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应用3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87284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应用3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综合应用3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综合应用3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综合应用3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综合应用3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综合应用3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综合应用3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综合应用3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综合应用3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应用3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doc.docx

《综合应用3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应用3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doc.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应用3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doc.docx

综合应用3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doc

综合应用3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综合应用

第3课时(总第26课时)

一、教材分析

[复习内容]

教科书第十二册p121~122的内容(绿地面积)

[知识要点]

1、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2、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新旧教材差异]

1、新教材更加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

各方面的能力。

2、新教材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绿化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建议

1、课前先组织学生做一些调查和统计

1)布置任务:

调查我校的绿地面积有多少?

调查我校的师生总人数是多少?

注意:

有些绿化面积比较难测量,可以以树冠所能覆盖的面积为标准

进行大体测量

2)小组讨论:

你准备怎样去调查?

有些什么方法?

3)调查反思:

你认为可以怎样改善学校的绿化环境?

……

2、阅读有关绿化的书籍

三、知识重点:

1、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从数学的角度进行理性分析,

2、沟通相关知识,能够根据提供的数据制作统计图

四、知识链接:

1、能够把所研究的绿地面积问题用统计图表形象地表示出来

2、相关知识的相互沟通

五、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统计图表以及实际调查和测量,了解我国城市以及所在学校的人均

绿化面积,体会绿地对于改善居住环境的意义。

2、导学生认真阅读统计图表,对所阅读的材料和所调查所得的材料能够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反思,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3、通过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各方面的能力

4、通过调查和阅读等活动,体会到我国与先进国家在绿化方面的差别,从小

培养学生的绿化和环保意识。

六、教学过程

一、阅读分析

1、出示两张统计图(书上第121页的图)

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先自己观察2)再把观察到的与同桌交流

3)再集体交流

3、解决表后问题

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交流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5、我国绿化情况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情况怎样?

你了解吗?

1)看书了解2)学生补充介绍

3)对于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想法和看法?

二、实践反思

1、我校的绿化情况怎样呢?

课前同学们进行了调查和走访,说说你们的调查情况

1)实物投影(或黑板出示)学生的调查情况

2)通过调查和统计,你有什么收获?

3)你认为可以怎样改善学校的绿化环境?

4)阅读“你知道吗?

”并算一算有关问题

习题精编

1、2006年我国城市人均园林绿地面积排行榜前十名:

十堰:

244.1平方米/人广州:

178.76平方米/人

深圳:

177.62平方米/人南京:

136.72平方米/人

贵阳:

105.35平方米/人马鞍山:

75.8平方米/人

江门:

61.59平方米/人湘潭:

59.35平方米/人

无锡:

53.93平方米/人大庆:

50.87平方米/人

1)根据以上数据,制作一张条形统计图

我国部分城市人均园林绿地面积统计图

2007年2月

2)看图回答问题:

A、园林绿地人均面积最多的是(),比园林绿地面积最少的城市人均多()

平方米,多()%(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小数)

B、自己再提一个数学问题,?

并解答。

2、下面是某小学花坛种花面积情况统计图

1)种月季花的面积占这个花坛的()%

2)已知种菊花的面积是1.8平方米,种映山红的面积是()平方米

种月季花的面积是()平方米

3)把这幅图改制成一幅条形统计图

某小学花坛种植花草统计图

3、思考与调查:

2007年3月11日我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公布:

我国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

7.89平方米,还有76个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足3平方米。

1)看到这两个数据,你想到什么?

2)向有关部门调查:

我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约是多少?

对此你有什么

好的建议?

3)搜集资料:

我国与其他几个国家2002年到2007年的人均绿地面积

部分国家首都人均绿地面积统计表

(2002年至2007年)

国家澳大利亚德国朝鲜美国中国

首都堪培拉柏林平壤华盛顿北京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

*4、学校原来有一块长方形的绿化带,现在想把这块绿化带扩大,长宽各增加8米,

这样面积就会增加200平方米。

扩建后想把绿化带的四周用篱笆围起来,篱笆

至少有多少米长?

综合应用

保护水资源

第4课时(总第27课时))

一、教材分析

【复习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123—124《保护水资源》

【知识要点】

1、综合实践——调查、实验、计算。

2、复式统计表的制作及分析。

3、对实际问题的估算和推算。

4、对水资源国情的了解。

【新旧教材差异】

《保护水资源》是教材新增的实践活动内容。

教材首先介绍我国水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几个大国相比较的数据。

这些资料用数据反映事实,用事实教育学生。

既看到我国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也实事求是地显示我国和世界在某些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知道一些全国性的数据之后,利用实验,计算刷牙、洗手的用水量,获得身边的数据,进而体会对每人节一点水,大家长期节约用水的意义。

从而使综合应用真正成为应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不再是单纯的解数学题。

【教材编排】

教材首先提供了一段有关我国水资源的文字材料,要求学生先阅读,再交流阅读后的体会和感想,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在此基础上教材引导学生通过开展实验,获得更具说服力的数据。

教材一共设计了三项不同的实验,要求学生从中任选一项开展活动,并完成相应的统计图表。

第一项实验先让学生了解一个滴水的龙头在一段时间里流失的水量,再让学生推算这个滴水龙头在1小时、1天、1年流失的水量。

第二项实验先让学生比较刷牙、洗脸时连续放水或用容器盛水的用水量,并计算出每次刷牙和洗脸时所能节约的水。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按每人每天刷牙2次、洗脸3次推算每人每天一共可以节约多少升水,全班同学1天可以节约多少升水。

