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理综.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77628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81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理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理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理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理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理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理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理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理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理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理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理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理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理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理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理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理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理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理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理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理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理综.docx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理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理综.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理综.docx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理综

宁夏银川一中

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理科综合能力试题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下列关于细胞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组成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碳

B.磷是磷脂、ATP、DNA等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

C.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都能产生水

D.在人的一生中,细胞中的自由水/结合水的值逐渐上升

2.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不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一定为被动运输

B.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C.顺浓度梯度的运输方式一定为自由扩散

D.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运输方式一定为协助扩散

3.下列关于HIV、大肠杆菌、人体肿瘤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有DNAB.都属于原核生物C.都具有增殖能力D.都含有核糖体

4.人体细胞中由C、T、U3种碱基构成的核苷酸共有

A.2种B.4种C.5种D.8种

5.肽酰转移酶是催化肽键形成的酶,对RNA酶敏感,对蛋白酶不敏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肽酰转移酶催化氨基酸脱水缩合B.肽酰转移酶对高温和酸碱不敏感

C.肽酰转移酶存在于核糖体中D.肽酰转移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6.在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观察DNA在口腔上皮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三个实验中,其共同点是

A.都要用到显微镜B.都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C.提高温度都能使实验现象更明显D.都要使实验材料保持活性

7.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8.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仪器

试剂

A

分离Br2和CCl4的混合物

分液漏斗、烧杯

Br2和CCl4的混合物、蒸馏水

B

实验室制取H2

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

锌粒、稀HNO3

C

鉴别葡萄糖和蔗糖

试管、烧杯、酒精灯

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

银氨溶液

D

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

滴定管、锥形瓶、烧杯

NaOH溶液、

0.1000mol·L-1盐酸

9.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

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

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10.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NA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标准状况下,20g重水(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②0.5molF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0.5NA个电子

③将2molNO和1molO2混合后,体系中的分子总数为3NA

④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g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A

⑤2mol·L-1碳酸钠溶液中Na+的数目是2NA

⑥1mol氯气溶解在水中得到的新制氯水中氢离子的数目是NA

⑦22.4L的N2的共用电子对数为3NA

A.3个B.4个C.5个D.全部正确

11.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

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①、②和⑨

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④、⑥和⑦

C.过滤得到滤液,选用④、⑤和⑦

D.检验滤液中的Fe3+,选用③、⑧和⑩

12.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13.已知:

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l、KClO、KClO3,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

当n(KOH)=a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某温度下,反应后=11,则溶液中=

B.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amol

C.改变温度,产物中KClO的最大理论产量为amol

D.改变温度,产物中KCl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amol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011年12月在上海举行的汽车展销会上,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表中给出了某些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根据表中的数据通过分析、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时刻/s

1.0

2.0

3.0

4.0

5.0

6.0

速度/m·s-1

3.0

6.0

9.0

12.0

15.0

18.0

 

A.汽车运动的加速度为3m/s2B.汽车前6s内的位移为54m

C.汽车第8s末的速度为24m/sD.汽车运动第7s内的位移为16m

1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直角劈B放在水平面上,在劈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A,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于A上,使其沿斜面匀速上滑,在A上滑的过程中直角劈B相对地面始终静止,则关于地面对劈的摩擦力Ff及支持

力F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f向左,FN

C.Ff向右,FN

16.一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质点在

t=0时位于x=5m处,开始沿x轴正向运动.当t=8s

时,质点在x轴上的位置为  

A.x=3mB.x=8mC.x=9mD.x=14m

17.科技馆里有一个展品,该展品放在暗处,顶部有一

个不断均匀向下喷射水滴的装置,在频闪光源的照

射下,可以看到水滴好像静止在空中固定的位置不

动,如图所示.某同学为计算该装置喷射水滴的时

间间隔,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了空中几

滴水滴间的距离,由此可计算出该装置喷射水滴的

时间间隔为(g取10m/s2)

A.0.01s  B.0.02sC.0.1sD.0.2s

18.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F1、F2、F3,关于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大小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F≤F1+F2+F3

B.F至少比F1、F2、F3中的某一个大

C.若F1∶F2∶F3=3∶6∶8,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为零

D.若F1∶F2∶F3=3∶6∶2,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为零

19.如图所示装置,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1,m2,不计一切摩擦、滑轮质量和滑轮的直径,若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

A.m1可以大于m2

B.m1一定大于m2/2

C.m2可能等于m1/2

D.θ1一定等于θ2

20.如图所示A、B两个运动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

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个物体开始时相距100m,同时相向运动

B.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5m/s

C.A、B两个物体运动8s时,在距A的出发点60m处相遇

D.A物体在运动中停了6s

21.如图所示为位于水平面上的小车,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

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在斜杆的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

