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复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99460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工艺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工艺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工艺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工艺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工艺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工艺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工艺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工艺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工艺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工艺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工艺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工艺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工艺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工艺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工艺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工艺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工艺复习题含答案.docx

《机械制造工艺复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工艺复习题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制造工艺复习题含答案.docx

机械制造工艺复习题含答案

工艺复习题

 

1、误差复映系数反映了(加工)误差与(毛坯)误差之间的比例关系。

2、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包括(径向圆跳动)、(轴向圆跳动)和(倾角摆动)。

3、影响机床部件刚度的因素有:

(联结表面间的接触变形)、(零件间的摩擦力)和(接合面间隙薄弱零件本身的变形)。

4、工艺系统热源传递方式有(导热传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三种形式。

5、机械加工中,在没有周期外力作用下,由系统内部激发反馈产生的周期振动称为(自激)振动。

6、根据工件加工表面位置尺寸要求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没有得到完全限制,称为(欠定位)。

7、把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大的方向称为(误差敏感)方向。

8、工件以圆柱面在短V形块上定位时,限制了工件

(2)个自由度,若在长V形块上定位时,限制了工件(4)个自由度。

9、淬硬丝杠螺纹精加工应安排在淬火之(后)完成。

10、镗床的主轴径向跳动将造成被加工孔的(圆度)误差。

11、安排在切削加工之前的(退火)、(正火)、调质等热处理工序,是为了改善工件的切削性能。

12、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将影响零件的耐磨性、耐蚀性、___疲劳___强度和_零件

__配合__质量。

13.、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表面_精度三方面内容。

14、加工过程由,表面层若以冷塑性变形为主,则表面层产生(残余压)_应力;若以热塑性变形为主,则表面层产生(残余拉)应力。

15、加工表面质量主要对(耐磨性),(疲劳强度)、(_零件配合质量)和(耐蚀性)等使用性能产生影响。

1、车床主轴的纯轴向窜动对(AD)加工无影响。

A.车内圆B.车端面C.车螺纹D.车外圆E.车倒角

2、Ti为增环的公差,Tj为减环的公差,M为增环的数目,N为减环的数目,那么,封闭环的公差为(A)

A.

+

B.

-

C.

+

D.

3、工件在机床上或在夹具中装夹时,用来确定加工表面相对于刀具切削位置的面叫(D)。

A、测量基准B、装配基准C、工艺基准D、定位基准

4、磨削淬火钢时,磨削区温度末超过淬火钢的相变温度,但已超过马氏体的转变温度,可能产生(B)。

A、淬火烧伤B、回火烧伤C、退火烧伤D、不烧伤。

5、薄壁套筒零件安装在车床三爪卡盘上,以外圆定位车内孔,加工后发现孔有较大圆度误差,其主要原因是(   A    )。

A.工件夹紧变形  B.工件热变形   C.刀具受力变形  D.刀具热变形

6、车削圆柱表面时,由于机床纵向走刀与主轴回转轴线在垂直面内不平行造成在工件轴向截面上的形状是 (   C    )。

 

A.矩形        B.梯形       C.鼓形        D.鞍形

7、零件加工尺寸符合正态分布时,其均方根偏差越大,表明尺寸(    C   )。

A.分散范围越大  B.分散范围越小   C.分布中心与公差带中心偏差越大      D.分布中心与公差带中心偏差越小

8、以下哪句话是正确的(D)

A.定位支承点超过六个就会出现过定位,不超过六个就不会出现过定位。

B.没有完全定位,就不会出现过定位。

C.有六个定位支承点就是完全定位。

D.定位支承点不超过六个,也会出现过定位。

9、珩磨、铰孔及浮动镗孔加工中遵循了(B)原则

A、基准统一B、自为基准C、基准重合D、便于工件的安装与加工

10、采用夹具装夹加工一批工件,用(A)法保证加工要求。

A、调整法B、试切法C、轨迹法D、成型法

11、在某机床上加工某零件时,先加工零件的一端,然后调头再夹紧零件加工另一端,这应该是(B)。

A.一个工序、一次安装B.一个工序、两次安装

C两个工序、一次安装D.两个工序、两次安装

12、当存在变值系统误差时,

图上的点子将(B)

