年起十月一日,里正预校勘造簿,县令总集应退应受之人,对共给授。

”据《唐律疏议·户婚》载:

“卖口分田者”,“占田过限者”,“盗耕种公私田者”,“妄认公私田”,“在官侵夺私田者”,均处以轻重不同的笞刑、杖刑。

唐律令规定:

“若一户之内,尽脱漏不附籍者,所由家长合徒三年”;“里正不觉脱漏增减者”,“州县不觉脱漏增减者”,要依据脱掉家户漏掉人口的多少,处以相应的笞刑、杖刑和徒刑;“里正及官司,妄脱漏增减以出入课役”,要处以徒刑;“相冒合户者,徒二年”;“于法应别立户而不听别,应合户而不听合者,主司杖一百”。

(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在土地和户籍管理上的主要措施。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土地和户籍管理措施的作用。

(6分)

解析:

(1)问,由材料中《田令》与《唐律疏议·户婚》的相关要求得出规范对土地和户籍的管理;由材料“应收授之田,每年起十月一日,里正预校勘造簿,县令总集应退应受之人,对共给授”得出及时掌握全国土地和人口的变动情况;由材料“若一户之内,尽脱漏不附籍者,所由家长合徒三年”“于法应别立户而不听别,应合户而不听合者,主司杖一百”得出加大对民众违反管理行为及基层官员不作为行为的处罚力度。

(2)问,由材料“应收授之田,每年起十月一日,里正预校勘造簿,县令总集应退应受之人,对共给授”得出对土地兼并起了一定的缓和作用;由材料“‘妄认公私田’,‘在官侵夺私田者’,均处以轻重不同的笞刑、杖刑”得出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对推动唐代社会繁荣起了一定作用。

答案:

(1)主要措施:

规范对土地和户籍的管理;及时掌握全国土地和人口的变动情况;加大对民众违反管理行为及基层官员不作为行为的处罚力度。

(2)作用:

对土地兼并起了一定的缓和作用;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对推动唐代社会繁荣起了一定作用。

4.材料 明初政治制度承袭元制。

中书省是“百司纲领,总率郡属”,凡事必先“关白”左、右丞相,然后奏闻皇帝。

胡惟庸任丞相后擅权挠政,促使朱元璋决心削夺中书大臣的权力。

洪武九年,先削去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等官名,只保留左、右丞相和左、右丞。

洪武十三年正月,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杀了胡惟庸。

同时,罢中书省,废除丞相,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使六部直属于皇帝。

六部各设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

六部尚书的品秩由原正三品升为正二品。

又以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分掌兵事,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分典刑狱,使其互相牵制,一切兵刑大权也都总揽于皇帝。

朱元璋还藉胡惟庸案废置御史大夫。

后又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专职弹劾百司。

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纠察内外官员。

监察御史虽职责重大,但不过是七品官。

另外,刑部主审讯,大理寺复审亦可驳正,朱元璋还按六部的建制,设立六科给事中,负责稽查各部,驳正章疏违误。

——摘编自漆侠《中国改革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朱元璋改革的举措。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朱元璋改革的影响。

(6分)

解析:

(1)问,根据材料从“废丞相”“设都察院,弹劾百司”“机构之间相互制约”等方面分析。

(2)问,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须采用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一方面,从制度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惩治腐败;另一方面,机构重叠影响了行政效率,而皇权过度膨胀导致政治制度严重依赖皇帝个人,为明中后期的宦官干政埋下了隐患。

答案:

(1)举措:

罢中书省,废丞相,分散中枢权力;以小制大,使各机构互相牵制;行政制度与监察制度并举;加强君主对监察机关的控制。

(任答三点即可)

(2)影响:

从制度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惩治腐败;机构重叠影响了行政效率;皇权过度膨胀导致政治制度严重依赖皇帝个人,为明中后期的宦官干政埋下了隐患。

(任答三点即可)

第2讲 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改革背景

1.内忧

(1)政治:

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导致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

(2)经济:

落后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国家。

(3)思想:

出现了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十二月党人反对沙皇封建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

2.外患:

克里米亚战争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也进一步激化。

(二)改革酝酿

1.目的:

