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应用CAD软件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2041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应用CAD软件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正确应用CAD软件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正确应用CAD软件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正确应用CAD软件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正确应用CAD软件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正确应用CAD软件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正确应用CAD软件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docx

《正确应用CAD软件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应用CAD软件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正确应用CAD软件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docx

正确应用CAD软件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

正确应用CAD软件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进展和建筑结构分析理论的日臻完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在建筑设计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近年来高层建筑结构分析理论的逐步成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层建筑的进展。

在众多的结构分析软件中,平面框排架计算与绘图软件PK既是独立的计算和绘图软件,又作为PKPM系列其它高层分析程序的接口软件,是结构工程师特不熟悉的。

其它如结构平面计算机辅助设计PMCAD、剪力墙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JLQ,以薄壁杆件理论为基础的高层建筑结构三维分析程序TAT,以及以墙元理论为基础的高精度空间有限元分析程序SATWE等。

我们通过近十年的实践应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开发的PKPM系列微机建筑工程CAD系统,是一套比较优秀的建筑设计软件,而且涉及的内容比较全面,它是集建筑APM)、结构、设备(水WPM、暖HPM、电EPM、空调CPM),概预算(STAT)和施工于一体的大型CAD设计系统,各个模块之间既可进行数据转换、接口,又可单独使用。

其中结构平面辅助设计软件PMCAD、框排架计算及施工图绘制软件PK、高层空间分析软件TAT和基础设计软件JC2CAD等可组成一个高效率的结构分析、计算及绘图系统。

下面要紧介绍这些结构软件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设计时应注意的事项。

1 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设计中及与其它设计单位交往的过程中发觉,尽管采纳了CAD,但在结构施工图中出现了许多概念性的错误和计算错误,有些错误可能会导致严峻的后果。

究其缘故是由于许多结构设计人员并未同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尽管初步掌握了一些建筑结构设计软件的使用能力,然而缺乏对整体结构概念的认识,过分相信计算机分析结果而出现结构计算模型与实际建筑物的较大差不;或由于软件技术条件认识不清而导致错误的计算结果。

为此,本文就近几年来发觉的这些问题及其缘故,结合PKPM软件的应用作一些简单的分析,以便提高建筑结构的设计质量。

111 超规范设计导致结构存在安全隐患

超规范设计问题对中小设计院来讲是禁而未绝的问题。

尽管建设主管部门三令五申的强调,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理手段和约束机制,有的地点设计审查流于形式,或对设计图纸的审查只限于对建筑造型的审查,使得一些超规范设计变成了耸立于都市街头的建筑物。

因此,超规范设计有设计

单位主观上的缘故,也有的是客观上造成的。

超规范设计的问题要紧表现在几个方面:

(1)砖混结构层数和高度超规范问题。

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289)(以下简称“抗规”)中,多层砌体房屋由高度和层数两个指标操纵,一般认为,超过其中的一个操纵指标即是超规范设计。

近年来,一些抗震设防地区所建砖混建筑物相继出现8层带半地下室砖混住宅。

严格地讲,按“抗

规”第51112条规定,带半地下室住宅房屋的高度和层数应从地下室地面算起,也确实是讲,8层带半地下室建筑的实际层数应为9层。

(2)底层框架砖房超规范设计问题。

底层框架砖房除存在上述高度和层数超规范问题以外,还存在底层框架本身的设计超规范问题。

“抗规”所谓的底层框架是指底层为框架-抗震墙承重的结构,且宜采纳钢筋混凝土抗震墙,但抗震烈度为6度和7度地区可采纳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砖墙。

据了解的情况,有些工程底层框架虽有抗震墙但截面面积明显不足。

一些工程竟采纳底层纯框架结构,而且在抗震区总层数达到8层。

并有1托7、2托6、甚至3托5的底层纯框架形式出现,同时在实际工程中底层有限的几片砖墙还常常是按填充墙来考虑。

这种结构形式大都出现在临街的住宅设计中,尤其近年来在房地产开发商所建的商品房中居多,这种结构形式的建筑在地震中的表现是特不脆弱的。

因此,一旦有地震发生,其后果将是十分严峻的。

(3)旧房改造设计中的超规范问题。

某些过去设计建筑的房屋在建设当时该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低于现行的设防烈度,或由于建筑时的材料所限,其抗震能力较差,已属于抗震加固对象,而某些设计单位未进行加固设计而进行了加层设计,有的加层设计还超过现行规范要求。

