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9年级上期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76021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9年级上期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9年级上期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9年级上期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9年级上期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9年级上期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版9年级上期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版9年级上期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版9年级上期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版9年级上期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版9年级上期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版9年级上期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版9年级上期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版9年级上期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版9年级上期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版9年级上期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版9年级上期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9年级上期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教案.docx

《人教版9年级上期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9年级上期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9年级上期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教案.docx

人教版9年级上期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秋季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妖娆(ráo)魁梧(wǔ)戛(jiā)然而止

B.惩罚(chéng)教诲(huì)忍俊不禁(jìn)

C.酝酿(rǎng)拮据(jū)随声附和(hè)

D.镂空(lòu)解剖(pōu)不省人事(xǐng)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暇瑜互见一筹莫展咬文嚼字B.歇斯底里迷惑不解刻骨名心

C.根深蒂固永往直前兴高彩烈D.三顾茅庐味同嚼蜡怀古伤今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有些歌手面对常识性考题一筹莫展,默默无闻,令人失望。

B.小小的对联还真融合了大文化呢!

它展现出汉民族语言无与伦比的优势。

C.这支生力军是初生之犊,都抱有气吞斗牛的勇气。

D.看到躺在路旁的老人,他当机立断,拦下一辆的士,直奔人民医院。

4、下面的句子在表述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练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C、农村减负不仅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而且还减轻了农民的思想负担,又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真是一举多得。

D、国家、社会、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是()(2分)

A.《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罗贯中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B.《社戏》《藤野先生》《故乡》《阿长与山海经》都是鲁迅先生的作品。

C.《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都是法国著名作家。

D.《望岳》<小石潭记》《钱塘湖春行》《泊秦淮》都是同一朝代作家的作品。

6.下面一则轶事,诗人的回答表现了什么?

请选择恰当的一项:

(2分)()

一位著名的诗人在只容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一个怀有敌意的批评家相遇。

那个批评家蛮横地说:

“我从不给疯子让路!

”诗人退到路边,说:

“我恰恰相反。

A.表现诗人宽宏大量。

B.表现诗人高雅风度。

C.表现诗人的反击艺术。

D.表现诗人自命清高。

人类的腿毛

英国剑桥大学的查尔斯·古达特说, 人类是在地球的最后两次冰河期之间开始褪毛的。

在地球气温全面上升之后, 人类祖先就向北迁徙, 同时为了两性喜好的选择, 开始失去了覆盖在身上的毛。

而在冰河期再次到来之后, 人类只好再度南迁。

然而借以阻挡太阳灼晒的毛的失去却使他们面监着新的生存难题。

于是, 各地的人就逐渐演化出至少四种肤色的人种。

因此, 查尔斯认为, 地球上所有人种的共同祖先, 必然是在可免受热带烈日灼晒之苦的高纬度地区进化而来的。

在南迁之后, 因环境的不同, 才逐渐出现了不同的肤色。

然而另外两种较为普遍的起源说与他的理论却大相径庭。

一种认为, 人类是分别在世界各地各自演化出来的; 另一种认为, 人类最早起源于非洲, 然后迁徙到世界各地。

至于人类褪毛的原因, 他们则认为无非是为了能在热带的烈日下凉快一些。

目前科学界所公认的一种说法是, 人类生活在热带时, 毛皮不利流汗散热, 这就需要大面积光滑无毛的皮肤。

因此人类的毛大约是200万年前, 由森林往平原移居时逐渐褪尽的。

1、关于人类褪毛的原因, 有以下三种观点, 对他们的相关关系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查尔斯·古达特的看法 ②“另外两种较普遍”的看法 ③目前科学界公认的说法

A.①②③的说法相同 B.②③说法基本相同, ①与②③的说法不同

C.①②③的说法各不相同 D.②③的说法完全相同, ①与②③的说法基本相同

2、对第三自然段的“他的理论”中的“理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起源的理论 B.人类褪毛的理论 C.人类起源理论中的人类褪毛的理论

D.人类褪毛理论中的人类起源理论

3、查尔斯·古达特认为:

 人类的祖先是“高纬度地区进化而来的”。

不能作他这看法的依据的一项是(    )