化解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

2.酝酿

(1)亚历山大二世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坚持推行改革。

(2)报纸公开讨论,舆论力量化解阻力。

(3)成立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后将秘密委员会更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并拟订改革法令。

(三)改革内容(“二一九法令”)、评价与特点

1.内容

(1)政治: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

(2)经济:

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还要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租。

(3)组织:

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2.评价

(1)进步性: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2)局限性:

具有不彻底性、掠夺性和欺骗性。

3.特点

(1)从政治方面看,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享有公民权利,说明其具有资本主义民主的性质。

(2)从经济方面看,土地仍归地主所有,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具有不彻底性。

同时,高额的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

(3)从整个内容来看,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沙皇统治,实现富国强兵。

(四)改革影响

1.经济近代化:

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2.政治近代化:

在政治体制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

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3.军事近代化:

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4.教育近代化:

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5.思想近代化:

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日本明治维新

(一)历史背景

1.政治:

各阶层对幕府统治的不满情绪高涨,幕府面临统治危机。

2.经济:

日本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

3.外患: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入侵,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民族危机加剧。

4.前提:

倒幕派推翻幕府体制,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政府的统治。

(二)维新内容

1.政治

(1)“废藩置县”,把全国划为3府72县,把地方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

(3)通过公债补偿的形式逐步收回华族与士族的俸禄与禄米,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体制建立起来。

2.经济

(1)改革币制:

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2)土地改革:

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立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3)地税改革:

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

(4)“殖产兴业”:

建立近代企业,政府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把私人资本引向发展近代工业的道路。

3.文化:

派遣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按照欧美国家模式,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实行“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生活习俗方面,明治政府大力推进西化。

4.军事:

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欧美建立常备军;大力改进军事装备,并建立现代化军工企业;进行武士道教育,军队只向天皇负责。

5.法制:

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

(三)历史影响

1.积极作用

(1)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加速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富国强兵。

(2)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的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3)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4)其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局限性

(1)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形成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日本近代天皇制。

(2)日本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给亚洲邻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四)改革特点

1.从改革领域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生活习俗等领域,比较全面。

2.从改革方向看,推行了全面西化的政策,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不仅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且注重更新改造。

3.从改革方式看,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或强制推行,或示范引导。

4.从改革内容看,在大力推行西化的同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戊戌变法  

(一)变法背景

1.社会背景

(1)民族危机加深:

《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清政府统治危机:

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日益严重,阶级矛盾、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2.经济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基础

(1)康有为:

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著成《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系统阐述变法理论。

(2)梁启超:

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主张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

(3)谭嗣同:

发表《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

(4)严复:

借进化论阐明变法主张,认为只有变法,才能“自强保种”。

(二)变法过程

1.开始: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共同领导“公车上书”,维新运动转入政治实践。

2.准备

(1)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重申了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引起光绪帝的强烈共鸣。

(2)保国会的成立:

1898年春,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保国会,在其影响下,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相继成立,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3.高潮——百日维新

(1)开始标志: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2)内容、意义、作用

 

内容

意义

作用

政治

鼓励官民上书言事;改旧制,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

基本上

反映了

维新派

的愿望

和主张,

在一定

程度上

动摇了

封建统

治秩序

经济

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和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兴办邮政,裁撤驿站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教

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设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

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军事

建立新式军队,按新法练兵;添置船舰,扩建海军;裁汰旧军

增强国防力量

(三)变法失败

1.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大肆搜捕维新派;杀害“戊戌六君子”,废除新法,“百日维新”宣告失败。

2.失败原因

(1)封建顽固势力对新政的破坏和镇压,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2)变法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较为薄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

(3)改革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涉及农民问题,也就不可能广泛发动群众。

(4)国际环境方面,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改革面临着不利的国际环境。

(四)历史意义

1.性质:

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

2.政治:

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3.思想:

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

4.经济: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文化:

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推动了近代文化(传媒)和教育事业(新式学堂)的发展。

6.习俗:

摒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新风。

(五)多角度认识戊戌变法的积极意义

1.从时代背景看:

变法运动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开始的,变法图强、救亡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