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2087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57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9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9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9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9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9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9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9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9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9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9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9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9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9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9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一、高中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流寓”一词最早的文本记载大概是《后汉书·廉范传》:

“范父丧遭乱,客死于蜀汉,范遂流寓西州。

西州平,归乡里。

”在这一语境中,“流寓”可解释为流离寓居。

《辞源》将“流寓”解释为“寄居他乡”。

《汉语大辞典》则解释为:

“‘流寓’亦作‘流庽’:

流落他乡居住。

   “流寓”一词释义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流”字。

如果理解为“流动”,那么这个概念的范围就非常宽泛,所有的迁徙流动到异乡都可视为“流寓”。

如果理解为“流落”、“流放”的话,“流寓”一词的含义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流落”一词有“漂泊外地,穷困失意”含义,“流放”则是古代的一种刑罚,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流寓”是指“不得已”离开本土客居他乡。

比如进京考取进士,一举得中在京城或其他地方为官,这就不属于“流寓”;而在京屡考不中,旅居多年如杜甫就叫“流寓”,或遭贬谪或受排挤自请外放到非故乡的地方为官,如苏轼到海南上任就叫“流寓”。

   古人为何要流寓他乡?

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两种原因:

一是社会原因,二是个体原因。

其中社会原因又有政治因素、军事因素、经济因素等多个方面。

从流寓文人的角度看,大多数文人因政治斗争遭排挤打击,流落他乡,如唐顺宗年间因“二王八司马事件”,两大文豪刘禹锡与柳宗元分别被贬到郎州、永州,而苏轼更是因为政治上的打击,一路从江南贬到海南岛。

古今中外,为改变命运、博取功名,负书担橐,远离家乡外出游学、游宦之士,如苏秦、张仪等,其流寓主要为个体原因。

   此外,不同时代、不同原因的流寓者之流寓地是不同的。

社会历史的变迁,文明程度的发展,决定了流寓地的不同。

因战乱灾荒而发生的流寓,流寓者往往迁徙到较为安宁、富庶的地方,如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因犯罪而被流放和被统治者贬谪,其流寓地往往是远离京城与繁华的僻远荒凉地方,如先秦巴蜀,汉唐湖广,宋明清之岭南、东北和西北等。

   (取材于李永杰《“流寓”概念探源》)

   材料二

   作为荒服之地的岭南地区,其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恶劣的生存环境——令人闻之畏惧的“瘴气”和湿热多雨的气候,一直为中原地区民众所鄙弃。

但是,终究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使许多文士不得已寓居岭南。

   古代流寓文士的生存状态极为艰难,诸如流寓之路艰辛无比、语言文化多有隔绝、物质生活极为匮乏、气候环境极为不适等。

然而,即便是在如此艰难的生存状态下,多数岭南流寓文士并没有长时间地消极度日。

迥异的自然环境和民俗风情在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也拓宽了他们的文学创作视野。

他们借吟诗作文排遣胸中抑郁之情,顺带融入当地的生产生活。

   韩愈贬谪连州阳山令时,在诗文中呈现的连州是一个远极遐荒之穷地,交通极为不便,危机四伏的生存环境险恶,这是连州给作者的最初印象。

同为寓居连州,然而在刘禹锡的眼中,连州却是“荒服之善部,炎裔之凉墟也”。

他在《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中写道:

“剡中若问连州事,唯有千山画不如。

”刘禹锡不仅对连州秀丽的山水极为推崇,而且深入民间了解连州的民俗风情、少数民族生活。

在谪居连州的岁月里,他以平和的心态、从容的诗笔,还原了岭南的青山秀水,描绘了民情民俗画卷,并讴歌了少数民族的勤劳勇敢。

   苏轼一生颠沛流离,一贬再贬至“荒服”的极致——海南岛,这在宋代是仅次于杀头的重罪。

初到海南的苏轼也曾悲观地说道:

“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

昨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

今到海南,首当做棺,次便做墓。

”(《与王敏仲书》)然而,天性乐观旷达的他并没有彻底沉沦于流寓之苦,而是用自己的诗文去描绘海南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纵情于美丽的自然和淳朴的民风,写下了很多优美的“和陶诗”。

诗文不仅明显流露出对此种生活的热爱与赞美,更体现了他虽身处天涯海角,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旷达境界。

