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02169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x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x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升,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

但原有的个税征收制度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现实的需要,亟需新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与社会发展进程相适应。

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改革重点之一就是我国的税法法律制度改革,在2018年“两会”中明确提出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在2019年正式实施。

新的个人所得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是走向科学化、合理化的重要途径,推进了人民群众收入的均衡化。

个人所得税作为一项居民感受最直接的税种,也逐渐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税源,制度设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依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与我国社会实际发展相互的矛盾,制约了收入调节机制的经济行为,本文尝试对其提出问题和完善对策。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比较分析和规范研究的方法,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的背景,探索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历史发展过程,立足第七次最新个人所得税政策改革,与旧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分析个人所得税改革带来的影响。

在结合我国当前国情和新政策适应的矛盾和缺陷中,总结出目前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不足:

征收模式存在一定缺陷;专项附加扣除仍需细化;纳税对象定位缺乏合理性;税收征管不到位。

最后,在分析国内问题和借鉴学习国内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存在的问题中提出改革措施和建议:

建立合理的征收管理制度;规范和细化费用扣除标准;提升个税目标定位合理性;完善税收征管体系。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改革;征收管理

ProblemsinChina'sPersonalIncomeTaxlawand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China'seconomy,people'sincomelevelshavegreatlyimproved,andlivingconditionshavebecomebetterandbetter.However,theoriginalindividualtaxcollectionsystemdidnotkeepupwiththeactualneedsofsocialdevelopment,andanewpersonalincometaxsystemwasurgentlyneededtoadapttothesocialdevelopmentprocess.Oneofthereformprioritiesofthe13thFive-YearPlanisthereformofChina'staxlawandlegalsystem.Inthe"twosessions"of2018,itwasexplicitlyproposedtoamendandimproveChina'spersonalincometaxlaw,anditwillbeofficiallyimplementedin2019.Thenewpersonalincometaxhasmadegreatprogress,isanimportantwaytoscientificandrational,andhaspromotedtheequalizationofthepeople'sincome.Personalincometax,asthemostdirecttaxforresidents,hasgraduallybecomethemainsourceoftaxrevenueforthecountry'sfiscalrevenue.Thesystemdesignhasachievedcertainresults,buttherearestillcontradictionswiththeactualdevelopmentofoursocietyintheimplementationprocess,whichrestrictstheincomeadjustmentmechanism.Thisarticleattemptstoraisequestionsandimprovecountermeasures.

Basedonliteratureanalysis,comparativeanalysis,andstandardizedresearchmethods,thispaperdrawsondomesticandforeignresearchresultstosortoutthebackgroundofChina'spersonalincometaxreform,explorethehistoricaldevelopmentprocessofChina'spersonalincometax,andbaseitselfontheseventhlatestpersonalincometaxpolicyreformComparedwiththeoldsystem,analyzetheimpactofpersonalincometaxreform.BasedonthecontradictionsandshortcomingsofChina'scurrentnationalconditionsandtheadaptationofnewpolicies,thecurrentshortcomingsofthecurrentpersonalincometaxsystemaresummarized:

therearecertainshortcomingsinthecollectionmode;specialadditionaldeductionsstillneedtoberefined;thetaxpayer'spositioningisnotreasonable;.Finally,onthebasisofanalyzingdomesticissuesandlearningfrommatureexperiencesathomeandabroad,theauthorputsforwardreformmeasuresandsuggestionsfortheexistingproblemsofChina'spersonalincometax:

establishareasonablecollectionmanagementsystem;standardizeandrefinefeedeductionstandards;improveindividualtaxesReasonabletargetpositioning;improvetaxcollectionandmanagementsystem.

