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Ⅲ化学试题汇总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86097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Ⅲ化学试题汇总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课标Ⅲ化学试题汇总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课标Ⅲ化学试题汇总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课标Ⅲ化学试题汇总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课标Ⅲ化学试题汇总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新课标Ⅲ化学试题汇总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新课标Ⅲ化学试题汇总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新课标Ⅲ化学试题汇总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新课标Ⅲ化学试题汇总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新课标Ⅲ化学试题汇总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新课标Ⅲ化学试题汇总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新课标Ⅲ化学试题汇总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新课标Ⅲ化学试题汇总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Ⅲ化学试题汇总三.docx

《新课标Ⅲ化学试题汇总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Ⅲ化学试题汇总三.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标Ⅲ化学试题汇总三.docx

新课标Ⅲ化学试题汇总三

2019年新课标Ⅲ化学试题汇总三

单选题(共5道)

1、关于各组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NaClO和

的混合溶液中一定有:

B将一定量氨气通入

溶液中可能有:

C向CH3COONa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中性时有:

D等浓度等体积的CH3COOH溶液和

溶液混合均匀后:

2、下表各组物质中,能满足右图所示一步转化关系的是

AA

BB

CC

DD

3、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1,3,4-三甲苯

BNa2CO3·10H2O石碱

CC3H6丙烯

D

硫化氢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B

的反应常温下不能白发进行

C用250mL容量瓶配制1mol/L,的盐酸

D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不能用无水乙醇替代四氯化碳

5、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比较,正确的是

A叶绿体基质中可发生CO2→C6H12O6,线粒体基质中可发生C6H12O6→CO2

B叶绿体内膜上发生水的分解并产生ATP,线粒体内膜上发生水的合成

C叶绿体基质中随有机物合成会消耗ATP,线粒体基质中随有机物分解会产生ATP

D叶绿体中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线粒体中能将化学能转变成光能

多选题(共5道)

6、将含O2和CH4的混合气体充入有23.4gNa2O2的密闭容器中,电火花点燃,反应结束后,容器内于150℃时压强约为0。

将残留物溶于水,无气体逸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混合气体中O2和CH4体积比为21

B原混合气体中O2和CH4体积比为12

C残留固体中只有Na2CO3

D残留固体中只有Na2CO3和NaOH

7、将一定质量的镁、铜合金加入到稀硝酸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反应过程中还原产物全是NO,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g,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加入合金的质量可能为6.4g

B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1mol

C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150mL

D溶解合金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为2.24L

8、由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各若干,通过分子间脱去9分子水缩合而生成的十肽,其分子式为C48H64N10O19,则对参加反应的各氨基酸分子数的分析正确的是()

A有不止一组数据

B谷氨酸为4分子

C苯丙氨酸不能为3分子

D丙氨酸为3分子

9、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被提纯的物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

A乙醇(水)新制生石灰蒸馏

B二氧化碳(氯化氢)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

C二氧化碳(SO2)氢氧化钠溶液洗气

D乙烷(乙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

10、能正确表示下列各组溶液混合后,所得液体恰好呈中性的离子方程式是

ABa(OH)2和NaHSO4:

Ba2++OH—+H++SO42—→BaSO4↓+H2O

BBa(OH)2和NaHSO4:

Ba2++2OH—+2H++SO42—→BaSO4↓+2H2O

CBa(OH)2和KAl(SO4)2:

2Ba2++4OH—+Al3++2SO42—→2BaSO4↓+AlO2—

DBa(OH)2和KAl(SO4)2:

3Ba2++6OH—+2Al3++3SO42—→3BaSO4↓+2Al(OH)3↓

填空题(共5道)

11、1-乙氧基萘常用作香料,也可合成其他香料。

实验室制备1-乙氧基萘的过程如下:

已知:

1-萘酚的性质与苯酚相似,有难闻的苯酚气味。

相关物质的物理常数:

(1)、将72g1-萘酚溶于100mL无水乙醇中,加入5mL浓硫酸混合。

将混合液置于如图所示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

实验中使用过量乙醇的原因是。

(2)、装置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

(3)、该反应能否用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选填“能”或“不能”),简述理由。

(4)、反应结束,将烧瓶中的液体倒入冷水中,经处理得到有机层。

为提纯产物有以下四步操作:

①蒸馏;②水洗并分液;③用10%的NaOH溶液碱洗并分液;④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并过滤。

正确的顺序是(选填编号)。

a.③②④①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

(5)、实验测得1-乙氧基萘的产量与反应时间、温度的变化

如图所示,时间延长、温度升高,1-乙氧基萘的产量下降

可能的两个原因是。

(6)、提纯的产品经测定为43g,本实验中1-乙氧基萘的产率为。

12、HO没食子酸丙酯简称PG,结构简式为见右图,是白色粉末,难溶于水,

微溶于棉子油等油脂,是常用的食用油抗氧化剂。

(1)PG的分子式为请写出PG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1molPG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时,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PG可发生如下转化:

(2)③的化学反应式为,1mol没食子酸最多可与molH2加成。

(3)上图的有关变化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有(填序号)(4)从分子结构或性质上看,PG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主要原因是(填序号)A.含有苯环B.含有羧基C.含有酚羟基D.微溶于食物油(5)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6)B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其中符合下列要求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i.含有苯环,且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ii.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60-200-)规定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量为0.25g·L-1.某兴趣小组用题9图I装置(夹持装置略)收集某葡萄酒中SO2,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

(1)仪器A的名称是,水通入A的进口为。

(2)B中加入300.00mL葡萄酒和适量盐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与C中H2O2完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3)除去C中过量的H2O2,然后用0.0900mol·L-1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前排气泡时,应选择题9图2中的;若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8.8,则选择的指示剂为;若用50m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10”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填序号)(①=10mL,②=40mL,③<10mL,④>40mL)

(4)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mL,该葡萄酒中SO2含量为g·L-1(5)该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分析原因并利用现有装置提出改进措施:

14、4,7-二甲基香豆素(熔点:

132.6℃)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中,由间甲苯酚为原料的合成反应如下:

实验装置图如下:

主要实验步骤:

步骤1.向装置a中加入60mL浓硫酸,并冷却至0℃以下,搅拌下滴入间甲苯酚30mL(0.29mol)和乙酰乙酸乙酯26.4mL(0.21mol)的混合物。

步骤2.保持在10℃下,搅拌12h,反应完全后,将其倒入冰水混合物中,然后抽滤、水洗得粗产品步骤3.粗产品用乙醇溶解并重结晶,得白色针状晶体并烘干,称得产品质量为33.0g。

(1)图中仪品名称:

a,c。

(2)简述装置b中将活塞上下部分连通的目的。

(3)浓H2SO4需要冷却至0℃以下的原因是。

(4)反应需要搅拌12h,其原因是。

(5)确定最终产品是4,7-二甲基香豆素的实

验或方法是。

(6)本次实验产率为。

15、藏硝酸钠(NaNO2)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是一种常用的发色剂和防腐剂,僵使用过量会使人中毒,国酥上对食品中亚硝酸钠的用量控制在很低的本平上。

某学习小组针对亚硝酸钠设计了如下实验:

该小组查阅资料知:

设计割取装置如下(夹持装置略去):

(1)装置D可将剩余的NO氧化成N0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2)如果没有B装置,C中发生的副反应有____。

(3)甲同学梭在完气密往良好后进行实验,发现NaNO2的纯度较低。

乙简学对上述装置进行了改进后提高了NaNO2的纯度,其改进措施是____。

(4)丙同学撩B中的药品进行了更换,也提高了NaNO2鲍纯度。

丙更换的药最是。

【实验Ⅱ】测定甲、乙同学制取样晶中NaNO2的含量

步骤:

a,在5个有编号的带刻度试管(比色管)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

溶液,各加入1mL的M溶液(M遇NaN02呈紫红色,NaNO2浓度越大颜色越深),再加蒸馏水至总体积均为10mL并振荡,制成标准色阶:

b,分别称量0。

10g甲、乙制得的样品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贴上标签甲、乙。

再分离别取5mL甲、乙待测液,各加入1mLM溶液,均加蒸馏水至10mL振荡,分别与标准色阶比较。

(5)步骤b中比较结果是:

甲待测液颜色与③号色阶相同,乙待测液颜色与④号色阶相同。

则甲同学制得的样品中NaN02的纯度是____%。

(6)用目视比色法证明维生素C可以有效降低NaNO2的含量。

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

1-答案:

A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2-答案:

C

3-答案:

B

4-答案:

B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5-答案:

C

叶绿体基质中可发生CO2→C6H12O6,线粒体基质中可发生丙酮酸→CO2;叶绿体中类囊体薄膜上发生水的分解并产生ATP,线粒体内膜上发生水的合成;叶绿体基质中随有机物合成会消耗ATP,线粒体基质中随有机物分解会产生ATP;叶绿体中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线粒体中能将稳定的化学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

-------------------------------------

1-答案:

BD

2-答案:

A

3-答案:

BC

4-答案:

AB

A.CaO与水反应后,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然后蒸馏可分离,故A正确;B.HCl与饱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可分离,故B正确;C.二者均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除杂,应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C错误;D.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应选溴水、洗气,故D错误;

5-答案:

BD

-------------------------------------

1-答案:

(1)、提高1-萘酚的转化率?

?

(2)、冷凝回流(3)、不能、产物沸点大大高于反应物乙醇,会降低产率?

