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行业网络营销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61975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装行业网络营销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服装行业网络营销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服装行业网络营销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服装行业网络营销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服装行业网络营销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服装行业网络营销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服装行业网络营销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服装行业网络营销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服装行业网络营销方案.doc

《服装行业网络营销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行业网络营销方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服装行业网络营销方案.doc

服装行业网络营销方案

2008-11-2809:

26

摘要

一、市场概况

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全世界每三件服装,其中一件来自于中国生产。

2007年1-12月份,中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201.59亿件,其中梭织服装94.56亿件,针织服装107.03亿件,与2006年同期相比分别提高了14.36%、13.13%和15.47%。

规模以上企业产量约占全行业服装总产量的3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近6个百分点。

2007年全行业服装产量为512亿件,与2006年持平,其中:

梭织服装178亿件,同比下降1.11%;针织服装334亿件,同比增长0.60%。

另外根据全球知名市场分析专家EuroMonitorInternational的一篇关于中国服装鞋类的报告,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越来越多注重时尚的消费者,中国服装及鞋类市场必将快速增长。

EuromonitorInternational指出,中国城市消费者生活富足,而且对时尚的关注与日俱增。

但是同时,在中国的乡村,主要还是出于实际因素的考虑来购买服装。

只有中国消费者获得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才能刺激到他们对高质量服装和鞋类的需求。

这样中国的消费品市场才可以取得最终的胜利。

这份中国服装及鞋类报告回顾了中国在1999-2004年的流行趋势,并对今后至2009年进行了展望。

WGSN从中摘出了时下最新的一些关键数据及流行趋势。

预测中国的纺织品及服装销售总量在2005年占全球的47%,而2001年这一数字仅为16%。

这个大幅度增长,缘于大众化服饰的增加、世界自由贸易及持续的国内经济增长。

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基地,而将来国内消费品市场的成功会取决于持续强劲的经济增长。

Euromonitor预测,中国服装和鞋类的零售额将分别从2005年的人民币7616.39亿元,2006年的人民币8328.61亿元,2007年的人民币9137.5亿元,2008年的人民币10044.1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人民币11033.4亿元。

总体来说,服装行业是一个年产值超万亿级别的产业,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提升对高质量服装的需求,其增长速度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目  录

一、市场概况                                            3

二、行业营销方式                                    3

(一)、推送式营销                                3

(二)、网络营销                                    3

三、服装网络营销的现状                        5

(一)、中国互联网基本状况                5

(二)、行业用网与网络营销                5

四、服装行业网络营销的定位与特点    7

(一)、服装行业网络营销定位            7

(二)、行业网络营销特点                    8

(三)、行业网络营销开展策略与步骤8

五、服装行业网络营销案例                    9

一、市场概况

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全世界每三件服装,其中一件来自于中国生产。

2007年1-12月份,中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201.59亿件,其中梭织服装94.56亿件,针织服装107.03亿件,与2006年同期相比分别提高了14.36%、13.13%和15.47%。

规模以上企业产量约占全行业服装总产量的3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近6个百分点。

2007年全行业服装产量为512亿件,与2006年持平,其中:

梭织服装178亿件,同比下降1.11%;针织服装334亿件,同比增长0.60%。

另外根据全球知名市场分析专家EuroMonitorInternational的一篇关于中国服装鞋类的报告,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越来越多注重时尚的消费者,中国服装及鞋类市场必将快速增长。

EuromonitorInternational指出,中国城市消费者生活富足,而且对时尚的关注与日俱增。

但是同时,在中国的乡村,主要还是出于实际因素的考虑来购买服装。

只有中国消费者获得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才能刺激到他们对高质量服装和鞋类的需求。

这样中国的消费品市场才可以取得最终的胜利。

这份中国服装及鞋类报告回顾了中国在1999-2004年的流行趋势,并对今后至2009年进行了展望。

WGSN从中摘出了时下最新的一些关键数据及流行趋势。

预测中国的纺织品及服装销售总量在2005年占全球的47%,而2001年这一数字仅为16%。

这个大幅度增长,缘于大众化服饰的增加、世界自由贸易及持续的国内经济增长。

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基地,而将来国内消费品市场的成功会取决于持续强劲的经济增长。