Keywords:

PersonalIncomeTax;Taxmodel;reform;collectionmanageme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个人所得税,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不能转嫁,是一种用来调节贫富差距的直接税。

它可以有效培养和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是现代文明国家在法治条件下实现财政收入和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公民个人收入的逐步提高,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税收体系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我国个人所得税也逐渐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税源。

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显示,在2018年,国内增值税收入为61530.77亿元,企业所得税收入为35323.71亿元,国内消费税收入为10631.75亿元,个人所得税收入为13871.97亿元,因此可知个人所得税已成为我国仅次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第三大税种,且在今后的发展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建立了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且筹集收入和调节分配是个人所得税的两大重大特征。

但是,在区域差异、行业差异、城乡差异和收入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收入分配差距正在扩大,且根据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显示,最近四年我国的基尼系数逐年增大,分别为0.462(2015)、0.465(2016)、0.467(2017)、0.474(2018),而在世界范围内,0.4经常被用作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如果基尼系数大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意味着存在潜在的社会问题危险,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国个人所得税运行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无法有效抑制贫富差距,税负不公平现象仍比较明显,制约经济行为的收入调节机制。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自1980年制定实施以来,在国家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的大背景下,历经七次修正,改革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对免征额的调整、对税率的调整,对起征点的调整,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个人所得税分类税制框架,但在实际的改革中效果并不明显,仍存在许多问题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对此,“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深化税制改革。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实行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改革。

此次改革力度空前,将免征额增加到5000元每月,从分类税制到混合税制的改变,并首次增加专项附加扣除,合理减负。

本文将重点探析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结合我国当前个税体制,总结出目前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提出改革措施和建议,对国家发展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本文是从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现状、问题及对应解决措施出发,并结合当前的改革热点进行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逐步快速发展,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地位不断提高,每一次改革都能引发一次研究热潮,且2019年是新个人所得税改革全面实施的阶段,更加成为当今学术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

主要观点如下:

黄振(2019)主要在2018年的税制改革的两大重点的背景下,进一步分析新一轮税收征管体系即将形成,重点分析了个人所得税课税制度从分类税制到混合税制的改变,以及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专项扣除,在征管层面得到改善,兼顾个人所得税相对公平的原则,为本文研究提供指导思路。

周登宇(2019)通过对我国历次重大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的比较,更深入地分析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并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和学术研究,提出个人所得税制改革后在个人消费、个人投资等诸多方面带来的政策效应,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晨竹(2019)强调新个税改革亮点,从纳税申报的角度分析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申报扣缴征收方式,将综合税制和税收分类相结合,建立全面、系统的税务检测体系;此外,从各地税务机关相关的个人所得税征管办法具体分析,更深入分析改革进程的重点,为下文现状分析提供指导,发现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确立改革方向。

段晓峰(2019)主要提出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在新个税改革的焦点,我国首次将专项扣除纳入费用扣除制度,体现了新政策对弱势群体的照顾,合理减负,发挥有效的税收调节机制,削弱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正;加强征管力度,让纳税人对社会有一个认知程度,树立人们依法纳税的意识,减少税款流失,增加财政收入,提升我国税收水平,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王娴(2019)通过国内外对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的研究现状,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地区间个人所得税实施的先进性和可行性,从制度的设计、配套设施等各个方面提出完善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的建议。

JianghongYao(2019)研究改革新政策的新亮点新焦点,并结合国外的一些国家的相关政策实施的经验教训,对比我国新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提出优化建议,有效地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政策,实现科学化、现代化、合理化的税收征管体系,为本文研究提供外国政策经验成果。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个人所得税的相关研究已经相对较成熟,但近年来的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基尼系数依然居高不下,削弱了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再分配和筹集财政收入的基本功能。

因此,在此形势下,研究个人所得税改革后存在的问题,实现有效的税收改革,强化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功能,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征管体制。

(三)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1.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

本文通过对大量个人所得税方面的相关文献和研究资料的查阅,详细研究了个人所得税相关的制度条文,了解了本文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相关的最新动态信息,以及税法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对本文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概述和分析。

因此,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和相关资料,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并运用到文章的写作当中。

