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10645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22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结.docx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结.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结.docx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结

中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划

位置

(1)经纬度位置北、东半球

特殊经线:

12°

90°E:

过新疆西藏;110°E:

大致分中国东西两部分;120°E过东部沿海;东经多度很可能在东北或我国东部海岛;

特殊纬线:

40°N:

过北京和南疆(暖温带),过内蒙古河套(中温带)

33°—34°N:

淮河——秦岭

3°°N:

大致过长江流域

北回归线:

过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20°N:

中国大陆的最南(雷州半岛/琼州海峡)

四至

N漠河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

S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4°N

位于热带和北温带

E黑龙江、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135°E

W帕米尔高原(新疆)73°

从东五至东九跨五个时区时差4小时°8分

(2)海陆位置

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隐含处世界最大大陆,最大海洋

(3)相对位置:

陆上邻国14个,海上邻国6个

△对中国位置的评价:

纬度:

跨度大气候复杂气候资源丰富可种植多种农作物

海陆位置:

面临世界最大海洋,位于世界最大大陆

A.从而季风气候显著同纬度中国四季最分明雨热同期利于农业

B.海陆兼备海洋可带来水气有利农业

C.海洋利于对外交往

D.

亚欧大陆桥)

西部内陆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交往(如古丝绸之路位置缺点:

A.热带很少(陆地上)

B.季风气候不稳定,易造成水旱灾害

C.海洋带来台风,有利于敌人海上入侵离海洋远干旱

D.邻国众多,边界争端

疆域

S=960万平米千米还有海岸国土300万平方千米

(1)陆界2万多KM

邻国14个

(2)海疆

1大陆海岸线1.8万km

26000多个岛台湾海南崇明

3雷州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鹅銮鼻半岛(台)

4邻海

A.领海12海里(1海里=1.852km)

B.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C.边缘海3个黄海东海南海+台湾以东的太平洋

5海上邻国6个

行政区划

省、县、乡(镇)

省级:

23个省

5亍自泊区丄个克辖市

2个特别行政区

中国的地形

特征

1、地形各种各样

优点:

相应影响气候、植被多样,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多种经营

劣势:

2、平原少,山区面积广大,占2/3

山区——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评价

优点:

山区垂直带性明显,物产丰富;山区可发展林、牧、旅游、采矿等

劣势:

不利于种植业发展:

平原仅1/10,耕地为1/10(占世界7%耕地养活占世界

20%多的人口);山

区生态系统脆弱;山区交通不便

3、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优点:

有利于海上湿润空气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大河自西向东流,流过阶梯界,水能丰富;方便勾通东西(沿海与内陆)交通

(内地沿海联系紧利于统一)

(军事上利于防守自沿海的敌人)一一(不利于防守自西、北边来的敌人)

分布

(1)时间、地质史

总:

板块构造,太平洋一一亚欧印度洋一一亚欧

具体:

(中国地质发展历史)

太古——泰山形成;

古生一一陆地形成(东北、华北);三叶虫、珊瑚鱼;

中生——造山(中国陆地基本形成成);

新生又造山(青藏高原隆起,喜马拉雅山运动);

新生代的沉积(现有沿海平原形成)

(2)空间

地形的骨架一一山脉

东西走向:

天阴昆秦南

东北西南走向:

大太巫雪山长武台

补充知识:

A.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第一大山脉珠锋安第斯最长

B.五岳在哪省

东岳泰山(山东)

南岳衡山(湖南。

另安徽天柱山曾封南岳)

西岳华山(陕西)

北岳恒山(山西)

中岳嵩山(河南)

C.四大佛教名山一一五台、峨嵋山、九华山、普佗山

D.其他:

黄山(安徽江南,花岗岩)、庐山(断块山、地垒)、

丹霞山(广东,南岭、红色砂砾岩受侵蚀)

(3)地形单元

①四大高原

名称

海拔

界线

特征

矿产

成因

青藏咼原

4000m以上

阿尔金一祁连

横断喜马

拉雅

有起伏、雪山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石油、金属

喜马拉雅运动

隆起

内蒙古

1000m

大兴一祁连

平坦、植被东

西变化

地壳上升,又干燥少流水切割

黄土高原

1000—2000m

太行一乌鞘岭

(祁连)长城

—秦岭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自然过渡带,环境不稳定

云贵高原

2000—1000m

横断一雪峰

崎岖,有沉积岩一喀斯特,山间盆地一坝子

有色金属煤

内力:

海洋一沉积岩一上升外力:

流水侵蚀

黄土高原成因

内力:

秦岭隆升,山前凹陷

外力:

中亚蒙古岩石风化一一搬运一一沉积(风成)又流水作用侵蚀

②四大盆地

名称

海拔

界线

特征

矿产

塔里木盆地

800-1300m

新疆内、天山南侧;天山

—昆仑山

四周咼山、内平坦,有水草、弋壁、边缘有绿州

石油天然气

准噶尔盆地

500-1000m

新疆内、天山北侧;阿尔

泰一天山

干燥,居民生活在

山路绿州

天然气石油

柴达木盆地

3000m

青藏咼原内,青海省;阿尔金祁连昆仑

内陆高原平地,内

有戈壁、水草、沼

聚宝盆:

盐、石油、

泽盐湖

四川盆地

(湖成)

500m

四川省东部泰、巴一大娄山,巫山一一横断

外流盆地、紫色土、内部低山丘起伏,天府之国成都平原

天然气

四大盆地面积: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扩展

盆地为什么多为聚宝盆?

1、四周高山上的流水带来泥沙,使土壤肥沃利于农业。

2、盐分汇入内流盆地中央,因为干旱,易成盐湖(柴达木、罗布泊)。

3、盆地边缘多断层,地壳活动剧烈,易形成有色金属(柴:

铅锌矿)。

4、沉积盆地形成石油、天然气。

③三大平原

名称

海拔

界线

特征

矿产

成因

东北平原

200m以下

大兴、小兴、长白环绕;南渤黄海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由松嫩、辽河、三江组成

石油、煤

内:

地壳下沉外:

河流冲沉积

华北平原

50mm以下

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久东,临渤黄海

平坦一望无际,

成整体

石油、煤

由黄河、淮河、

海河、泥沙冲积

而成

长江中下游平原

10m以下

西起巫工,东抵

海滨

河湖密布,狭长串珠状,有“水乡、鱼米之乡”

由长江及其支流的泥沙冲击而成

平原很少仅占12%

此外还有

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台湾西部平原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银川平原河套平原

(内家古咼原---有人认为是咼平原)

△北京成为我国首都的地理背景

位置优势:

历史上北方军事中心

离北方流牧民族近

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

地形优势:

山地平原交界城区位于永定河冲积扇平原

④丘陵500m以下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江南丘陵两广丘陵(广东、广西)

地质灾害

(1)地震分布

1台闽(板块界)

2太行山,京津唐

3青藏高原、以及川、云西部(板块界)

4西北的新、宁、甘

注:

我国是文字记录地震最早的国家(《竹书纪年》,夏)

1556年陕西华县地震死80万人---世界第一

(2)火山

白头山、五大连池、台湾七星火山昆仑山中火山大同(死)

(3)泥石流

多发条件降水集中山和平原交界

阶梯界线(青藏高原边缘)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北京也有)

中国的气候

一些基本要会要用的知识结构:

天气预报的符号

气慈素

气温气压和风降水

 

細气候的因素

r天文(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磁长短太阳辐射2大气

L地面反射率*地形等

I行星风系(气压帝和风带)

下垫面状况]

水誌分布(人类可改变)

植被(人类可改变〉

大气坏毓[季风环流

气温

(1)特点

1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原因

太阳辐射:

纬度(天文)太阳高度角一一北低

大气环流:

距冬季风的源地北近南远

下垫面:

西高东低;南方多山(东西向)南岭、秦岭、挡北方冷空气

2夏季南北温差不大,全国普通高温

原因

太阳辐射:

纬度(天文)太阳高度角S高N低但昼夜长短一一北长南短

(大气环流:

都受夏季风影响)

(下垫面:

地势西高东低,易爬坡)

注:

夏季青藏高原除外!

3中国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冬天最冷,夏天又较热的地区,因为大陆性季风气候

(特别是纬

度400-500)

中国是世界上水稻分布的最北界,还有棉花、咖啡、香蕉

(2)温度带(可参考各版本初中教材中国温度带图)

划分依据:

积温一一日均温仝10度持续期内每日均温之和

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的熟制

探度带

范围

2曲9积盂

作物熟制

黒龙江省北部、«蒙古东北部

<1600X?

一卒一熟。

早熟的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

中温带

东北和商蒙古大部分、新蘊北部

1600-5400X7

・哥|養趟,坯、曲、

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新蠢南韶

3400^500V

敢年二熟或一年两熟•和厦复种早穷

麦复种務、轩、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4500-8000V

热带

真臥台的甫部和海南省

>SOOOTJ

水稍一年三熟

△练习

哪省温度带最多?

