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室内部校准规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00106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验室内部校准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检验室内部校准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检验室内部校准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检验室内部校准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检验室内部校准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检验室内部校准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检验室内部校准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检验室内部校准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检验室内部校准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检验室内部校准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检验室内部校准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检验室内部校准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检验室内部校准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检验室内部校准规程.docx

《检验室内部校准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室内部校准规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检验室内部校准规程.docx

检验室内部校准规程

部校准规程(电子秤、电子天平)

1.0目的

用于规电子称和电子天平的部校准法,以保证称量结果的准确性。

2.0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电子称和电子天平的部校准。

3.0工具

外校标准200g砝码。

4.0   校准步骤

4.1电子称的校准

4.1.1清洁被校电子秤进行归零调平。

4.1.2分别在电子秤托盘上的五个位置(四个角和中心点)置放200g的砝码进行称量,将五个重量读数取平均值,砝码必须使用由计量检定检验机构校准合格的砝码。

4.1.3根据下式计算误差

△(%)=(G-g)×100%/G

式中G——砝码示值g——电子称的平均读数。

4.1.4误差:

△(%)在±5‰以,判校准合格,如果出现误差,无论误差数值的大小,现场的校准人员都必须通知实验室的计量管理员,计量管理员首先应查询是否有备用的电子称。

如果没有备用的电子称然后在看误差是否在允误差围,再投入使用。

4.2电子天平的校准

4.2.1零位稳定后按CAL键,显示器显示:

CAL–C200-(闪烁等待放置200g校准砝码)

4.2.2校准砝码放上后,显示:

﹍(等待校准)

4.2.3待稳定后,显示:

200.00,校准完成。

4.3如发现电子称有问题及时上报实验室,由实验室人员处理。

5.0   校准频率:

使用地点

车间生产过程

实验室

标准频率

每大生产开工时及使用过程中1次/每班

1次/每

校准负责人

品管在线QC

实验室计量管理员

6.0参考文件

电子称的使用说明书

部校准规程(容量仪器)

1.0目的

1.1了解容量仪器校准的意义和法。

1.2初步掌握移液管的校准和容量瓶与移液管间相对校准的操作。

2.0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的部校准。

3.0工具

外校电子称、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4.0校准步骤

4.1称量被校量具的量入或量出的纯水质量,在根据不同温度下纯水在空气中的密度计算出量具的实际体积。

4.2规格及要求

4.2.1移液管

标准容量(ml)

2

5

10

20

25

容量允差(ml)

±0.020

±0.030

±0.040

±0.060

±0.10

4.2.2容量瓶

标准容量(ml)

100

250

500

1000

容量允差(ml)

±0.20

±0.30

±0.50

±0.80

4.2.1滴定管

标准容量(ml)

5

10

25

50

容量允差(ml)

±0.020

±0.050

±0.080

±0.10

分度值(ml)

0.02

0.05

0.1

0.1

5.0校准频率

标准频率

1次/三年

校准负责人

实验室计量管理员

6.0参考文件

中华人民国计量检定规程JJG196

 

7.0其他

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

温度(℃)

密度(g/cm3)

温度(℃)

密度(g/cm3)

15

0.9991

21

0.9980

16

0.9989

22

0.9978

17

0.9987

23

0.9975

18

0.9986

24

0.9973

19

0.9984

25

0.9970

20

0.9982

26

0.9968

 

部校准规程(温度计)

1.0目的

用于规温度计的部校准法,以保证温度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0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温度计的部校准。

3.0工具

外校标准温度计。

4.0操作步骤

4.1检查玻璃体是否破裂及刻度是否清晰

4.2在室温的条件下,将外校合格的标准温度计放在待校准的温度计(仪)的探头的同一位置(但不相互接触)进行测量。

4.3经过10分钟后准确读出标准温度计读数b和待校温度计(仪)的实际读数c,计算待校准温度计(仪)的误差值a=c-b。

4.4按上述法分别在低温、中温、高温段校对三个点,计算其误差值,按照最大的误差值记。

4.5温度计(仪)的最大允误差为±2℃,如超出围,则应修理或更换。

5.0校准频率

使用地点

车间生产过程

实验室

标准频率

每年大生产开工时及使用过程中1次/每班

1次/每月

校准负责人

品管在线QC

实验室计量管理员

6.0参考文件

JJG618-1999《高精密玻璃水银温度计》

 