Euromonitor预测,中国服装和鞋类的零售额将分别从2005年的人民币7616.39亿元,2006年的人民币8328.61亿元,2007年的人民币9137.5亿元,2008年的人民币10044.1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人民币11033.4亿元。

总体来说,服装行业是一个年产值超万亿级别的产业,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提升对高质量服装的需求,其增长速度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互联网络正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同样也在改变着服装业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服务方式,服装企业只有适时而变,才能免遭淘汰。

其次,基于互联网的网络营销是一种划时代的营销方式,是传统企业融入知识经济的管理工具和思维方法,对此服装企业应该有充分的认识。

为了适应网络的趋势,传统企业必须重新考虑并发挥自己的商业潜力,必须对商业系统作出融入商务网络的新的安排,必须以网络营销为武器,使产出(产品和服务)能让顾客满意,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二、行业营销方式

(一)、推送式营销

服装行业采取的各种传统营销方式,如户外广告、报纸广告、电视广告、门店销售等,主要采用的是推送(Push)方式,营销者通过发挥大众媒体的传播能力,将信息快速地传递给消费者。

营销者是信息的主动推送方,消费者是各种信息的被动接受方,营销者可以清楚地传递自己想要传达的信息,但是消费者不能直接将意见反映给营销者,营销者只能借助市场调查和销售业绩来了解营销活动的结果,造成营销者与消费者之间无法完全沟通信息,不但使营销的时间拉长和费用开销变大,而且因为消费者成为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必将对此产生反感。

(二)、网络营销

网络媒体特性与此不同,网上营销主要采用的是“牵引”(Pull)方式,网络媒体采用“多对多”的营销模式,可提供一个即时的新的传播模式。

网络上的消费者既可以是信息接受者,也可以是信息发送者,营销信息针对的消费者可以有很大的主动权,可以自主决定在什么时候浏览、到哪个网页去浏览、浏览什么内容的信息,另外消费者如果对互联网上的服装广告感兴趣,可以点击相关的内容,得到更加详细的资料,这样营销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网络营销区别于传统营销的根本原因是网络本身的特性和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回归。

其核心是将原本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策略,改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即实现。

“4P”(即产品:

product、价格:

price、通路:

place和促销:

promotion)到“4C”(即顾客的欲望和需求:

Consumer’sWantsandNeeds、满足欲望和需求的成本:

CosttoSatisfyWantandNeeds、方便购买:

ConveniencetoBuy,以及与消费者的沟通:

Communication)的转换。

从传播学的角度讲,互联网络只能算是一种新兴的媒介,虽然这种媒介覆盖了传统媒介(包括报纸、杂志、电话、传真、电视、广播等)的大部分特点。

然而网络的影响却不止这些,触过网的人都明白,它所触及的不是技术也不是媒介,而是一种以信息为标志的生活方式,而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的了变化必然导致市场营销手段的变化。

网络的这种异化力量表现在消费者心理上,至少产生了如下的一些特征变化:

1、强调消费的个性化。

消费者更多的以个人心理愿望为基础挑选和购买商品或服务。

2、表现消费的主动性。

消费者会主动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比较。

3、要求购买的方便性。

要求能更方便更快捷的购物。

4、追求购买的娱乐性。

希望购物能为他们带来乐趣,能满足心理需求。

对于网络时代消费者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人生态度)的这种变化,企业应该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今的消费市场已由卖方垄断向买方垄断演变,新的营销方式应以消费者为核心,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要满足网络时代消费者的需求,企业必须适时开展网络营销,提供让消费者满意的信息和服务,这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必然选择。

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网络时代出现的消费心理,只有通过网络手段才能解决。

这是因为网络营销除了具有直复营销的所有特点外,还具有如下的优势:

1、是一种更具个性化的营销方式。

能够轻易地通过数据库管理,真正实现“一对一”营销。

2、具有极强的互动性,是实现全程营销的理想工具。

3、真正超越时空,方便快捷。

能满足消费者对购物方便性需求,提高消费者的购物效率。

4、融各种媒介特点于一身,寓“销”于乐。

三、服装网络营销的现状

(一)、中国互联网基本状况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

依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8年7月所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

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网民中女性比例已经上升到46.4%,比2007年12月42.8%的女性网民比例上升了3.6个百分点。

