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药剂口腔第四册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1942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6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8药剂口腔第四册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08药剂口腔第四册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08药剂口腔第四册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08药剂口腔第四册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08药剂口腔第四册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08药剂口腔第四册语文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08药剂口腔第四册语文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08药剂口腔第四册语文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08药剂口腔第四册语文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08药剂口腔第四册语文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08药剂口腔第四册语文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08药剂口腔第四册语文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08药剂口腔第四册语文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08药剂口腔第四册语文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08药剂口腔第四册语文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08药剂口腔第四册语文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08药剂口腔第四册语文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08药剂口腔第四册语文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08药剂口腔第四册语文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08药剂口腔第四册语文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8药剂口腔第四册语文教案.docx

《08药剂口腔第四册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药剂口腔第四册语文教案.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8药剂口腔第四册语文教案.docx

08药剂口腔第四册语文教案

淄博职业学院《语文》课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教师:

李明亮序号1

授课时间

2010-3-5

授课班级

中专08级、口腔、药剂

上课地点

东校区、315

教学单元名称

《雄关赋》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专业能力

熟悉作者所表达的对祖国坚贞不渝的信念才是真正的雄关的道理

方法能力

掌握课文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表现中心的写法。

社会能力

了解课文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激情,培养爱国热情。

目标群体

学生能掌握继续、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教学环境

通过朗诵把学生带入雄关的壮美环境中。

教学方法

讲授、练习、角色扮演、讨论。

时间安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有战场上为保家为国而奋勇杀敌, 有为国 捐躯,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一兢兢业业、、、、、、 如果我们要表现这一主题 ,可以选怎样的材料。

二、作者介绍

峻青,当代作家,原名孙峻卿,山东海阳人。

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胶东纪事》《黎明的河边》《最后的报告》《海燕》《怒涛》,长篇小说《海啸》,散文集《欧行书简》《秋色赋》等。

峻青的许多作品,生活基础坚实,战斗气息浓烈,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这篇抒情散文发表在1982年6月7日的《人民日报》上,是作者两度登临山海关,经过四年酝酿的精心之作。

1979年夏,作者首次登上名闻遐迩的山海关口。

经过十年动乱之后,作者虎口余生,登临险关,近观望眺,激动异常,思绪万千,当晚彻夜难眠。

但由于当时正忙于写作长篇小说《海啸》而未能动笔写下首次登临雄关的佳文。

1980年作者再次登临时,依然十分激动,感触良多,产生了一种创作的欲望。

于是,准备写篇散文,但在立意上一时难以找到新颖之处,因此,苦思多日,仍未动笔,便决定暂时不写。

直到1982年,作者看到一份材料,谈到十年动乱后,某些人产生了信仰危机,并举了一些触目惊心的事例。

这使作者十分震动,这时作者“忽然思想的火花一闪”,又想起了一直活跃在作者记忆中的山海关,于是一个新的立意便产生了,信念是最坚强的雄关。

本文也就像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那样产生了,“雄关”也就被作者赋予了更深刻的含义。

可见,《雄关斌》写于我国人民经受十年内乱之后重新开始励精图治、振兴中华的日子里,文中字里行间所洋溢的爱国之情,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我们应当好好阅读这篇经作者深思熟虑而成的精心之作。

三、课文讲析

1、快速阅读课文,小组探讨问题

  1).本文分为几部分?

提示:

三部分:

第一部分(1~10段),写童年仰慕雄关、热爱国土真挚、深沉的心情和遇雄关而未见的失望与遗憾;第二部分(11~33段),写亲眼见到的气势磅礴的雄关以及雄关在历史和现实中的作用——抵御外侵、激励人们的爱国情感;第三部分(34~43段),写人们心中的雄关。

指出“真正坚固的雄关,只有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2).作者的思路是怎样展开的?

提示:

思慕中恍惚迷离的雄关→眼前气势磅礴的雄关→心中固若金汤的雄关。

3).连接思慕中的雄关、眼前的雄关与心中的雄关的纽带是什么?