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小车静止时,F=mgsinθ,方向沿杆向上

B.小车静止时,F=mgcosθ,方向垂直于杆向上

C.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一定有F=mg,方向竖直向上

D.小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一定有F>mg,方向可能沿杆向上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做答;第33题—3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

现用频闪照相方法来研究物块的变速运动。

在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用频闪相机拍摄的不同时刻物块的位置如图所示。

拍摄时频闪频率是10Hz;通过斜面上固定的刻度尺读取的5个连续影像间的距离依次为x1、x2、x3、x4。

已知斜面顶端的高度h和斜面的长度s数据如下表所示。

重力加速度大小g=9.80m/s2。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物块的加速度a=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因为可知斜面是粗糙的。

23.(9分)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

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4分)

小明是学校的升旗手,他每次升旗都做到了在庄严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时开始升旗,当国歌结束时恰好五星红旗升到了高高的旗杆顶端.已知国歌从响起到结束的时间是48s,旗杆高度是19m,红旗从离地面1.4m处开始升起.若设小明升旗时先拉动绳子使红旗向上匀加速运动,时间持续4s,然后使红旗做匀速运动,最后使红旗做匀减速运动,减速时加速度大小与开始升旗时的加速度大小相同,红旗到达旗杆顶端时的速度恰好为零.

(1)红旗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

(2)红旗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

25.(18分) 

如图所示,质量为2m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地面上的质量为3m

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定滑轮,

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质量为m的物体C,物体A、B、C都处于静

止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一切摩擦.

(1)求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

(2)把物体C的质量改为5m,这时C缓慢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系统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这时B仍没离开地面,且C只受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求此过程中物体A上升的高度.

26.(15分)

某化学研究小组测定某FeCl3样品(含少量FeCl2杂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在实验室中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①称取ag样品,置于烧杯中;

②取适量盐酸和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准确配制成250mL溶液;

③准确量取25.00mL步骤②中配得的溶液,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氯水,使反应完全;

④加入过量氨水,充分搅拌,使沉淀完全;

⑤过滤,洗涤沉淀;

⑥将沉淀转移到坩埚内,加热、搅拌,直到固体由红褐色全部变为红棕色,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⑦……

请根据上面的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D的名称是,上图所给仪器中,实验步骤①②③中必须用到的仪器是E和_______(填仪器序号)。

(2)步骤③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步骤④中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操作是

步骤⑤中洗涤沉淀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几滴______(填写序号)。

①KSCN溶液②NaOH溶液③AgNO3溶液④酚酞试液

(5)若坩埚质量是W1g,最终坩埚和固体的总质量是W2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27.(14分)

LiPF6是锂离子电池中广泛应用的电解质。

某工厂用LiF、PCl5为原料,低温反应制备LiPF6,其流程如下:

已知:

HCl的沸点是-85.0℃,HF的沸点是19.5℃。

(1)第①步反应中无水HF的作用是、。

反应设备不能用玻璃材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无水HF有腐蚀性和毒性,工厂安全手册提示:

如果不小心将HF沾到皮肤上,可立即用2%的溶液冲洗。

(2)该流程需在无水条件下进行,第③步反应中PF5极易水解,其产物为两种酸,写出PF5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3)第④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第⑤步分离尾气中HF、HCl采用的方法是。

(4)LiPF6产品中通常混有少量LiF。

取样品wg。

测得Li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该样品中LiPF6的物质的量为mol(用含有w、n的代数式表示)。

28.(14分)

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模拟生产过程。

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

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 (Ⅰ)

2H2S(aq)+SO2(g)===3S(s)+2H2O(l) (Ⅱ)

S(s)+Na2SO3(aq)Na2S2O3(aq) (Ⅲ)

(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________________,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

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

装置E中为________溶液。

(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________。

a.蒸馏水b.饱和Na2SO3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d.饱和NaHCO3溶液

实验中,已知反应(Ⅲ)相对较慢,则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A,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还有________。

a.烧杯b.蒸发皿c.试管d.锥形瓶

(4)反应终止后,烧瓶C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可析出Na2S2O3·5H2O,其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

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Na2S2O3·5H2O遇酸易分解:

S2O+2H+===S↓+SO2↑+H2O

供选择的试剂:

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

29.(10分)

某科学家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甲细胞,

并利用显微镜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放射性最早出现在细胞器       (填标号)中。