   流寓生活往往充满着艰辛,但是达观的处世精神总是让诗人于艰险中发现天地之美,描述天地之美,即便是“九死一生”的蛮荒岭南,他们依然“诗意地栖居”。

   (取材于王广禄《唐宋流寓文士的岭南文化拓荒》

   材料三

   流寓文士来到岭南之后,一方面用诗文排遣心中之情,另一方面则深入民间为民谋利,在蛮荒岭南积极实践自己未尽的政治抱负,给岭南大地带来深远的影响。

   明代弘治年间连州知州曹镐撰《旧志序》,认为连州风气之变,“乃自韩昌黎、刘梦得两公始”。

刘禹锡在连州至少做了三件大事。

一是编医书,惠及百姓。

刘禹锡对医学颇有研究,他结合自己40多年积累的验方,编成了《传信方》医书,让连州人受益。

二是重教兴学。

在刘禹锡的带动下,连州文风迭起,吸引了荆楚吴越的儒生纷纷来连州求学。

在唐代,广东共有48名进士,连州就有12名;到了北宋时期,广东共有进士127名,连州就有43名,时称“连州科第甲通省”。

三是关心少数民族。

刘禹锡在连州期间写下了《莫徭歌》《蛮子歌》《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三首诗,对徭族人的外貌服饰和狩猎活动以及他们的勤劳神勇大加称赞。

   柳宗元流寓柳州可谓他本人之不幸,但又是柳州人民之大幸。

唐元和十年,柳宗元第三次被贬到柳州为刺史,其内心非常痛苦,但他依然积极为政,兴办儒学,推行教化,开挖水井,养民安民;反对横征暴敛,力主轻徭薄赋,对柳州地区的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千百年来,柳州人以修建柳侯祠的方式来表达对柳宗元的纪念。

至今,文慧桥、文慧路等路桥名称依然体现着人们对他的缅怀。

   “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

”以八月之治而令江山易其姓,韩愈在潮州人心目中不仅是文化先驱,更成为神明一般的存在。

到潮州后,韩愈驱除鳄鱼,奖劝农桑,兴办教育,大修水利,延选人才,传播中原先进文化,从而使当时的蛮荒之地潮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面对边远落后的蛮荒之地,来自中原政治文化中心的流寓文士们自觉承担起传播先进文化、先进生产方式的责任,他们不愧为岭南大地的文化拓荒者。

(取材于王广禄《唐宋流寓文士的岭南文化拓荒》)

(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流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流寓”的本质是离开本土移居他乡。

               

B. “流寓”必须是“不得已”的客居他乡。

C. 流寓既包括社会原因也含有个人原因。

               

D. 流寓地不完全是远离京城的荒蛮之地。

(2)下列文人的称呼与“流寓”有关的一项是(   )

A. 三闾大夫                           

B. 东坡居士                           

C. 范文正公                           

D. 七绝圣手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流寓文士“诗意地栖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流寓文士无视生存环境恶劣影响                         

B. 借吟诗作文排遣胸中的抑郁之情

C. 积极地描绘流寓之地的风情画卷                         

D. 超然旷达地热爱与赞美流寓生活

(4)下列对材料一、二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流放:

“放”的第三笔是“丿”                         

B. 负书担橐:

口袋

C. 荒服:

泛指边远地区                                           

D. 栖居:

“栖”读作“qī”

(5)下列各句没有反映诗人流寓经历的一项是(   )

A.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李煜《虞美人》

B.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C.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诗经·氓》

D.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6)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流寓文士政治抱负一项是(   )

A. 重教兴学                           

B. 养民安民                           

C. 江山易姓                           

D. 奖劝农桑

(7)根据“材料三”,下列描述流寓文士给岭南大地带来深远影响有误的一项是(   )

A. 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不仅被广泛传扬并得到妥善保护。

B. 岭南的医学、教育、生产方式甚至经济生活都发生了变化。

C. 流寓文士积极为政和解决民生问题使百姓生活有显著变化。

D. 流寓文士的诗文作品和文化传播丰富了岭南地区文化意蕴。

(8)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苏轼等流寓文士具有的共同特征。

【答案】

(1)B

(2)B

(3)A

(4)A

(5)C

(6)C

(7)A

(8)他们遭贬谪或受排挤因此到僻远荒凉的地方为官;他们面临着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艰难的生存状态;他们能以积极的态度实践自己的政治抱负;他们有政声政绩,促进了流寓地区的文化发展;他们书写了大量的诗文作品来反映流寓生活;他们得到了流寓地人民的认可和纪念。

