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维修规则复习题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83314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铁路维修规则复习题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速铁路维修规则复习题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速铁路维修规则复习题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速铁路维修规则复习题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速铁路维修规则复习题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速铁路维修规则复习题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速铁路维修规则复习题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速铁路维修规则复习题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速铁路维修规则复习题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速铁路维修规则复习题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速铁路维修规则复习题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速铁路维修规则复习题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速铁路维修规则复习题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速铁路维修规则复习题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速铁路维修规则复习题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速铁路维修规则复习题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速铁路维修规则复习题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速铁路维修规则复习题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速铁路维修规则复习题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速铁路维修规则复习题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铁路维修规则复习题资料.docx

《高速铁路维修规则复习题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铁路维修规则复习题资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速铁路维修规则复习题资料.docx

高速铁路维修规则复习题资料

高速铁路维修规则复习题

1•高速铁路线路维修应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检慎修”的原则。

2•高速铁路线路维修应根据线路状态的变化规律,合理安排养护与维修,做到精确检测、全面分析、精细修理,以有效预防和整治病害。

3.高速铁路线路维修应实行检_、修分开的管理制度。

4.高速铁路应严格实行天窗修制度。

天窗时间应固定,一般不得少于240min。

5.高速铁路维修应加强曲线(含竖曲线)、道岔、焊缝、无砟轨道结构及过渡段的检查和养护维修。

6.高速铁路维修应加强轨道长波不平顺的检查和管理,保证线路质量均衡、稳定。

7•临时补修指对轨道几何尺寸超过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或轨道设备伤损状态影响其正常使用的处所进行的临时性修理。

8.经常保养指根据动静态检测结果及线路状态变化情况,对线路设备进行的经常性修理,以

保持线路质量经常处于均衡状态。

9.高速铁路周期检修基本内容有哪些?

(1)线路设备质量动态检查。

(2)轨道几何尺寸和扣件扭矩静态检查。

(3)钢轨探伤。

(4)采用打磨列车对钢轨进行预打磨、预防性打磨和修理性打磨。

(5)联结零件成段涂油、复拧。

(6)根据刚度变化情况,成段更换弹性垫板。

(7)有计划地对无砟道床进行检查及修补。

(8)无缝线路钢轨位移、钢轨伸缩调节器(以下简称调节器)伸缩量的周期观测和分析。

(9)对沉降量较大地段的轨道状态进行周期观测和分析。

(10)精测网检查、复测。

10.经常保养基本内容有哪些?

(1)对轨道质量指数(TQI)超标区段或轨道几何尺寸超过经常保养容许偏差管理值的处所进行整修。

(2)根据钢轨表面伤损、光带及线路动态检测情况,对钢轨进行修理。

(3)整修焊缝。

(4)整修伤损扣件、道岔及调节器等轨道部件。

(5)无缝线路应力调整或放散。

(6)修补达到U级及以上伤损的无砟道床。

(7)疏通排水。

(8)精测网维护。

(9)沉降地段轨道状态观测和分析。

(10)修理、补充和油刷标志。

(11)根据季节特点对线路进行重点检查。

(12)其他需要经常保养的工作。

11.铁路局应编制年度分月线路检查及周期检修计划。

工务段应根据铁路局安排和相关规定编制月度线路检查及维修计划。

线路车间应根据工务段安排和相关规定编制线路检查及日作业计划。

12.高速铁路曲线超高应满足旅客舒适度要求,按设计允许(预留)速度进行计算并设置。

一、超高最大值不得超过175mm。

二、未被平衡超高的一般要求:

1.欠超高一般应不大于40mm,困难条件下不大于60mm。

2.过超高应不大于70mm。

初期兼顾货运的客运专线,货物列车的过超高应不大于70mm按80km/h速度检算时,最大过超高不得大于90mm。

13.曲线超高顺坡率一般条件下不应大于1/(10Vmax),困难条件下不得大于1/(9Vmax)。

14.高速铁路正线与既有铁路或客货共线铁路并行地段线间距不应小于5.3m。

15.缓和曲线采用三次抛物线线形。

16.相邻两曲线间夹直线和两缓和曲线间圆曲线最小长度一般条件下不应小于0.8Vmax,困难

条件下不应小于0.6vmax0

17.正线曲线与道岔间夹直线长度一般条件下不应小于0.6Vmax,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