甘肃(4个)陕西(3)

西藏几个?

(2个)

南疆在哪带?

暖温带

暖温一一中温界线?

(近于古代农牧分界线一一但如今中温带也广泛种植)

(长城)

横贯东西的温度带?

(中温,暖温带)

中国热带为什么不划在北回归线?

冬季风势力强大(这个热带是温度带,不是天文五带)

降水

800mm等降水线:

秦岭一淮河+青藏东南边缘

400mm等降水线:

大兴安岭一长城一拉萨一喜马拉雅山东南段

(1)降水分布特征

1空间:

从东南沿海一一西北内陆递减

成因:

海陆分布:

受夏季风影响,沿海一一内陆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减弱

2时间:

雨季由夏季风进退决定

A.年内:

集中夏秋(5—9月),多锋面雨

5月中:

华南进入雨季(副高在15—20°N)

6月中:

长江中下游梅雨(副高在20°N)

7月一8月:

华北一一东北(副高在25—30°N)

9月中:

夏季风南撤(副高南退)

1°月:

夏季风在大陆消失,大陆雨季基本结束

好处:

雨热同期,适合农作物生长

B.降水年际:

变化大

原因:

夏季风进退不稳定(特别是副高位置、强弱异常)不唯一

坏处:

水旱灾,水位变化大,不利航运

好处:

兴修水利促进文明。

中国发展(团结起来对抗)

(2)干湿地区(见学案)

划分依据:

降水与蒸发关系

干湿地区

分布范围

依据

植被

农业特色

湿润区

秦淮以南青藏以东特:

北东部

降水大于蒸发;年

大于800

亚热带常绿阔

水田

半湿润区

秦淮以北的东北P华北P黄

土G

降水大于蒸发;年

大于400

温落阔;针阔混交;草原

旱地

半干旱区

内蒙古/黄土/青藏G大部特:

北疆

降水小于蒸发;年

大于200

草原

灌溉农业;放牧业

干旱区

新疆;内蒙G西;青藏G西北

降水小于蒸发;年

小于200

多温带荒漠

灌溉农业-绿洲农

业;放牧业

△练习

干湿地区最多的省区:

甘藏陕内蒙古(4个)

注:

西藏湿润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中国哪些地方相对降水更多?

不一定在海边。

如夏季风的迎风坡(四川盆地西边缘)昆明四季如春,云贵高原降水多原因?

――因为昆明准静止锋,昆:

晴多贵:

雨多

最热极,吐鲁番地区(暖温带)干极:

吐鲁番

雨极台湾火烧察寒极:

漠河-52°

例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先在4月底从福建攻打台湾,为什么?

大陆性季风气候,4月底冬季风和夏季风交替的时候,进攻时顺风,赶上北风的末尾,而荷兰信使逆风50多天赶往荷兰东印度公司报告,登陆后,变为东南风,荷援军进攻顺东南风很快到台。

中国与世界的比较(温季、亚热带季、热季、高原气候区、大陆气候区)

总:

中纬东岸气候

气候特征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2)雨热同期

(3)气候复杂多样

对我国气候的评价(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雨热同期、大陆性季风气候一一夏季热量优势(是一大优势,我国北方可种植喜温作物;

季风气候不稳定多水旱灾害

(2)复杂一一使我国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丰富,也利于引种作物,形成多样景观和旅游资

中国冬季风和夏季风比较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亚洲内际(蒙古、西伯利亚)

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

偏北,陆-海

偏南海-陆

气团性质

极陆,寒、干

热海、赤、暖、湿

影响范围

大部(除青藏、云贵部分、台、琼)

大兴安-阴山-贺兰-巴颜拉-冈底斯-线以东、南区

影响时间

主控9、10月-次年3、4月北方长

主控4、5月-9、10月,南方长

活动方式

势力强,常爆发南下、冷锦为主

走走停停,暖锋为主

有关的灾害

寒潮-沙尘爆(严寒大风暴)

台风(带来)

活动异常带来水旱灾害、南涝、北旱(夏风弱)、南旱北涝(夏风强)

对我国气候影响的评价

加强北方严寒,便有北温差加大

影响我国降水量时空分布

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灾害

寒潮

台风

水旱灾害

表现

大范围剧烈降温,并伴

有大风、雨雪、冻害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

度取强的一级

成因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源地在蒙古、西伯利亚(快行冷锋)