【解析】【分析】

(1)B项,“‘流寓’必须是‘不得已’的客居他乡”错误,“必须”一说错误,材料一第二段中“所有的迁徙流动到异乡都可是为流寓”“‘流落’一词有‘漂泊外地,穷困失意’含义,‘流放’则是古代的一种刑罚,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流寓’是指‘不得已离开本土客居他乡’”,选项忽略了文中“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这一限制,而事实上,“不得已科举他乡”只是“流寓”的一种。

故选B。

(2)材料一中关于“流寓”的解释如下,“流离寓居”“寄居他乡”“流落他乡居住”“离开本土客居他乡”。

B项,“东坡居士”是苏轼的号,“东坡”是苏轼被贬黄州时自耕之地,与“流寓”有关;A项,“三闾大夫”是战国楚国特设的官职,是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的闲差,屈原贬后任此职,与“流寓”无关;C项,“范文正公”,“范文正”是范仲淹的谥号,“范文正公”是后人对范仲淹的尊称,与“流寓”无关;D项,“七绝圣手”,王昌龄擅长写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与“流寓”无关。

故选B。

(3)A项,“流寓文士无视生存环境恶劣影响”中“无视”一说错误,由材料二第一段“恶劣的生存环境——令人闻之畏惧的‘瘴气’和湿热多雨的气候,一直为中原地区民众所鄙弃。

但是,终究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使许多文士不得已寓居岭南”以及后文所引的韩愈、刘禹锡、苏轼等人的诗文可以看出,流寓的文士并不是“无视”环境的恶劣,而是“有一些特殊原因”让文士“不得已”。

故选A。

(4)A项,“流放”的“放”第三笔不是“丿”,而是横弯钩,即“”。

故选A。

(5)C项,“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出自《诗经•氓》,是叙述语言,讲的是女主人公将男主人公氓送到对岸,没有反映诗人流寓经历;A项,“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出自李煜《虞美人》,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故国”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B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出自《登高》,作此诗时,杜甫在夔州,“作客”直接点明流寓他乡,渗入诗人漂泊西南老病孤愁的悲哀;D项,“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出自《琵琶行》,写于诗人被贬他乡期间,与“流寓”有关,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

故选C。

(6)C项,“江山易姓”并非韩愈的政治抱负,“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是说韩愈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A项,“重教兴学”刘禹锡的主张;B项,“养民安民”是柳宗元的主张;D项,“奖劝农桑”是韩愈的主张。

故选C。

(7)A项,“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不仅被广泛传扬并得到妥善保护”于文无据,从材料三来看,文章强调的是来自中原政治文化中心的流寓文士自觉承担起传播先进文化、先进生产方式的责任,深入民间为民谋利,在蛮荒岭南积极实践自己未尽的政治抱负,给岭南大地带来深远的影响。

故选A。

(8)本题信息涉及三则材料,解答时可以从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苏轼等流寓文士“流寓”的原因、“流寓”地的环境特点、他们在“流寓”地的主张与作为、他们的作为给后人的影响等方面来总结。

从“流寓”的原因来看,他们都是仕途不得意,或是触怒朝廷被贬,或是受排挤;从“流寓”地的环境看,都是蛮荒之地,僻远、荒凉、条件恶劣;从他们到“流寓”地的表现来看,他们都能乐观地面对自己的不幸遭遇,积极地帮助当地百姓,传播文化,政绩斐然,并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当地百姓也对他们爱戴有加。

故答案为:

⑴B;⑵B;⑶A;⑷A;⑸C;⑹C;⑺A;

⑻他们遭贬谪或受排挤因此到僻远荒凉的地方为官;他们面临着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艰难的生存状态;他们能以积极的态度实践自己的政治抱负;他们有政声政绩,促进了流寓地区的文化发展;他们书写了大量的诗文作品来反映流寓生活;他们得到了流寓地人民的认可和纪念。

【点评】⑴此题考查把握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论述类文本阅读在概念题型上往往这样设题:

部分与整体、夸大与缩小、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尚未发生和已经发生、可能和必然、答非所问或张冠李戴、颠倒是非等。

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段,然后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

