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模块检测卷9.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86383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模块检测卷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模块检测卷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模块检测卷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模块检测卷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模块检测卷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模块检测卷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模块检测卷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模块检测卷9.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模块检测卷9.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模块检测卷9.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模块检测卷9.docx

《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模块检测卷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模块检测卷9.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模块检测卷9.docx

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模块检测卷9

第一单元

1*沁园春 长沙

说他是文人,他却有“四渡赤水出奇兵”的韬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壮志,“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胆量;说他是武夫,他却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绝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妙语。

他踌躇满志,欲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他看透人生,慨叹人生易老天难老;他狂傲自信,一举一动尽显“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气概。

在黑暗的旧社会,他照亮了星空,照亮了全中国,照亮了中国人民的心。

他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骄,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领袖——毛泽东。

美字体

赏美文

秋来更当读“毛诗”

①毛主席诗词,是可常读常新的,但秋来更当多诵读。

②因为毛主席与秋天似乎格外有缘,他的诗兴秋来更易勃发。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在他生前发表的28首诗词中,就有十来首诞生于秋天,也在秋天,他与世长辞……

③古人云:

自古逢秋悲寂寥。

但主席素来不喜言愁,其诗词中有“愁”字仅五处。

这五处也都是早年之作,此后不复言愁,盖性格使然也。

④性不言愁,是因为主席志向远大。

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一唱雄鸡天下白”“换了人间”,这其间早已有他小小年纪对父亲的宣誓打底: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诚如高尔基所说: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唯此之故,他“风物长宜放眼量”,发现“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执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但又能“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万水千山只等闲”“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是啊,“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先烈“敢教日月换新天”,我辈该是“中华儿女多奇志”,毛主席的诗句影响我们的绝不仅仅是立志!

⑤性不言愁,是因为主席人脉深厚。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但恋情之感人肺腑,主席亦属罕见之人。

与开慧分别,一番离愁情愫,只读得我们“热泪欲零还住”。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天知否?

”人间多情唯诗人,难怪他会浪漫地想象她的牺牲,“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蝶恋花 答李淑一》)。

毛主席同样重视友情,常和友人肝胆相照: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从汀州向长沙路上他这样赞叹;初到陕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他相信“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他坦承丁玲的到来,竟有“保安人物一时新”之效应,因为“纤笔一枝谁与似?

三千毛瑟精兵”;罗荣桓元帅逝世,他恸问: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至于柳亚子先生偶尔“牢骚太盛”,毛主席也诚挚地奉劝“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天若有情天亦老”,毛主席有眷眷恋情、拳拳友情,故能“唤起工农千百万”“狂飙为我从天落”“横扫千军如卷席”!

⑥性不言愁,也因为主席精于和自然互动。

看到一只小小的青蛙,年轻的他就能托物言志道: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看山,“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他想“倚天抽宝剑,将汝裁为三截”,“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登山,他的气概不输杜甫,“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他更善于利用大山经营革命事业,“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临水,他和孔子一样慨叹,“起宏图”要使“天堑变通途”“高峡出平湖”……“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这江山养育了毛主席伟岸的身躯,滋润了他绚烂的诗笔。

读他的诗,我们的心灵和美丽交融,我们的人生会因此变得更加豪迈。

⑦“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少成若天生,习惯成自然,常找时间诵读毛主席诗词,你将会当时得利,终身受益。

(有删改)

 

【课内挖掘】

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一扫古人笔下的秋景大多肃杀、感伤的情调。

词人笔下的秋景蓬勃向上,充满生命活力。

面对如此壮丽寥廓的景象,词人不仅表现出心系天下的博大胸襟,也表现出蔑视官僚、军阀,改造旧世界的凌云壮志。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彰显的是青年毛泽东面对风云变幻的动荡时局而生发的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表现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意气风发、敢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关注时局,关心国事,应当是每一个时代的有志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适用话题]①青春;②理想;③志向;④责任等。

【课外运用】

示例一:

九十年前,刚过而立之年的毛泽东伫立橘子洲头,怅问大地:

“谁主沉浮?