第三项实验先让学生比较用流量不同的流水洗手时的用水量,再让学生按每人每天洗手5次,每次都用10秒钟来推算每人每天用小流量的水洗手比用大流量的水洗手能节约多少升水,以及全班同学一年共可以节约多少吨水。

学生按要求开展实验,并完成相应的统计图表和推算后,教材进一步要求学生交流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节约水资源的必要性。

最后,通过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想想有哪些节水的办法,引导学生把活动中获得的认识转变为自觉的行为,以提高活动效果。

【教学目标】

1.阅读分析教材提供的材料,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小组合作实验获得滴水龙头、洗脸,洗手的用水量,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估算、推算出相关数据。

3.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对比,增强节水意识。

4.通过综合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建议

《保护水资源》一课大体可以分三步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第一步,让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一段文字资料,并在学生阅读后组织适.当的交流。

组织交流时,要引导学生联系对分数、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解释相关信息的含义;也可让学生根据这段资料中的已知条件,提出一些问题并进行解答。

第二步,组织学生开展实验,并完成相关的统计图表、解答教材提出的问题。

教材一共提供了三项实验。

选择实验项目时,一要考虑实验器具能否满足需求,二要考虑学生的分组情况。

了解一个滴水龙头在一段时间里流失的水量时,要为学生准备好量杯和计时工具,并提醒学生每隔半分钟作一次观察和记录。

如果每次观察到的流失水量不是整毫升数,则要提醒学生取相应的近似值。

比较刷牙、洗脸连续放水或用容器盛水的用水量时,要为学生准备好接水的容器以及合适的量杯;也要指导学生用合适的方法把连续放出的水尽可能地收集起来,以便于测量和比较。

比较用流量不同的流水洗手的用水,量时,要为学生准备好接水的容器、量杯和计时工具,并提醒学生分别记录洗10秒、20秒和30秒的用水量,以便于计算和比较。

实验后,要让学生及时完成相关的统计图表,并按要求通过推算解决教材提出的问题。

组织学生推算时,一要适当指导推算的方法,二要提醒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注意不同单位的换算。

第三步,组织实验后的交流活动。

要引导学生联系通过实验和计算所获得的数据说说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也要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所见过的现象和相关的生活经验提出一些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方法和建议。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起思考

1、播放2007年5月太湖水污染,无锡自来水变质,市民抢购纯

净水的场景。

2、播放我国北方干旱的场景。

说说你有什么想法,揭示课题——《保护水资源》。

二、阅读资料,了解国情

阅读教材提供的这段资料后,先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说说资料中有关分数和百分数的实际含义,再让学生说说相关的感想:

重点要使学生体会到: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比较少的国家,而且水资源的分布很不均衡。

三、合作实验,完成图表。

从下面任意选择一项实验,先小组合作获得数据,再通过计算完成统计图表。

实验一、了解一个滴水的龙头在一段时间里流失的水量。

实验二、比较刷牙、洗脸时连续放水或用容器盛水的用水量。

实验三、比较用不同流量的水洗手时的用水量。

小组分工合作,老师分头指导。

做滴水龙头在一段时间内流失水量的实验时,一要为每组学生准备好量杯和计时工具;二要提醒学生每隔半分钟作一次记录。

推算1小时、1天、1年流失的水量时,先要根据实验数据算出平均每分钟流失的水量,再用这个数据依次乘60、(60×24)、(60×24×365)。

要提醒学生使用计算器,并注意单位的换算。

做不同用水状态下刷牙、洗脸的用水量实验时,一要为每组学生准备好盛水的工具和量杯;二要指导收集流水的方法:

可以

先记录一个同学用流水刷牙、洗脸的时间,再把相同时间流出的水收集起来,并量出有多少升。

做不同流量的水洗手时的用水量实验时,可用容器直接接住流水,并用量杯量出有多少升。

推算全班一年共可节约多少吨水时,可以先算出全班同学1天能节约多少升,再用算出的结果乘365天,最后根据1升水重1千克算出一年节约的水有多少千克,并换算成以“吨”作单位的数。

四、分析数据,畅谈体会。

通过实验和计算,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观察口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想想哪些节约用水用水的办法,在全班交流。

五、顺势引领,课外延伸。

节水、护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课后每人写一条节水、护水的广告词。

习题精编

1、一个滴水的龙头5分钟流失20毫升的水,照这样计算,1天流

失水多少升?

1年流失水多少吨?

2、根据统计表计算

刷牙、洗脸时不同用水状态用水量统计表

照这样计算,每人每天刷牙2次,洗脸3次,用容器盛水比连续放水一共可以节约水多少升?

小明1个月可以节约水多少升?

3、长、宽、高分别为30厘米、20厘米、60厘米的长方体水箱中装有甲、乙两个进水管。

先开甲管,过一段时间后两管都开,下面折线图表示进水情况,请你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多少分后开放甲、乙两管同时开放?

当时水深多少厘米?

(2)甲、乙两管同时进水,每分钟进水多少毫升?

编写单位:

襟江小学责任编辑:

潘其林

参加编写人员:

蔡文平戴菊兰潘其林陈素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