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课程设计 完整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90434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片机课程设计 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 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 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 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 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 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 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片机课程设计 完整版.docx

《单片机课程设计 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课程设计 完整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单片机课程设计 完整版.docx

单片机课程设计完整版

单片机控制LED流水灯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单片机控制LED流水灯

授课课时

2课时(90分钟)

授课对象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一年级学生

授课地点

机电一体化实训室

教材版本

国规教材: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

主编:

刘振海王国明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授课形式

理实一体化新授课

教学资源

学习通APP、极域电子教室、微课视频、Protues仿真软件、Keil编程软件、亚龙YL-236单片机实训装置、多媒体课件

课程分析

从课程的综合性来说,本课程涉及的基础课程颇多,理论性、连续性强,且内容抽象;从课程的实践性来讲,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任务要求,完成程序编写,仿真调试,以及硬件电路的搭建。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单片机技术及应用》教材中的项目二。

该教材改变了传统教材中的大篇幅纯理论教学,调整章节顺序,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并且增加动手操作环节,将项目的学习分成若干个子任务,做到教学内容模块化,学习结构系统化。

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大大缩短学习周期。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一年级学生,上学期已经掌握了《电子技术基础》相关知识,动手能力较好,好奇心和求知欲强,但自控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发光二极管工作原理;

(2)掌握流水灯C语言程序的编写方法;

(3)运用仿真软件搭建原理图,进行仿真调试;

(4)搭建硬件电路,在实训台上实现功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项目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2)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通过小组协作、角色分工的方式完成任务;

(3)软件仿真与硬件验证相结合,完成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新精神,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3)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实现工学一体化的培养目标。

教学重点

1.编写源程序代码;

2.绘制电路原理图,完成仿真测试;

3.搭建硬件电路,下载程序,运行结果。

教学难点

1.绘制电路原理图,完成仿真测试;

2.搭建硬件电路,下载程序,运行结果。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

登录学习通APP,预习新知,建构知识;

课中:

借助极域电子教室、仿真软件、微课视频、单片机实训装置,完成程序编写、仿真模拟、实战练习,形成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融“教、学、做”于一体,最终实现思维强化、技能提升;

课后:

运用电子教室、APP、综合评价、拓展应用。

教学环境

教学工具

硬件环境:

机电一体化实训室、极域电子教室、亚龙YL-236单片机实训装置

软件环境:

学习通APP、Protues仿真软件、Keil编程软件

教学过程——课前:

预习新知知识建构

课前,学生登录学习通网络交互平台,进入我所创建的班级进行预习,完成以下预习任务:

1.浏览流水灯点亮工作原理;

2.观看网络视频教程,完成知识建构;

3.针对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可在讨论区自由讨论,发表留言,及时取得教师帮助。

图片

教学过程——课中:

合作探究内化知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教学手段及教学资源

情境导入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从生活实际出发,图片展示各种夜景灯光图片,引出任务

2.教师利用极域电子教师随机提问

问题1:

图片中的灯是什么灯

问题2:

LED灯的发光原理

问题3:

单片机如何控制LED灯,使之形成不同的流水效果

相互讨论

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对情境的体验,认识单片机的强大功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布置任务

推送任务明确目标:

教师推送任务单至每个学生端,通过电子教室随机进行分组

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流程

教学资源:

极域电子教室

(文件分发功能)

分析任务

分析任务理清思路:

组织不同的小组分析讨论,设计出初步方案

在任务单的引领下,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明确分工,理清思路,完成设计

教学手段: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实施任务

1.设计流程,编写代码

利用极域电子随时监控学生们的操作状态,对于编程过程中的问题及时给与指导

根据小组讨论结果,部分同学利用keil软件完成程序的编写及编译,学生就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电子举手留言

教学资源:

Keil编程软件、

极域电子教室

(监控功能)

2.仿真运行,程序调试

针对一些共性问题安排个别学生进行屏广演示及分析讲解

同组的其他成员利用Protues仿真软件进行仿真电路的设计,并对已编写程序进行仿真调试,观察并验证结果,以便对程序作出修改,更进一步完善程序并完成仿真电路的搭建

教学资源:

Protues仿真软件、

极域电子教室

(屏幕广播功能)

3.搭建电路,硬件验证

组织学生观看关于真实电路搭建过程的微课视频;

对于已经顺利完成任务的小组,教师人为设置一些故障;

1.学生观看微课视频,掌握正确的接线步骤,根据程序及仿真电路图,完成真实电路的搭建,并完成结果的验证。

2.排除故障

设计意图: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资源:

亚龙YL-236单片机控制功能实训考核装置

分享评价

教师总结,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完成电子投票环节,并对每组作品进行点评

1.学生上传作品至教师端;

2.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作品展示;

3.对作品进行电子投票,选出最佳作品

设计意图:

提高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同时生成过程性评价数据

教学资源:

极域电子教室

(投票功能)

教学过程——课后:

多元综评拓展应用

1.布置课后任务,通过学习通APP自主学习流水灯电子套件焊接知识,最终独立完成小作品的焊接,并将作品上传分享。

2.合理利用过程性评价数据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各项分值,评选出最佳小组、最佳个人和预习之星,借助校园网、QQ群等,上传照片及时表扬,使学生们今后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教学反思

按照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自由学习的天性,学生自主能力差,学习兴趣低,团队意识缺,操作速度慢,岗位能力弱,并且存在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学生无法有效、系统、连贯的完成该课程的学习,大大降低了学习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制定出符合学情的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设计出科学的学习过程以及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课前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完成知识的建构,课中以任务为驱动,模拟仿真与实际操作为载体,让理论知识穿针引线,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课后学生通过学习通APP自主学习电子电路焊接知识,独立完成流水灯小作品的焊接,并上传到APP分享视频。

最终形成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融“教、学、做”于一体,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设计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

同时采用线上与线下,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真正做到评价方式多元化,交流互动便捷化,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数据分析显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参与率提高,作业完成率达到100%。

学生能够准确编写程序,完成仿真调试,进行电路的搭建,完成作品展示。

信息化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以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知识桥梁的“引路人”,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较好。

依托学校教学平台,此类教学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学校机电、汽修两大专业。

通过信息化教学,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为今后步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