⑵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

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⑶此题考查把握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论述类文本阅读在概念题型上往往这样设题:

部分与整体、夸大与缩小、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尚未发生和已经发生、可能和必然、答非所问或张冠李戴、颠倒是非等。

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段,然后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

⑷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回答本题,先在文中分别找到备选项内容的对应语段,采用比对方法,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⑸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⑹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

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⑺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⑻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

信息筛选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

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

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

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一名叫孙赫的男子在高铁霸占他人座位,出言不逊,并不听警察劝阻。

此后网友又陆续曝光出各种各样的“坐霸”。

铁路部门翻遍了整本《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都没有发现什么好用的条款,于是只好回应说:

“涉事男乘客的行为属于道德问题,不构成违法行为。

   (摘编自2018年9月3日《中国新闻周刊》)

   材料二:

   

   材料三:

   新京报:

道德“滑坡”的观点是转型后才出现的,很大程度上是将此归因于市场经济。

在你看来,事实是这样吗?

   高兆明:

尽管社会道德状态与市场经济实践有关,但不能将社会普遍道德失范现象归罪于市场经济。

   第一,在市场经济建立以前的几千年历史上,也有道德败坏、拜金主义、极端自私自利的现象,建立起市场经济的社会,未必是道德风尚败坏的社会。

   第二,市场经济本身是否就没有积极的人文价值?

黑格尔、斯密、马克思等思想大家对市场经济人文精神的分析很充分,都有自己基本的看法,对市场经济的人文价值并没有取绝对否定的态度,相反,还在相当程度上给予积极肯定。

主体、主体性精神、权利、契约、规则、法治、合作等精神,是市场经济建设对社会人文价值精神的积极贡献。

   (摘自2016年12月3日《新京报书评周刊》)

   材料四:

   黑格尔曾明确区分“道德”与“伦理”。

黑格尔的“道德”指向个体自我立法、良知美德,“伦理”指向社会自我立法、秩序规范、正义制度。

黑格尔强调“道德”须以“伦理”为内容并在“伦理”中实现,其目的之一是要揭示:

只有在正义的社会秩序中,个体的理性能力才能正常发挥,才能真正谈得上自由意志。

   道德类型奠基于互为目的的合作性社会关系。

合作性社会关系以“相互性”为规定之一。

“互善”的相互性尽管不同于“互利”的相互性,但是在根本上却离不开“互利”的滋润。

在一个开放性社会过程中,如果“善意”是单向的,如果“善意”始终没有“互善”“互利”滋养,那么、除非是在纯粹宗教精神的意义上,否则就是不可持续的。

   (摘自2017年7月4日《新京报书评周刊》)

   材料五:

   道德乃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的反思和选择的产物。

人类并非天生完美、更谈不上是一种始终向善的生物。

资源的有限、利益的排他、人情的纠缠,往往会影响我们,使我们即便懂得了道德的知识和原则,也依然不能按照这些知识和原则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来行动。

所以、我们不是“天生地”或“必然地”就生活在一个道德的世界中。

我们赖以存在的道德世界,以及我们具体实施的道德活动,实质上,全是我们在“讲道德”与“不讲道德”的两可之间经过权衡、反思而选择了前者的后果。

这恰恰表明,人是其有能动性的自由存在者;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

(摘自2018年08月24日《光明日报》)

(1)下列对材料中“道德”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市场经济不一定会带来道德败坏,相反它还伴随主体、主体性精神、权利、契约等积极的社会人文精神。

B. 道德体现个体自我立法、良知美德,我们应该期待来自个体美德方面对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抵抗与克服。

C. 道德是人们反思和选择的产物,想要让我们的意志按照道德要求来行动,我们必须掌握道德的知识和原则。

D. 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因而人类能在“讲道德”与“不讲道德”的两可之间做出选择。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平确的一项是(   )

A. 黑格尔等对市场经济人文精神的分析,可以证明将社会普遍道德失范现象归罪于市场经济的做法是不恰当的。

B. 大多数人会在高铁上抵制类似“霸座”这种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说明公众普遍追求公共道德与秩序。

C. 在合作性的社会关系里,“善意”通常不能是单向的,它始终需要“互善”“互利”滋养,否则不可能持续。

D. 人类不是一种始终向善的生物,会受到资源的有限、利益的排他、人情的纠缠等影响,做出不道德的行为。

(3)依据材料四中关于“道德”与“伦理”的阐述,对材料一中“孙赫霸座”这一现象加以评析。

【答案】

(1)A

(2)B

(3)①孙赫霸座的行为表明他在公共场合缺乏自我约束能力,没有良好的道德;铁路部门缺少相应的法律条文对他进行处置,表明我们的伦理秩序还不够完善(或缺少正义的社会制度)。