它们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提示:

三者连接的纽带是小伙子和女作家的戎装拍照。

作者抓住戎装拍照这件习以为常、不受人们重视的小事,加以联想,首先揭示戌装拍照的背后所包含的深刻含义——俨然是一位身扼重关、力敌千军的守

 

关武士,叱咤风云的巾帼英雄,正因为有这样的武士和英雄,雄关才成为抵御外侵的英雄好汉;接着,又联系历史,列举出山海关一次次蒙受屈辱的历史事实,说明那“固若金汤”的雄关,是从来就不存在的,而真正坚固的雄关,只有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于是,作者就得出真正无比坚固的雄关是心中的雄关——对社会主义、对革命事业、对我们伟大祖国的坚贞不渝的信念这样的结论。

思慕中的雄关、眼前的雄关和心中的雄关就是这样巧妙而自然地连接起来了。

4).本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提示:

本文通过对山海关的思慕和描写,热情地歌颂了这一古老的雄关,同时,又通过对山海关的回顾,用大量史实证明了“真正坚固的雄关,只有存在于人们的心中”的道理,并明确指出:

“对社会主义、对革命事业、对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坚贞不渝的信念,就是最坚固最强大的雄关,是任凭什么现代化的武器都不能攻破的雄关。

5).文中哪些地方是以记叙为主、以议论为主?

说说作者是怎样抒情的。

提示:

以记叙为主的片断:

①第3段“我的四爷,是一个关东客……悲惨往事和种种见闻。

②第5段“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那关外的离愁……”

③第6段“善感的心灵……慷慨激昂的情怀。

④第10段“机会不是没有……模糊的影子。

⑤第24段“也许是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叱咤风云的巾帼英雄。

以议论为主的片断:

①第30段“在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上……累累白骨。

②第32段“如今,这雄关虽已成为历史陈迹……激励着人们的爱国情感。

③第33段“我相信……奔赴杀敌卫国的战场。

④第39~42段“由此看来…(固若金汤)的雄关。

2、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文的思路和结构是怎样的?

分析:

下面分析一下作者思路和文章的结构。

开头两句交待了描写对象——山海关,同时奠定了抒情的基调。

接着笔锋一转,谈起儿时对雄关的思慕,尽管解放后还渴望看到山海关,但那渴望仍是儿时“模糊的影子”。

经过一番蓄势之后,作者着手写眼前的雄关,先写总体印象,再强调雄关的气势和地势的无与伦比,然后分别写城楼、形势和四眺的景象,进而产生了感受和遐想——童年的梦又复活了。

而这时巧妙的安排了一个戎装拍照的小插曲,把心中的雄关和眼前的雄关连接起来。

从拍照谈到雄关的历史作用——抵御外侵,又谈到现实意义——激励人们的爱国热情。

而爱国热情聚合在一起,便凝结成更坚固的,心中的雄关。

接下来,列举了一桩桩山海关蒙受屈辱的历史事实,证明所谓“固若金汤”的雄关,是从来就不存在的。

这样,层层铺垫,层层深入,直到结尾点明题旨:

坚贞不渝的信念是无比坚强的雄关。

作业

课后练习题

教学反馈

重点突出,学生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淄博职业学院《语文》课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教师:

李明亮序号2

授课时间

2010-3-12

授课班级

中专08级口腔、药剂

上课地点

东校区、315

教学单元名称

《故乡的榕树》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专业能力

熟悉课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表达作用

方法能力

了解课文由眼前景物展开联想写法

社会能力

掌握课文通过榕树及与榕树有关的人和事的叙写所表达的思乡之

目标群体

学生能掌握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教学环境

通过朗诵把学生带入作者家乡美丽的环境中。

教学方法

讲授、练习、讨论。

时间安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课文

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二、作者介绍

黄河浪:

原名黄世连,曾用“洪荒”等笔名。

1941年生于福建省长乐县。

中学时代就酷爱文艺,善绘画,他的许多画被选送参加在国外举办的国际少年儿童画展,并获奖。

1960年考入福建师院中文系后,便从诗歌起步,走上了文学道路,,先后在《福建文艺》《人民文学》《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作品,获好评。

诗歌《两代人》等被译成英文和法文。

1975年赴港定居,从事绘画并坚持业余写作,先后在香港的《海洋文艺》《文汇报》《新晚报》《七十年代》和内地的《当代》《作品》《花城》《海霞》等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歌和散文;还同妻子合作以“连云”为笔名发表了一些小说。

福建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他的诗集《海外浪花》《大地诗情》。

《故乡的榕树》获香港第一届(1979)中文文学奖散文组冠军奖之后,曾被海内外十多家报刊转载

三、课文讲析

1、朗读课文,思考:

课文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

本文抒发了思乡的感情,乡愁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在当代,“乡愁”更是港台作品中的一个突出的主题。

2、细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写了作者故乡的几棵榕树,具体写了故乡的那些事情?

(1)划船——小伙伴——天真无邪的友情

(2)榕树被烧的传说——老人——世代相传

(3)烧纸钱祈福——女人——人们对榕树的敬重  

(4)治癣——母亲——细腻深厚的亲情              

(5)(最难忘的事)折树枝——祖母——同上

(6)乘凉——农人们——淳朴悠闲的乡情

(7)夏夜——我——纯真浪漫的童趣

物————事—————人——————情         

借物抒情(寄情于物、托物抒情)

作者描写榕树时,把感情寄托于对榕树的眷爱之中,借榕树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感情。

通过榕树写了故乡的风土人情,榕树就成了作者回忆友情、亲情、乡情的载体。

 

3、提问:

(1)为什么榕树会引起作者的思乡之情呢?

(2)是哪里的榕树引起作者的思乡之情的?

(3)引起思乡之情的触发点是什么呢?

快速阅读课文1至3段,回答以上问题。

明确:

(1)榕树下有作者童年生活的点点滴滴,有亲切感。

 

(2)香港住所左边土坡上的两棵老榕树。

 (3)作者是触景生情的,除了是有两棵相似的老榕树外,还有什么是触发作者思乡之情的条件呢?

作者平常就很喜欢带小儿子到榕树下散步,因为那里周围的景色构成了——一个小小的儿童世界,与他小时候在榕树下玩耍的环境相似。

更重要的引发作者回忆童年事情的原因是——我卷制成的小哨笛的熟悉的哨笛声。

使我的心像小鸟一样从哨音里翅飞了出去……

所以说,文中作者首先是触景生情,于是寄情于景,托物抒情,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与怀念。

这种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运用这种写作方法,关键是要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四、写作特点:

文章把明快流畅的叙述、绘声绘色的描写、感人肺腑的抒情结合来,创造出一个优美的意境,将故乡平凡的生活掠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1)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课文所记的内容,都是一些琐碎平凡的生活小事,写得舒徐流畅,充满感情,表现出故乡和故乡人的淳朴、可爱、可亲。

描写和抒情笔墨不多,但生动感人。

如写老祖母的形态,使人难以忘怀。

(2)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摹景物,抒发情感。

对榕树的形状、作用的描写字字蕴真情,含深意。

如第五段对榕树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寄托着作者无限的情思。

第10段写儿时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夜,有画面,又音响,有动作,有感情。

 

作业

课后练习题1-4

教学反馈

重点突出,学生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淄博职业学院《语文》课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教师:

李明亮序号3

授课时间

2010-3-19

授课班级

中专08级护、口腔、药剂

上课地点

东校区、315

教学单元名称

《离太阳最近的树》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专业能力

熟悉课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表达作用

方法能力

掌握课文融冷峻的叙事和描写于一体,寄寓深刻思想的写作特色

社会能力

熟悉作者在文中蕴含的热爱自然的感情和保护环境的忧患意识

目标群体

学生能掌握继续、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教学环境

通过朗诵把学生带入当时的环境中。

教学方法

讲授、练习、角色扮演、讨论。

时间安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2008年中国喜事连连,其中振奋人心的一件就是成功举办了2008年奥运会,此届奥运会的主题是绿色奥运!