热带、副热带26度海面,

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夏

季风气候不稳定;台风

时间

冬半年

夏秋

全年

影响范围

全国大部(西藏、云贵

高原影响小)

登陆:

广东、台湾、福建、海南、(浙江)

全国每年总有一些地

危害

冻害;摧毁建筑;影响交通通讯;沙尘暴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防治

提前发布警报

加强监测和预报

防洪:

工程与非牬工程措施抗旱:

多种措施—见高中上册P60

提高

讨论:

地形,气候与城市人口分布的关系,

1、平原或平地人口多(谷地高原)

2、温带热带海洋气候区,季风气候区

中国的河湖及水资源

总论

水文特征

径流,含沙量,结冰期,流速等

(1)外流区

地区

水量

汛期

含沙

结冰流速

东北(除辽河)

2次

华北

秦淮以南

较小

横断山区

(2)内流区多季节河,夏汛

扩展:

站在高处看水

1、河与气候:

如河流补给与气候关系

2、河与土壤:

冲积平原有肥沃的土壤

3、河流对地形有反作用

如不同河段的地质作用

上游山区一一流速快侵蚀(V型谷);下游一一流速慢,沉积

4、河与农业

冲击平原——农业发达

干旱区一一河流灌溉农业

5、河与聚落:

如乡村多在河两岸阶地、城市多沿河分布

6、河与交通交往

推荐阅读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XX年第11期,主题《问河》:

重点阅读P50-111,P136-145,

P163-182内容,如“河流的背景知识”、都江堰等,注意地图!

分布

(1)历史

(2)空间

内流湖密集区:

青藏高原(青海湖“咸)一大夕卜流湖区:

东部平原(鄱阳湖“淡”)一大

河流的特别分论

特1京杭大运河

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人工运河----1800km、隋大业六年(610年)

纵贯六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作用

历史上一一沟通南北,极为重要,漕运史长达1200年

现代一一航运、南水北调、灌溉防洪排涝等综合利用

目前通航河段:

(济宁一一杭州,主要是江苏、浙江段,江南运河(运煤和工业品),

运量仅次于长江

特2、3长江黄河

黄河

2

5500km75多万km

青藏高原

(龙羊、拉、李、刘家峡)

长江

2

长度、流域6300km180万km

地形阶梯

青藏高原

(横断山、二滩、龚嘴)

四川盆地

(巫山)

长江中下流平原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太行山南、三门峡)

华北平原

气候

亚热带湿润地区为主

暖温带、中温带半湿润、半干

旱、干旱区

水文特征(总)

流量大(10000亿mi/年)占1/3

全国世界第三,次于亚马孙、刚果河)汛期长,水能丰富,不结冰(有段地上河一荆江)

流量小,汛期短,有结冰期,含

沙量大(世界第一含35kg/m)

我国第二长河

治理

充分开发航运价值发电(三峡)

荆江防洪、洞庭湖治理退田还湖

中上游水土保持

上游宁夏河套地区大水漫灌,土

地盐渍化中游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下游:

加固大堤、小浪底水库(一一拦沙、防洪)

河流的治理和经济意义请参见印发的《中国地理补充总结1》

扩展:

全流域综合治理;财政转移支付

黄河问题:

1、核心:

泥沙地上河泛滥

根源: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2、其它问题:

源头一一生态恶化,荒漠化(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下游一一断流(全流域争抢黄河水)

黄河治理是政府问题

1、全流域统一规划治理依法治理

2、节约用水提高用水价格

3、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一一与脱贫联系4、治污

特4珠江(红水河)

珠江(西江为源)

长度、流域

2210km40万km

地形阶梯

二三级阶梯

气候

亚热带湿润地区为主

水文特征(总)

3

流量大(3500亿m/年)是黄河7倍,水能丰富,不结冰,含沙量小

治理

全河:

航运价值高,通航里程全国二;灌溉、水产捕捞、养殖洪涝灾害一一

如三角洲地区;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一一杜绝不合理砍伐、开垦,农村用新能源

(如沼气)上游:

西江上游红水河上游水电开发(三峡)下游:

三角洲基塘农

河流的治理和经济意义请参见印发的《中国地理补充总结1》

中国的水资源

(1)总特征与分布

1总量世界第六(巴俄加美尼中)2.7万亿m/年,人均不多

2分布时空不均,水土资源配合欠佳(如北方耕地占40%水资源仅占6%

其中海河人均200ml

时间:

夏秋多

空间:

东南多

3浪费

4污染

解决:

节约用水(各地不同)和保护

A.保护:

如水土保持

B.节约:

节水型社会,节水型农业

C•水污染防治

D.水利工程

时间不均一一水库

空间不均——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工程

东线工程:

利用京杭运河

优点:

利用现有河道,投资少

缺点:

地形一需逐级提水成本高

范围一集水面积小

引水的污染严重

中线工程:

优点:

水质好,自流,供水范围大(位于第二三阶梯界)

缺点:

线路长投资大,淹没多,生态风险大

西线工程

优点:

距离近水质好,生态风险相对小?

