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临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93114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3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桂林市临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广西桂林市临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广西桂林市临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广西桂林市临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广西桂林市临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广西桂林市临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广西桂林市临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广西桂林市临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广西桂林市临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广西桂林市临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广西桂林市临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广西桂林市临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广西桂林市临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广西桂林市临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广西桂林市临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广西桂林市临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广西桂林市临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广西桂林市临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广西桂林市临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广西桂林市临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桂林市临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docx

《广西桂林市临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桂林市临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西桂林市临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docx

广西桂林市临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

2015-2016学年广西桂林市临桂中学高二(下)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本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中和热可表示为:

H+(aq)+OH﹣(aq)⇌H2O(l)△H=57.3kJ/mol,以下4个化学方程式中,

①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

②H2SO4(aq)+Ba(OH)2(aq)=BaSO4(aq)+2H2O(l)

③NH3•H2O(aq)+HCl=NH4Cl(aq)+H2O(l)

④NH3•H2O(aq)+CH3COOH(aq)=CH3COONH4(aq)+H2O(l)

其中反应热为57.3kJ/mol的是(  )

A.①②B.③C.④D.均不符合

2.已知:

H2(g)+F2(g)═2HF(g)△H=﹣2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

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热量

3.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其脱硝反应为:

2NO2(g)+O3(g)⇌N2O5(g)+O2(g).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可提高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可减小反应速率

C.达到平衡时,v(正)=v(逆)=0

D.达到平衡时,NO2转化率为100%

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M(气)+N(气)⇌R(气)+2L(?

)此反应符合下面图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B.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

C.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D.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

5.一定温度下,向a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O2(g),发生如下反应:

2NO2⇌2NO+O2,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NO同时生成2nmolNO2

B.混合气体中NO2、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2:

1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NO同时生成nmolO2

D.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10的Mg(OH)2浊液C(Mg2+)=10﹣8mol•L﹣1(已知Mg(OH)2KSP=1×10﹣16)

B.已知AgClKSP=1.8×10﹣10;Ag2CrO4KSP=1.2×10﹣12则AgCl的溶解度一定比Ag2CrO4大

C.在饱和AgCl溶液中加入NaI固体不会发生变化

D.Fe3+在酸性溶液中一定不会生成Fe(OH)3沉淀

7.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60%,则(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a<b

8.关于0.01mol•L﹣1NaH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水解反应:

HCO3﹣+H2O⇌H3O++CO32﹣

B.离子浓度关系:

c(Na+)+c(H+)═c(OH﹣)+c(HCO3﹣)+c(CO32﹣)

C.微粒浓度关系:

c(Na+)═2[c(H2CO3)+c(HCO3﹣+c(CO32﹣)]

D.微粒浓度关系:

c(Na+)>c(HCO3﹣)>c(H2CO3)>c(CO32﹣)

9.室温下向10mL0.1mol•L﹣1NaOH溶液中加入0.1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逐滴加入HA溶液至20mL时,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B.b点所示溶液中c(A﹣)>c(HA)

C.pH=7时,c(Na+)=c(A﹣)+c(HA)

D.该酸是弱酸

10.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12mol•L﹣1的溶液:

NH4+、Na+、Cl﹣、HCO3﹣

B.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

Na+、AlO2﹣、S2﹣、CO32﹣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

SCN﹣、I﹣、K+、Br﹣

D.pH=1的水溶液中:

Al3+、NH4+、CH3COO﹣、Br﹣

11.如图所示是一种新近开发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它以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为固体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传导氧离子(O2﹣),其中多孔电极a、b均不参与电极反应.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采用多孔电极的目的是易于吸附气体

B.有H2放电的b极为电池的负极

C.a极对应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D.b极对应的电极反应为2H2﹣4e﹣+2O2﹣=2H2O

12.关于p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种酸溶液中c(CH3COO﹣)=c(Cl﹣)

B.取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分别中和NaOH溶液,醋酸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比盐酸多

C.取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分别与完全一样的足量锌粒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盐酸大于醋酸

D.取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分别进行稀释至原溶液的m倍和n倍,结果两溶液的pH仍然相同,则m>n

13.下列有关2个电化学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Ⅰ,电流形成的完整过程是:

负极Zn﹣2e﹣═Zn2+,电子经导线流向正极,正极Cu2++2e﹣═Cu

B.图Ⅰ,在不改变总反应的前提下,可用Na2SO4替换ZnSO4,用石墨替换Cu棒

C.图Ⅱ,通电后H+和Na+先从阳极区移动到阴极,然后阴极才发生反应2H++2e﹣═H2↑

D.图Ⅱ,通电后,由于OH﹣向阳极迁移,导致阳极附近pH升高

14.有等体积、等pH的Ca(OH)2、KOH和NH3•H2O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V3>V2>V1B.V3=V2=V1C.V3>V2=V1D.V1=V2>V3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8分)

15.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3SiO2(s)+6C(s)+2N2(g)═Si3N4(s)+6CO(g)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2)若知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其反应热△H  0(填“>”、“<”或“=”);升高温度,其平衡常数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若已知CO生成速率为v(CO)=18mol•L﹣1•min﹣1,则N2消耗速率为v(N2)=  

(3)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N2、CO的量),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图中t4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  ;

(4)图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CO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

(5)已知:

2H2(g)+O2(g)═2H2O(g);△H=﹣483.6kJ•mol﹣1;H2O(g)=H2O(l)△H=﹣44kJ•mol﹣1,;由此可知H2燃烧热化学方程式为  .

16.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1)若以A点表示25℃时水电离平衡时离子的浓度,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变到B点(横纵坐标都是10﹣6,)则此时水的离子积从  变到  ,造成水的离子积变化的原因是  .

(2)已知25℃时,0.1L0.1mol•L﹣1的NaA溶液的pH=10,则NaA溶液中所存在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25℃时,将pH=11的NaOH溶液与pH=4的硫酸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pH=9,则NaOH溶液与硫酸溶液的体积比为  .

(4)100℃时,若10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之前,该强酸的pH与强碱的pH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5)常温25℃时pH=2的硫酸升高到100℃时pH=  常温25℃时pH=12NaOH升高到100℃时pH=  .

17.参考如图和有关要求回答问题:

(1)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一种原理是CH3OH(g)和H2O(g)反应生成CO2和H2.图1是该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活化能a的变化是  (填“增大”、“减小”、“不变”),反应热△H的变化是  (填“增大”、“减小”、“不变”).

(2)以CH3OH燃料电池为电源电解法制取ClO2.二氧化氯(ClO2)为一种黄绿色气体,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广谱、快速、安全的杀菌消毒剂.

①CH3OH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通入O2的电极附近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不变”).负极反应式为  .

②图2中电解池用石墨作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ClO2.阳极产生ClO2的反应式为  .

③电解一段时间,从阴极处收集到的气体比阳极处收集到气体多6.72L时(标准状况,忽略生成的气体溶解),停止电解,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阳离子为  mol.

(3)图2中电解池改为用石墨作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解0.05mol•L﹣1的硫酸铜溶液200ml,当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时,

①发生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②若电解后溶液的体积还是200ml,溶液的pH=  

③电解后加入下列  固体物质可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

ACuOBCu(OH)2CCuCO3DCuSO4.

18.现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K+,Ag+,Ca2+,Ba2+,Fe2+,Al3+,阴离子有Cl﹣,OH﹣,CH3COO﹣,NO3﹣,SO42﹣,CO32﹣,现将它们分别配成0.1mol•L﹣1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测得溶液A、C、E呈碱性,且碱性为A>E>C;

②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

③向D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

④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E溶液是  ,判断依据是  ;

(3)写出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A  、C  、D  、F  .

 

2015-2016学年广西桂林市临桂中学高二(下)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本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中和热可表示为:

H+(aq)+OH﹣(aq)⇌H2O(l)△H=57.3kJ/mol,以下4个化学方程式中,

①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

②H2SO4(aq)+Ba(OH)2(aq)=BaSO4(aq)+2H2O(l)

③NH3•H2O(aq)+HCl=NH4Cl(aq)+H2O(l)

④NH3•H2O(aq)+CH3COOH(aq)=CH3COONH4(aq)+H2O(l)

其中反应热为57.3kJ/mol的是(  )

A.①②B.③C.④D.均不符合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中和热.

【分析】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若为浓溶液,由于稀释放热,则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若为弱酸或弱碱,由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吸热,则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依据概念对选项分析判断.