是的。

在我们的生活里,每天都弥漫着绿意。

绿色是地球的基本颜色,孕育着生命和未来。

如果没有绿色,我们这个世界将是不可思议的。

然而,就在三十年前,在西藏阿里,人们却亲手毁灭了他们生活里唯一的绿树。

当代国家一级作家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以平静而深沉的笔调为我们唱了一曲颂歌,但更是一曲悲歌。

下面我们共同欣赏作者用心写出的这首歌,并思考:

1、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树?

这种树什么样子?

2、为什么说这是一首颂歌,作者在歌颂什么?

3、这首悲歌悲叹的是什么?

二、作者介绍

毕淑敏:

女,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文学硕士。

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附属学校。

1969年入伍,在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

1980年转业回北京。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等各种文学奖三十余次。

三、讲析课文

1、通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红柳的句子,初步感受红柳强大的生命力、不屈的精神和它对人类的贡献,思考下面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写红柳丛对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

(2)红柳与冰山有什么相似之处?

把红柳比作冰山有什么意义?

(3)找出文中描写挖掘红柳树的句子和段落,进一步从侧面了解红柳的顽强性格,初步感受文章蕴含于“挖红柳”这一事件的深刻含义:

作者祥写司务长和“我”算账的过程有什么用意?

作者为什么要详写人们挖掘红柳根的艰难过程?

2、文章深刻的思想蕴含在平平常常的叙述和描写之中,将颂歌歌唱得平静,将悲歌唱得深沉。

文章涉及的是人与自然的话题,但作者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顺着时间顺序,向读者讲述了一个30年前的故事:

一队士兵,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雪域,餐风宿露,用铁锨、斧子,甚至用炸药挖掉了离太阳最近的唯一的绿树---红柳。

(1)作者对红柳的美的内涵进行了多方位的观照。

红柳的美在一个广阔壮观的背景下展示:

“冰峰林立,雪原寥寂”---红柳的生长环境,展示故事发生的背景。

“酷寒和缺氧”---突出了红柳树生长环境的恶劣,衬托出红柳生长的不易,暗示了红柳树在高原雪域中的珍贵。

“微笑”---用得极好,它写活了红柳面对“酷寒和缺氧”那种从容

 

不迫怡然自得的神态,生动地表现了它那顽强的生命力。

把红柳比作冰山等---作者从红柳树内在的力量和体量来透视,既赞美红柳的顽强的生命力和伟大力量,更为写砍伐红柳作伏笔,突出悲剧效果。

(2)挖掘红柳的过程:

这是文章的妙笔所在。

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雪域中挖掉那唯一的能固住流沙,能给人们带来绿色的树,这是一个悲剧,它的可悲,不仅在于人们亲手毁灭了这唯一的绿树,破坏了生态环境,更在于人们并未意识到自己可悲,还理直气壮,振振有词。

文章并没有直说,而是蕴含在平常的叙述中,让人们在笑过之后回味这苦涩的眼泪和深深的无奈。

“可怕的工作量”---“花费几天的时间,将大半个沙山淘净”“需请来最有力气的男子汉,用利斧”“用炸药”很平静的叙述,很悲得意蕴。

文章结尾时点睛之笔。

四、写作特点:

(1)作者用一种普遍的超时空的情感去观察事物,把自己的情感升华为对社会的成熟思考,显示了一种平静的成熟。

文章滚沸着作者的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精神。

作者对红柳是以一种可爱的生命进行观照的。

可悲的人们并没有珍惜红柳,还亲手毁灭了它。

人类的这种行为带给地球的灾难是毁灭性的。

文章浸染着一种沉重的悲哀。

不仅是人们亲手破坏了自己的生存环境,更在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而我们又不能把责任全归在他们身上,这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必须面临的问题。

