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56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96587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56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56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56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56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56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56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56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56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56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56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56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56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56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56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56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56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56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56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56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56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56单元.docx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56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56单元.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56单元.docx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56单元

泗水县卞桥小学

集体备课之单元备课卡

单元

第五单元 

主备课人

颜雪

教学内容

综合性学习:

遨游汉字王国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今后进行综合性专题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勇于承担一定的任务,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4.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意识。

5.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探究意识的形成。

教材分析

教材所提供的三个线索,如同三扇窗户,充分展现了汉字的独特与神秘,为学生投入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如果学生以往学习汉字更多只是满足掌握一种工具,停留在会写、会用的工具层面,那么,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则是立足一个更为高远和开阔的背景,让学生从宏观上历史地、审美地去感受和发现汉字,那必定是一段充满新奇与快乐的精神之旅。

单元导语语言精炼,内容丰富。

学生从一开始就可以介入学习活动,让他们根据教材提供的路径搜集材料,然后课堂里一起交流、分享。

因为各人理解的角度、掌握的资料有差异,通过课前活动,教师可以了解到开展学习活动所需的知识准备状态、兴趣投入程度,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水平,为接下去的分组活动提供参考。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意识。

3.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探究意识的形成。

 

教学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

教具准备

 

小黑板、图片

课时安排

 

《有趣的汉字》5课时

《我爱你,汉字》7课时

 

 

泗水县卞桥小学

集体备课之课时备课卡

课题

有趣的汉字

课型

新授 

第1-5课时

中心备课人

颜雪

二次备课人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今后进行综合性专题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勇于承担一定的任务,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教学重点

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用具

ppt

中心备课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揭示学习内容

1.导语:

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

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

你们对汉字有更多的了解吗?

(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2.打开书P77页,指名读关于汉字的介绍。

3.揭示内容。

同学们,你们的发言,再加上刚才书上的介绍,这仅仅是对汉字的初步了解,你们想不想更多的了解汉字?

好,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板书课题 遨游汉字王国)

整体阅读,感受汉字的神奇

(一)教师谈话:

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P79—85页,让我们共同阅读“阅读材料1—4”,真实地感受汉字的神奇吧。

(二)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4”,思考:

这四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说明汉字有趣的?

为什么说是有趣的?

2.除了上述四种汉字有趣的现象外,你还知道哪些汉字有趣现象?

3.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四)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学生汇报第一题。

[要点:

A字谜;B谐音;C仓颉造字;D“册、典、删”的来历]

(1)关于字谜:

请学生先独立猜出谜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汇报。

[答案:

萌;曼;日;香;;;刘、孙、杜、林]

(2)关于谐音:

师问:

课本中例举了几种有趣的谐音?

[答案:

歇后语;古诗;对联;笑话]

师问:

能说出是哪两个字谐音吗?

(3)关于仓颉造字:

学生读完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传说。

(4)关于“册、典、删”的来历:

学生读完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这几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然后说一说

自己知道的其他汉字的来历。

注意检查几个生字的读音。

2.学生汇报第二题。

教师作适当评点。

总结拓展,激发学生探究

教师谈话:

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汉字的有趣,的确,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究汉字的奥秘,进一步学习汉字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将利用这些有效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第二课时

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

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次以综合性学习为主线进行整组学习的单元。

那么如何开展好综合性学习呢?

2.提示:

在我们的课文中,有对我们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本P78页。

3.学生自由读P78页上面一段话。

4.学生汇报从这段话中知道的要求。

(教师相机强调:

(1)自由组成小组

(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的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

围绕“汉字的有趣”,有选择地开展活动,注意要认真阅读提供的材料)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

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课外实践,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第三、四课时

(说明:

在确保活动中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教师要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需要安排两课时的时间进行活动。

第五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几节课我们认真制订了小组活动计划,大家一定按照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一定体会到了汉字的有趣。

这节课,我们就来汇报大家开展活动的情况。

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一)字谜大擂台。

1.教师引言:

首先,我们从汉字的猜字谜开始。

同学们,大家在课外一定收集了不少汉字字谜,还有的同学自己编写了一些字谜呢。

现在,我们要举行字谜大擂台活动,大家准备好了吗?

