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无线无线优化通用L310B场考试题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82639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方无线无线优化通用L310B场考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三方无线无线优化通用L310B场考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三方无线无线优化通用L310B场考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三方无线无线优化通用L310B场考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三方无线无线优化通用L310B场考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第三方无线无线优化通用L310B场考试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第三方无线无线优化通用L310B场考试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第三方无线无线优化通用L310B场考试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第三方无线无线优化通用L310B场考试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第三方无线无线优化通用L310B场考试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第三方无线无线优化通用L310B场考试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第三方无线无线优化通用L310B场考试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第三方无线无线优化通用L310B场考试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第三方无线无线优化通用L310B场考试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第三方无线无线优化通用L310B场考试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第三方无线无线优化通用L310B场考试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第三方无线无线优化通用L310B场考试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第三方无线无线优化通用L310B场考试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第三方无线无线优化通用L310B场考试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第三方无线无线优化通用L310B场考试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方无线无线优化通用L310B场考试题库.docx

《第三方无线无线优化通用L310B场考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方无线无线优化通用L310B场考试题库.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方无线无线优化通用L310B场考试题库.docx

第三方无线无线优化通用L310B场考试题库

题目选项

控制平面RRC协议数据的加解密和完整性保护功能,在LTE中交由(D)层完成。

A.RLC

B.MAC

C.PHY

D.PDCP

寻呼由网络向什么状态下的UE发起?

(C)

A.仅空闲态

B.仅连接态

C.空闲态或连接态

低优先级小区重选判决准则:

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UE重选至低优先级的异频小区。

(ABCDE)

A.UE驻留在当前小区超过1s

B.高优先级和同优先级频率层上没有其它合适的小区

C.Sservingcell

D.低优先级邻区的Snonservingcell,x>Threshx,low

E.在一段时间(Treselection-EUTRA)内,Snonservingcell,x一直好于该阈值(Threshx,low)

eNodeB包括以下哪些功能?

(ABC)

A.无线资源管理相关的功能,包括无线承载控制、接纳控制、连接移动性管理、上/下行动态资源分配/调度等

B.UE附着时的MME选择

C.测量与测量报告的配置

D.空闲状态的移动性管理

E-RAB的建立,均可由(A)和(C)发起,(B)不可发起。

A.UE

B.eNodeB

C.EPC

下面关于TD-LTE帧结构特点描述正确的有:

(ABCD)

A、无论是正常子帧还是特殊子帧,长度均为1ms。

FDD子帧长度也是1ms。

B、一个无线帧分为两个5ms半帧,帧长10ms。

和FDDLTE的帧长一样。

C、特殊子帧DwPTS+GP+UpPTS=1ms。

D、转换周期为5ms。

以下关于UpPTS描述正确的有:

(abc)

A、UpPTS可以发送短RACH(做随机接入用)和SRS(Sounding参考信号)。

B、最多仅占两个OFDM符号。

C、UpPTS不能传输上行信令或数据。

D、承载Uppch,用来进行随机接入。

以下哪些属于控制信道(BD)

A、PUSCH

B、PUCCH

C、PDSCH

D、PDCCH

以下信道分别对应哪些功能:

PCFICH(AC);PHICH(B);PDCCH(D)

A、在子帧的第一个OFDM符号上发送,占用4个REG,均匀分布在整个系统带宽。

B、采用BPSK调制,传输上行信道反馈信息。

C、采用QPSK调制,携带一个子帧中用于传输PDCCH的OFDM符号数,传输格式。

D、用于发送上/下行资源调度信息、功控命令等,通过下行控制信息块DCI承载,不同用户使用不同的DCI资源。

一个PRB由频域上连续(A)个子载波(子载波宽度15kHz),时域上连续(D)个OFDM符号构成

A、12

B、10

C、9

D、7

E、5

(D)用于下行信道估计及非beamforming模式下的解调、调度上下行资源及切换测量;(B)仅用于波束赋型模式,用于UE解调;(A)用于上行控制和数据信道的相关解调;(C)用于估计上行信道域信息,做频率选择性调度。