0.5Vmax。

18.正线道岔对向设置,有列车同时通过两侧线时,道岔间直线段长度一般条件下不应小于50m,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33m;无列车同时通过两侧线或道岔顺向布置时,道岔间直线段长度一般条件下不应小于25mo

19.欠超高和超高顺坡率不得同时采用困难条件下的限值。

欠超高或超高顺坡率需采用困难条件时,应优先采用欠超高困难条件。

20.区间正线最大坡度不宜大于20%。

,困难条件下不应大于30%°。

21.正线最小坡段长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一般条件的最小坡段长度不宜连续采用,困难条件下的最小坡段长度不得连续采用。

最小坡段长度

设计行车速度(km/h)

350

300

250

200

一般条件(m)

2000

1200

1200

800

困难条件(m)

900

900

900

600

22.坡段间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正线相邻坡段坡度差大于或等于1%。

时,应设置圆曲线型竖曲线连接,最小竖曲线半径按

F表选用,最大竖曲线半径不应大于30000m,最小竖曲线长度不得小于25m。

最小竖曲线半径

设计行车速度(km/h)

350

300

250

200

最小竖曲线半径(m)

25000

25000

20000

15000

(2)竖曲线(或变坡点)与缓和曲线、道岔及调节器均不得重叠设置。

(3)竖曲线与平面圆曲线不宜重叠设置,困难条件下,应符合下表规定

竖曲线与平面圆曲线重叠设置的曲线半径最小值

设计行车速度(km/h)

350

300

250

200

平面最小圆曲线半径(m)

6000

4500

3000

最小竖曲线半径(m)

25000

25000

20000

(4)正线两线并行时,两线轨面高程宜按等高(曲线地段为内轨面等高)设置

23.CRTSI型板式无砟道床结构及主要技术要求

(1)道床结构由轨道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混凝土底座、凸形挡台及其周围填充树脂等部分组成。

曲线超咼在底座上设置。

(2)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厚度为50mm,不应小于40mm。

减振型板式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厚度为40mm,不应小于35mm。

(3)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应灌注饱满,与轨道板底部密贴,轨道板边角悬空深度应小于30mm。

(4)凸形挡台分为圆形和半圆形,半径为260mm,其周围填充树脂厚度为40mm,不应小于30mm。

(5)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不允许开裂,普通混凝土框架板混凝土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

(6)底座混凝土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路基和隧道地段混凝土底座间伸缩缝宽度为20mm,状态应良好。

(7)排水通道,特别是框架式轨道板内排水、底座内预埋横向排水管道,应保持通畅。

24.CRTSH型板式无砟道床结构及主要技术要求

(1)路基地段道床结构由轨道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支承层等部分组成。

曲线超高在路基基床表层上设置。

(2)桥梁地段道床结构由轨道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底座板、滑动层、高强度挤

塑板、侧向挡块及弹性限位板等部分组成。

桥台后路基设置锚固结构(包括摩擦板、土工布、端刺)及过渡板。

曲线超高在底座板上设置。

长大桥区段底座板设有钢板连接器后浇带。

(3)隧道地段道床结构由轨道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支承层等部分组成。

曲线超高一般在仰拱回填层(有仰拱隧道)或底板(无仰拱隧道)上设置。

(4)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应与轨道板底部和支承层或底座板密贴,厚度为30mm,不应小于20mm,不宜大于40mm。

(5)轨道板除预裂缝处以外,其他部位不得有裂缝。

(6)轨道板间接缝处混凝土裂缝不得大于0.2mm,接缝现浇混凝土与轨道板间离缝不得大

于0.3mm。

(7)桥梁地段连续底座板(含后浇带部位)混凝土裂缝不得大于0.3mm,侧向挡块与底座板不得粘连。

(8)路基和隧道地段支承层不得有竖向贯通裂缝。

25.双块式无砟道床结构及主要技术要求

(1)路基地段道床结构由双块式轨枕、道床板、支承层等部分组成,道床板一般为纵向连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曲线超高在基床表层上设置。

(2)桥梁地段道床结构由双块式轨枕、道床板、隔离层、底座(或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凹槽