[活动说明:

教师事先将学生收集和编写的字谜和谜底集中进行整理,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必答题、抢答题个若干道,分别用不同的信封装好,以便主持人活动时使用。

]

2.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1)全班分成四个活动大组。

将每个小组成员进行编号,每个组人数尽可能相等。

(2)在班级选出一位活动主持人,五位裁判员,一位记分员。

(3)必答题每题5分。

答对加5分,答错不扣分。

(4)抢答题每题8分。

答对加8分,答错扣8分。

3.活动开始。

(1)第一轮必答题。

每组的1—4号选手回答。

(2)第一轮抢答题。

选手进行抢答。

(3)第二轮必答题。

每组的5—8号选手回答。

(4)第二轮抢答题。

选手进行抢答。

[说明:

教师根据活动的效果和学生人数进行控制,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

]

4.交流体会,感受乐趣。

活动结束后,可以请自编字谜的同学介绍编字谜的过程和自己的体会,也可以介绍自己在收集字谜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

(二)谐音俱乐部

1.教师谈话:

刚才我们进行了紧张激烈的字谜大擂台,大家不仅通过猜字谜积累了汉字的知识,而且从中感受到了汉字的无穷乐趣。

下面让我们轻松一下,进入我们的谐音俱乐部,再次享受汉字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

2.互动游戏:

(1)歇后语:

一生说自己搜集的歇后语前半句,指名其他人说后半句。

(2)古诗:

一生读自己搜集的古诗,指名其他人说其中的谐音字。

(3)对联:

一生说自己搜集的对联上联,指名其他人说对联下联,并说出其中的谐音字。

(4)笑话:

一生介绍自己搜集的笑话。

其他人说笑在何处。

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实践

教师谈话:

同学们,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充分感受到汉字的无穷乐趣,让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做学习的主人。

课下,大家可以把自己收集的字谜,有趣的谐音现象,整理归类,然后在教室里出一期黑板报。

总结全课

同学们,大家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性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制订活动计划,我们还通过搜集大量的学习资料,感受到祖国文字──汉字的有趣。

我们的收获真大。

大家还想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进一步了解汉字,加深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吗?

好,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泗水县卞桥小学

集体备课之课时备课卡

课题

我爱你,汉字

课型

新授 

第6-12课时

中心备课人

颜雪

二次备课人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意识。

2.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探究意识的形成。

教学重点

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用具

 ppt

中心备课

二次备课

第六、七课时

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

前面几节课,大家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进行了一个阶段的综合性学习,相信大家对综合性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下面,我们将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

2.导入新课:

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呢!

只要我们主动地了解,积极地搜集,相信大家一定会了解到更多的历史。

那么,在汉字几千年的历史中,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去了解呢?

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的P85—90页的“阅读材料”。

整体阅读,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一)教师谈话:

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P79—85页,让我们共同阅读“阅读材料1—7”,具体地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吧。

(二)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7”,思考:

这七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介绍汉字的历史和文化的?

2.除了上述七个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外,你还知道哪些?

3.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四)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学生汇报第一题。

教师作适当点拨。

[要点: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一点值万金;街头错别字;赞汉字;古代书法作品赏析;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1)关于“汉字的演变”:

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演变的过程,教师可以再找一两个汉字的演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国汉字演变的规律。

(2)关于“甲骨文的发现”:

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请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最后请学生在全班说一说。

(3)关于“一点值万金”:

先由学生自读,然后互相说一说为什么“一点值万金”?