未婚者占58.5%,已婚者占41.5%;在年龄分布上,30岁以下的网民占到总体的68.6%,这一年龄层善于接受和尝试新鲜事物,是网上购买服装的主体。

从教育程度来看,高中和高中以下学历的网民所占的比例总共为39%,随着网民规模的逐渐扩大,网民的学历结构正逐渐向中国总人口的学历结构靠拢,这是互联网大众化的表现。

从用户的职业来看,学生所占比例仍然最高,为30%,此外,本报告中网民中的管理层(包括党政机关干部和企事业单位管理者)比例有所提高,占到了网民总数的10.7%

在网络购物方面,市场的增长趋势明显。

目前的网络购物用户人数已经达到6329万人,有25.0%的网民青睐网上购物,跻身十大网络应用之列。

经济发达城市的网络购物普及率更高。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6月份发布的统计报告,上海网民的网络购物使用率达到45.2%,是网络购物最为普及的城市。

其次是北京,网民中的网络购物使用率为38.9%。

在经济发达城市中,网络购物中电子支付和物流环节等对网络购物的限制要比其他低一级城市更小一些,且这些城市中的网民网龄相对较长,对互联网的使用较为熟悉,也带动了网络购物的发展。

总体说来,我国网络购物比起国外的发展状况仍有一定差距(韩国网民的网络购物比例为57.3%,美国为66%),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二)、行业网络营销状况

1、服装行业网络化发展

服装企业的网站建设情况相对其他行业而言,处于中等水平。

据统计,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近55%的服装企业进行了企业网站建设,另有近一半服装企业还尚未意识到企业网站建设的重要性。

而在中西部地区,建设企业网站的服装企业则更少,平均比例不到15%。

在服装企业网站的绝对数量上,浙江、广东、上海、江苏和北京分别占前五位。

我国的服装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其自动化程度还比较低,这给服装行业的信息化的实现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而服装企业的业务流程非常复杂、繁琐,许多服装企业每天需要处理成百上千的库存单位,并要管理无数的款式、结构、客户标识甚至更多的数据。

在这种复杂性极高的经营管理中,精确的预测、材料采购管理、生产计划和分销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OEM是我国服装行业的常见经营模式,也就是接订单生产。

按订单准时的交货是OEM厂商成功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如果系统不能实时的查看每张订单的执行情况,并对此根据生产能力优化排产,就会造成交货的不准时,以及销售人员在无货可供的情况下由于不了解生产状况而答应交货的现象,就会丧失客户满意度,而最终造成客户的流失。

值得高兴的是,服装企业已经开始主动去了解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

在纺织服装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应用中,服装企业也已由原来的自行开发或合作开发,转变为直接寻找网络应用服务商和购置商品化软件。

从网站建设推广到信息化应用软件定制,形成了系统的信息化应用规划体系。

我国的服装企业正准备迎来信息化的春天。

2、服装企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服饰行业属于紧跟时代步伐,流行影响力很大的行业,迫切需要接受最新反馈信息,并将企业信息发布出去。

而且时装消费者主要是面向中高收入年轻人为主的群体,他们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互联网的忠实用户。

所以服装企业上网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了。

2007年,电子商务遭受寒冬,服装行业却由于以PPG为代表的“轻企业”的异军突起一枝独秀,成为瞩目的焦点。

然而,除开部分明星企业,服装行业整体网络化状况并不乐观,在服装企业网站中,很多网站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营销,具体表现在:

(一)、网站信息长时间未更新,服务质量低

调查显示,长时间未更新网站信息是企业网站最突出的问题,这些信息包括企业新闻、品牌动态、时装秀、企业资料等,有些企业大手笔做品牌策划,但网站新闻栏目里的内容往往是网站初建时的那几条。

有些网站的产品栏目里长年显示着往年的产品,这些问题使浏览者无法通过这一平台了解到企业和品牌,使网站失去存在的意义。

在调查中还发现,多数网站设立了留言本(有些网站命名为“互动地带”、客户咨询等),一段时间下来,已经有潜在客户在网站上留言咨询,可是有些网站要么长时间无回复,要么就回复简单的一句“谢谢你的留言,请致电XX部门”,这种形式的回复使留言本形同虚设,也反映出网站的服务质量低下。