A.呈现随机性变化B.呈现规律性变化

C.在中心线附近无规律波动D.在控制限(线)附近无规律波动

13、为完成一定的工序部分,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位置称为(C)。

A、工步B、工序C、工位D、装夹

1、确定加工图示待加工表面应限制的自由度数。

答:

六个自由度都必须限制

保证尺寸l——限制沿Y移动;

保证尺寸h——限制沿Z移动;

保证槽底与轴线平行——限制绕X,Y转动

保证对称度——限制沿X移动和Z转动;

2、假如用两台相同的机床完成同一批零件相同的工序,加工完毕后,零件混在一起测量,测得的零件尺寸分布曲线可能是什么形状?

为什么?

答:

可能会出现双峰曲线,

将两工件混在一起测量,由于两台机床调整时,常值系统误差一般是不同的,而且精度也可能存在区别。

因此得到的零件尺寸分布曲线可能是双峰曲线,且是两个凸峰高度不等的曲线。

3、试分析在车床上加工时,产生下述误差的原因:

1)在车床上镗孔时,引起被加工孔圆度误差和圆柱度误差。

2)在车床三爪自定心卡盘上镗孔时,引起内孔与外圆同轴度误差;端面与外圆的垂直度误差。

答:

1,在车床上镗孔时,引起被加工孔圆度误差和圆柱度误差

2)引起内外圆同轴度误差的原因有:

车床主轴的回转误差,工件的装夹误差,车床导轨误差,工件夹紧变形,切削力引起工件、刀具变形,孔长时刀具磨损。

引起端面与外圆垂直度误差的原因有:

车床主轴的纵向移动误差,横向移动导轨误差。

 

4、I为主轴孔,加工时希望加工余量均匀,试选择加工主轴孔的粗、精基准

答:

粗基准——以孔I为粗基准,加工与导轨两侧接触的两平面———遵循保证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则

精基准——以与导轨两侧接触的两平面为精基准,加工I孔和其它孔以及上顶面,遵循基准统一原则和基准重合原则

5、车削一批轴外圆,其尺寸要求为ø

mm,若工件尺寸按正态分布,均方差为σ=0.025mm,公差带中心小于分布曲线中心0.03mm,试指出该批工件的常值系统性误差及随机误差?

并计算合格率?

要求画出尺寸分布示意图。

Z

0.74

0.76

0.78

0.8

0.82

0.84

0.86

0.88

Ф(Z)

0.2703

0.2764

0.2823

0.2881

0.2939

0.2995

0.3095

0.3106

解:

解:

常值性系统误差=0.03mm

随机误差=6*0.025=0.15mm

Z=

=0.8

查表:

Φ(Z)=Φ(0.8)=0.2881

合格率:

F=0.5+0.2881=0.7881mm

 

6、甲、乙两台机床上加工同一种零件,工序尺寸为50±0.1。

加工后对甲、乙机床加工的零件分别进行测量,结果均符合正态分布,甲机床加工零件的平均值

=50,均方根偏差

=0.04,乙机床加工零件的平均值

=50.06,均方根偏差

=0.03,试问:

(1)在同一张图上画出甲、乙机床所加工零件尺寸分布曲线;

(2)判断哪一台机床不合格品率高?

(3)判断哪一台机床精度高?

