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环境问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83700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社区环境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村社区环境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村社区环境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村社区环境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村社区环境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农村社区环境问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农村社区环境问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农村社区环境问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农村社区环境问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农村社区环境问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社区环境问题.docx

《农村社区环境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社区环境问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社区环境问题.docx

农村社区环境问题

农村村庄环境问题和整治工作调研报告

时间:

2007-12-21[大中小]浏览次数:

2754[打印][关闭][收藏]

周炜

一、农村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农村村庄环境整治是城市化发展到中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

世界城市化史表明,根据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它所反映的经济水平,任何国家的城市化都经历了产生、发展、成熟三个阶段,可以把这三个阶段称之为低级、中级和高级阶段。

一般来讲,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为低级阶段,这时的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下,城市化进程发展缓慢,城市空间分布呈现“点”状特征,城市文明基本固定在城市里;城市化水平在30%—70%为中级阶段,人均GDP约为1000—10000美元,城市化进程加速度发展,城市空间分布呈现“带”状特征,城市文明逐渐向农村渗透和传播;城市化水平在70%以上为高级阶段,人均GDP约为10000美元及以上,城市化进程趋于平稳,城市空间分布呈现“网”状特征,城市文明在广大农村基本普及。

在高级阶段,城乡界限变得模糊,城乡一体化趋势得到显现。

无锡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核心区,工业化发展已初步进入后期阶段;城市化发展也高达67%,即将进入高级阶段,无锡人均GDP达到了7000多美元。

第一产业产值和从业人口所占比重急剧下降。

在未来5—10年间,无锡城市化将会逐渐从向心型城市化(集中型城市化)发展到离心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

城市空间分布将由中级阶段的“带”状特征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网”状特征。

到时,无锡的城市结构、城市功能、城市资源、城市活动将会逐渐从城市中心向周边地区离心与扩散、辐射和分流,使周边地区以及辽阔经济腹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无锡这个中心城市的影响下,也逐渐走上城市化和现代化之路。

同时,围绕着中心城市将会出现大量的卫星城镇。

这就是城市的郊区化现象。

预计无锡城市化在未来5—10年间,将会出现大量郊区化现象。

城市化进程将会很快进入离心分散化进程中的城市郊区化。

城市的扩张将会以分散化、低密度为特点,郊区化将会是景观上的郊区化和功能上的郊区化相结合。

在农村景观上的郊区化和功能上的郊区化进程中,必然会出现农村村庄环境整治的客观需求,农村村庄环境整治是城市化发展到中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

当前无锡农村正在大力建设新型社区,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选址上,既可考虑建设全新的新型社区,也可考虑定点在原有自然村建设新型社区,不一定非要拆掉原有自然村。

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达标村也可以是保留的自然村。

通过对原有自然村庄的整治来达到示范村的标准。

当然哪些自然村要保留,哪些自然村要拆掉,一定要按照科学标准来细心选择、精心规划。

(二)农村村庄环境整治是无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

一方面,农民集中要走建设新型社区之路;另一方面,村庄整治也是新农村建设系统工程中人居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村庄整治是实现“村容整洁”的必然途径,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村容整洁”在新农村建设中最主要的是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村庄整治工作对于新农村建设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

首先,村庄环境是“生产发展”的前提条件。

农村经济要发展,就需要有良好的创业条件和居住环境,反之,脏、乱、差以及环境污染,极有可能直接影响农民的身体健康,就更谈不上生产发展了;其次,村容整洁是“生活宽裕”的重要标志之一。

生活宽裕必然会着力于人居环境的改善,追求卫生、文化设施的完善,通过村庄整治,可以使得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标准;再次,村庄整治是“乡风文明”的载体。

村庄整治可以使村庄环境美化,促进村民文明程度的提高;最后,村庄整治是“管理民主”的一种体现,在村庄整治中,农民作为主体参与建设,进行自主管理,由此进一步丰富了民主决策的新内容。

村庄整治工作是村镇建设的重点,它与推进农民居住集中工作切实相关。

从表层来看,村庄整治主要是在硬件上通过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通过综合整治农村环境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从深层来看,村庄整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手段与措施,是建设新农村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环节。

所以,不能孤立地就整治而整治,应把它与整个建设规划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可以体现在方方方面,但是最能够给与人们强烈感官感受的是人居环境的改变。

无锡新农村建设显示性的成果之一可以表现为整洁美观的人居环境。

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中,居住环境的改善是重要标志,它能够给予人们强烈的视觉感受和心理冲击。