比较分析法。

本文在分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探索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历史发展,立足第七次最新个人所得税政策改革,与旧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分析个人所得税改革带来的影响,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总结出目前个税存在的不足。

规范研究法。

本文收集了大量的所得税数据,对相关数据进行组织整理,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解释。

通过列举数据,规范分析个人所得税制度价值功能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修改和完善提供指导,针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存在的问题,试提出改革措施和建议。

2.创新与不足

本文以2019年新个人所得税改革政策的全面实施为背景,研究个人所得税改革带来的新亮点以及对我国这一年新政策的实施带来的影响和效益,结合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向和国家国情,分析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相应实质性的改革建议,为个人所得税制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改革,使其更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现实价值。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数据获取难度较大,部分问题的分析未能太过深入,同时本文的研究方法中缺乏实证调研,可能在分析过程中不够客观和全面,影响了分析的客观性和结论的针对性,望在后续研究中予以完善。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理论分析

(一)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严格来说,个人所得税制理论分析中应区分价值和功能,本文旨在研究完善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路径,模糊价值与功能的区别,在本文中统一为个人所得税的作用,即用价值与功能统一来解释为什么需要征收个人所得税,包括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收入分配。

1.筹集财政收入

政府获得财政收入的途径很多,税收是国家获得收入的基本手段,我国税收收入已占到财政收入的95%左右,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税收作为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参与剩余产品分配的活动,承担起筹集财政收入的重要任务,但是具体到个别税种,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税收征管侧重点不一定一致。

就个人所得税而言,国家财政在面临巨大的压力时,最有效的手段是增加公民普遍承担的税收负担,个人所得税是在这一历史性时刻产生的,政府财政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个人所得税的征收。

税收取自人民,由人民使用,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这些义务,积极重视国家税收的征收和使用,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当今社会,个人所得税经发展为中西方国家比较成熟的税种之一。

在发达国家中公民的可支配收入普遍较高,个人所得税所占比的税基较宽,在税收总比例中普遍较高。

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逐年增加(见图1),且税收体系地位也在不断提高,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收入从1981年的不足500万元增长到了2018年的13871.97亿元。

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见表1、图2)显示,个人所得税已逐渐发展为我国仅次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第三大税种,个人所得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根据人民收入的发展形势,个人所得税必然继续增长,发展潜力较大。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

表1各项税收分布表

单位:

亿元

年份

合计

国内

增值税

国内

消费税

营业税

企业

所得税

个人

所得税

关税

2013

110530.70

28810.13

8231.32

17233.02

22427.20

6531.53

2630.61

2014

119175.31

30855.36

8907.12

17781.73

24642.19

7376.61

2843.41

2015

124922.20

31109.47

10542.16

19312.84

27133.87

8617.27

2560.84

2016

130360.73

40712.08

10217.23

11501.88

28851.36

10088.98

2603.75

2017

144369.87

56378.18

10225.09

32117.29

11966.37

2997.85

2018

156402.86

61530.77

10631.75

35323.71

13871.97

2847.78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图22018年各税收占比图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调节收入分配

收入分配实质上是物质财富的分配。

在当今社会分配收入首先需要创造财富,收入分配功能可以促进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的凝聚力。

就个人所得税而言,它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一般原则是通过累进税率逐步递增,从居民日常收入中直接扣除,将纳税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呈线性关系,对于居民有着最直观的感受。

一般来说,政府对高收入个人征收更多的税,对低收入和中等收入个人征收较少或不征收税,税款用于政府公共职能,起从而达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城市之间的贫富差距正在逐步扩大(见表2、表3),我国基尼系数常年处于0.4以上。

当然,在一定程度上的贫富差距是正常和有益的,能够反映出初次分配的公平性但过大的差距对于整体社会的发展较明显的消极影响,具备不公平性质。

因此,通过个人所得税,在保障居民基本生活费用支出的基础上,不断强化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功能,对高收入者多征税,对低收入者少征税或不征税,税款用于公共事项支出,可在一定程度上适度调节贫富分化,缓解社会财富分配带来的不公矛盾,体现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原则。

