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缩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75175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前列腺炎缩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前列腺炎缩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前列腺炎缩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前列腺炎缩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前列腺炎缩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前列腺炎缩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前列腺炎缩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前列腺炎缩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前列腺炎缩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前列腺炎缩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前列腺炎缩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前列腺炎缩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前列腺炎缩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前列腺炎缩写.docx

《前列腺炎缩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列腺炎缩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前列腺炎缩写.docx

前列腺炎缩写

前列腺炎缩写

【篇一:

前列腺炎缩写】

*XX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XX立场。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篇二:

前列腺炎缩写】

【疾病名】前列腺炎【英文名】prostatitis【缩写】【别名】【icd号】n41【概述】前列腺炎(prostatitis)是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病。

在50岁以下的男性中为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

1978年drach提出前列腺炎综合征的概念,将前列腺炎分为4类: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acutebacterialprostatitis,abp);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bacterialprostatitis,cbp);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non-bacterialprostatitis,cnp);前列腺痛(prostatodynia,pd)。

其中,abp+cbp约占5%,cnp占64%,pd占31%。

1995年美国国立糖尿病、消化病和肾病研究委员会(niddk)推荐的关于前列腺炎的分类方法,也分为4类: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急性感染);.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反复感染);.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无感染依据);.无症状性前列腺炎(aip),无主观症状,在评估其他疾患时从前列腺活检中检出或前列腺液中,精液中发现有白细胞。

cpps又分为:

a.炎症性cpps,精液/前列腺液/膀胱尿-3(vb)中白细胞升高;b.非炎症性cpps,精液/前列腺液/vb中无白细胞。

niddk分类中、类与drach分类相同,a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相当,与前列腺痛相当。

在实际使用中drach分类应用更广。

由于其病因复杂,症状变化多样,临床上对其病因诊断和治疗一直缺乏行之有效方案和方法,治疗效果不尽人意。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一些新的观念、分类方法和治疗方案不断涌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前列腺炎的临床诊疗水平。

现在认为前列腺炎并非单一的疾病,而是几个不同类型的疾病的总称,它们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后遗症等各不相同,尤其是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对慢性前列腺炎经常根据症状作出临床诊断,但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繁多,不同患者症状各不相同,作为诊断依据并不确切。

有研究者为慢性前列腺炎设计前列腺炎症状指数,但仍然不能作为诊断“标准”。

目前,对大多数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尚不清楚。

治疗效果亦不甚满意,虽然由于近几年的研究,有些混乱的问题得到解决。

“前列腺炎”不是一个病,这是认识方面的重要进步。

确切地说:

它是具有各自独特形式的综合征,这些综合征各有独特的原因、表现和结果。

对患者采取准确的临床检测,才能有准确的诊断。

从而采取治疗措施。

【流行病学】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常见于青、中年,也就是处于性活跃的男性。

很少累及青春期前儿童。

关于前列腺炎的准确发病率缺乏详尽的资料。

美国统计资料表明:

在1977~1978年间每1000例患者中有76例为泌尿系疾患,其中大约25%为前列腺炎。

也就是说每1000例中有20例左右为前列腺炎。

约占泌尿外科门诊病人的25%。

1997年美国泌尿外科年会(aua)年会上报道前列腺炎在20岁发病率为0%,到80岁时增加到50%。

【病因】前列腺炎的病因多种多样,不同的前列腺炎类型其病因不一。

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发病中感染因素占主导地位,在非细菌性前列腺和前列腺痛的发病中,感染因素可能是一诱发或初始作用因素,而非感染性因素可能占主导作用。

在前列腺炎发病中可能起作用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感染因素

(1)细菌:

在细菌性前列腺炎中致病微生物与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致病菌相似。

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杆菌(大肠杆菌),少数是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肠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引起感染的机会不多。

绝对厌氧菌很少引起前列腺感染。

革兰阳性菌在病因学中的作用尚有争论,大多数研究者同意肠球菌引起慢性前列腺炎。

然而其他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属、链球菌、细球菌、类白喉对前列腺炎的致病作用,许多学者还持有疑问。