(或凸台)周围弹性垫层等部分组成。

道床板或底座沿线路纵向分块设置,间隔缝为100mm。

道床板与底座(或保护层)间设置隔离层,底座凹槽(凸台)侧立面粘贴弹性垫层。

曲线超高在底座或道床板上设置。

(3)隧道地段道床结构由双块式轨枕、道床板等部分组成,道床板为纵向连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曲线超高在道床板上设置。

(4)双块式轨枕不得有裂缝,道床板混凝土不得有横向或竖向贯通裂缝。

(5)路基地段支承层不应有竖向贯通裂缝,支承层与道床板、路基基床表层间应密贴,不得有离缝。

(6)排水通道应保持通畅,道床板表面不得积水。

26.道岔区板式无砟道床结构及主要技术要求

(1)路基地段道床结构由道岔板、底座(自密实混凝土层)及找平层等部分组成。

(2)桥梁地段道床结构由道岔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底座板、滑动层、高强度挤塑板、侧向挡块及弹性限位板等部分组成。

(3)道岔板(或预设裂缝处)混凝土裂缝宽度应小于0.2mm,扣件周围不得有裂缝。

(4)路基地段底座、桥梁地段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应与道岔板底部密贴。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厚度为30mm,不应小于20mm,不宜大于40mm。

(5)桥梁地段连续底座板混凝土裂缝不得大于0.3mm,侧向挡块不得有裂缝。

(6)排水通道应保持通畅,道岔板表面不得积水。

27.无砟道床伤损等级分为I、U、川级。

28.正线应采用符合相应技术标准的60kg/m、100m定尺轨。

29.钢轨平直度和扭曲允许偏差

部位

项目

允许偏差

轨端0〜2m部位

垂直(向上)

0〜1m:

w0.3mm/1m

0〜2m:

w0.4mm/2m

垂直(向下)

w0.2mm/2m

水平(左右)

0〜1m:

w0.4mm/1m

0〜2m:

w0.6mm/2m

距轨端1〜3m部位

垂直

w0.3mm/2m

水平

w0.6mm/2m

轨身

垂直

w0.3mm/3m和0.2mm/1m

水平

w0.5mm/2m

钢轨全长

上弯曲和下弯曲

w10mm

侧弯曲

弯曲半径R>1500m

扭曲

轨端1m内w0.45mm

钢轨表面缺陷深度允许偏差

表面缺陷类别

允许偏差

热轧状态下刮伤、轧痕、纵向线纹、折叠、氧化

皮压入轧痕深度(mm)

轨头踏面w0.35mm;

其他部位w0.50mm。

冷态下形成的纵、横向划痕、碰伤深度(mm)

轨头踏面和轨底下表面w0.30mm;

其他部位w0.50mm。

表面缺陷修磨(最大允许修磨深度和修磨处数)

踏面0.35mm,其他部位0.5mm。

每10m可修磨一处。

30.钢轨(含道岔、调节器和胶接绝缘接头用轨)伤损形式、分类与评判标准

(1)钢轨伤损形式主要有轨头磨耗、轨头剥离裂纹及掉块、轨顶面擦伤、波形磨耗、表面裂纹、内部裂纹和锈蚀等。

(2)钢轨伤损按程度分为轻伤、重伤和折断三类。

1.钢轨轻伤和重伤评判标准见表344—1、表344—2和表344—3

钢轨轻伤和重伤评判标准表3.4.4—1

伤损项目

伤损程度

备注

轻伤

重伤

钢轨头部磨耗

磨耗量超过表3.4.4—2所列限度

之一者

磨耗量超过表3.4.4—3所列限度

之一者

轨顶面擦伤

长度15mm~25mm,且深度大

于0.35mm

长度超过25mm,且深度大于

0.5mm

剥离掉块

波形磨耗

谷深>0.2mm

焊接接头低塌

0.2mm<低塌<0.4mm

低塌>0.4mm

1m直尺测量

钢轨表面裂纹

岀现轨头下颚水平裂纹(透锈)、轨腰水平裂纹、轨头纵向裂纹、轨底裂纹等

不含轮轨接触疲劳引起轨顶面表面或近表面的鱼鳞裂纹

焊接及材质

未达到焊缝或钢轨报废程度的

达到或超过焊缝或钢轨报废程度

超声波探

缺陷

焊接缺陷或钢轨内部材质缺陷

的焊接缺陷或钢轨内部材质缺陷

伤缺陷

内部裂纹

横向、纵向、斜向及其他裂纹和内

部裂纹造成的踏面凹陷(隐伤)