缺点:

工程量太大,投资太大,地质灾害安全问题,可能引发国际争议,也有生态风险

H型调水

优点,利用现有河道,工期短,工程量小减中游黄河水,少水土流失,

黄河有凌汛缓解北京春旱,不经过平原可减少盐碱化

△推荐阅读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XX年第3期,主题《三条流向北方的河一一南水北调专题》,注意地图!

中国的水能资源

(1)总:

世界第一

中、俄、巴、美、加、刚果(金)

理论蕴藏量6.8亿kw开可发3.8亿kw

(2)分布:

西南最多60%

(3)开发不够,潜力大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结)

(二)

审稿教师:

李京燕

编辑:

曲绍伟

撰稿教师:

刘刚

中国主要自然资源-总论复习

自然资源总特点

1数量有限

2利用潜力无限(不断提高)

3有一定分布规律

4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自然资源总分类

按性质:

可再生——不可再生

另一种分类:

非能源——能源(按来源:

来自外部——来自地球内部)

资源问题

1最大的表现是资源短缺

A.森林锐减B.淡水短缺C.耕地减少和退化D.一些矿产濒临枯竭(特别

能源问题)

注:

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实质:

工业大国同石油输出国之间掠夺与反掠夺、控制与反控制的一场斗争

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应可持续利用)

对策措施

A.思路:

对可再生资源一一永续利用;对非可再生资源一一最优耗竭

B.作法:

a.合理开发利用(如土地利用应谨慎控制其退化;森林采伐应不超过其更新速度)(

b.提高利用效率(如节能)

c.开发利用替代和可再生资源(如新能源)

d.技术进步(是个基础)

e.全球化(如一国利用国外市场解决能源供应)

中国主要自然资源

1、中国自然资源总特点

1自然资源大国一一总量大类型全

2人均资源不足

2、中国资源问题(总)

1

42%,水资源只

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如华北平原耕地资源面积占全国占9%又如北煤南

运)

2自然资源短缺日趋严重(如电力紧张,石油安全,铁矿石提价)

3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3、资源分论

土地资源

水资源与水能资源

森林资源

草场资源

矿产资源

概念及

意义

是陆地表层部分,主体是岩石、风化物、土壤。

是农业基本生产资料,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和物质基础

水资源:

广义指水圈内水体总量;狭义指陆地上淡水资源,占总水的3.5%,目前易利用的是河湖淡水和浅层地下水,占淡水的0.3%,占总水的十万分之七

区分四个概念:

水资源、水能资源、水利资源、水力资源

既是经济资源,又是环境资源

(森林的环境生态效益见表下)

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提供野生动植物,也是环境资源

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对其开发的广度、深度可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

与其他自然要素的关系

受地形、地质、气候、

水文、生物的影响、制约

水循环

水能开发对生态的

影响

“大自然的总调

度室”

若破坏会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女口内家古中温带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温带草原及相应的土壤、水和生物资源

地质;与科技进步有关;其开发也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分类

按利用类型分:

热带、温带草

能源一非能源;

地、林地、草地、滩涂、沼泽、荒漠、建筑用地等

原、高山草

甸、河漫滩草

金属(分黑色与有色)一非金属

中国特

八、、

(高考

重点)

1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2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少

3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大

4特别:

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少

1总量丰富(年径流2.7万亿M世界第六)

2分布时空不均,水土资源配合欠佳水能:

水能丰富,世界第一

1宜林地区广,森林树种丰富

2分布不均(东北、西南、东南三大林区)

3特别:

森林覆盖率低,森林蓄积量少

4特别:

破坏严重

1资源丰富

2分布特点:

自东向西由森林早原一

(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1地质条件复杂,矿产丰富

2分布不均(优缺点?

3特别:

某些重要矿产贫矿多,富矿少

4特别:

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如攀枝花、白云鄂博、金昌)

5形势严峻

(油、气、铜、钾盐、铁、煤)

中国分

耕地在半湿和湿润

的平原、盆地、低缓丘陵

(后备耕地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