A、DMRS

B、DRS

C、SRS

D、CRS

关于PDCCH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A、频域:

占用所有的子载波

B、时域:

占用每个子帧的前n个OFDM符号,n<=3

C、PDCCH的信息映射到控制域中除了参考信号、PCFICH、PHICH之外的RE中,因此需先获得PCFICH和PHICH的位置之后才能确定其位置

D、用于发送上/下行资源调度信息、功控命令等,通过下行控制信息块DCI承载,不同用户使用不同的DCI资源。

下列哪些是属于LTE下行参考信号:

(AB)

A、CRS

B、DRS

C、DMRS

D、SRS

TD-LTE物理层过程包括(ABCDE)

A、下行同步

B、随机接入

C、上行功控

D、下行功率分配

E、频选调度

LTE的调度周期是多少:

(A)

A、1ms

B、2ms

C、10ms

D、20ms

站址选择应尽量避免选取高站(站高大于50米或站高高于周边建筑物15米),站间距300-400米时,平均站高控制在(B)米左右;站间距400-500米时,平均站高控制在(C)米左右。

A、20

B、25

C、30

D、35

厦门海测时发现有速率,但是速率比理论值低很多,不可能的原因有(D)

A、天线与RRU的馈线顺序错误

B、下行方向只有单流

C、PCIMode3干扰

D、船在起伏

厦门海测时通过观察CDS路测工具上的(B)可以判断只有单流下行。

A、PCI

B、Rank

C、MCS

D、RSRP

LTE系统共有(D)个物理小区ID(PCI),由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的组合来标识。

A、501

B、502

C、503

D、504

厦门BRT上LTE测速时,采用的连接方式(D)

A、笔记本终端直接连接LTE网络

B、笔记本终端的无线网卡直接连接LTE基站

C、笔记本终端安装LTE数据卡

D、笔记本终端连接CMCC-4G网络

以下名称分别对应哪个功能?

<1>MME(B)<2>S-GW(E)<3>P-GW(C)<4>eNodeB(A)<5>HSS(D)(A)负责无线资源管理,集成了部分类似2G/TD基站和基站控制器的功能(B)LTE接入下的控制面网元,负责移动性管理功能;(C)SAE网络的边界网关,提供承载控制、计费、地址分配和非3GPP接入等功能,相当于传统的GGSN。

(D)SAE网络用户数据管理网元,提供鉴权和签约等功能,包含HLR功能。

(E)SAE网络用户面接入服务网关,相当于传统GnSGSN的用户面功能;

TD-LTE系统中调度用户的最小单位是(A),它是由频域上连续12个子载波,时域上连续7个OFDM符号构成,子载波带宽为(F)KHz。

(A)RB(B)PRB(C)RAB(D)RE(F)15(G)20

SAE网络的边界网关,提供承载控制、计费、地址分配和非3GPP接入等功能的网元(C)

A、MME

B、S-GW

C、P-GW

D、HSS

S-GW和P-GW之间的接口(C)

A、S1

B、S11

C、S5

D、S10

关于空闲态小区重选对现有2/3G网络及用户体验的影响,下面说法错误的是(C)

A、需软件升级LTE覆盖区内所有2/3G现网无线设备,小区广播中支持LTE邻区、重选优先级等新参数的配置

B、需软件升级LTE覆盖区内所有SGSN以识别LTE多模终端并将其路由至LTE网络

C、执行重选时对用户拨打电话没有影响

D、频繁重选导致终端耗电增加,待机时间缩短

LTE为了解决深度覆盖的问题,以下哪些措施是不可取的:

(A)

A、增加LTE系统带宽;

B、降低LTE工作频点,采用低频段组网;

C、采用分层组网;

D、采用家庭基站等新型设备

以下哪个LTE天线方案仅支持单流?