”是啊,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究竟由谁来主宰呢?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意志坚定,目标远大,将求学和做人、个人命运和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他那以救亡图存为己任的开阔胸襟,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至今仍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今日,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更应具有这种家国情怀、责任意识。

梁启超说: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全在“与国无疆”的中国少年。

共同

致力于实现中国梦,是时代赋予今日的青年学子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要以“浪遏飞舟”的激情,承担起我们的责任,努力学习,追求真理,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示例二:

当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那初显锐气的浪遏飞舟的弄潮儿,是你,毛泽东。

国难当头,你肩负起拯救中国的使命。

戎马一生,即使在最艰难的岁月,那蓬勃的锐气,也丝毫不减。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乐观是你的锐气;“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自信是你的锐气;更令人叹服的是,你时刻保持着客观深邃的思考——“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冷静升华了你的锐气。

毛主席,感谢你和老一辈开国元勋,用锐意进取的意志,建立了新中国,开创了我们今天的太平盛世。

示例三:

是你,以天下为己任,慷慨前行、不畏艰难;是你,担国家之责、当民族之任,栉风沐雨、不屈不挠;是你,在19岁时挥笔写下了《商鞅徙木立信论》。

有感于国民愚钝,你心潮起伏。

从此,你广泛接触各类政治思想,接受新式教育,寻找志同道合者,创立新民学会等进步团体。

最终,担当民族振兴之责的你,点燃了人民革命的星星之火,让腐朽凋敝的中国旧貌换新颜。

以一生的不懈奋斗,推动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你让我们懂得树立报效之志,担当国家重任,将人生的价值发挥到极致,让民族在前进的道路上走得更坚实。

(2018年山东卷满分作文《担国家之责,当民族之任》)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百舸  孟轲  沉疴  枝柯

B.怅惘蚊帐苌弘伥鬼

C.峥嵘狰狞挣扎古筝

D.寥廓城敦敦厚淳厚

解析:

A.“舸”读ɡě,其余读kē;B.chànɡ/zhànɡ/chánɡ/chānɡ;C.均读zhēnɡ;D.kuò/ɡuō/dūn/chún。

答案:

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火势蔓延 漫江碧透 轻歌慢舞 漫无边际

B.苍茫大地 沧海桑田 沧海一粟 苍天在上

C.意气风发 意正词严 义形于色 义不容辞

D.嘻笑怒骂 嬉皮笑脸 喜笑颜开 喜怒无常

解析:

A.慢-曼;C.意正词严-义正词严;D.嘻-嬉。

答案:

B

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电视剧《毛岸英》以毛泽东之子毛岸英一生的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岸英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生活、战斗的故事。

②登上“广东屋脊”石坑崆,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

③那位老人七十多岁了,但老当益壮,身板硬朗,手脚麻利,做起事来劲头十足,真称得上年富力强。

④邹昊告诉记者,为了保护我们的干部,采用全程电子跟踪管理,既保证了整个流程的公开透明,也避免了瓜田李下之嫌。

⑤据介绍,这位盲人并非走后门来的,她在美国女子1500米奥运选拔赛中名列第三,令许多明星运动员难以望其项背。

⑥现在长江地区的养殖散户不想负担处理死猪的成本,便以邻为壑,把流到别的地界的河当作死猪的掩埋场。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③⑤D.④⑤⑥

解析:

①风华正茂:

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

此处修辞不当。

②指点江山:

指评说国家大事。

此处望文生义。

③年富力强:

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此处使用对象不当。

④瓜田李下:

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使用正确。

⑤望其项背: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

使用正确。

⑥以邻为壑:

拿邻国当成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

比喻把灾祸推给别人。

使用正确。

答案:

D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毛泽东之所以能够成为20世纪最有威望的革命领袖,除了时代的呼唤,跟他自身的意志、性格、心理也都有关。

B.抗美援朝是新中国突然遭遇的一次大考,有无数理由可以让这个新生的国家被这场战争压垮,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共和国第一代领袖们围绕以出不出兵为主题反复商讨,最终决定出兵朝鲜,保家卫国。

C.人教版《语文》新诗单元选录了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是一首旧体诗词。

D.由于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一词的广泛传播,使橘子洲美誉广传,蜚声中外。

解析:

B.句式杂糅,“围绕”与“以……为主题”删去一个,C.“了”改为“的”;D.主语残缺,删去“由于”。

答案:

A

5.