最近一些研究者认为,革兰阳性细菌除肠球菌外,很少引起明显的前列腺炎。

在国内,患者前列腺液培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还是常见的细菌,是否菌种上与国外情况不同,还是属于尿道菌的污染,需待进一步阐明。

多数前列腺感染是单一致病菌引起,然而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菌株或类型细菌引起者也时有发生。

细菌性前列腺炎可能因为细菌感染后的尿液逆行或反流感染。

感染的尿液可经开口于后尿道的前列腺导管入侵。

尿液流入前列腺比较常见,而且肯定在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致病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有研究者对前列腺结石通过结晶形态分析,发现结石中许多成分在正常前列腺液中不会出现而仅出现于尿液其他可能包括直肠内的细菌通过直接扩散或淋巴扩散和血源性感染扩散。

有研究者发现一些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和他们的女性性伴侣的阴道分泌物有相同的致病菌,这就提示:

细菌性前列腺炎可能是性交过程中细菌经尿道外口逆行感染的结果。

淋病奈瑟菌(淋球菌)或非淋球菌尿道炎患者合并淋病奈瑟菌前列腺炎为性接触性疾病。

无避孕套保护的肛门直肠性交可能因肠道细菌感染引起尿道炎、泌尿生殖道感染或附睾炎,同样也可引起细菌性前列腺炎。

许多细菌性前列腺炎是经尿道插导尿管并发尿道感染的结果。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感染途径可能是:

上行尿道感染;排到后尿道的感染尿逆流到前列腺管;直肠细菌直接扩散或通过淋巴管蔓延侵入前列腺;血源性感染。

(2)支原体和衣原体: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症病变,已有资料表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细菌性前列腺炎的8倍,有人认为分解尿素尿原体(ureaplasmasurealyticum)及沙眼衣原体或许是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致病因素,但证据仍不充分。

许多学者认为,分解尿素尿原体或许是这种前列腺炎的致病原因,也可能是一种腐生生物(saprophytes)。

沙眼衣原体是否为前列腺炎致病因素,尚有争论。

男性40%非淋菌性尿道炎和35岁以下多数急性附睾炎均因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而大约1/3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有尿道炎。

因此,它有可能为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因,但不少研究证明即使有,也不是重要的因素。

(3)真菌及寄生虫:

真菌引起前列腺感染主要见于aids患者。

患者的抵抗力遭到严重的损失,发生真菌性前列腺炎。

引起前列腺炎的寄生虫主要有阴道毛滴虫、血吸虫等。

2.化学因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原因和致病原目前尚不清楚,致病菌有可能是无法确定的致病微生物,近年临床研究发现衣原体和支原体可能是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致病菌。

或者它是非感染性的疾病,有人推测可能是尿液反流入前列腺引起“化学性”前列腺炎。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有前列腺内尿液反流,这可能对各类前列腺炎的发生均有重要意义。

另外有很多成年男性通过b超检查发现前列腺内有结石的存在,但在x线上不能检出。

而结石成分分析发现为尿液中成分而非前列腺液中成分。

故推测前列腺结石的形成与尿液反流有关。

感染后的结石可长期存在于腺体内,作为感染病灶不易消除。

有人研究在前列腺切除前将炭粒粉溶液注入患者膀胱内,以后在切除前列腺标本中发现腺体及导管内有炭末;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膀胱内先注入炭粉溶液,3天后再进行前列腺按摩,可见前列腺液内有很多巨噬细胞含有碳粒;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患者行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时,发现尿液反流非常严重,前列腺及射精管内均可见显影。

因此认为前列腺内尿液反流所造成的化学性因素,可能是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的重要原因。

有研究认为,尿液回流进入前列腺是重要因素,通过影响嘧啶和嘌呤的代谢,提高尿酸浓度而引起前列腺炎,非细菌性前列腺的发病和前列腺分泌物中尿酸水平相关。

根据上述理论,使用别嘌呤醇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治疗作用。

但也有研究得出与上述结果相反的结论。

3.免疫因素关于前列腺炎的免疫学研究可以追溯到最初的通过研究前列腺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发现抗体包被细菌,以及抗前列腺抗体的存在。