最后和同学交流一下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4)关于“街头错别字”:

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中出示的街头标牌,说一说哪些字错了,并给予改正,然后对自己的作业本进行检查(检查方式可以是自查,也可以是同学互查)。

(5)关于“赞汉字”:

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在全班汇报读。

(6)关于“古代书法作品赏析”:

学生仔细观察两种字体的不同,说一说各自的特点,然后教师再出示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共学生欣赏。

(7)关于“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A、教师谈话:

这是一篇很有感情的文章,让我们认真读一读,在遇到生字的地方多读几遍。

B、学生自主读课文。

C、检查课后生字表中生字掌握的情况。

D、学生再读课文,注意将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认真体会作者热爱汉字的感情。

E、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师生共同评点。

F、全班集体朗读课文。

G、学生将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抄下来。

总结回顾,布置任务

教师总结:

通过上面“阅读材料”的学习,我们不仅增长了更多的汉字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更增进了对汉字的了解,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大家学习得很有收获。

布置任务:

下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些方面的内容,制定活动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第七课时

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

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已经进行了综合性学习,大家对综合性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

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

(教师相机强调:

(1)自由组成小组

(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

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84页。

4.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P84页的“活动建议”。

[要求:

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

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的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

围绕“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

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课外实践,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和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第九、十课时

[说明:

因为要进行社会用字调查活动,同时为确保活动中学生的安全,教师要有组织地带领学生走上街头,进入社区,所以需要安排两课时的时间进行活动]

第十一、十二课时

激趣谈话,明确任务

1.教师谈话: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大家一定积累了不少关于汉字历史和文化的资料,在活动中一定有不少收获。

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

首先,请大家讨论一下,你打算怎样汇报?

2.学生讨论,师生共同评点。

[说明:

若学生提出合理的、科学的建议,教师可以予以采纳;若没有,则按照如下建议进行]

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一)小小展示台──汉字历史大揭秘

1.教师引导:

同学们,汉字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从最早的甲骨文开始,其间走过了一条有趣的发展之路。

在我们人类一步步揭开汉字神秘面纱的过程中,也有着许许多多动人的传说。

下面请大家将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拿出来和其他同学一同分享。

2.分组交流,共享资料。

学生在小组内由组长组织进行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介绍,介绍完后,大家可以互相传看。

[说明:

学生提供的材料最好是多种多样的,如有一般文本的文字、图片的,有在网上搜集到的电子文本,也有口头介绍的……]

3.全班汇报展示。

由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汇报。

(二)小小故事会──“一字之差”的教训

1.教师引导:

正确使用汉字,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字值万金”的教训吧。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教训还有很多很多。

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相信大家一定搜集到不少这样的事例吧。

2.组内互说,推选代表。

3.全班赛说,评选“故事大王”。

4.说说听完故事的体会和感受。

(三)小主人在行动──我为用字规范出点力

1.教师引导:

同学们,在我们的综合性学习的计划中,安排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社会调查活动。

大家是如何开展这一活动的呢?

请每个组的组长汇报一下活动开展的情况。

2.组长汇报活动开展情况。

教师给予适当点拨和评价。

3.教师小结,并提出展示社会调查成果的要求:

(1)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打算怎样汇报;

(2)然后进行合理的分工;

(3)在小组内进行预演;

(4)小组合作在全班汇报。

[教师提示注意的几点:

展示的形式要多样:

A、实物类:

书籍报刊、小型招牌广告、商标……

B、照片类:

大型招牌广告、大型商品的商标、各种食物菜谱、各种商品信息……

C、记录类:

电视字幕、各种公文、信函……

D、其他。

展示的内容要全面:

A、不规范的字与规范字对比表

B、简单的调查报告

C、给有关部门的建议书

D、有关部门的回信或答复书

E、不规范用字单位的整改意见及整改反馈书]

(四)小小书法展──感受书法艺术美

1.教师谈话:

同学们,中华汉字不仅是文明的使者,也是一种特殊艺术的重要载体。

历来,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为众多文人墨客所喜爱。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崇尚书法艺术的人数不胜数。