实践经验表明,通过积极有序地引导乡村居民点合理整治,提高乡村居民点的规划水平,建设新兴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能够极大改善和提高农民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生活水平乃至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使得农民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加快农民向市民的社会角色转化,加快农村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步伐,最终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形象。

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无锡新农村建设的形象标志。

二、无锡市农村村庄环境整治现状

(一)调查问卷与调查对象。

为全面了解无锡市农村村庄环境整治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课题组设计了《无锡市村庄整治及农村环境问题调查问卷》,于2006年下半年-2007年上半年在以下镇、村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

为锡山区锡北镇光明村、惠山区前州镇邓巷村、惠山区玉祁镇曙光村、滨湖区胡埭镇、江阴市璜土镇北湖西村。

调查对象总数为410人。

被调查对象的年龄段大约在20-65岁之间,主要群体是中老年人;家中常住人口为4-6人的大约70%;20%家庭的全家月平均收入大致范围是在1500-3000元之间,45%家庭的大致范围是在3000-5000元之间;户主从事行业(主要经济来源):

务农约占7%,打工约占65%,自主就业约占15%。

(二)农村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测评。

设置了28个项目,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整理,农民对农村村庄环境整治的满意度总体比较满意(后分析)。

三、无锡市农村村庄环境整治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农村村庄环境整治问题分析。

从农村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情况统计中可以看出,广大村民对近年来开展的村庄整治工作还是感到基本满意的,不满意的仅占11%。

这表明近年来无锡市开展的村庄整治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村庄整治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村庄整治的效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这充分体现了我党“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路线,密切了党群关系和政群关系,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巩固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成果,为无锡市在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使广大农民在村庄环境整治方面感到满意的具体项目主要有:

道路、自来水、路灯、垃圾箱、绿化(满意度均超过50%以上)。

尤其是对道路的满意度最高,不满意的仅占9%。

多数人对这些方面感到满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它们既实用又漂亮,这表明村民们还是喜爱美观,钟情漂亮,具有一定的美学理念和较强的审美要求,同时,从广大村民感到满意的主要是道路、自来水、路灯、垃圾箱、绿化等硬件设施来看,各地建设部门还是做了实事的,广大人民群众对建设部门的工作普遍感到基本满意。

从农村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情况统计中还可以看出,使广大农民在村庄环境整治方面感到不满意的主要是:

河道污染严重;工厂废液、废气、废渣处理不当;生活垃圾处理不当。

这三个方面排在不满意的前三位,并且同后面的不满意拉开了较大档次,后面项目的不满意度都很低了。

特别是江阴某村反映周边工厂的废液、废气、废渣处理不当,污染较为严重,村民的不满意度较高。

从目前农村最急需解决的基础设施的调查中,也可看出,排在前两位的就是河道整治与环境卫生(垃圾箱/化粪池/污水处理设施),可见,在当前村庄整治中最为严重和迫切、村民反映意见最大、亟待治理的就是河道污染问题和工厂“三废”的处理问题以及环境卫生(垃圾箱/化粪池/污水处理设施)问题。

这三个问题将是今后村庄整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从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高度,从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高度来加以重视,把解决治理好这三个问题作为村庄整治工作的重点。

在调研的村庄中,对化粪池感到特别不满意的原因主要在于化粪池的工程质量较差、没法用。

关于对某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不满意的原因中,表示主要因素在于工程质量差、没法用的比例最高;其次的原因是认为使用费太高、用不起。

村民们表示不满意的原因主要在于这两个方面,其比例之高远超过其他方面。

这说明一方面,建设部门在村庄整治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但另一方面,某些项目的工程质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工程质量差则直接导致相关的基础设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这就使得村庄整治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虽然这仅是部分乡村的少数情况,但是社会影响很不好,有损于村庄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形象。

关于某些基础设施使用费用太高的问题,也需要各相关部门切合农村实际来协调解决。

关于不满意度最高的河道现状问题,大多数村民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河道里的杂物及污染物不能够及时清理、河水的污染比较严重这两个方面,以及河道不顺、通行不畅等。

关于解决河道现在存在问题的建议,多达96%的村民认为大家要共同保护好河道环境,禁止把垃圾往河里扔。

然后提出对河道里的污染物应及时加以处理、加强和完善河道及相关设施的建设等建议。

顺带指出的是,现场调研半年后,太湖发生了严重的水危机事件,可以作为本次调研结果的一个佐证。

关于垃圾处理情况,村民们反映的意见也较大。

多数人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垃圾处理不及时,影响了村容村貌。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的村庄发生过垃圾堆放时间超过10天的情况,这是管理中的极端情况,但也值得重视。