钢轨锈蚀

经除锈后,轨底厚度不足8mm或轨

腰厚度不足12mm

钢轨头部磨耗轻伤标准表3.4.4—2

名称

总磨耗(mm)

垂直磨耗(mm)

侧面磨耗(mm)

区间钢轨、导轨

9

8

10

基本轨、翼轨

7

6

8

尖轨、心轨、叉跟尖轨

6

4

6

注:

①总磨耗=垂直磨耗+1/2侧面磨耗。

2对于导轨、翼轨及尖轨、心轨、叉跟尖轨全断面区段,垂直磨耗在钢轨顶面宽1/3处(距标准工作边)测量;对于尖轨、心轨、叉跟尖轨机加工区段,垂直磨耗自轨头最高点测量。

3侧面磨耗在钢轨踏面(按标准断面)下16mm处测量。

4磨耗影响转换设备安装时,按重伤处理。

5谷深为相邻波峰与波谷间的垂直距离。

钢轨头部磨耗重伤标准表344—3

名称

垂直磨耗(mm)

侧面磨耗(mm)

区间钢轨、导轨

10

12

基本轨、翼轨

8

10

尖轨、心轨、叉跟尖轨

6

8

注:

①对于导轨、翼轨及尖轨、心轨、叉跟尖轨全断面区段,垂直磨耗在钢轨顶面宽1/3处(距标准工作边)测量;对于

尖轨、心轨、叉跟尖轨机加工区段,垂直磨耗自轨头最高点测量。

2侧面磨耗在钢轨踏面(按标准断面)下16mm处测量。

3基本轨、翼轨、尖轨、心轨磨耗会影响密贴及轨件高差,磨耗的轻重伤标准应较区间钢轨严格。

4磨耗影响转换设备安装时,按重伤处理。

31.扣件出现以下不良状态或伤损,应进行修理或更换:

(1)零部件损坏;

(2)预埋套管损坏;

⑶锚固螺栓扭矩(WJ-7型、SFC型)不满足要求;

⑷有螺栓弹条(WJ-7型、WJ-8型、300-1型扣件)紧固状态弹条中肢前端离缝超过1mm;

(5)无螺栓弹条(SFC型扣件)不能保持应有的扣压力;

(6)弹性垫板静刚度超过设计上限的25%。

32.尖轨、心轨、叉跟尖轨出现以下不良状态或伤损,应进行修理或更换:

(1)尖轨尖端与基本轨或可动心轨尖端与翼轨间隙大于1mm。

(2)尖轨、可动心轨侧弯,造成轨距不符合要求,或尖轨与基本轨、可动心轨与翼轨间隙

超过2mm。

(3)尖轨、可动心轨拱腰,造成与滑床台间隙超过2mm。

(4)尖轨相对于基本轨降低值、心轨相对于翼轨降低值偏差超过1mm,且对行车平稳性有影响。

(5)尖轨与心轨因扭转或磨耗等原因造成光带异常,且对行车平稳性有影响。

(6)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

33.基本轨、翼轨、导轨和护轨出现以下不良状态或伤损,应进行修理或更换:

(1)弯折点位置或弯折尺寸不符合要求。

(2)高锰钢摇蓝出现裂纹。

(3)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

34.扣件有以下伤损情况,应及时更换:

(1)岔枕螺栓、T型螺栓折断或严重锈蚀。

(2)调高垫板损坏。

(3)弹性铁垫板或弹性基板的橡胶与铁件严重开裂。

(4)弹条、弹性夹、拉簧、弹片等损坏或不能保持应有的扣压力。

弹性夹、弹片、挡板损坏。

弹性夹离缝、弹片与滑床板挡肩离缝、挡板前后离缝大于2mm。

(5)轨距块、挡板、缓冲调距块、偏心锥等严重磨损。

(6)套管失去固定螺栓的能力。

(7)垫板、滑床板、护轨垫板的焊缝开裂。

(8)滑床板损坏、变形或滑床台磨耗大于3mm。

(9)弹性垫板静刚度值超过设计上限的25%。

35.辊轮系统及其部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1)闭合状态下,辊轮与尖轨轨底边缘间的空隙应为1〜2mm;辊轮顶面应高于滑床台上表面1〜3mm。

