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测试题第7课第1框题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82552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测试题第7课第1框题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政治测试题第7课第1框题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政治测试题第7课第1框题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政治测试题第7课第1框题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政治测试题第7课第1框题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中政治测试题第7课第1框题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人教版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中政治测试题第7课第1框题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人教版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中政治测试题第7课第1框题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人教版必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中政治测试题第7课第1框题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人教版必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中政治测试题第7课第1框题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中政治测试题第7课第1框题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测试题第7课第1框题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政治测试题第7课第1框题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测试题第7课第1框题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人教版必修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政治测试题第7课第1框题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政治测试题第7课第1框题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人教版必修2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第1框题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快乐记忆

中华民族大家庭,新型关系已形成。

基本原则保稳定,巩固发展付行动。

 

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我们伟大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

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2)民族团结。

①含义:

在民族平等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②重要意义:

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各民族共同繁荣。

①含义:

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②意义:

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稳定新疆繁荣发展的生命线

当前,民族分裂、宗教极端主义、暴力恐怖“三股势力”严重破坏了新疆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严重威胁着新疆各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阻碍了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维护新疆社会稳定,沉着应对,果敢出击,提出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为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实现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的重大战略思想。

结合材料,用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的知识说明如何实现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的重大战略思想。

答案:

①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②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③坚决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④坚持民族团结,必须反对民族极端主义。

二、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

1.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2.作为当代青年学生,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和谐的民族大家庭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新疆各民族一向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共建家园。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当地经济不断发展,各族人民的生活得到巨大改善。

无论汉族、维吾尔族还是其他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

维护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如何真正维护我们民族的大团结?

答案: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实现各民族平等的权利,让各民族人民共享祖国改革发展成果。

 

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含义

原因

民族平等

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在我国,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民族团结

指在民族平等基础上,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各民族共同繁荣

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的关系。

处理民族关

系的基本原则

处理民族关

系的基本政策

区别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内在

联系

①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和实行我国民族政策的基础和理论依据,而我国的民族政策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对基本原则的具体落实

②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从而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则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实现各民族的团结和共同繁荣

 

2011年9月,有着58年历史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再次成功举行。

参赛人数从首届13个民族的395人,发展到第九届55个民族的6700多人,各民族兄弟姐妹实现了更好的交流和融合。

这从侧面表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A.和睦相处

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一律平等

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解析:

要注意区分民族关系与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B项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应选D。

答案:

D

二、怎样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1.坚持和完善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坚持和完善有关法律,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法律保障。

3.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

4.公民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共同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知识延伸:

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1)大民族主义在我国表现为大汉族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反映。

主要思想是认为本民族是“大民族”“优秀民族”,理应位于其他民族之上,享有特权,歧视、排斥、掠夺、欺凌其他弱小民族。

(2)地方民族主义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是多民族国家内少数民族中剥削阶级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反映,它以孤立、保守、排外为主要特征。

(3)大民族主义与地方民族主义都反对坚持民族平等,影响甚至破坏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反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因此,坚持民族团结,必须反对民族极端主义。

 近年来,山东认真落实对口援助新疆教育工作,为新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教育对口援助工作(  )

A.体现了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尊重

B.新型民族关系的根本保证

C.能够确保各民族政治地位的平等

D.能够促进新疆地区的稳定和繁荣

解析:

A、C两项与题意不符;B项错误,巩固新型民族关系的根本保证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

答案:

D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提出的“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形成相互往来、邻里守望的友好关系”的要求,各地大力加强和创新民族团结工作,致力于让民族团结在各民族的交往中成为一种习惯和生活常态。

这基于民族团结是(C)

①社会稳定的前提 ②国家统一的基础 ③立国安邦的基石 ④公民意识的核心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解析:

加强和创新民族团结工作,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国家统一的基础,①②正确;③说法错误,国家安全是立国安邦的基石;④说法错误,公民意识的核心是爱国。

2.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

2010—2012年,中央财政对8个民族省区(即5个自治区和青海、贵州、云南3个省)的转移支付总额达26055亿元。

国家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是(D)

①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主要手段

②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自治权的措施

③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表现

④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央财政对8个民族省区转移支付,坚持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有利于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和国家的整体利益,也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③④符合题意。

上述举措与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及自治权无关,①②不符合题意。

3.生活在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里,处理好民族关系问题,既是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人们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具体问题。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B)

A.处理好了民族关系问题,所有问题也就处理好了

B.民族关系问题关系到国家统一、安全,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C.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加强民族团结

D.解决好民族问题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解析:

民族问题处理好了并不代表所有问题都处理好了,A项错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是发展经济,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促进民族地区发展,C、D两项均错误。

4.《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群众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

近千年来,它主要由民间艺人口耳相传。

随着许多民间说唱艺人步入高龄,这部英雄史诗濒临失传。

为使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党和政府专门组织人力,拨出专款,抢救整理并出版了《格萨尔王传》。

党和政府的做法体现了(D)

A.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C.对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权利的保障

D.对少数民族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支持

解析:

A项片面,试题要求从党和政府的角度回答问题;B项中的“风俗习惯”、C项中的“当家作主权利”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都不符合题意,均不选。

故选D项。

5.2014年3月1日,昆明火车站广场发生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新疆分裂势力企图利用暴力恐怖事件挑起民族仇恨,制造民族矛盾以实现其目的。

这一暴力恐怖事件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损失。

理性对待此次事件,需要(A)

①坚持国家专政职能,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②努力消除社会矛盾,切实维护国家稳定

③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反对恐怖活动

④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保护正常宗教活动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解析:

这起事件从性质上看是一起分裂国家的暴力恐怖事件,故国家应加强专政职能,严厉打击,①符合题意。

这起事件试图挑起民族仇恨,因此,各族人民应保持清醒头脑,加强团结,共同应对恐怖活动,③符合题意。

②中“消除社会矛盾”的表述不当。

题目中没有涉及宗教问题,④与题意无关。

6.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就要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此我们就必须做到(C)

①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

②坚持反对一切民族歧视、民族分裂行为

③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高度自治权

④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①②④从不同角度体现了题干要求;③所述错误,因为我国的特别行政区才享有高度自治权。

7.《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全国中小学要设置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新时期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有利于(B)

①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民族关系问题

③促进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交流、继承和发扬

④各民族学生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义务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解析:

②观点过于绝对,排除;①③④观点正确,故选B项。

8.国家制定了许多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和制度。

以下体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是(A)

①优先在民族地区安排资源开发项目

②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给予政策倾斜

③保证各级各类少数民族干部的相应比例

④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饮食、年节等方面的习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

③④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不符合题意。

9.兴边富民行动实施1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边境地区进入了发展最快、面貌变化最大、各民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有利于(D)

A.消除各民族在发展程度上的差异

B.各民族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C.实现各少数民族同步发展、共同富裕

D.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解析:

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因此D项符合题意;A项观点错误,现阶段我国各民族在发展程度上存在差异;B项与题意不符;C项观点错误,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不是同步发展。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样,少数民族的代表所占比例都超过了其所占人口的比例,全国政协也都有各少数民族的代表。

材料二 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民族自治地区充分发挥自身地区优势,国家加大了对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了资金投入,东部地区在人力、技术等方面对西部民族自治区给予大力支援。

这种合作互助关系,促进了民族团结、经济发展,造福了各族人民。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的?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的内容;然后看材料是如何体现三原则的。

答案:

①材料一说明我国各民族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②材料二说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③材料二还说明我们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通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增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