在加层施工中原

结构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加层设计对该建筑的抗震性能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

调查发觉,导致超规范设计的要紧缘故有如下几方面:

一是某些设计人员遵循规范的意识淡薄,对规范规定模糊不清、学习不够,甚至有些结构设计人员从来没有考虑过规范的要求。

二是建筑设计的人员结构概念模糊,从建筑设计方案时期造成结构设计是超规范的,而又片面地强调所谓的建筑形式等要求,使结构难以满足规范要求。

三是某些建设单位由于从投资的限制、土地利用率等方面动身而提出不满足规范要求的结构形式,而设计部门为得到工程的设计任务有意违反规范规定,有的设计单位领导为了眼前的利益,迫使设计人员进行超规范设计,四是设计审查部门迁就建设单位的意图,使超规范设计在某些地点合法化甚至成为不成文的地点标准和适应作法。

笔者认为,设计规范作为国家制定的规程是指导建筑设计的纲领,作为建筑设计工作者,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当违反。

112 过分依靠计算机分析结果,忽视抗震概念和构造设计

在实际工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抗震概念设计和构造设计的问题。

例:

某6度抗震区建筑,设计为6层带半地下室砖混住宅,上部结构布置均匀规整,然而上部作为要紧承重和抗震墙体的内纵墙却没有基础,而是坐落于地下室的内横墙上,也确实是讲,上部6层墙体的线荷载,变为集中荷

载(点)传于地下室横墙上,这种结构的传力路线是最为不利的。

再如:

某6层砖混结构商品楼,下部3层为商业网点,上部3层为住宅,初看起来仿佛并无不妥,然而下部1层均为贯穿整个进深的单间门市部,开间为3000~3900mm,实际上确实是1层只有横墙而没有纵墙,如此的建筑其纵向的抗震能力专门小,是不能够按砖混结构来设计的。

其设计者认为按砖混结构设计,层数及高度均不超规范,结构是可行的。

殊不知它的抗震性能是极差的,是不能满足抗震要求的。

建筑物抗震设计包括三部分内容,即概念设计、构造设计和结构计算。

众所周知,地震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我们对建筑物的地震破坏机理还不十分清晰,对地震的破坏现象也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时期,建筑物抗震计算的原理只是一种近似方法。

因此,我们在进行建筑物抗震设计时,一定要遵循“抗规”提出的抗震设计原则和抗震设计构造要求来正确应用CAD软件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进行设计,例如底层框架结构上部的砖房的构造措施比多层砖房的构造措施要严格一些,要求构造柱的纵向钢筋不宜小于4<14,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等,不能按砖房的抗震措施来设计,也不能单凭计算结果来推断结构的可靠性,象上述的两个例子,结构的静力计确实是没有问题的,而纵向抗震能力明显不足。

113 对软件技术条件不清,导致计算和绘图结果错误

每一种计算理论都有它的假定条件,每一个软件的编制都符合特定的技术条件,我们熟悉的PKPM系列软件也不例外,假如没有专门好地理解软件技术条件便不能专门好地利用软件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些对结构概念不专门清晰的设计人员可能会过分地相信计算机而出现严峻的设计错误。

6层砖混

结构,其中第6层为大空间会议室,而且第6层沿纵墙外挑1200mm。

也确实是讲,第6层的屋面、墙体等荷载最终传于5层的外跳梁上,而挑梁向内的平衡长度不够或挑梁上的平衡荷载不足,显然挑梁的抗倾覆能力不足。

设计者认为:

挑梁的计算数据是由PMCAD软件生成的,其配筋是通过PK软件计算的,计算结果没有问题。

事实上,由于设计者对软件技术条件不明,在操作时有荷载漏项,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2 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211 结构平面辅助设计软件PMCAD的应用