 

(2)乙机床加工零件的废品率高

(3)乙机床的精度高

 

7,在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工件车削细长轴时,出现图3-80a,b,c所示误差是什么原因,分别可采用什么办法来减少或消除。

答:

a)主要原因是工件在切削力作用下弯曲变形,产生鼓形圆柱度误差。

主要采用提高工件刚度的方法减小这类误差,例如采用中心架或者跟刀架,减小切削力的作用点到支承之间的距离,以增大工件在切削时的刚度。

b)主要原因是机床在切削力作用下变形,产生马鞍形的圆柱度误差。

主要采用提高机床部件刚度的方法减小这类误差,例如加工中采用支撑套,增大机床的刚度。

c)主要原因是机床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造成的误差。

主要采用减小导轨对主轴回转轴线的平行度误差来减小这类误差,或者采用校正装置补偿该误差产生的影响。

8、确定加工图示待加工表面应限制的自由度数

限制五个自由度

保证尺寸l——限制沿X移动;绕X转动

保证尺寸a——限制沿Z移动;

保证孔轴线通过外圆轴线平面——限制沿Y移动

保证孔轴线与底面垂直——限制绕Y转动。

9、试从刀具结构方面举出三种减少切削过程中自振的措施。

答:

弹簧刀,带防震倒棱的刀具,弯头刨刀,刀刃通过刀杆中心线的镗刀,削扁镗刀

1、试提出成批生产如右图所示盘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从工序到工步),并指出各工序的定位基准,图中φ20的孔数量为6个。

(列表表示)

 

[解答]:

工序号

工步

定位基准(面)

1

车端面C,粗、精镗φ60H9mm孔,内孔倒角

小端外圆面

2

粗车、半精车这批工件的φ200mm外圆,并车φ96mm外圆及端面B,粗、精车端面A,内孔倒角

φ60H9mm内孔面

3

拉键槽

φ60H9mm内孔及端面

4

钻、扩、铰6-φ20mm孔

φ60H9mm内孔及端面

5

钳工去毛刺

6

检验

 

10、工件定位如下图所示。

欲加工C面,要求保证尺寸20土0.1mm。

试计算该定位方案能否保证精度要求?

若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如何改进?

[解答]:

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而定位基准为平面,若该平面已加工了,可认为基准位置误差为0,只有基准不重合误差。

△定=尺寸50的公差值

=2×0.2=0.4>(2×0.1)不能满足加工要求。

改进措施:

(1)采用基准重合,用工件顶面定位,从下往上夹紧,但夹紧机构复杂,装夹不便;

(2)减少基准不重合误差,即提高50土0.2尺寸的精度(如改为50土0.05);

(3)若加工数量不多,可改用试切法,直接保证20土0.1

11、下图为某零件的一个视图,图中槽深为

mm,该尺寸不便直接测量,为检验槽深是否合格,可直接测量哪些尺寸,试标出它们的尺寸及公差?

[解答]:

可直接测量槽底至大外圆下母线间距离A1或槽底至孔上母线间距离B1.

1)求A1基本尺寸及上下偏差,尺寸链如图a)

为封闭环,

为增环,

为减环;

所以,

2)求B1基本尺寸及上下偏差,尺寸链如图b)

为封闭环,

为减环,

为减环;

为增环;

 

11、如图为活塞零件(图中只标注有关尺寸),若活塞销孔已加工好了,现欲精车活塞顶面,在试切调刀时,须测量尺寸A2,试求工序尺寸A2及其偏差。

解:

孔半径尺寸27,A2,110.6三尺寸组成尺寸链,且尺寸110.6在测量中是间接得到的,因此是封闭环,其余都是增环

 

2、如下图所示小轴的部分工艺过程为:

车外圆至

mm,铣键槽深度为

,热处理。

磨外圆至

设磨后外圆与车后外圆的同轴度公差为

mm,采用极值法求保证键槽深度为

mm的铣槽深度

[解答]:

尺寸链如下图所示,由题意并将各环换算成平均尺寸得:

为封闭环,

为减环,

为增环,

(同轴度影响尺寸)。

⑵计算A2的基本尺寸及公差

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