在调研的村庄中,多数村庄没有污水处理设施,部分村庄垃圾箱和化粪池太少。

对此,村民们认为应及时清理垃圾、粪便,修建污水处理设施,修建化粪池,多建一些垃圾箱,也有部分村民提出可以建造沼气池,以便有效地使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关于村庄对内对外道路的修建与整治,虽然多数人感到满意,但也有部分村民提出有的道路路面不平整以及道路不够宽等问题,特别是锡山区某村反映道路问题较突出。

在相关措施方面,村民们提出了应该拓宽路面、增加道路建设投入、加强建设和维护道路的公共设施、加强道路管理等建议。

对于这些少数村庄的问题以及村民们的意见与建议,有关部门也要从建设高质量、高水平新农村的高度来加以重视,有条件的应立即加以解决。

关于绿化情况,虽然多数人感到满意,但也有部分村民认为政府的绿化投资还不够、绿化的管理措施不够完善、园林绿化设计不够美观等问题。

同时提出政府应加大绿化方面的投资,加大绿化面积,加强绿化管理工作,以及精心设计绿化,少而精等建议。

这表明广大村民是喜爱园林绿化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家园充满绿色与美丽,同时要求进一步强化绿化管理,以使绿化常在,环境优美,家园幽静。

今后相关建设部门应继续强化对乡村整治的园林绿化力度,精心设计园林绿化景点,美化农民家园,恢复江南园林的历史文脉,重现江南水乡的美好风光,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形象。

关于是否建小游园和景点的问题,多数人表示还是需要,但也有近三成的村民表示不需要或无所谓,我们认为在村庄整治中,配合绿化建设,修建一些小游园和景点也无可厚非,对于修饰家园、美化环境乃至优化村民的基本素质、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应当注意的是不要千篇一律都建设小游园和景点,在建多建少的问题上,必须视村庄整治的财力而定,这种锦上添花的工程一定要量力而行,一切从村庄建设、农民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

关于建设雕塑问题,从调研情况来看,村民们在这方面的要求不强烈。

大多数人认为不实惠,没有必要,有些认为现在不是最重要的,可以是下一步的工作,表示有必要修建的仅占7%。

为此,我们建议在村庄整治经费不太宽裕的情况下,雕塑可缓建,待将来资金问题、条件成熟后,再行商议。

如果现在根据园林绿化景点设计要求,需要建一些雕塑,那就尽量小一点,少而精。

关于路灯状况,虽然多数村民表示足够使用,但也有三成多的村民表示路灯太少,不能满足需要。

对于路灯设置的实际情况,能不能满足需要,应当对不同村庄进行实地勘察,该完善的就增加设置,以满足村庄夜间照明需要,达到村庄整治标准与要求,提升村庄居住生活安全感、舒适度。

关于桥梁状况,虽然只有极少数村民认为存在不能满足需要、需要新建的情况,但是表示不需要新建,却需要维修旧有桥梁的村民超过了一半,因此对旧有桥梁进行必要的维修或改造应当引起重视,老桥通过修缮焕发青春,在确保安全的同时,还能保留江南地区小桥流水的特色,承袭历史文脉。

关于供水情况,多数人认为要使用自来水,主张安装自来水,以提高生活质量。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既可以安装自来水,也可以用井水,听其自便,对于用井水的行为采取非常宽容的态度。

我们认为通过过去几年的努力,目前每个家庭基本上都接上了自来水,喝上纯净的自来水对于减少疾病意义深远,但是,要使村民的生活用水全都使用收费的自来水,还需要一定时间、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伴随着农民的经济状况、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转变而发展,这个变化过程的时代背景就是当代农村以现代化为核心的社会转型。

蓝藻大爆发之后,可能浅表井水的使用会有所增加,但要要密切关注到浅表水的污染问题,未雨绸缪,不能长时期的放任自流,以往苏南地区为防止地面下沉,严禁开采地下水的各项措施还是应当坚持。

不仅是自来水问题,包括垃圾处理、粪便收集、园林绿化、游园景点以及雕塑等具体问题,都牵涉到村民的观念转变和社会转型,都同社会历史变革的大背景密切相关。

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一个历史变化的过程,但政府相关部门和各级党组织要进行积极的正确引导,通过宣传、教育以及自我学习来提升村民们的基本素质,使得村庄整治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关于供电等公共服务情况,大多数人感到满意,认为供电设施基本完善。