(1)《沁园春 长沙》上阕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 长沙》中起到过渡作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沁园春 长沙》中体现“书生意气”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2)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3)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6.词人置身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看到一派万紫千红的壮丽秋景。

试分析词的上片描绘秋景的层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先是远望,群山逶迤,重重叠叠的枫树林遍染红色;接着是近看,湘江奔流,满江秋水碧绿澄澈,船只争相行驶;再仰望天空,雄鹰有力地翱翔;最后,俯视水中鱼儿欢快地畅游。

在远望近看、仰望俯视之后,总括一句:

宇宙万物都在这秋光里生机勃勃地自由舒展。

这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远近相间、俯仰有致、动静结合,层次极其清晰,对照十分鲜明,为下片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

7.试推敲“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句中“击”和“翔”的精妙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鹰击长空”一句中的“击”字,用得极好,秋高气爽,天高云淡,雄鹰在空中翱翔,“击”字极写雄鹰搏击的英武、有力的神态,傲视苍穹的英姿。

“鱼翔浅底”的“翔”,显得自由自在、轻松活泼。

另外,由于湘江碧透见底,蓝天映在水中,鱼儿仿佛在空中游动似的,着一“翔”字,轻松自由的境界全出来了。

8.词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生机勃勃的绚丽秋景,为什么会发出“谁主沉浮”的慨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词人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不禁思绪万千:

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是你消长兴衰的主人呢?

如果是昏庸透顶、只知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封建统治者,那么这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秋色还会延续吗?

如果是献身祖国、立志改天换地的革命者,那么就不会辜负这大好秋色,反而会使之锦上添花。

这里的慨叹,道出了词人吞吐宇宙的博大胸怀和改天换地的博大雄心壮志。

二、迁移发散

阅读下面的两首词,完成9~11题。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961年12月

卜算子 咏梅

[宋]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9.请简要分析“犹有花枝俏”中“俏”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分析“俏”字的表达效果时,首先要注意分析它写出了梅花的什么形态,然后分析它所体现的梅花的精神或品质。

答案:

一个“俏”字不仅描画出梅花的艳丽形态,更凸显了在恶劣环境中梅花傲岸挺拔的精神气质。

10.请分析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的主要表达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模式等四个方面。

答案:

(1)反衬:

上阕主要用恶劣的生存环境来反衬梅花的铮铮铁骨和挑战精神。

(2)拟人:

下阕一个“笑”字赋予梅花人格化的特征,写出了梅花的神韵——既谦逊脱俗又豁达大度的精神风采,升华了词的艺术境界。

11.请分析这两首词各自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首先要找出词中直接或间接表达感情的词语,然后再联系词人的身份、心情等去分析。

答案:

毛泽东的词:

表达了词人在险恶的环境下绝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的乐观主义精神。

陆游的词:

词人借孤高寂寞的梅花表达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宁可粉身碎骨也不改自己高洁操守的铮铮傲骨。

三、创新语用

12.下面是某位同学写给某高校的自荐信的正文部分,其在语体风格、用词、语言得体等方面均有不当之处,请找出并改正。

①我学习刻苦,考过好几次学年第一。

②此外,我爱好广泛,在文学、体育方面均有建树,③曾获市“五四”征文大赛一等奖,④并曾代表班级参加校运动会,取得过400米第九名的骄人成绩。

⑤希望贵校能慧眼识金,⑥如有幸到贵校就读,我将加倍努力,争取成为贵校的优秀学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口语化的词改为书面语;②“建树”词义太重,用词不当;④“骄人”与第九名的成绩不相符,且不得体;⑤自称“金”,用语不得体。

答案:

①我学习刻苦,多次荣登榜首

②在文学、体育方面均有突出表现

④并曾代表班级参加运动会,取得过400米第九名的成绩

⑤希望贵校能给我一个机会

13.下面是某中学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

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0个字(含标点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某中学开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活动分为前期教育和成人宣誓两部分。

前期是对16~18岁中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并完成48小时预备期志愿者服务活动。

之后举行宣誓仪式,仪式依次安排三项活动:

升国旗、唱国歌,师生代表发言和集体宣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