PMCAD是PKPM系列软件的核心模块,是建筑与结构连接的接口软件,也是结构平面设计软件,在那个模块中建立的结构模型应力求准确,能够反应结构的实际情况。

(1)交互式结构模型的建立。

结构模型中所有的构件均在此项操作中输入,应当注意的是:

凡是结构布置形式及构件尺寸和荷载不同的结构层均应描述为不同的结构标准层,关于上下层柱变截面情况用构件相关于节点的偏心描述,注意在节点过密的时候墙体及梁布置的连续性。

在布置过两个或更多的标准层后,不能使用图案编辑菜单对某一层或某一部分拖动或平移,因为所有的节点位置差不多上用相关于原点的位置描述的,拖动或平移会造成上下层节点错位。

全楼的组装必须是自下而上的标准层组装,不能把后一个标准层组装于前一个标准层之前。

填充墙不能作为墙体输入。

在此输入的荷载值应是荷载标准值,不是设计值。

(2)PK文件的生成。

关于砖混结构,按连梁生成的墙梁的PK文件,在没有进行砖混抗震验算时梁上没有上部墙体及以上层楼板传来的荷载。

底框砖房的底层框架梁不能够用生成连梁的方法生成PK文件,否则会引起框架上地震荷载的漏项,而用PK所画的梁施工图其节点构造不满足“抗规”要求。

在此项操作中生成的连梁PK文件应打开修改支座情况,要紧是依据实际情况修改梁与柱的铰接依旧固接。

在此菜单生成的框架PK文件应打开修改梁惯性矩增大系数和梁端弯矩调幅系数,否则PK软件按梁混凝土弹性工作配筋,使支座钢筋偏大而跨中钢筋偏小。

212 平面框排架计算及绘图软件PK的应用

PK是PKPM系列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能够单独使用,而且还能够和SATWE、TAT等模块联合使

(1)框架绘图。

有时计算结果显示梁柱超筋时,往往能够通过绘图,然而要注意现在的绘图结果有时是错误的,其显示的配筋情况可能比计算小得多,必须修改计算数据文件后,梁柱计算都不超筋时其绘图结果才是可信的。

另外,在修改钢筋操作中对梁钢筋进行了通长修改后,一定要对所形成的施工图进行检查,使显示结果与绘图结果不一致。

(2)注意审查每一个柱的轴压比信息。

PK软件对柱的超筋操纵是以最大配筋率来操纵的,有时尽管软件未显示柱的超筋信息,但并不能讲明我们所选的柱截面是合适的。

213 独立基础及条形基础设计软件JCCAD的应用

(1)对砖混结构而言,一般应在荷载组合中加入经PM2CAD软件进行砖混抗震计算后的荷载。

(2)对框架结构而言,一般应计入经PK软件计算的PK荷载,并在PK荷载中计入地震荷载组合,并经纵横两个方向的验算后确定基础选用的合理值,或计入经TAT、SATWE计算的荷载组合。

若只经PM恒、活荷载计算,则结果在地震区会明显偏小。

(3)对弹性地基梁及筏板基础的计算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应依照现场勘探情况利用软件对地基进行验算;②应依照地基及设计情况不同选用适当的地基刚度系数;③依照上部结构及场地情况,选取适当的基础形式和计算方法;④通过反复地试算,最后确定较为合适的梁截面和翼缘宽

度。

一般认为,假如我们确定了一种梁截面或翼缘厚度时,加大或减小其截面尺寸都会引起配筋量的增加,那就讲明我们选定的那个截面是较为合适的。

3 结束语

在工程设计时,即从模型简化、荷载汇总、结构计算到施工图绘制的全过程中,我们应认确实考虑设计的每一环节,不仅保证计算模型的简化与工程实际相吻合,使计算假定与实际情况相一致,而且应注意设计软件的适用条件及其技术条件,正确的适用CAD软件,保证计算结果准确,更要加强规范的学习,加强概念设计,保证结构满足各项构造措施的要求。

使建筑结构安全能够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保证结构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