A.人类祖先在两次冰河期间北迁。

 B.人类祖先北迁后褪毛。

 C.两性喜好的选择也导致了人类祖先的褪毛。

 D.人类再度南迁后肤色发生了变化。

4、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查尔斯·古达特认为, 人类出现不同肤色, 是在不同生活环境中阻挡太阳的灼晒而产生的结果。

 B.另外两种较普遍的起源说与查尔斯·古达特的理论大相径庭的分歧点在于:

 人类不同的人种是否起源于共同的祖先。

 C.目前科学界公认的说法所认为的人类褪毛时所处的环境与查尔斯的看法相一致。

 D.目前科学界所公认的说法与其他人类起源理论有所不同。

二、非选择题(50分)

11、古诗文默写(6分)

⑴陆游《卜算子·咏梅》歌颂梅花即使粉身碎骨仍然芳香依旧的句子是,只有香如故。

(2)辛弃疾《破阵子》一词,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而生动的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3)刘禹锡《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

      。

(4)范仲淹《渔家傲》中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5)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品读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诗,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句句是写向岳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上的感受

13、本诗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14、班级要开展以“微笑面对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问题:

(1)小军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活动开始时,他的开场白是这样的: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

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如果你想要它对你微笑,你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对它——微笑。

善于生活的人,总会以微笑面对。

它像阳光,拨开人生的重重阴霾,让人看见希望的温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仿照上面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一个诠释“微笑”的生动的句子。

(2)在这次活动中,九年级(某)班将开展以“微笑面对失败”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作为参赛者,你将在演讲中以名人笑对失败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

请你列举一例。

(3)你认为除了进行演讲比赛外,还可以开展哪些活动(至少举2例)?

二、阅读(35分)

(一)珍珠与蚌(13分)

(1)一颗珍珠!

(2)它原来就是一粒砂,——你是知道的。

一粒砂,只不过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它掉入蚌壳里;它不知道自己的棱角,自己的坚硬,可是却给蚌带来了痛苦,——你可以想像:

一片灰屑飞进你的眼睛,你会有着一种如何的感觉。

——于是蚌要挤出它,或者消灭它;然而它没有被挤出,也不会消灭,它钉住在蚌壳里面,永远给蚌以痛苦。

于是在无可奈何之中,蚌以它的唇,以它的肌肉,磨它,舐它,卷动拭擦它,而且也以涎沫洗它,浸它,润滑它。

大海的时间在浪涛的呼啸中过去……悠长的时间过去了,砂没有离开蚌,却改变了。

它变成圆润,光滑,坚硬,半透明,泛着淡淡的暗

光,一种永恒不变的光泽。

③哦,一颗珍珠完成了。

④一颗珍珠吗?

不,它本质上是一粒砂;但它却已成为一颗不变色泽的珍珠了!

⑤是永恒的光泽,不变的光泽;但它却一样保有它自己的砂的土色,只不过它会闪柔和美丽的光,闪朴素而真实的光。

⑥但它已有永久的价值了!

⑦请你记取,从一粒砂到一颗珍珠的过程。

⑧可是你也会这样想着吧,砂,它并不是立意要变成一颗珍珠,所以它才向蚌的怀里投入,把生命的光辉求助于蚌;它在投入蚌壳之前和之后都没有想到,然而却于无意中给了它以成为珍珠的机缘了。

⑨你也会这样想着吧,蚌,它并非有心要制成一颗珍珠,它根本没有发现自己惊人的天才;也并非愿意和痛苦作伴,它坚执的生命却一心想排除痛苦,排除给它以不安的刺激的砂粒;然而在斗争的过程中,它却连自己也难以置信。

一颗世间罕异的珍珠已由它完成了!