而事实上,网站信息和产品的丰富程度及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形象甚至是企业文化,也影响到浏览者对网站的满意度、回头率,更是关系到互联网优势与价值的体现、互联网对非网民的吸引程度等。

因此,要使互联网站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应重视网上信息和产品的丰富以及服务质量。

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加准确,我们还调查了其它服装企业以及服装相关企业网站共计400个,都普遍存在这些问题。

(二)、网站版面陈旧,难以体现主题

服装企业网站往往突出服装品牌,因此,这类网站不仅要具备常规网站的功能,还要注意网页版面的美观,它的视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品牌以及企业的形象,有些网站在建设初期能够与当季服装相结合,通过网页将服装的主色调、品牌风格体现出来,但是几年之后仍是一副“老面孔”,由于流行趋势变化之快,一个品牌每年往往会出几个季节的新款,风格虽然不变,但是主题在变,因此,有必要每年更新一次网站的版面,使之与品牌当年的最重要的主题相结合,完美体现品牌风格。

(三)、企业缺少懂网络的人才

调查中发现,有部分企业网站里还设置了在线订单、在线销售等功能,这些网站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他们极少真正通过网络完成一个订单,这是由于一方面网站太孤立,没有和其它行业门户网站、商务网站(B2B类)等形成互动。

另一方面,在线订单、销售的支付系统也不完善,客户通过网络下单,最终还是要电话打到公司,和原始交易方法并不差异。

另外还有一部分企业在网络营销方面将范围延伸至专业的电子商务网站,如行业门户虎门服装网、全球纺织网等,泛行业门户网站阿里巴巴、商吉通等,通过这些专业平台寻求商业机会的成功率较高,是一个可行的渠道,但是很多服装企业的人士说,公司并没有专门负责网络营销的人才,往往是电脑维护部门、财务部、企划部的同事去负责,他们本身在网络方面懂得不多,而现在很多商务网站的服务都要收费,因此负责人又要与老板沟通,而老板在这方面也是似懂非懂。

即使如此,现在还是有很多企业在相关商务网站上注册了用户,使用网站的商务平台寻找经销商和合作伙伴,但是有部分用户在注册后往往只填上企业的基本资料,商机信息后就坐等渔利,十天半月后再次登录时,连当初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都不记得了。

在上述问题中,其实不仅是服装企业网站存在的问题,国内其它行业的许多企业网站也是如此,这是现阶段中国中小企业网站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的决策者自身并不懂互联网,造成和下属沟通困难,而多数企业还没有专职的网络人才,负责网站、网络营销的往往是会计、文员、电脑维护员等。

另一方面在和互联网“打交道”的初期,中小企业往往对电子商务认识不足、信心也不足,常常半途而废。

四、服装行业网络营销的定位与特点

(一)、服装行业网络营销定位

在服装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的过程中,网站的定位很重要。

该类企业网站应该不仅仅是做成单纯意义的企业网站,而应当根据该企业的具体特色做成企业品牌情报站、精品展示窗等。

这种定位符合时装行业时尚、先锋、前卫的特色,容易为广大年轻网民所接受,并留有较深映象。

品牌是服装企业的核心,也是企业网站所要展现的核心内容。

在进行服装企业网站的策划前,一定要吃透企业品牌的内涵,按照品牌演绎的需要来规划网站,设计栏目。

在企业网站内规划品牌子网站是当前网站建设业界较为新颖的一种做法,通过站中站的品牌活动、品牌故事、形象代言等内容,把企业网站的品牌部分相对剥离出来,单独进行规划,能有效突出网站的核心部分,起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服装企业网站的产品展示规划与一般企业网站有所区别,这同服装产品的特殊性有关。

人们在选购服装产品的时候,会有很强的效果预知要求,一定要试穿试戴感受效果后才能给出他的评价,然而这在互联网上是无法做到的。

如何展现服装产品的用户体验效果,这就成为服装企业网站产品展示是否有效果的重要标志。

服装企业网站面向的是年轻人,如何加强用户沟通、让网站与访客互动起来也是服装企业网站策划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与其它商品相比,服装的销售和购买过程有其特殊性。