【解答】解:

①选项热化学方程式生成了2mol水,反应的焓变为﹣114.6kJ/mol,故①不符合;

②反应过程中除了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放热,硫酸钡沉淀的生成也伴随有沉淀热的变化,故②不符合;

③NH3•H2O是弱碱,电离吸热,故当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反应热大于﹣57.3kJ/mol,故③不符合;

④NH3•H2O是弱碱,CH3COOH是弱酸,电离吸热,故当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反应热大于﹣57.3kJ/mol,故④不符合;

故选D.

 

2.已知:

H2(g)+F2(g)═2HF(g)△H=﹣2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

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热量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分析】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

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反应热与能量关系判断;

C、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D、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

【解答】解:

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是体积,故A错误;

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能量守恒,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270kJ,故B错误;

C、反应为放热反应,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故C正确;

D、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故D错误.

故选:

C.

 

3.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其脱硝反应为:

2NO2(g)+O3(g)⇌N2O5(g)+O2(g).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可提高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可减小反应速率

C.达到平衡时,v(正)=v(逆)=0

D.达到平衡时,NO2转化率为100%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分析】A.该反应中有气体参与,增大压强能增大反应物浓度而能加快反应速率;

B.无论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加快正逆反应速率;

C.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

D.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存在化学反应限度.

【解答】解:

A.该反应中有气体参与,增大压强能增大反应物浓度而能加快反应速率,所以增大压强能加快反应速率,故A正确;

B.无论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加快正逆反应速率,所以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故B错误;

C.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反应为动态平衡状态,故C错误;

D.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存在化学反应限度,所以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故D错误;

故选A.

 

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M(气)+N(气)⇌R(气)+2L(?

)此反应符合下面图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B.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

C.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D.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

【考点】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

【分析】由图象可知,同在T1时,根据到达平衡的时间可知P2>P1,同在P1时,根据到达平衡的时间可知T2>T1,根据温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可判断反应热以及L的聚集状态来解答.

【解答】解:

同在T1时,根据到达平衡的时间可知P2>P1,由图象可知增大压强平衡R的百分含量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说明气体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小于气体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则L为气体,

同在P1时,根据到达平衡的时间可知T2>T1,由图象可知升高温度R的百分含量降低,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即在该反应中,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且L为气体,

故选A.

 

5.一定温度下,向a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O2(g),发生如下反应:

2NO2⇌2NO+O2,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NO同时生成2nmolNO2

B.混合气体中NO2、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2:

1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NO同时生成nmolO2

D.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解答】解: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NO等效于消耗2nmolNO2同时生成2nmolNO2,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A正确;

B、NO2、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2:

1,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不能说明达平衡状态,故B错误;

C、未体现正逆反应的关系,故C错误;

D、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说明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未达平衡,故D错误;

故选A.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10的Mg(OH)2浊液C(Mg2+)=10﹣8mol•L﹣1(已知Mg(OH)2KSP=1×10﹣16)

B.已知AgClKSP=1.8×10﹣10;Ag2CrO4KSP=1.2×10﹣12则AgCl的溶解度一定比Ag2CrO4大

C.在饱和AgCl溶液中加入NaI固体不会发生变化

D.Fe3+在酸性溶液中一定不会生成Fe(OH)3沉淀

【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分析】A、PH=10的Mg(OH)2浊液,c(OH﹣)=10﹣4mol/L,根据Ksp=c(Mg2+)•c2(OH﹣)计算;

B、设AgCl溶解的浓度为xmol/L,则溶液中的银离子浓度为xmol/L,氯离子也为xmol/L,则根据溶度积为1.8×10﹣10mol2•L﹣2可以计算出x;同理可以设Ag2CrO4溶解的浓度为ymol/L,则溶液中的银离子浓度为2ymol/L,氯离子也为ymol/L,再根据溶度积为1.2×10﹣12mol3•L﹣3计算出y,比较x和y即可解答;

C、在饱和AgCl溶液中加入NaI固体,生成黄色沉淀;

D、铁离子在强酸性溶液中能稳定存在,弱酸性溶液中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

【解答】解:

A、PH=10的Mg(OH)2浊液,c(OH﹣)=10﹣4mol/L,根据Ksp=c(Mg2+)•c2(OH﹣),所以c(Mg2+)=

=10﹣8mol•L﹣1,故A正确;