( A)

A、8天线Beamforming

B、8天线2x2MIMO

C、4x2MIMO

D、AdaptiveMIMO/BF

TM7的应用场景是(C)

A、主要应用于单天线传输的场合。

B、主要用来提高小区的容量

C、单天线beamforing,主要也是小区边缘,能够有效对抗干扰。

D、适合于小区边缘信道情况比较复杂,干扰较大的情况,有时候也用于高速的情况。

室内多系统合路要求TD-LTE的电平RSRP大于(B)dBm

A、-75

B、-85

C、-105

D、-120

下列关于LTE的多址方式,描述正确的是(AB)

A、SC-FDMA与OFDMA一样,将传输带宽划分成一系列正交的子载波

B、OFDMA分配RB给用户包括集中式和分布式

C、SC-FDMA分配给用户的资源在频域上必须是不连续的

D、SC-FDMA分配RB给用户包括集中式和分布式

LTE的特殊时隙由下列哪几项构成(ABC)

A、DwPTS

B、GP

C、UpPTS

D、Gs

此次厦门LTE测试包含哪些测试项目(ABCD)

A、面向建设-隧道覆盖特殊场景

B、面向优化-多邻区干扰测试

C、面向优化-不同网络负荷下的网络性能优化

D、新技术-40M双载波增强方案组网测试

下列哪些属于控制信道(BCD)

A、PDSCH

B、PDCCH

C、PRACH

D、PBCH

关于LTE网络整体结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D)

A、E-UTRAN用E-NodeB替代原有的RNC-NodeB结构

B、各网络节点之间的接口使用IP传输

C、S1接口与X2接口均要经过PTN网络

D、E-NodeB间的接口为X2接口

以下哪些属于业务信道(AC)

A、PUSCH

B、PUCCH

C、PDSCH

D、PDCCH

下列信道中,属于下行信道的是(ADEF)

A、PDSCH

B、PRACH

C、PUSCH

D、PDCCH

E、PCFICHF、PHICH

关于小区搜索,以下描述错误的是(c)

A、小区搜索过程是UE和小区取得时间和频率同步,并检测小区ID的过程。

B、检测PSCH(用于获得5ms时钟,并获得小区ID组内的具体小区ID)

C、检测SSCH(用于获得无线帧时钟、小区ID组、BCH天线配置)

D、读取PCH(用于获得其它小区信息)

以下几种站间切换中,要求必须使用同一MME的切换类型是:

(C)

A、S1切换

B、LTE&UMTS切换

C、X2切换

D、LTE&GERAN切换

下列信道中,属于上行信道的是(BC)A、PDSCH

B、PRACH

C、PUSCH

D、PDCCHE、PCFICHF、PHICH

LTE网络对于传统3G网络而言,在传输网上具有以下特点:

(ABCD)

A、传输网络扁平化,由于取消了RNC节点,eNB直接连接到核心网(MME/S-GW),从而简化了传输网络结构,降低了网络迟延

B、网状组网,相邻eNB之间组成网状网络,形成MESH网络结构

C、传输网络全IP化,LTE从空中接口到传输信道全部IP化,所有业务都以IP方式承载

D、LTE大大提高了无线终端的速率,相应的LTE基站对于传输网络的带宽以及连接数需求也大大增加了

ICIC技术是用来解决:

(B)

A、邻频干扰

B、同频干扰

C、随机干扰

D、异系统干扰

LTE系统中,RRC包括的状态有:

(AC)

A、RRC_IDLE

B、RRC_DETACH

C、RRC_CONNECTED

目前阶段,LTE系统内的切换是基于:

(A)

A、RSRP

B、CQI

C、RSRQ

D、RSSI

关于同步信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C)

A、SSS携带PCI组中的PCI号(0-2)

B、PSS携带PCI组中的PCI号(0-2)

C、SSS携带PCI组号(0-167)

D、PSS携带PCI组号(0-167)

题目

若TAU过程中更换了MMEpool,则核心网会在TAUACCEPT消息中携带新GUTI分配给UE。

(T)

为了能够提高上下行分组数据速率并承载更多的话音业务、减少时延,在频谱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采用大带宽进行实际组网部署。

(T)

双通道室分单极化天线布放在狭长走廊场景,建议布放天线间距小于6个波长(65cm),且尽量使天线的排列方向与走廊方向垂直,以降低天线相关性。

(T)