因此,服装网络营销也不同于一般商品。

服装的分类很多,号型标准使之相对统一,但不同的打版方式、款式差异及穿着目的又使之千差万别。

而且,面料的材质风格这一通过人的手感和触觉加以判断的重要指标也不能直接通过网络来完成。

但这不等于服装网络营销的可行性被否定。

1)、服装网络营销面对的客户群可能是中间商,也可能是最终用户。

对于常见质地(棉、麻、丝等)的一般休闲装(T恤、运动服、休闲衬衫等),只要有详尽的号型尺码单、主要外观图(一般为正、背、侧面及特殊设计部位)和一段简短说明,就可以给顾客以大致印象,使其按需求做出选择。

但对于职业装、流行时装、表演服及内衣等,这些对着装效果、舒适程度要求较高的服装,顾客需经过试穿才能决定购买与否。

因此,我们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把这种着装效果和感觉尽可能转化为一种视觉感受,帮助消费者去选择,进而完成购买活动。

2)、付款问题。

服装网络营销还需要安全可靠的付款系统来作后盾。

服装销售网络与银行系统的成功链接,是网络安全可靠性的重要一环。

这部分技术在国外已经实现,国内也有尝试者,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致使其还很不成功。

3)、送货方式。

这可通过多种手段实现完成。

邮购或在不同地区设立送货点,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具体的装运方式,则由服装的特性来决定,例如,由抗皱性能,耐压程度和保型性来决定是否吊挂运输等。

在此不作详细论述。

服装网络营销不仅可以及时传达最新流行,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而且可以省去从生产商到零售商的投资,店面装修费用和一系列的管理费用。

为服装公司节约更多的销售成本,使资金更有效地用于公司和产品的广告宣传。

[案例]:

VANCL

2008年4月14日,VANCL首席执行官陈年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经过5个月的“试错”,已经找到新的方向:

“我们只是选择性投放部分平面媒体广告,而且没有投放电视广告,这是我们和PPG不同的地方,但网络才是我们的重点。

相比报纸、电视这两类媒体,网络的直接推广费用很低。

从3月份开始,互联网上已经四处充斥着VANCL的68元“初体验”广告。

养生堂前公关总监邹咏凯认为,VANCL采用了许多快速消费品的投放策略,尤其是在网络广告推广上一点不比那些动辄上亿元的品牌厂家逊色。

“我们已经不比PPG逊色了,60%的投入在互联网上带来70%的销售,我们找到了问题的关键。

”曾经创办卓越网的陈年宣称自己也能日销上万件衬衫。

3月中旬,陈年突然明白过来:

相比杂志、报纸、电视,互联网广告成本是最低的,拉动销售的效果也是最直接的:

“我不需要去做PPG的改进版本,我需要做的是品牌的B2C业务。

事实上网络联盟们主推的广告并不是VANCL的形象广告,而是其2007年11月9日上线的特价体验商品。

消费者和传播者都是冲着这个68元或者88元的体验商品来的。

就连陈年自己的朋友都有用5个手机号注册5次,购买5次特价品的记录。

VANCL之所以后来居上,成功引用了PPG的网络直销模式,易多网络营销认为,其主要因素在于它PPG更善于利用互联网,把网络直销中的“网络”要素发挥得淋漓尽致。

首先,它的广告模式比PPG先进,它没有过多地去投资传统的那种先付款后才知道广告大概效果的传统媒体,它从2008年2月开始,就在互联网上大量投放广告,而且它投入最多的是性价比最高的网站联盟,其次是P2P客户端,如emule和BT等客户端软件的广告;当然,它也在三大门户网站上投入大量广告,但是均采用的是按广告效果付费的模式。

三大门户网站均采用的是以广告位组合打包的方式,以一个时间周期之内的广告效果计量,和VANCL实行保底分账。

这样,VANCL无需过多投资到昂贵的呼叫中心席位,就可以轻松实现50%的网络订单和传统媒体订单。

在支付模式上,VANCL选择的首信易支付平台,也是很有眼光的,这也是一个通过互惠方式吸引消费者,最终实现利益共享的支付体系。

通过对网络的极致应用,VANCL的市场推广费用只花了不到2000万元,连PPG的1/10都不到,却实现了每月超过4500万的销售订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