部校准规程(游标卡尺)

1.0目的

对游标卡尺进行部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0围

适用于普通及指针式游标卡尺的部校准。

3.0工具

3.1外校合格游标卡尺

3.2外校合格10、50、100、150mm的标准块规(量块)

4.0      环境条件

室温。

5.0      校准步骤

 5.1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干净、无污渍、锈迹,指针式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先取一块10mm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量面要干净、平整。

5.4连续测量三次,允误差±0.02mm;取其平均值记录在《校记录表》,在度量过程中卡尺要和被测量块同向平值。

5.5用同样的法,用以下基准量块逐个度量,50mm允误差±0.02mm;100mm允误差±0.02mm;(50mm+100mm)允误差±0.04mm、(100mm+50mm+70mm+80mm)允误差±0.06mm、每个量程必须测量三次再取其平均值记录在《校记录表》。

 5.6测径接触面磨损程度:

取两块同样大小的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的50mm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使游标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开靠紧两基准面后再读数,测量三次,取平均值,记录在《部校准表》,测量值与标准值允误差±0.02mm。

5.7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其组合进行校准。

5.8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误差围,判校准合格。

6 相关记录

校记录表。

 

部校准规程(生物显微镜)

1目的

本法规定了生物显微镜的自校准法,使生物显微镜的自校准按规定确进行。

2适用围

本法适用于本中心使用中和维修后的生物显微镜的自校准。

3职责

3.1仪器责任人格按照本法,按期进行校准,做好记录,出校准报告。

3.2科主任复核校准结果。

3.3技术负责人签发校准报告。

3.4器械科将校准报告副本存档。

4技术要求

4.1仪器外观

目镜、物镜、聚光镜等部件无损坏。

显微镜各移动与转动部分应有舒适感觉,不得有过紧过松现象。

4.2光学系统成像质量

打开光源,缩小光阑,校验其中心与聚光镜、物镜和目镜径中心重合程度。

由低倍镜到高倍镜观察星点板,校验物镜之球差、色差、慧差和像散等像差。

4.3改变物机镜放大倍数

转动物镜转换器,改变物镜放大倍数时,观察像面中心焦离量。

4.4刻度和刻字

显微镜上所有刻度和刻字均须明显,清晰。

4.5校验期

生物显微镜为一年校验期。

5校准的环境条件

温度:

25+2℃,湿度:

45%+2%

6校准所使用的主要测量设备

星点板,测量围:

物镜(0-1000)X,最大允误差:

0.1%。

7校准结果

按本法进行校准并出具报告,按照仪器说明书提供的技术指标判断。

8引用文件

GB2985-1999生物显微镜

 

9附表

生物显微镜自校记录

设备名称:

型号:

设备编号:

自校时间:

自校依据:

检测环境:

温度(℃):

湿度(%):

气压(kPa):

自校所用设备:

仪器外观: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

 

改变物机镜放大倍数:

 

刻度和刻字:

 

其他:

 

结果判定:

 

部校准规程(PH计)

1.0目的

1.1了解PH计校准的意义和法。

1.2用于规PH计的部校准法,以保证PH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0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数字酸度计的部校准。

3.0校准步骤

3.1测试前准备

3.1.1按下电源开关,连通开关

3.1.2预热30分钟

3.1.3将电极梗旋入电极梗插座调节电极夹到适当位置。

3.1.4将复合电极夹在电极夹上,拉下电极前端的电极套。

3.2.仪器校正

3.2.1.将选择开关拔至PH档

3.2.2.先用蒸馏水清洗复合电极,用滤纸吸干。

3.2.3.把电极插入pH=6.86的标准缓冲溶液中,调节“温度”调节器,使所指示的温度与该溶液的温度相同,并摇动烧杯使之溶液均匀。

3.2.4.待读数稳定后调节“定位”调节器,使仪器读数为该标准缓冲液的PH值,

3.2.5.取出电极,用蒸馏水清洗复合电极,用滤纸吸干。

再插入另一种pH=4.00(或pH=9.18)的标准缓冲液中,待读数稳定后调节“斜率”调节器,使仪器读数为该标准缓冲液的PH值。

3.2.6.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读数稳定,校准完成。

4.0校准频率

如果经常使用,每星期校准一次。

否则,在只用前校准即可。

校准负责人:

实验室管理员。

5.0参考文件

PH计使用说明书。

 

部校准规程(电热恒温干燥箱)

1.0目的

用于规恒温干燥箱的部校准法,以保证日常检验的准确性。

2.0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恒温干燥箱的部校准。

3.0工具

外校标准温度计。

4.0校准步骤

4.1.将SC和HL值分别设置成0和1.000。

4.2.将经过计量合格的二级水银温度计(精度达0.1摄氏度)水银探头置于干燥箱的几中心位置。

4.3.设定干燥箱温度至80,恒温一个到两个小时后,读取温控仪PV值x1和水银温度计显示的实际温度值y1。

4.4.设定干燥箱温度至160,恒温一个到两个小时后,读取温控仪PV值x2和水银温度计显示的实际温度值y2。

4.5.通过HL=(y2-y1)/(x2-x1),可计算出HL值。

4.6.通过SC=y2-(HL*x2),可计算出SC值。

4.7.将HL和SC值导入温控仪中,查看160度时,温控仪显示温度和水银温度计所显示的实际温度是一样,基本一致说明校正工作基本完成。

5.0校准频率

校准频率:

1次/年;

校准负责人:

实验室管理员。

6.0参考文件

电热恒温干燥箱使用说明书

 

部校准规程(手持糖度计)

1.0目的

用于规手持糖度计的部校准法,以保证日常检验的准确性。

2.0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手持糖度计的部校准。

3.0工具

分析纯的蔗糖

4.0校准步骤

4.1.取出手持糖度计,掀开照明棱镜盖板,将折光棱镜擦拭干净。

4.2.取20℃的纯净水(蒸馏水亦可)数滴,滴在折光棱镜表面,盖上照明棱镜盖板,读数应为零,否则转动调节螺丝校准。

4.3.取20℃用分析纯蔗糖配制好的,糖度为15°的糖水数滴,重复步骤4.2,此时读数应为15,否则转动调节螺丝校准。

4.4.重复操作步骤4.2和4.3几次,直至读数准确。

5.0校准频率

校准频率:

如经常使用,则每校准一次;否则,使用前校准即可。

校准负责人:

实验室管理员。

6.0参考文件

手持糖度计使用说明书

 

部校准规程(阿贝折射仪)

1.0目的

用于规阿贝折射仪的部校准法,以保证称量结果的准确性。

2.0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阿贝折射仪的部校准。

3.0工具

校准标准试样

4.0   校准步骤

4.1准备工作

在开始校准之前必须先检查阿贝折射仪的各部分是否完整,工作是否正常。

然后将进光棱镜及折射棱镜擦洗干净,以免留有其他物质影响校准。

(若用乙醚或酒精清洗必须等干后再加入被测液体。

4.2仪器校准

4.2.1标准玻块校准

4.2.1.1将标准玻块的抛光面上加一滴溴代萘;

4.2.1.2将标准玻块贴在棱镜的抛光面上,玻块的抛光一端应向上,以接受光线;

4.2.1.3调节两反射镜使入射光线达到最强,同时旋转阿米西棱镜手轮使视野中除黑白两色外无其他颜色;

4.2.1.4当望远镜视野无其他颜色,且读数镜指示于标准试样上的刻度值时,观察望远镜明暗分界线是否在十字线中间,若有偏差则用附件螺丝刀转动示值调节螺钉,使明暗分界线调节至中央,校准完成。

4.2.2标准液校准(一般使用纯水)

4.2.2.1滴加少标准液于辅助棱镜的毛镜面上,并使其铺满整个镜面,闭合辅助棱镜,旋紧锁钮;

4.2.2.2调节两反射镜使入射光线达到最强,同时旋转阿米西棱镜手轮使视野中除黑白两色外无其他颜色;

4.2.2.3当望远镜视野无其他颜色,且读数镜指示于标准试样上的刻度值时(如纯水的

=1.3325),观察望远镜明暗分界线是否在十字线中间,若有偏差则用附件螺丝刀转动示值调节螺钉,使明暗分界线调节至中央,校准完成(在精密的测定工作中,须在所测围用几种不同折光率的标准液体进行校正,并画成校正曲线。

以供测试时对照校核)。

5.0   校准频率

校准频率:

如经常使用,则每校准一次;否则,使用前校准即可。

校准负责人:

实验室管理员。

6.0参考文件

阿贝折射仪使用说明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