在合成抗体的过程中产生了3H2O,H2O中的3H来自于氨基酸的          。

(2)若甲图为口腔上皮细胞,想观察⑤结构,常用           (染色剂名称)染色。

(3)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图甲所示的细胞,发现对K+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它离子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原理是。

(4)若甲图细胞发生癌变,癌变后的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这主要是由于结构①表面的         减少。

30.(9分)

现有人的成熟红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蛙的红细胞、鸡肝研磨液等生物材料及相关用具,请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并分析有关问题。

(1)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应选取上述材料中的____________做实验。

选用该材料的原因是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________中,由于________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3)科学家将膜结构中的磷脂分子提取出来,铺在水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那么该细胞膜的表面积约为_______________。

(4)目前为止,最理想的细胞膜结构模型是。

(5)有人发现,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齐,细胞膜厚度变小,而膜的表面积扩大,膜对离子和分子的通透性提高。

对上述实验现象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

31.(10分)

某研究小组利用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假设两组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且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实验一 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 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量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图2所示。

请据图分析回答:

(1)0~20min期间,影响B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

在低浓度CO2的条件下,固定CO2能力较强的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

(2)当实验一经过10min时,A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比B植物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第5分钟时,光照强度突然降低,A植物的C3含量在短时间内将________。

实验二中,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xklx(a<x<b)每日光照12小时,一昼夜后B植物的干重将________。

32.(10分)

一条肽链的分子式为C22H34O13N6,其水解后共产生了下列3种氨基酸,据此判断:

(1)该肽链含有个肽键,肽键的结构式为。

合成1个C22H34O13N6分子的同时将产生个水分子

(2)1个C22H34O13N6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个谷氨酸

(3)1个C22H34O13N6分子中存在个游离的氨基和个游离的羧基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1题解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必须与所涂题目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气体的压强越大,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B.自然界中所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C.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D.温度升高,物体内的每一个分子的热运动速率都增大。

E.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都与温度有关

F.第二类永动机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2)(9分)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玻璃细管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竖直

插在大而深的水银槽中,管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空气,玻璃细管足够长,

管内气柱长4cm,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10cm.现将玻璃管沿竖直方向

缓慢移动.(大气压强相当于75cmHg)求:

①若要使管内外水银面恰好相平,此时管内气柱的长度;

②若要使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15cm,玻璃管又应如何移动多少距离.

 

34.【物理——选修3—4】(15分)

(1)(6分)如图,a.b,c.d是均匀媒质中x轴上的四个质点.相邻两点的间距依次为2m、4m和6m一列简谐横波以2m/s的波速沿x轴正向传播,在t=0时刻到达质点a处,质点a由平衡位置开始竖直向下运动,t=3s时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在t=6s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d处

B.在t=5s时刻质点c恰好到达最高点

C.质点b开始振动后,其振动周期为4s

D.在4s

E.当质点d向下运动时,质点b一定向上运动

(2)(9分)如图乙所示,ABCD是一直角梯形棱镜的横截面,

位于截面所在平面内的一束光线由O点垂直AD边射入。

已知棱

镜的折射率,AB=BC=8cm,OA=2cm,∠OAB=60°。

求光线第一次射出棱镜时,出射光线的方向?

第一次的出射点距C点多远?

35.【物理——选修3—5】(15分)

(1)(6分)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

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无关

C.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

D.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E.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

(2)(9分)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mB的两个弹性小球A、B静止在地面上方,B球距地面的高度h=0.8m,A球在B球的正上方,先将B球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将A球释放,当A球下落t=0.3s时,刚好与B球在地面上方的P点处相碰,

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瞬间A球的速度恰为零,已知mB=3mA,重力加

速度大小g取10m/s2,忽略空气阻力及碰撞中的动能损失.求:

①B球第一次到达地面时的速度;

②P点距离地面的高度.

36.【化学——选修2:

化学与技术】(15分)

木糖醇(C5H12O5)可用作甜味剂、营养剂,在化工、食品、医药等工业中有广泛应用。

利用玉米芯中的多糖可以生产木糖醇,其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木糖与木糖醇的转化关系如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2中硫酸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2)装置3中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除去木糖浆中的杂质离子,7、8装置中的填充物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9的作用是________。

A.冷却木糖浆B.水解木糖C.氧化木糖D.还原木糖

(5)装置11的作用是________。

37.【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X、Y、Z、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Y2是红棕色气体;X与氢元素可形成XH3;Z基态原子的M层与K层电子数相等;R2+的3d轨道中有9个电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X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是

Z所在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主族元素是________(写出元素名称)。

R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XY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R2+的水合离子中,

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________(写出元素符号)。

(3)Z与某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晶胞中阴离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