⑩采珠的人将珠取去,将蚌壳搁弃在海滩上。

蚌虽死,衷心却是得到安慰了。

(11)然而你会知道,世界上,砂多,珍珠是很少的;浅海中,许多蚌都因时间给它的衰老而腐烂了肉;而完成珍珠的蚌却是不多的。

(12)于是我想起你来了。

(13)我说:

让你的生命的唇坚执地舐咀着痛苦,你来完成珍珠一样的人生,珍珠一样的永恒的光泽。

(14)……我说了珍珠和蚌,但我希望你接着就能想到人、时代和生命的真实。

15、读选文的第②段,摘录“珍珠孕育过程”的关键动词,依次填入中(3分)

砂→

蚌:

→→磨、舐→卷动拭擦→一颗珍珠形成了。

16、第②段中有一个画直线的句子“砂没有离开蚌,却改变了”。

结合上、下文,说说“砂”改变了什么?

(2分)

答:

17、第12段中的“你”指谁?

这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

(3分)

答:

18、第⑩段中写出“蚌虽死,衷心却是得到安慰了”。

请说说“蚌”得到了哪些安慰。

(2分)

答:

19、结合第14段,联系现实生活,你认为一个人的成长与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3分)

答:

(二)闯过难关的通行证(8分)

①当我们步入人生最为艰难的时刻,当眼前的困境久攻不破的时候,最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于是,很可能陡生的自卑就让我们选择了退却。

因为退却,我们与前方可能并不很遥远的目标,便这样失之交臂。

②人生更大的悲哀与错误,还在于遭遇困苦时把改变自己处境的机会交到别人手上。

就像小孩子跌倒了渴望父母家人把自己抱起来,就像刚到一个新单位没想着做些什么就开始指望单位予以安排退休。

其实很多如这般美好的幻想都只会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现实,而且正是这些不太切实的幻想,将我们本来拥有的一点点自信磨损。

③面对难关,我们一般都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望而却步,另一种是勇敢地面对,从而闯过难关。

那么,我们凭借什么来闯过难关呢?

④黄经国生长在香港一个富有的家庭,由于父母对他有偏见,从小以来,他便成了父亲的出气筒,甚至到了高中,父亲对他仍然是随便打骂。

在他父亲不断地打骂中日渐自卑,甚至于难得的一次次学校的群体活动,他也是躲得远远的。

一次偶然参加了示威活动受到启示之后,他决心改变自己。

为了改变自己口吃的毛病,他积极地参加许多大型聚会,甚至不怕他人讥讽与耻笑,追随牧师左右,学习人家讲道的技巧。

经过不断地努力,他克服一个又一个心理障碍,攻破自己一个又一个的弱点,由一名害羞、口吃、胆小、自卑的小家伙,用了十三年的时间,将自己改造成为了人寿保险行业中独当一面的领袖人物。

⑤梁启超说,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

说明人的潜能可以随面对的压力大小发挥,它是无限的。

所以朋友,当我们与困境不期而遇时,让我们把他的话在心底温习一遍,那么,我们的心里面便会充溢着满腔的自信。

⑥唯有自信,才是走过难关的通行证。

就像黄经国,一旦信心确立,且破除一切艰难去做,成功便是一件指日可待的事物。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用文中的原话回答)(2分)

答:

21、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请你用简明的语言写出黄经国转变的过程。

(2分)

答:

22、试将下面这个事例和黄经国的事例作比较,说说两人的经历有何异同。

(4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有个同学已经取得了去英国留学的资格,后来听说美国也要招生。

他想去美国深造,所以对他们的系主任说他想参加去美国留学的考试。

系主任同意了这位同学的请求,但有一个条件:

如果他考不上,那么去英国的资格也会被取消。

这是一个很苛刻的条件。

然而,他非常自信地参加了考试,并且以名列前茅的成绩争得了去美国深造的机会,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相同点:

不同点:

(三)

〔甲〕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

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④〔升平〕太平。

23..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2分)

上与群臣论止盗

24.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

(2分)

①或异二者之为(               )②自是数年之后(                 )

25.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不求甚解               B.然则何时而乐耶怏怏不乐

C.或请重法以禁之鸿鹄之志               D.故不暇廉耻耳温故知新

2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句:

                                                    

(2)安用重法邪?