(2)辊轮槽排水孔应保持畅通。

(3)辊轮上、下部分连接螺栓松动、折断、缺失或辊轮转动不灵活、破损时应立即修理或更换。

36.同一部位同时有两条螺栓或接头铁螺栓有一条缺少或折损时,道岔应停止使用。

37.无缝线路相邻单元轨节之间锁定轨温之差不应大于5C,同一区间内单元轨节最高与最

低锁定轨温之差不应大于10C;左右股钢轨锁定轨温之差不应大于3C。

38.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标准

部位

平直度要求

说明

200km/h

200km/h以上

轨顶面(mm/1m)

+0.3

+0.2

0

0

“+”表示高出钢轨母材轨顶基面

轨头内侧工作面(mm/1m)

+0.3

-0.3

+0.3

0

“+”表示凹进

轨底面(mm)

+0.5

0

+0.5

0

“+”表示焊筋凸出

注:

平直度以焊缝为中心进行测量。

39.胶接绝缘接头宜采用现场胶接,胶接时插入钢轨长度不应短于20m。

困难条件下,道岔

间因胶接插入钢轨长度不得短于12.5m。

40.累计位移量出现异常时(锁定轨温变化超过5C),工务段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41.无缝线路锁定轨温必须准确、均匀,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应力放散或调整:

(1)实际锁定轨温不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以内。

(2)锁定轨温不明、不准确。

(3)两相邻单元轨条锁定轨温差超过5C,或左右股轨条实际锁定轨温相差超过3C,或同一区间单元轨条最高、最低锁定轨温相差超过10C。

(4)铺设或维修作业方法不当,使轨条产生不正常伸缩。

(5)出现严重不均匀位移。

(6)夏季线路轨向严重不良,碎弯多。

(7)通过位移观测或测试分析,发现温度力分布严重不匀。

42.线路检查应坚持“动态检查为主,动、静态检查相结合,结构检查与几何尺寸检查并重”的原则。

43.动态检查应以综合检测列车和探伤车检测结果为主要依据,巡检设备、车载式线路检查仪和添乘检查作为动态检查的辅助手段。

44.对道岔、调节器、大跨桥梁、过渡段和沉降等重点地段的线路设备,应在昼间进行巡视,每年应不少于一遍。

45.工务段应设专人对动态检测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并进行必要的现场复核,编制月度动态

检测分析报告,以指导线路维修作业。

对川级及以上偏差处所,应及时安排临时补修;对轨道质量指数(TQI)超过管理值的区段和超过经常保养容许偏差管理值的处所,应安排经常保养;对车辆动力学指标超限处所,应及时分析原因,安排整修。

46.综合检测列车发现的轨向水平逆向复合不平顺和连续三波及多波高低、轨向不平顺,以及车载式线路检查仪和添乘检查发现的不良处所,应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

47.线路设备检查周期。

(1)综合检测列车每10〜15天检查1遍。

(2)动车组应安装车载式线路检查仪,每天至少对线路检查1遍。

(3)工务段应使用便携式线路检查仪添乘检查线路,每月至少2遍。

48.综合检测列车检查发现川级及以上偏差或车辆动力学指标超限时,检测单位应立即通知铁路局。

对川级偏差处所应及时处理;对W级偏差处所,或川级偏差且车辆动力学指标超限处所应立即限速,200〜250km/h线路限速不超过160km/h,250(不含)〜350km/h线路限速不超过200km/h。

49.轨道几何尺寸检查每年不少于1遍,重点地段应加强检查。

对重点病害或轨道不平顺地段,应使用轨道测量仪、轨道检查仪进行检查。

50.线路开通前,应对扣件安装状态、部件缺损、预埋套管等全面检查,对弹条紧固状态和锚固螺栓扭矩全面查看、重点检测。

51.工务段应备有混凝土、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等裂缝宽度、深度及道床结构层间缝隙检测器具,检查所用其他量具应根据线路等级和相应测量准确度要求进行配置,并建立运用管理台帐,记录必要的设备管理信息,粘贴相应状态标识(设备管理状态采用三色标识,其中“绿色”为合格、“黄色”为限用、“红色”为禁用)。