最近应用动物模型成功模拟前列腺炎是一个自体免疫反应的过程。

令人鼓舞的是研究发现在前列腺炎的发病过程中细菌产物提供了最初的抗原刺激,引起随后的免疫反应过程。

(1)免疫球蛋白包被细菌:

在1979年,thomas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阐述通过检测尿液中的抗体包被细菌,肾盂肾炎可以从膀胱炎中鉴别开来,35盂肾炎患者34例可检测出抗体包被细菌。

而20例膀胱炎患者中仅检测出1抗体包被细菌。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上尿路与下尿路感染区分开来。

其后的研究14例正常人群和51例前列腺炎患者的精液,发现25例前列腺患者可检测出抗体包被细菌。

在25例中有24例发现iga抗体,10例发现igg抗体。

在正常人群的精液中未发现抗体包被细菌。

血浆中细菌特异性抗体:

以后的研究是评价前列腺炎患者血浆中抗大肠埃希杆菌(大肠杆菌)抗体的滴度。

meares等研究25例大肠埃希杆菌(大肠杆菌)引起的前列腺炎患者血浆凝集抗体的滴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在这篇研究中以对照组的稀释滴度定为无反应。

接着的研究发现,在前列腺炎患者中,那些治疗有效的患者,抗体滴度逐步下降至正常。

而那些治疗未愈的,抗体滴度居高不

(2)前列腺液中的免疫球蛋白:

不少研究小组研究前列腺分泌液中的免疫球蛋白。

最初的研究开始于1963年,chodirker和tomasi首先证实并定性测定正常人前列腺液中igg和iga,其后的研究者,运用不同的技术,证实在细菌性前列腺炎中存在全身和局部免疫反应。

shortliffe等人应用固相放射免疫法(ria)研究人类急性和慢性前列腺炎时的免疫反应。

他们发现在前列腺液中有明确的局部抗体反应,主要是分泌型iga,它独立于血浆反应之外,且呈针对感染原的抗原特异性。

在急性前列腺感染初期血浆和前列腺液中抗原特异性igg升高,经药物治疗后慢慢下降,延续6~12个月,前列腺液中抗原特异性iga水平在感染后立即升高,治疗12个月后,才会慢慢下降;但感染初期升高的血浆iga水平仅1个月即下降。

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中,尽管在前列腺液中抗原特异性iga和igg均升高,但血浆中没有肯定的免疫球蛋白。

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经药物治疗后,前列腺液中iga持续升高1年,而igg持续6个月。

在未治愈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前列腺液抗原特异性igg一直维持升高水平。

测定前列腺液中抗原特异性iga和igg水平不仅有助于帮助诊断前列腺炎,而且有助于明确治疗的有效明确了总免疫球蛋白升高,下一个步骤是研究细菌特异抗体的变化。

早期的研究利用细菌谱,发现前列腺液中细菌特异性抗体的升高。

研究发现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免疫球蛋白(包括iga和igg)均中等程度升高,但未能检测出细菌特异性抗体。

psa是一种组织特异性抗原,组织特异抗原和胸腺t淋巴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由于相关克隆的缺失或无反应。

利用这一概念,tagneli等分别在出生时,出生后生存3天,出生后生存7天,切除小鼠胸腺。

只有那些出生后天被切除胸腺的大鼠发生前列腺炎。

而且这些相应的小鼠产生抗前列腺的igg抗体。

所以,最初免疫过程是由t淋巴细胞介导,并继以抗体的产生。

进一步研究发现给这些出生后3天的小鼠回输正常成年小鼠的cd4脾脏细胞,能预防前列腺炎的发生。

但青春期雄性鼠的脾脏细胞无此作用。

(6)免疫因素对治疗的影响:

利用形成自体免疫反应相识的动物模型,类固醇技术和雄激素能成功地用于反复性前列腺炎模型(lewis大鼠)以减轻炎症反应的程度。

由于肥大细胞的颗粒和组胺的释放在前列腺炎发病中的作用已被注意到,可以在治疗中使用少许的精组胺制剂(hydrosysin)。

4.其他相关因素以往的研究已发现,性激素营养、过去泌尿系感染史、紧张程度、精神因素、过敏性和性生活等等,都是引起前列腺炎的潜在因素。

在下述的相关因素的研究中,欧美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国内尚缺系统性研究。

(1)年龄:

许多研究发现前列腺炎的发病率年轻的男性高于老年男性。

最近有人发现前列腺炎可见于20岁前的少年。

但也有研究发现高龄患者多于年轻者很可能是由于高龄者有前列腺肥大症,两者症状相似性而被误诊所致。

(2)种族:

美国白人和黑人,前列腺炎的发病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3)地区:

美国于1990~1994年的一篇统计发现美国南部的前列腺炎的发病率是东北部的2倍。

是否由于气候因素或性活跃因素使然?

由于前列腺炎的定义和治疗的各方面的不统一性,关于地区间发病率的差异无法得到满意解(4)性活动力:

有研究发现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他们具有较长的性生活间隔和比较少的性生活次数。

更多的研究表明不洁性生活是重要因素。

但也有研究。

通过internet网作提问式调查发现性生活不是引起前列腺炎的影响因素。

(5)前列腺活检:

前列腺的感染是前列腺活检的一种并发症。

目前一篇研究发现:

对491例经直肠活检的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2持续1周明显优同样疗程。

留置导尿管和糖尿病并发症是前列腺活检后前列腺感染的危险因素。

(7)对某种病毒的过敏反应亦可导致炎症。

(8)心身健康方面的因素:

有人说这个因素高达50%。

【发病机制】在前列腺炎患者中仅5%有细菌感染的证据。

无感染证据的患者中,一部分患者前列腺分泌物白细胞增多。

这些证据表明前列腺内的炎症反应(虽然无感染)是引起前列腺炎症状的原因。

其他的一些前列腺炎患者甚至没有炎性改变。

brunner的研究显示有前列腺炎症状的患者中,有炎症表现和无炎症表现分别占64%和31%。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导致部分或整个前列腺明显炎症,大致分3个阶段:

充血期:

后尿道、前列腺管及其周围间质组织表现充血、水肿及圆细胞浸润,有成片分叶核粒细胞。

腺管上皮细胞时有增生及脱屑。

小泡期:

炎症继续发展,前列腺管和小泡水肿及充血更明显,前列腺小管和腺泡膨胀,形成许多小型脓肿。

实质期:

微小脓肿逐渐增大,侵入更多的实质和周围基质,这种情况以葡萄球菌感染较多见。

单纯的急性前列腺炎而不伴有任何慢性前列腺炎的病理表现的并不常见,只占前列腺炎的13.1%~20%,大多数病例是与慢性前列腺炎同时存在。

前列腺炎的致病菌以大肠埃希杆菌为主,约占80%,其次为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肠杆菌、假单胞菌属、沙雷菌。

革兰阳性菌除肠球菌外很少致病。

此外,淋球菌、结核菌、真菌、滴虫亦可导致相关的前列腺炎。

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等,对前列腺炎的致病作用目前尚有争议。

淋菌性前列腺炎发病近年有逐渐增加趋势。

【临床表现】1.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突然,有寒战和高热,尿频、尿急、尿痛。

可发生排尿困难或急性尿潴留。

临床上往往伴发急性膀胱炎。

前列腺肿胀、压痛、局部温度升高,表面光滑,形成脓肿则有饱满或波动感。

2.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时尿道不适或灼热。

排尿后和便后常有白色分泌物自尿道口流出。

有时可有血精、会阴部疼痛、性功能障碍、精神神经症状。

前列腺呈饱满、增大、质软、轻度压痛。

病程长者,前列腺缩小、变硬、表面不完整,有小硬结。

3.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痛临床表现类似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但没有反复尿路感染病史。

主要为尿路刺激、排尿困难症状,特别是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表现。

某些患者的前列腺液中可培养出支原体、衣原体。

【并发症】1.急性前列腺炎容易引起的并发症主要有

(1)急性尿潴留:

急性前列腺炎引起局部充血、肿胀、压迫尿道,以致排尿困难或导致急性尿潴留。

(2)急性精囊炎或附睾炎及输精管炎:

前列腺的急性炎症很容易扩散至精囊,引起急性精囊炎。

同时细菌可逆行经淋巴管进入输精管的壁层及外鞘导致附睾炎。

(3)精索淋巴结肿大或有触痛:

前列腺与精索淋巴在骨盆中有交通支,前列腺急性炎症时波及精索,引起精索淋巴结肿大且伴有触痛。

(4)性功能障碍:

急性炎症期前列腺充血、水肿或有小脓肿形成,可有射精痛、疼痛性勃起、性欲减退、性交痛、阳萎、血精等。

(5)其他:

急性前列腺炎严重时可伴有肾绞痛。

上述症状并非所有病例均存在,有的早期只有发热、尿道灼感,被误为感冒。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也可并发睾丸炎,精囊炎和输精管炎。

2.慢性前列腺炎的并发症包括

(1)对性功能和生育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性功能减退,如同房时间短或早泄,可能与前列腺受到炎性刺激有关。

阳萎与前列腺炎的关系尚不肯定,慢性前列腺炎并不直接损害阴茎勃起的神经-血管功能。

长期的不适感在患者心理上产生压力,使他们产生抑制和担心,特别是对不了解本病的患者常会认为自己的性功能有问题。

久而久之可能产生精神性阳萎。

前列腺炎并发精囊炎时可以出现血精。

精液的主要成分是前列腺液,而且自睾丸、附睾排出的精子必须经精浆包括前列腺液的营养、输送,才具有与卵子结合的能力。

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其精液常规往往表现为精子的活力较低,死亡率偏高。

前列腺炎患者的不育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2)对全身的影响:

慢性前列腺炎除表现为局部泌尿系统的症状外,亦可表现为变态反应性虹膜炎、关节炎、心内膜炎、肌炎等。

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往往表现出明显的精神症状,患者情绪紧张、精神压力大,长此以往可以导致全身乏力、失眠、多梦、容易疲劳、疑病和焦虑。

这些患者常常过分地注意自己的健康状况。

并多方面地寻找证据来证实,不管医师们怎样耐心解释也很难改变他们的疑病心理。

虽然患者对医师的解释与治疗常常持怀疑态度,但求治心理又相当迫切。

前列腺炎与精神症状的关系尚不明确,精神紧张为什么会导致前列腺炎,前列腺炎怎么又产生精神神经症状,值得进一步研究。

精神神经症状与个体的人格特征有直接的内在联系,所以不同的慢性前列腺炎的个体表现出精神症状的程度可以千差万别。

【实验室检查】1.前列腺液检查前列腺液白细胞>10个/hp,卵磷脂小体减少有意义。

免疫球蛋白中iga增高,锌含量下降,ph上升。

2.meares-stamey四杯定位细菌培养法分段尿及前列腺液培养检查:

检查前充分饮水,取初尿10ml(vb);再排尿200ml后取中段尿10ml(vb列腺按摩,收集前列腺液(eps);完毕后排尿10ml(vb),均送细菌培养及菌落计数。

菌落计数vb>vb10倍可诊断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若vb及vb菌培养阴性,前列腺液和vb细菌培养阳性,也可确定诊断。

前列腺炎对精液的影响目前仍存在着争议。

许多研究表明正常射出的新鲜精液如含微生物过多能降低精子活力,但仅在有大量细菌时(细菌数>10/ml)才会发生这种情况,一般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精子很难遇到这样高浓度的细菌。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生育力降低可能不是致病菌对精子的直接影响。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伴随的分泌功能障碍,对精子起不利的作用,可造成生育力减低。

精液检查由于很难区分未成熟的精子和白细胞而变得复杂;常规检查表现为精子总量减少,活动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存在多少不等的白细【其他辅助检查】尿动力学检查:

主要表现有尿流率下降,膀胱颈-尿道外括肌不完全松弛,最大尿道关闭压异常增高等。

【诊断】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由于其临床表现明显和典型,易做出诊断;慢性前列腺炎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变异较大,且不确切,许多症状、体征和病理学检查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中经常无法鉴别,放射学和尿道膀胱镜检查,对诊断可能有一些帮助,但也不能肯定诊断。