但也有少数村民反映经常停电以及电费价格太高。

这就要求供电部门本着城乡统筹、公平公正的原则,既要保证城市市民充足供电,也要保障农村村民用电需求。

关于电费价格太高问题,各相关部门要从“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高度出发,严格把好各道关口,力求最低电价,给广大农民带来真正实惠。

关于以什么方式来为农村环境整治做出贡献,多数人认为应该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也有近四成的村民表示应由集体来承担,只有极少数人认为那是政府的事,跟我们无关。

这表明广大村民是关心农村环境整治的,都希望自己的家园变得美丽、漂亮,并且也愿意或出钱或出力,为村庄整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即使表示应由集体来承担村庄整治费用,实际上集体的钱也是村民自己的钱,因此也是全体村民自己来承担费用。

这说明了村庄整治工作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我们坚信,在广大村民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下,村庄整治工作一定能顺利完成,达到既定目标。

(二)推进农村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对策建议

1、做好村庄发展规划是村庄整治的前提。

目前,对规划中保留的村庄如何进行发展规划是村庄整治的首要问题。

从许多成功经验来看,越是能因地制宜地、根据原有村庄的风貌进行特色建设,就越是能取得成效。

因此,要注重挖掘无锡市现有村庄的特色资源,进行特色建设规划,只有在村庄建设规划的前提下去配套地进行村庄整治,使村庄整治成为村庄未来发展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这样新农村建设才具有整体性,做好发展规划是村庄整治的前提。

各村做规划时,既要因地制宜,做出本地特色;同时又应坚持少投入、见效果的原则。

每个村的集体经济、财力状况都有所不同,但每个村庄整治的意图却是一致的:

通过改变人居环境来促进新农村建设其他目标的共同发展。

因此投入是必须的,但要量力而行。

课题组到昆山市玉山镇姜巷村调研时,了解到该村在昆山市属于经济薄弱村,是一个保留有农村自然风貌以农副业为主的纯农业村,整治前在做绿化和村内道路的规划时,经过经济投入和整治效果的讨论,一致认为彰显本地资源是姜巷村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如绿化带的围栏将采用当地所产的毛竹,村内蜿蜒小路采用当地所产的青砖,这样规划既节省了大量投入,又达到了整治效果,使得大部分资金用在了铺设下水道、铺设村庄的主干道路以及添置文体器材之类的基本项目上。

2、尊重村民意愿确定整治方案。

村庄的整治与规划必须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使整治规划成为广大村民的共同认识。

在整治规划与方案中,要广泛了解村民的需要。

农民是村庄整治工程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在推进村庄整治工程的过程中,没有村民们的广泛参与是难以正常进行的,只有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设计出村庄整治的最好规划与方案。

村庄整治工作富有成效的村庄一般在整治前,都召开了村民大会,村委会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了广大村民的意愿和建议,优良的整治方案都是在广泛征求意见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的是“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社会资助、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建设机制,村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因此广大村民也是村庄整治工作的主体。

对此,一定要毫不动摇地依靠广大村民来开展村庄整治工作。

3、将村庄整治与特色村庄建设相统一。

江南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田园风光,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在当前村庄整治工作中,一定要注意保护江南农村的优美景观和传统文化特色。

要将村庄整治工作与特色村庄建设相结合,要注意增加环境绿化的投入,要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在推进自然村的撤并整合中,要对有文物价值的古村落以及历史文化特色村镇给与保护,避免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破坏。

要从历史的高度,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来对待和规范村庄整治工作中的拆、建、管。

农民安置小区的建设,将按照城乡一体,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监管并重的要求,不仅确保基本居住功能,而且要注重从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长远高度来加以考虑,力求完善道路、路灯、环卫、绿化以及教育、医疗、商业、休闲等配套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把当前的农民居住集中工作和村庄整治工作当作造福千秋万代的大事来抓。

在具体的村庄整治中,需紧密结合各村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产业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借山取水,弘扬传统,体现清远山水,田园风光特色,体现古村落、特色民居的文化特征,体现现代化文明的发展需要。

以调研中了解到的湖州市和孚镇荻港村为例,此村紧邻运河,是宋朝时期形成的古村落。

在制定规划时,此村有五个出彩之处,一是重新恢复一条河道(此河道在文革时被填,形成了一条路),二是修复宋朝留下的一座庙(此庙文革时也遭到破坏),三是保留青堂瓦舍的古村风貌,四是保留运河岸边。

对无锡来说,可挖掘的村庄资源十分丰富,有“小桥流水”、“鱼米之乡”、“山水生态”、“茶、林、果、菜园”以及“吃农家饭、干农家活、赏农家景、住农家院”的田园式、体验型乡村旅游度假资源等等。