52.对轨道检查仪、轨道测量仪等较大的测量设备,应在车间增设检定点

53.钢轨病害整治限度

钢轨病害

限度

测量方法

200〜250km/h

250(不含)〜350km/h

钢轨肥边

>1mm

>0.8mm

直尺、深度尺测量

轨顶面擦伤

长度15mm〜25mm,且深度大于等于0.35mm

长度15mm〜25mm,且深度大于等于0.35mm

硬弯

>0.3mm

>0.2mm

1m直尺测量矢度

焊缝(接头)轨顶面低塌或马鞍型磨耗

>0.3mm

>0.2mm

波形磨耗

钢轨表面有周期性波磨,平均谷深超过0.04mm,波长不大于300mm。

钢轨表面有周期性波磨,平均谷深超过0.04mm,波长不大于300mm。

测试精度

0.01mm及以上,且测试长度不小于采样窗长度

表面局部微细疲劳裂纹

(鱼鳞纹)

肉眼可见

肉眼可见

目视

尖轨扭转、硬弯、尖轨磨耗、心轨磨耗造成光带异常并影响行车稳定性时

降低值偏差超过1mm,水平、垂向加速度三级超限

降低值偏差超过1mm,水平、垂向加速度三级超限

综合检测列车

54.钢轨折断处理

发现钢轨折断时应立即封锁线路,并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紧急处理、临时处理或永久处理。

(1)紧急处理

当断缝不大于30mm时,可在断缝处上夹板或臌包夹板,用急救器加固,拧紧断缝前后各50m范围内的扣件,并派专人看守,按不超过45km/h速度放行列车,且邻线限速不超过160km/h。

紧急处理后,应在断缝两侧轨头非工作边做出标记(标记间距一般为26m),并准确

丈量两标记间距离和轨头非工作边一侧断缝值,作好记录。

⑵临时处理

当钢轨折损严重、断缝超过30mm或紧急处理后不能及时进行永久处理时,应切除伤损部分,在两锯口间插入长度不短于6m的同型钢轨,轨端钻孔,安装接头夹板,用10.9级螺栓拧紧,拧紧短轨前后各50m范围内的扣件,按不超过160km/h速度放行列车。

临时处理前,应在断缝两侧轨头非工作边做出标记(标记间距一般为26m),并准确丈量两标记间距离和轨头非工作边一侧断缝值,作好记录。

55.钢轨打磨作业。

钢轨(包括正线、道岔和调节器)打磨分预打磨、预防性打磨和修理性打磨。

钢轨预打

磨应在轨道精调完成后进行。

钢轨预防性打磨周期原则上每30〜50Mt通过总重打磨一次,

最长不宜超过2年。

道岔钢轨打磨周期应与正线钢轨打磨周期相同。

当钢轨出现波磨、鱼鳞裂纹等伤损时,应及时进行修理性打磨。

56.钢轨打磨作业后应满足表要求。

钢轨打磨作业验收标准

项目

验收标准(mm)

测量方法

说明

钢轨母材轨头内侧工作面

+0.2

0

1m直尺测量矢度

“+”表示凹进钢轨母材轨顶基面

钢轨母材轨顶面或马鞍型磨耗

+0.2

0

“+”表示凸出

焊缝顶面

+0.2

0

“+”表示凸出

焊缝内侧工作面

+0.2

0

“+”表示凹进

57.应使用便携式粗糙度检测仪检测粗糙度,在10mm范围内同一个钢轨打磨面上,沿与钢轨打磨痕迹垂直方向进行表面粗糙度测量,至少连续测量6个点,打磨面粗糙度不大于10呵。

58.道岔和调节器尖轨或基本轨伤损时,宜同时更换尖轨和基本轨。

如待换上的尖轨与原基

本轨或原尖轨与待换上的基本轨降低值满足要求,可单独更换尖轨或基本轨,否则应同时更

换尖轨和基本轨。

59.道岔可动心轨辙叉伤损时,应整体更换。

60.道岔基本轨、尖轨、辙叉及导轨伤损更换后但未焊接时,应限速不超过160km/h,并应尽快恢复原结构。

61.道岔(调节器)区水平、高低应通过更换不同规格调高垫板进行调整,调高垫板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铺设图要求。

调整作业应作记录

62.道岔区轨距、支距应通过更换不同规格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