详见以下表格。

 

表2全国居民按收入五等份分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单位:

亿元

组别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低收入户(20%)

4402.4

4747.3

5221.2

5528.7

5958.4

6440.5

中间偏下户(20%)

9653.7

10887.4

11894.0

12898.9

13842.8

14360.5

中间收入户(20%)

15698.0

17631.0

19320.1

20924.4

22495.3

23188.9

中间偏上户(20%)

24361.2

26937.4

29437.6

31990.4

34546.8

36471.4

高收入户(20%)

47456.6

50968.0

54543.5

59259.5

64934.0

70639.5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表3全国居民按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分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单位:

组别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东部地区

23658.4

25954.0

28223.3

30654.7

33414.0

36298.2

中部地区

15263.9

16867.7

18442.1

20006.2

21833.6

23798.3

西部地区

13919.0

15376.1

16868.1

18406.8

20130.3

21935.8

东北地区

17893.1

19604.4

21008.4

22351.5

23900.5

25543.2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二)个人所得税的课税模式

1.分类所得税制模式

分类税制是对不同性质和来源的个人所得进行分类,分别扣除不同费用和以不同税率课税,形成工资、资本、劳动所得、利息所得等不同的征管方法。

分类所得税制模式有效地保护了税源,保护了纳税人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税收,避免了偷税漏税;但违反了税收相对公平的原则,不能完全反映纳税人的经济负担。

从1980年以来的30多年,这种模式在中国被采用。

2.综合所得税制模式

综合税制是指年纳税者的总收入,在扣除相应费用后,按超额累进税率征收税款。

综合税制能够充分反映纳税人的纳税负担能力,以及反映税金负担的平衡性,同时要求征收单位具备较高管理能力和质量的当局。

综合所得税制模式采用纳税申报法,有效改善纳税意识,扩大纳税基础,增加税收,达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但是同时它涵盖的缺点其征收管理是高水平复杂的管理,需要高的税金费用。

3.混合所得税制模式

混合所得税制度,又称分类综合所得税制度,是分类所得税制和综合所得税制二者的结合使用,也是项目所得的全部或一部分收入来源的集合,其累进税率适用于税款,各种类型的收入根据各种税率被收集,先月度预缴再年度结束时进行汇算清缴。

混合所得税制体系,更好地考虑税收的公平性和效率性,充分考虑纳税人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保障收入来源。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我国最新的个人所得税改革中,在课税模式中也进行改革,改革采用混合所得税制模式。

在混合所得税制模式的税制中,所有的收入都被先收集,并使用自我申报的报税方式,在年度结束时再扣除预缴部分,进行汇算清缴。

这就需要对纳税人的征收和管理有很高的标准。

混合所得税制系统利用前两种模式的优点,采用税源制和申报制两种方法,收集和管理方法简单,节约了征收管理成本。

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中国积极实施混合税制模式,符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三、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阶段(1949-1979)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随着国家当时发展现状的需要,提出了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其政策就是在1950年7月成立的。

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生产力水平低下,当时的国家税收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保障革命战争的供给而征收收款。

1949年—1950年期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税务会议,在会议上制定并通过了《税务实施原则》,明确界定了个人所得税的对应税种类别,确定了工资和报酬的所得税类别。

1950年,国家调整了个人所得税的相关政策,从工资和报酬中筹集收入,但是由于当时国民经济薄弱,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中央决定暂时没有征收薪酬的所得税,并且利息所得税的税率下降到5%,顺应了建国初期实施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制度并存的社会经济形式。

1958年和1973年,国家实施了税制的大幅度税制改革,将产业所得税和商业所得税划分为一个税种,对个人基本不征收所得税。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期间,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和实施处于停滞阶段。

(二)初步发展阶段(1980-1993)

1978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政方针,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经济体制的改革也伴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