(2)语言流畅,蕴藉含蓄。

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味一体。

文章令人回味再三的艺术魅力,来自隐而不露、冷峻的叙事风格。

文章对红柳的描写很出色:

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既描写了外形,也刻画了精神。

课文的结尾很有特色。

它的妙处不在于把话说完,而是用描写、议论、抒情等手法构筑了一个个具体的形象,让读者去想象去寻味;或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让读者去思考。

作业

课后练习题1-4

教学反馈

重点突出,学生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淄博职业学院《语文》课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教师:

李明亮序号4

授课时间

2010-3-26

授课班级

中专08级护、口腔、药剂

上课地点

东校区315

教学单元名称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专业能力

了解课文驳论与立论并重的论证特点

方法能力

掌握课文抓住对方观点的要害,针锋相对地予以批驳的方法

社会能力

熟悉作者在文中蕴含的战斗精神。

目标群体

学生能掌握立论和驳论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环境

通过朗诵把学生带入当时时代背景中。

教学方法

讲授、练习、讨论。

时间安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课文

鲁迅先生著名小说《阿Q正传》,故事通过阿Q的命运表现了鲁迅对中华民族的深刻审视和热切关注。

我们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读到过鲁迅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是的,鲁迅就是一位毕生追求中华民族的民主自由的战士。

1936年他去世时,上海民众在他的遗体上覆盖了写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布,以表达对鲁迅伟大人格的深深敬仰。

鲁迅先生博大精深的思想至今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

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

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

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

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

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

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

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

的一个月,就发烧,“自觉肋痛”,肺病已相当严重。

文章写完之

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

“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

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

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

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

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

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

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

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

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

再则,它以这种问句的形

式出现,悬而不论,这是很巧妙的。

若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太直

白,没有张力;而现在的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

观点的自信,或也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内容

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这就使标题内涵非常丰富。

鲁迅向来擅长在标

题上做足文章,这篇也是一样。

三、研习课文 

(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二)突出重点、难点

1.诵读第1—5段,讨论探究: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

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

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

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

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

(2)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

“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

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

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2.品读第6—9段,讨论探究: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

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

“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

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

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丁。

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

“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

“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

他说:

“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这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

作业

课后练习题1-5

教学反馈

重点突出,学生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淄淄博职业学院《语文》课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教师:

李明亮序号5

授课时间

2010-4-2

授课班级

中专08级护口腔、药剂

上课地点

东校区315

教学单元名称

《不求甚解》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专业能力

了解课文驳论与立论并重的论证特点

方法能力

掌握课文针对对方认识过程的逻辑错误展开反驳的方法

社会能力

了解“不求甚解”这种读书态度和方法的合理性,学习辩证地看问题。

目标群体

学生能掌握立论和驳论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环境

通过朗诵把学生带入当时时代背景中。

教学方法

讲授、练习、讨论。

时间安排

教学过程设计

1、题解:

不求:

不追求。

甚解:

比较深刻的理解。

“不求甚解”是陶渊明的一句名言,作者以它为题意在要真正理解陶渊明的本义。

2、作者简介:

马南邨:

(1912—1966)邓拓的笔名,福建闽侯人。

1930年参加“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晋察冀日报》社长等职,全国解放后先后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及《前线》杂志总编辑和北京市文教书记等职。

1962年3月,以“马南邨”的笔名在《北京晚报》开辟《燕山夜话》杂文专栏一直写到同年9月2日。

邓拓的杂文寓教于乐,针砭时弊,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十年动乱初期,被“四人帮”迫害致死。

3、课文讲析

1)让一个学生朗读全文,其余的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

①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这位同学读得好在哪里?

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快速阅读《不求甚解》,边读边思考:

找出“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含义

明确:

不求甚解的含义有两层:

一是表示虚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