②对霸座行为有相对应的合理的法律条文,可以保障个体能够更好地约束自我行为,加强自我修养。

【解析】【分析】

(1)B项,“道德体现个体自我立法、良知美德”错误,根据原文“黑格尔的‘道德’指向个体自我立法、良知美德,‘伦理’指向社会自我立法、秩序规范、正义制度”,选项混淆了两个概念。

C项,“想要让我们的意志按照道德要求来行动,我们必须掌握道德的知识和原则”错误。

根据原文“我们即便懂得了道德的知识和原则,也依然不能按照这些知识和原则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来行动”,可见,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D项,因果倒置,根据原文“实质上,全是我们在“讲道德”与“不讲道德”的两可之间经过权衡、反思而选择了前者的后果。

这恰恰表明,人是其有能动性的自由存在者;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可知,“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是得出的结论,是结果而不是原因,选项颠倒了因果。

故选A。

(2)B项,“大多数人会在高铁上抵制”错误,根据材料二图表可知,只有38%的人在高铁上抵制不文明行为,可见只有少数人会在高铁上抵制不文明行为。

故选B。

(3)解答本题,首先分析材料四中“道德”与“伦理”的区别和联系,抓住以下关键句:

“‘道德’指向个体自我立法、良知美德,‘伦理’指向社会自我立法、秩序规范、正义制度”“黑格尔强调‘道德’须以‘伦理’为内容并在‘伦理’中实现”“只有在正义的社会秩序中,个体的理性能力才能正常发挥,才能真正谈得上自由意志”。

然后分析孙赫霸座的行为属于道德不完善,铁路部门缺少相应的法律条文对他进行处置,表明我们缺少正义的社会制度。

强调法律条文对自我约束的作用。

故答案为:

⑴A;⑵B;

⑶①孙赫霸座的行为表明他在公共场合缺乏自我约束能力,没有良好的道德;铁路部门缺少相应的法律条文对他进行处置,表明我们的伦理秩序还不够完善(或缺少正义的社会制度)。

②对霸座行为有相对应的合理的法律条文,可以保障个体能够更好地约束自我行为,加强自我修养。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⑵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

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⑶本题考查考生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评析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针对题干内容筛选文中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评析,评析要立足文本,不可随意生发。

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汉装,中国华彩

   我们的传统服装究竟是怎样的呢?

即使没有见过出土的实物,在历代的画典以及文学作品中,这种特征也不难总结。

中华民族作为最源远流长的民族之一,1.8万年前山顶洞人就开始使用骨针,7000年前河姆渡出现纺轮,“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而其他古文明如埃及、爱琴文明都是发源于公元前3000年前。

   从商朝出土的玉人可以看出当时的服装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外形特征,如上衣下裳,交领右衽。

西周东周是中国历史上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重要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所有制的变化,西周的等级制度逐步确立。

与这种等级制度相适应,产生了完整的冠服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上衣下裳连成一体的“深衣”(上下一体的长衣)。

作为汉装原型的深衣,在《礼记》中有记载:

“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袂(袖子)圆以应规,曲袷(领)如矩以应方。

负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

   中国服装在这时就已经与西洋服装彻底分道扬镳,在形制的细节处、颜色上等都蕴涵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一般认为汉装自身显著的特点成熟于汉,至宋明仍保留有其鲜明的特征,即宽衣博带、大襟右衽、交领大袖,整体风格含蓄柔静、随和典雅。

风格最清晰的莫过于三个时期:

魏晋、盛唐和宋明。

其中魏晋和宋明是鲁迅所认为的中华民族有自觉意识的朝代。

   魏晋时地主阶级世袭门阀贵族崛起,反儒倡道,老庄玄学盛行。

此时作为“人”的意识觉醒,不拘小节,不做作,任其自然。

如在鲁迅的《故事新编》中记载,“鸟有羽,兽有毛,黄瓜茄子赤条条。

”认为衣服乃身外之物,可有可无。

穿着也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