TM3、TM4支持双流传输,吞吐量低于TM2,但抗干扰能力高于TM2。

(F)

对于业务信道,8天线相对2天线有3-4dB的增益(若考虑干扰余量则增益更大)。

(T)

RSRP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定义为在测量的频率带宽内承载Cell-specificRS的RE(ResourceElement)上的功率线性平均值。

(T)

PSCH和SSCH只用于同步和小区搜索,不承载层2和层3的任何信令,属于物理层信号。

(T)

RSRQ为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定义为RSRQ=N×RSRP/(E-UTRACarrierRSSI);其中,N为E-UTRACarrierRSSI测量带宽中的RB个数。

(RSSI)定义为测量带宽内UE在N个RB上观测到的、源自共信道服务和非服务小区干扰、邻信道干扰、热噪声等总接收功率的线性平均值(单位W)。

分子和分母应该在相同的资源块上获得。

(T)

上行采用SC-FDMA后,在降低峰均比的同时,也保证了频谱效率。

(F)

3GPP要求LTE系统每MHz上行平均用户吞吐量应达到R6HSDPA的(B)倍。

A.1~2;B.2~3;C.3~4;D.4~5

LTE上下行传输使用的最小资源单位是RE。

(√)

对于同一个UE,PUSCH和PUCCH可以同时进行传输(×)

E-UTRA小区搜索基于主同步信号、辅同步信号、以及下行参考信号完成。

(√)

LTE支持上下行功率控制。

(×)

LTE支持FDD、TDD两种双工方式。

(√)

LTE上下行均采用OFDMA多址方式。

(×)

采用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可提高小区边缘的数据率和系统容量等。

(√)

资源调度的最小单位是RBG。

(×)

当LTE增加天线,就在所有天线中分享功率。

(√)

对于控制信道PDCCH,配置不同的CCE等级有不同覆盖。

(√)

非MIMO情形下,不论上行和下行,在每个TTI(1ms)只产生一个传输块。

(√)

PHICH符号个数是由PBCH获得(√)

在整个系统带宽内,所有导频SC的功率相同(√)

多天线传输支持2根或4根天线。

码字最大数目是2,与天线数目没有必然关系(√)

传输分集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空间信道的弱相关性,结合时间/频率上的选择性,为信号的传递更多的副本,提高信号的质量,从而改善接收信号的信噪比(√)

功率控制的一个目的是通过动态调整发射功率,维持接收端一定的信噪比,从而保证链路的传输质量。

(√)

速率控制的效率要高于使用功率控制的效率,这是因为使用速率控制时总是可以使用满功率发送,而使用功率控制则没有充分利用所有的功率。

(√)

在承载相同速率时,给边缘用户配置更多的RB,覆盖变差。

(×)

由于LTE是多载波的宽带系统,每个用户的业务可能只是占用总带宽中的一部分(以1个RB的180KHz为单位),因此某个用户收到的热噪声不是在整个LTE带宽上积分,而是应该在它占用的RB带宽上积分获得。

(√)

ACK/NACK和CQI的发送将持续一个子帧,如果仍无法达到要求的覆盖要求,则可在连续多个子帧中重复发送。

(√)

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承载一个子帧中用于PUCCH传输的OFDM符号格式的信息(×)

一个物理控制信道可以在一个或多个控制信道粒子CCE上传输(√)

PHICH信道承载HARQ的ACK/NACK(√)

小区专用参考信号在天线端口0-4中的一个或多个端口上传输(×)

LTE系统采用了上行SC-FDMA和下行OFDMA的多址接入方式。

(√)

FDDLTE采用无线子帧长度为10ms,10个子帧,每个子帧包含2个时隙即共20个时隙的结构(√)

RACH的作用包括探测UE进行网络接入请求和进行定时提前量的估计(√)

一个RB(资源块)由12个数据子载波(15KHz)组成;一个数据子载波由12个RACH子载波(1.25KHz)构成(√)

LTE系统中采用了软切换技术(×)

在LTE中,DRX的功能可以通过半静态调度实现(×)