?

(4)、a(5)、1-萘酚被氧化,温度高乙醇大量挥发或温度高发生副反应?

?

(6)、50%

(1)首先,根据

萘酚的熔沸点可知其常温下是固体,由于它易溶于乙醇,形成

萘酚的乙醇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因此使用过量乙醇作溶剂;其次,乙醇过量,可以提高

萘酚的转化率。

(2)反应结束,烧瓶中液体含有

乙氧基萘、

萘酚、乙醇、硫酸和水,倒入冷水中经处理得到的有机层含有

乙氧基茶、

萘酚、乙醇,由于

萘酚的性质与苯酚相似,与

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钠盐,而

乙氧基萘、乙醇都不能与

溶液反应,因此先加入过量

溶液除去

萘酚,再水洗并分液,得到的有机层含有

乙氧基萘、乙醇及少量水,然后用无水氯化钙干燥,过滤所得滤液含有

乙氧基茶和乙醇,最后用蒸馏法分离

乙氧基萘和乙醇(两者沸点相差较大),得到纯净的

乙氧基萘,故A正确。

(3)由于酚类物质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乙醇的沸点较低,因此反应时间延长,温度升高,

萘酚被氧化,乙醇大量挥发等,所以

乙氧基萘的产量下降。

(4)根据反应方程式知,

萘酚完全反应生成

乙氧基萘,提纯的产品经测定为

,故

乙氧基萘的产率为

2-答案:

⑴C10H12O5,羟基、酯基,4mol⑵CH3CH2CH2OH;3;⑶③④⑷C⑸CH3CH2CHO+2Cu(OH)2

CH3CH2COOH+Cu2O↓+2H2O⑹、

⑴根据物质的根据简式可知PG的分子式为C10H12O5;在PG分子中所含官能团有羟基、酯基;在一个PG中含有三个酚羟基和一个酯基,酯基水解得到一个羧基和一个醇羟基。

酚羟基与羧基能与NaOH发生反应,而醇羟基不能发生反应。

所以1mol没食子酸最多可与4molNaOH发生反应。

所以答案为:

C10H12O5,羟基、酯基,4mol。

⑵PG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水解,然后酸化得到丙醇A:

CH3CH2CH2OH和B:

没食子酸

在没食子酸中含有羧基,所以有酸性,由于酸性强于碳酸。

在没食子酸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因此1mol的该化合物能跟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A(CH3CH2CH2OH)在Cu催化下被氧气氧化得到C:

丙醛CH3CH2CHO;丙醛被新制Cu(OH)2在加热时氧化得到D:

丙酸CH3CH2COOH。

所以答案为:

CH3CH2CH2OH;3。

⑶通过上述分析可知①是取代反应;②⑤是复分解反应;③④是氧化反应;所以答案为③④。

⑷因为在PG分子中含有三个酚羟基,能够与氧气发生反应而被氧化,从而对其它物质起到了保护作用。

因此PG具有抗氧化作用。

所以答案为C。

⑸反应④是:

CH3CH2CHO与Cu(OH)2反应生成Cu2O砖红色沉淀和对应的羧酸,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H2CHO+2Cu(OH)2

CH3CH2COOH+Cu2O↓+2H2O。

⑹B的同分异构体中,其中符合要求含有苯环,且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说明结构兑成,且由于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所以结构中还应该同时含有酯基和醛基,即应该有甲酸酯,所以答案为:

3-答案:

答案:

(1)冷凝管或冷凝器,b

(2)SO2+H2O2=H2SO4(3)③;酚酞;④(4)0.24(5)原因:

盐酸的挥发;改进措施:

用不挥发的强酸如硫酸代替盐酸,或用蒸馏水代替葡萄酒进行对比实验,扣除盐酸挥发的影响。

4-答案:

(1)三颈烧瓶;布氏漏斗

(2)平衡上下气压,使漏斗中液体顺利流下。

(3)防止浓硫酸将有机物氧化和炭化。

(4)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提高反应产率(5)测量熔点或测定其红外(紫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等。

(6)90.3%。

5-答案:

(1)5NO+3MnO4-+4H+=5NO3-+3Mn2++2H2O(2分)

(2)2Na2O2+2H2O=4NaOH+O2↑(1分)2NO+O2=NO2

(1分)(3)在A、B之间增加装有水的洗气瓶(2分)(4)碱石灰或氧化钙(2分)(5)40(2分)(6)实验方案:

取5mL甲待测液加入维生素C,振荡,再加入1mLM溶液,加入蒸馏水至10mL(1分,“取5mL甲待测液”、“加入维生素C”、“加入1mLM溶液”、“加入蒸馏水至10mL”四个要点,答出三个以上得1分);再振荡,与③号色阶对比(1分)。

实验现象:

紫红色比③色阶浅(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