译句:

                                                             

27.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

(4分)

(1)甲文表达了作者“           ,                  ”的忧乐观。

(1分)

(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             ,            ”。

(1分)

(3)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治国达到了“                                            ”局面。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三、写作(二选一):

(50分,其中书写、卷面可酌情加减分)

人们往往崇拜自己不熟悉的人和远离自己的人,因为这会有一种神秘感。

而神秘感一旦消失,崇拜的情绪就可能淡化。

据说,耶稣在外游历了很长时间后,返回家乡布道。

起初,人们为他的学问和智慧所叹服。

当大家仔细一瞧,发现眼前这个口惹悬河的人,原来不过是本地一个木匠的儿子,诚服钦敬之心顿减,立即变得不恭不敬起来。

耶稣还是刚才的耶稣,乡邻却已不是刚才的乡邻了。

以“我心中的偶像”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人生是条路,漫长而曲折。

回首你的人生之路,放眼他人的人生之路,你都看见了什么?

有人说一路上快乐多多,有人说一路上坎坎坷坷;有人说一路上鲜花簇拥,有人说一路上荆棘丛生;有人说一路上友爱如春,有人说一路上真情似海……

请以“人生路上多”为题,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温馨提示:

做完后,请认真检查,考出水平,考出风格!

 

人教版九年级秋季第三次月考语文答题卷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非选择题(50分)

11、古诗文默写(6分)

⑴,只有香如故。

(2),。

(3)    ,     。

(4),。

(5)几处早莺争暖树,    。

12.

13、本诗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14、

(1)它像阳光,拨开人生的重重阴霾,让人看见希望的温暖;

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举名人笑对失败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

(3)举2例:

二、阅读(35分)

(一)珍珠与蚌(13分)

15、依次填入关键动词(3分)

砂→

蚌:

→磨、舐→卷动拭擦→珍珠形成了。

16、说说“砂”改变了(2分)

17、第12段中的“你”指,内容上作用

结构上作用(3分)

18、“蚌”得到的安慰:

(2分)

19、(3分)

(二)闯过难关的通行证(8分)

20、中心论点是(用文中的原话回答)(2分)

21、答:

论证方法,黄经国转变的过程

(2分)

22、相同点:

不同点:

(三)

23..用“/”划分句子朗读节奏。

上与群臣论止盗(2分)

24.解词。

①为(        )②自是(                 )(2分)25.(2分)

26.翻译句子。

(4分)

(1)译句:

                                                    

(2)译句:

                                                             

27.

(1)甲文表达了作者“           ,                  ”的忧乐观。

(1分)

(2)止盗办法是“             ,             ,            ”。

(1分)

(3)达到了“                                            ”局面。

(用原句)(2分)

三、写作(二选一):

(50分,其中书写、卷面可酌情加减分)

人们往往崇拜自己不熟悉的人和远离自己的人,因为这会有一种神秘感。

而神秘感一旦消失,崇拜的情绪就可能淡化。

据说,耶稣在外游历了很长时间后,返回家乡布道。

起初,人们为他的学问和智慧所叹服。

当大家仔细一瞧,发现眼前这个口惹悬河的人,原来不过是本地一个木匠的儿子,诚服钦敬之心顿减,立即变得不恭不敬起来。

耶稣还是刚才的耶稣,乡邻却已不是刚才的乡邻了。

以“我心中的偶像”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人生是条路,漫长而曲折。

回首你的人生之路,放眼他人的人生之路,你都看见了什么?

有人说一路上快乐多多,有人说一路上坎坎坷坷;有人说一路上鲜花簇拥,有人说一路上荆棘丛生;有人说一路上友爱如春,有人说一路上真情似海……

请以“人生路上多”为题,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014年秋9年级上期语文第三次月考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1、D2、D3、A4、C5、C6、C7、B8、A9、C、10、A

二、(50分)11、⑴零落成泥碾作尘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5)谁家新燕啄春泥。

(每小题1分,完全正确才能得分,共5分)12、D.13、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14、

(1)略;

(2)略(3)略

(一)参考答案:

15、

(1)砂:

→挤、钉

蚌:

→磨、舐→卷动拭擦→一颗珍珠就形成了。

16、外形由有棱角、坚硬变成圆润,光滑,坚硬,半透明,泛着淡淡的暗光;自身价值,由不值一文的一粒砂变成了一颗世间罕见的珍珠,有永久价值了(意思对即可)。

17、“你”是指读者;内容上把物与人紧密联系起来;结构上承上启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