前列腺组织学检查只在一些少见类型的前列腺炎,如肉芽肿型前列腺炎才需要。

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组织学改变对确定炎症为细菌病因并无特异性,1组连续162前列腺增生手术切除,发现前列腺炎症发病率98%。

观察到有6种明确的炎症形态学类型,但前列腺细菌感染培养阳性和阴性无明显差异。

大多数病例炎症反应是局灶性的,仅累及整个前列腺的小部分,因此前列腺活检在前列腺炎处理上很少有指导意义。

前列腺活检标本组织培养对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价值很【鉴别诊断】1.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鉴别诊断

(1)急性肾盂肾炎:

也表现为急性的畏寒、发热,伴尿频、尿急和尿痛。

通常还表现为患侧腰酸、腰痛;而非耻骨上、会阴部疼痛,且无排尿困难。

直肠指检无前列腺压痛,前列腺液检查正常。

(2)脓肾:

也表现为急性的畏寒、发热,伴尿频、尿急和尿痛。

还表现为明显的患侧腰痛;而无耻骨上、会阴部疼痛,无排尿困难,直肠指检无前列腺压痛。

前列腺液检查正常。

(3)前列腺脓肿:

也表现为急性的畏寒、发热.伴尿频、尿急和尿痛,是急性前列腺炎发展的结果。

经直肠b超、ct检查可见前列腺内有液性占位,穿刺抽出脓液可以明确诊断。

2.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鉴别诊断

(1)前列腺癌:

晚期也表现为排尿不适,可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

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质地较硬,可有结节;血清psa明显升高,经直肠b超可见前列腺内有不均质光团,前列腺穿刺活检可确诊。

(2)前列腺结核:

也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尿道滴液,有下腹及会阴部疼痛。

通常有泌尿生殖系结核病史,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有不规则的结节,前列腺液中可找到抗酸杆菌。

(3)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

也表现为尿频伴尿道滴液,有下腹及会阴部疼痛。

两者主要根据vb、eps、vb的细菌培养进行鉴别,无菌性前列腺炎的vb、eps、vb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

(4)前列腺增生症:

也表现为尿频伴排尿不畅。

多发生于老年男性,以排尿不畅为主,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明显增大,而前列腺液常规一般无白细胞。

(5)精囊炎:

也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尿道滴液,有下腹及会阴部疼痛。

常有血精,且精囊液检查可见红细胞和白细胞。

(6)慢性膀胱炎:

也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有下腹及会阴部疼痛。

vb、vb均可见白细胞,培养有细菌生长,但eps检查正常。

3.无菌性前列腺炎的鉴别诊断

(1)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也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尿道滴液,有下腹及会阴部疼痛。

两者主要根据vb、eps、vb的细菌培养进行鉴别。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vb可有或没有细菌,eps通常有细菌生长,vb的细菌培养为阳性;而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vb、eps、vb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

(2)慢性膀胱炎:

也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下腹及会阴部疼痛。

但慢性膀胱炎vb、vb的细菌培养为阳性,而eps无细菌生长。

(3)慢性尿道炎:

也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

vb的细菌培养为阳性,而vb、eps的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

4.前列腺痛的鉴别诊断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也表现为尿频、尿急、伴下腹及会阴部疼痛。

两者主要根据vb、eps、vb的细菌培养进行鉴别。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其vb可有或没有细菌,eps通常有细菌生长,vb的细菌培养为阳性;而前列腺痛患者的vb、eps、vb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

【治疗】1.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大量饮水或输液,加强全身支持疗法。

(2)抗生素:

积极应用有效的抗生素。

常选用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0.2g,静脉滴注,2~3卡星、奈替米星0.4g,静脉滴注,1次/d。

急性炎症症状控制后可改为口服给药,疗程应维持1个月。

2.慢性前列腺炎宜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1)生活调节:

避免长时间骑、坐,有规律的性生活,忌饮酒及辛辣食物。

(2)热水坐浴及理疗:

可减轻局部炎症,促进吸收。

(3)前列腺按摩:

每周1次,以引流炎性分泌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