B、设AgCl溶解的浓度为xmol/L,则溶液中的银离子浓度为xmol/L,氯离子也为xmol/L,则根据溶度积为1.8×10﹣10=x×x,解得x=1.35×10﹣5mol/L

同理设Ag2CrO4溶解的浓度为ymol/L,则溶液中的银离子浓度为2ymol/L,氯离子也为ymol/L,再根据溶度积为1.2×10﹣12=(2y)2×y,解得y=0.8×10﹣4mol/L,故溶解度较小的物质是AgCl,故溶度积小的溶解度反而大,所以Ksp的大小与溶解能力没有一定的关系,故B错误;

C、在饱和AgCl溶液中加入NaI固体,生成溶度积极小的黄色碘化银沉淀,故C错误;

D、铁离子在强酸性溶液中能稳定存在,弱酸性溶液中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故D错误;

故选A.

 

7.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60%,则(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a<b

【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分析】采用假设法分析,假设a=b,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平衡不移动,A和B的浓度应均是原来的

倍,与达到新的平衡时A的浓度变相比判断平衡移动,再根据平衡移动逐项判断.

【解答】解:

采用假设法分析,假设a=b,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平衡不移动,A和B的浓度应均是原来的

倍,但当达到新的平衡时,A的浓度是原来的60%,说明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反应方向移动.

A、平衡时A的浓度是原来的60%,大于原来的

倍,说明平衡向逆反应反应方向移动,故A错误;

B、平衡时A的浓度是原来的60%,大于原来的

倍,说明平衡向逆反应反应方向移动,故B正确;

C、平衡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物质B的质量减小,混合物总质量不变,所以物质B质量分数减小,故C错误;

D、增大体积,压强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说明a>b,故D错误.

故选:

B.

 

8.关于0.01mol•L﹣1NaH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水解反应:

HCO3﹣+H2O⇌H3O++CO32﹣

B.离子浓度关系:

c(Na+)+c(H+)═c(OH﹣)+c(HCO3﹣)+c(CO32﹣)

C.微粒浓度关系:

c(Na+)═2[c(H2CO3)+c(HCO3﹣+c(CO32﹣)]

D.微粒浓度关系:

c(Na+)>c(HCO3﹣)>c(H2CO3)>c(CO32﹣)

【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分析】A.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是碳酸氢根离子结合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促进水电离平衡正向进行,水解反应是可逆反应;

B.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同;

C.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n(C)=n(Na);

D.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

【解答】解:

A.溶质水解反应:

HCO3﹣+H2O⇌OH﹣+H2CO3,故A错误;

B.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离子浓度关系:

c(Na+)+c(H+)═c(OH﹣)+c(HCO3﹣)+2c(CO32﹣),故B错误;

C.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n(C)=n(Na),微粒浓度关系:

c(Na+)═c(H2CO3)+c(HCO3﹣+c(CO32﹣),故C错误;

D.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显碱性,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c(Na+)>c(HCO3﹣)>c(H2CO3)>c(CO32﹣),故D正确;

故选D.

 

9.室温下向10mL0.1mol•L﹣1NaOH溶液中加入0.1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逐滴加入HA溶液至20mL时,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B.b点所示溶液中c(A﹣)>c(HA)

C.pH=7时,c(Na+)=c(A﹣)+c(HA)

D.该酸是弱酸

【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分析】A.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酸HA,开始碱性减弱,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加入10mLHA时恰好反应,而后HA过量,在20mL时溶液呈酸性,抑制水的电离;

B.a点时酸碱恰好中和,溶液pH=8.7,说明HA为弱酸,b点为等浓度NaA、HA混合溶液,溶液呈酸性,说明HA的电离程度大于A﹣的水解程度;

C.pH=7时,溶液中c(H+)=c(OH﹣),结合电荷守恒判断;

D.a点时酸碱恰好中和,溶液pH=8.7,说明HA为弱酸,NaA溶液水解呈碱性.

【解答】解:

A.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酸HA,开始碱性减弱,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加入10mLHA时恰好反应,而后HA过量,在20mL时溶液呈酸性,抑制水的电离,在逐滴加入HA溶液至20mL时,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故A正确;

B.a点时酸碱恰好中和,溶液pH=8.7,说明HA为弱酸,b点为等浓度NaA、HA混合溶液,溶液呈酸性,说明HA的电离程度大于A﹣的水解程度,则:

c(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