EPA5模型是3GPP定义的扩展步行5km/小时的信道模型。

(×)

MU-MIMO能够提高单用户的吞吐率,而SU-MIMO能够提高小区平均吞吐率。

(×)

PDCCH信道是由CCE组成,不同的控制信道格式规定了不同的CCE数目。

(√)

根据对应业务的QOS要求,业务承载可以分为最小保证速率和最大保证速率两种(×)

极化天线主要分为垂直极化,平行极化和交叉极化这三种(×)

在LTE系统中,各个用户的PHICH区分是通过码分来实现的(√)

测量报告上报方式在LTE中分为周期性上报和事件触发上报两种(√)

LTE协议中定义的各种MIMO方式对于FDD系统和TDD系统都适用(×)

LTE物理层资源块在NP格式下,频域上占用12个带宽为15KHz的子载波。

(√)

eNB之间通过X2接口进行通信,可进行小区间优化的无线资源管理。

(√)

E-UTRA系统达到的峰值速率与UE侧没有关系,只与ENB侧有关系。

(×)

S1接口的用户面终止在SGW上,控制面终止在MME上(√)

采用高阶天线MIMO技术和正交传输技术可以提高小区边缘性能。

(×)

采用高阶天线MIMO技术和正交传输技术可以提高平均吞吐量和频谱效率。

(√)

在eNodeB的PDCP子层对用户面数据进行完整性保护和加密处理(×)

eNB系统时钟由CC板分发至其它单板,并通过光口分发给eRRU单元(√)

LTE系统实现了用户平面与控制平面,以及无线网络层和传输网络层的分离。

(√)

LTE系统中,无线传输方面引入了OFDM技术和MIMO技术。

(√)

LTE系统中,无线接口包括层1、层2、层3,其中层1为物理层;层2包括MAC层、RLC层、PDCP层,MAC层完成ARQ功能。

(×)

从整体上来说,LTE系统架构仍然分为两个部分,包括EPC(演进后的核心网)和E-UTRAN(演进后的接入网)。

(√)

"E-UTRAN(LTE系统接入网)仅由演进后的节点B(evolvedNodeB,eNB)组成,eNB之间通过X2接口进行连接,

U-UTRAN系统和EPC之间通过S1接口进行连接。

S1接口不支持“多对多”连接方式。

"(×)

与3G系统的网络架构相比,E-UTRAN系统仅包括eNB一种逻辑节点,网络架构中节点数量减少,网络架构更加趋于扁平化。

(√)

LTE系统中,IP头压缩与用户数据流的加密工作是有MME完成的。

(×)

E-UTRAN接口通用协议包括RNL(无线网络层)和TNL(传输网络层)两个部分(√)

"S1接口是MME/S-GW于eNB之间的接口。

S1接口与3GUMTS系统Iu接口不同之处在于,Iu接口连接包括3G核心网的PS域和CS域,

而EPC只支持分组交换(PS),所以S1接口只支持PS域。

"(√)

LTE系统只支持PS域、不支持CS域,语音业务在LTE系统中主要通过VOIP业务来实现。

(√)

X2接口是eNB与eNB之间的接口。

X2接口的定义采用了与S1接口一致的原则,体现在X2接口的用户平面协议结构和控制平面协议结构均与S1接口类似。

(√)

"跟踪区域(TrackingArea)是LTE/SAE系统为UE的位置管理新设立的概念。

跟踪区的功能与3G的位置区(LocationArea,LA)和

路由区(RoutingArea,RA)类似,由于LTE/SAE系统主要为分组域功能设计,因此跟踪区更新更接近路由区的概念。

"(√)

物理层为MAC层和高层提供信息传输的服务。

物理层传输服务是通过如何以及使用什么样的特征数据在无线接口上传输来描述的,此称为“逻辑信道”。

(×)

下行同步信道包括P_SCH和S_SCH,P-SCH和S-SCH的频域位置为直流附近的72个子载波。

实际上只占了62个子载波,其他10个不放同步序列。

(√)

E-MBMS是下一代无线接入网络LTE中的一种传播技术,同时向网络中所有的用户或某一部分用户群体发送告诉的多媒体数据业务。

(√)