各地可选取一两个适合发展成乡村旅游之地的村庄进行规划,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村庄建设整治,进而推广村庄整治经验。

4、村庄整治可先强后弱、抓两头带中间。

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庄整治要有一定的次序,要做到点面结合,才能形成系统。

经过调研,我们建议第一批示范村要以经济好、地理优的村庄设点,尽快做出样板,建设成为示范村,以便让其他村有样板可循;第二批改造的重点要放在村经济最差的一批村庄进行;最后再对中等经济村庄进行建设。

这样做可以在两方面取得兼顾成效,一是可以分散难度,加快村庄整治的速度。

按照经济强弱,安排整治顺序,按常理应该是从弱到强,但是现实中这样做会使整治工作变得越来越难,如果第一批是整治工作最容易的,基础好,建设速度也快的村庄,它们就能给各村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

经济稍强的村一般会效仿,自行进行一些基础性工作,这样政府和建设部门就可以把精力放在经济薄弱的村庄,集中力量来来整治。

因为经济薄弱村没有多少财力,必须本着少花钱,干实事的原则来进行整治,这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制定更加经济实用的方案,以达到整治的效果和目标。

二是按照这种整治思路,还可以缩小村与村之间的差距。

新农村建设是要普及几亿人口的系统工程,在建设中,千万注意不要把当地村与村之间的差距再次拉大,差距拉大不利于镇级政府管理,会产生更大的矛盾,差距小,矛盾就小,新农村建设工作才会顺利进行。

5、村庄整治要有长效管理的经费来源。

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庄整治不是一时的运动,而是一场历史性的变革,要巩固与扩散村庄整治的成果,必须要有长效的管理机制。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的村庄正是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因而整治工作有回潮现象,整治效果就打了折扣。

在村庄整治工作方面,长效管理要想顺利进行,除了要有完备的长效管理制度,重要的是要有长效管理的资金来源。

一般村庄的整治经费由市、区、镇、村等各方承担,我们认为由村民农户集聚一点整治、保养经费还是可取的,不让村民出一分钱的做法,并不是一个好方法,“只有自己付出了,才会倍加珍惜。

”如果整治了村庄,但村民没有出资,那么“村庄整治是村民的切身利益”这种意识就很难形成,村民在环境保护方面就会缺少自觉性,没有村民参与的长效管理是走不远的。

6、全社会综合治理是解决河道污染问题的唯一途径。

要解决河道污染问题,以及要解决与河道污染密切相关的工厂的“废液、废气、废渣”处理问题,唯一的办法只能是组织与动员全社会开展综合治理。

政府、社会、企业、村委、村民等各相关方面必须一起上阵,全面参与。

政府既要与各方面协调沟通,又要对污染问题依法监管与惩处;社会要造舆论与声势,广泛开展宣传与教育活动;企业是导致河道污染与“三废”问题的关键,治污必须要从源头抓起,对于污染型企业,一是关停并转,二是健全“三废”处理系统。

村委在河道污染治理中要起到具体的组织者作用,一是加强与政府、社会、企业等相关方面的协调与沟通,二是通过制定与执行乡规民约来防治与治理污染问题,三是发动群众,对污染源全天候监督举报。

村民既是河道污染的受害者,又是引起河道污染的危害者之一,同时也是治理污染的生力军。

从调查可以看到,大多数村民已经意识到了必须要共同保护好河道环境,禁止向河里倾倒垃圾的重要性,镇村领导要及时引导,建立村民参与、相互监督的公开公示和奖惩制度。

对河道里的污染物应及时加以处理,加强和完善河道及相关设施的建设管理,全民动员,人人参与,村民们的基本素质也将随着这一进程的推进而进一步提高,带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随着社会发展的变革而相应转型和提升。

7、高度重视垃圾问题,塑造村庄美好形象。

我们认为在村庄整治中,要把垃圾处理问题作为一个重点问题来解决,这直接关系到乡村的环境美观、村庄形象、清洁卫生乃至村民们的身体健康。

解决垃圾处理问题的措施,一是要设施完善,要建有足够的垃圾箱、化粪池以及必要的污水处理设施;二是要制度完善,要制定刚性要求的管理制度与乡规民约;三是要身体力行,人人自觉遵守,大家主动行动;四是要培育素质,村民们要转变观念,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通过建树每一个村民的良好形象进而塑造村庄的整体美好形象。

(作者单位:

无锡市建设局城市建设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