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计划中,我们安排了举办一次书法作品展览。

看,我们的教室被大家布置得宛如书法艺术的殿堂。

大家可以自由参观。

2.教师提出参观要求:

(1)参观时,注意言行文明,不要拥挤,不要大声喧哗。

(2)参观时,注意认真欣赏,了解各种书法艺术的特点。

(3)参观时,可以向班上有书法特长的同学请教练字的方法。

3.学生进行参观活动,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1.总结回顾:

同学们,我们又一次经历了综合性学习,大家通过认真拟订计划,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受到了情感熏陶。

希望大家将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到的本领应用到日常的学习中去。

2.拓展延伸:

这次综合性学习虽然结束了,但对汉字的探究并没有结束。

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继续探究汉字的相关问题,可以参考教材中的提示,想一想自己最想探究哪些方面,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泗水县卞桥小学

集体备课之单元备课卡

单元

第六单元 

主备课人

颜雪

教学内容

《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口语交际.习作六》.《回顾拓展六》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单元的39个生字和词语盘点中的生词。

2: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

3:

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单元导语中就点出了本单元的主题:

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

教材中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篇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一个“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

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让人感动,引人思考。

在本组教材的教学中,要紧紧扣住“父母之爱”。

教学重难点

 

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

 

课时安排

精读课文2课时

自读课文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3课时

回顾.拓展1课时

 

泗水县卞桥小学

集体备课之课时备课卡

课题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课型

新授 

第1课时

中心备课人

颜雪

二次备课人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想象父亲抢救儿子的画面。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的心理有哪些变化,从而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父爱的伟大的。

3.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难点

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法学法

教学用具

 

中心备课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讲生活中的一则实例,让学生谈感受。

曾有这样一则报道:

有一位母亲买菜回家,突然看见自己三岁的儿子正从自家五楼的阳台上摔下来。

这位母亲一下子从很远的地方跑过去,居然接住了小孩。

后来,消防队员做了一个实验,让这位母亲从同一地点、同一时间跑过去,这位母亲却接不住一个沙包。

这是为什么呢?

2.揭示课题。

了不起的母亲瞬间爆发了超常的爱的力量,避免了惨祸的发生,拯救了孩子。

当地震灾害突然降临时,父爱又会爆发出怎样的力量呢?

1994年,当巨大的地震的危害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八课──《地震中地父与子》。

板书课题并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明确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画出使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4)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注明自己不懂的问题。

2.学生自由读文,交流学习收获及不懂的问题,同时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坚定”“颤抖”等词语。

三、学生默读课文,提出问题

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师生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

(1)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心理有哪些变化?

(2)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

试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体会。

(3)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进行描写来表达父爱的?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心理变化

1.学生细细品读课文,找出能体现父亲救助儿子心理变化的句子。

2.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能体现父亲心理变化的重点句子,并体会父亲当时的心理。

(1)冲向废墟(第3自然段),抓住”眼前一片漆黑”“大喊”“大哭”,体会父亲的悲痛和绝望。

(2)寻找儿子(第5──10段),抓住父亲与其他父母的对比和父亲与救火队长、警察的对话,体会父亲的悲伤和坚定。

(3)发现儿子(第12──19段),抓住父亲与儿子的对话,体会父亲的欣喜。

(4)父子相见(第22──24段),抓住“颤抖”“了不起”“紧紧拥抱”,体会父亲的幸福和自豪。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泗水县卞桥小学

集体备课之课时备课卡

课题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课型

新授 

第2课时

中心备课人

颜雪

二次备课人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用具

 ppt

中心备课

二次备课

一、品读课文,感悟伟大的父爱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从一次大地震中,一对父子靠着互相坚定地信念,父亲终于救出了儿子和儿子的14名同学的事情)

2.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

请自由朗读课文后,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3.师生交流后,引导学生重点感悟以下语句: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

这个句子说明了什么?

(父亲关爱孩子,担心孩子会有危险了。

)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

(“冲”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