E-MBMS采用的是基于3GPP无线接入网络的技术和标准;传输、接入和切换等物理层过程都是沿用的3G技术。

(√)

"对于LTE物理层的多址方案,在下行方向上采用基于循环前缀(CyclicPrefix,CP)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OFDM),

在上行方向上采用基于循环前缀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rier-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Access,SC-FDMA)。

"(√)

在LTE系统中,为了支持成对的和不成对的频谱,支持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Duplex,FDD)模式和时分双工(TimeDivisionDuplex,TDD)模式。

(√)

LTE支持两种类型的无线帧结构:

类型1,适应于全双工和半双工的FDD模式,类型2适应于TDD模式。

(√)

天线前后比指的是主瓣最大值与后瓣最大值之比(√)

一般来说,增益的提高主要依靠减小垂直面向辐射的波瓣宽度,而在水平面上保持全向的辐射性能。

(√)

站点选择时,避免设在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雷达站或其它强干扰附近。

如果非选不可,应作干扰场强测试。

(√)

GPS开机后出现多条空心的柱状条,表明此时已锁定卫星可以进行必要读数操作了(×)

避免在树林中设站。

如要设站,应保持天线高于树顶。

(√)

在测试过程中车速的快慢不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LTE中配置两个小区为邻区时,只需要在其中一个小区配置另一个小区为邻区即可(×)

目前LTE网络中,1UPB+2BPG板配置可以采用主备模式,也可以采用负荷分担模式(×)

MIB和SIB均在BCH上发送(×)

目前LTE网络中,不支持一个eNB3个扇区同时采用L264和L268的RRU混用(×)

在RRC_IDLE状态,UE通过检测Paging消息确定系统信息是否变化(√)

控制面PDCP、RLC、MAC的功能和用户平面的一样(×)

NAS控制协议终止于MME(√)

跨X2口切换为软切换,跨S1口切换是硬切换(×)

LTE系统中,RRC状态有连接状态、空闲状态、休眠状态三种类型(×)

定向天线安装在楼顶时,要求支架必须安装有避雷针,支架和建筑物避雷网不能连通。

(×)"答案

(是请输入1,否请输入0)"

基带处理模块BPG主要功能是:

处理物理层协议;提供上下行I/Q信号。

(√)

通常我们所说的天线绝对高度指的是天线的挂高加上天线所在铁塔海拔与覆盖区域的差值。

(√)

通常我们所说的天线绝对高度指的是天线所在铁塔的海拔与覆盖地点海拔的差值。

(×)

星型组网方式的可靠性较高,也比较节约传输资源。

(×)

用于安装BBU的机房接地电阻要求年暴日小于20日的少雷区,接地电阻小于10欧。

(√)

Attach时延指的是UE从PRACH接入到网络注册完成的时间(√)

E-MBMS采用的是基于3GPP无线接入网络的技术和标准;传输、接入和切换等物理层过程都是沿用的3G技术。

(√)

E-MBMS是下一代无线接入网络LTE中的一种传播技术,同时向网络中所有的用户或某一部分用户群体发送告诉的多媒体数据业务。

(√)

E-MBMS提出了SFN的概念,即采用同一频率在所有小区同时发送(Simulcast),但是要保证小区间的同步。

(√)

eNB系统时钟由CC板分发至其它单板,并通过BPG板光口分发给RRU单元。

(√)

eNB之间通过X2接口通信,进行小区间优化的无线资源管理。

(√)

eNodeB上的PDCP子层对控制面数据进行完整性保护和加密处理。

(√)

E-UTRAN接口通用协议包括RNL(无线网络层)和TNL(传输网络层)两个部分。

(√)

E-UTRAN仅由演进后的eNB组成,eNB之间通过X2接口互联,E-UTRAN系统和EPC之间通过S1接口互联。

S1接口不支持“多对多”连接方式。

(×)

E-UTRAN系统在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带宽中,分别可以使用6个、15个、25个、50个、75个和100个RB。

(√)

ICIC测量标识是通过eNo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