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教案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2158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美术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美术教案2.docx

《二年级美术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美术教案2.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美术教案2.docx

二年级美术教案2

总课时:

1

2014年9月1日

课题

大家一起画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大胆自由地表现,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熟悉常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体验画的乐趣。

  

3、培养良好的绘画习惯。

  

教学

重点

重点:

熟悉常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体验画的乐趣。

  

难点:

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

  

问题情境设计

喜欢画画的小朋友请举手;你都会画什么呀?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环节修改

一、组织教学 :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检察学具。

(不同种类的美术工具,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看,并说出名字。

三、欣赏感知  

1、教师出示各类的范画作品,让学生欣赏,  

2、看看他们的用纸,有什么不同?

  

1)教师出示各种质地的绘画用纸,让学生摸一摸,感受一下纸的质感。

  

2)分组挑选喜欢的纸,猜想会有怎样的效果?

  

3)尝试练习:

  

合作小组一起画一画。

  

3、交流体会,相互欣赏  

四、学生作业  

以合作小组为单位,挑选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大胆的画画。

(室内、市外均可)。

  

五、教师巡回指导  

1、指导学生正确用笔。

  

2、鼓励胆小的学生大胆的绘画。

  

3、室外注意安全。

  

六、课堂小结  

1、学生说说绘画的内容、绘画的过程中发生的事。

  

2、说说绘画的乐趣。

  

3、相互评价。

  

4、教师总结。

  

1.准备绘画工具,规范绘画习惯。

  

2.学生上台介绍自己所带的各类彩笔,当当小老师,教教我们怎么用。

3.欣赏:

1)你看到了什么?

是什么颜色的?

  

2)他们画了什么?

象什么?

  

3)他用了什么彩笔?

  

4)猜猜是怎么画的?

  

5)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

挂在哪比较好?

为什么?

4.  合作小组一起画一画。

与学生们一起采用不同的工具尝试。

如:

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等,让学生自由的作画、涂鸦。

(教师可先示范不同工具的握笔方法,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握笔)

5.添画游戏:

学生们随着音乐围着课桌(课桌课前摆成长方形或圆形)旋转,音乐停,学生就坐在面前的座位上,将其他同学的作业进行添画。

(教师可先作示范)6.念儿歌:

彩笔手中拿,大家一起画。

画个小点变雨滴,画个方形变楼房,画条竖线变筷子,画团曲线呀,变呀变成妈妈手中的毛线团。

教学反思

总课时:

2

2014年9月5日

课题

花花绿绿的糖纸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1、大胆的运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涂色练习。

  

2、能用多种方法包扎“糖果”。

  

3、能进行积极、健康的交流活动,表现出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的品质。

教学

重点

重点:

大胆的涂色,尝试多种包扎“糖果”的方法。

  

难点:

包扎的各种方式。

  

问题情境设计

1、说说刚才看到假糖的感觉?

  

2、你知道我是怎么做的?

  

3、我里面包了什么?

还能包什么?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环节修改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规范绘画习惯  

二、导入新课。

  1、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各类糖果,上台介绍自己的糖果。

三、欣赏感知。

  1.说说刚才看到假糖的感觉?

   2.交流:

  

(1)学生介绍尝试成果。

(尝试肯定包法比较单一,颜色比较少)。

  

2)教师小结:

  出示范品,你知道为什么老师的能把你骗了?

  (小结:

颜色涂的认真,鲜艳,均匀)  

3.除了这种包法外,还有不同的包法吗?

  

4.教师简单概括,还有什么办法能使“糖果”更漂亮?

  (小结:

添加彩带等装饰品)  

四、学生作业。

  

五、教师巡回辅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参与其中。

  

六、课堂小结。

  1.糖果”展示、交流。

  2.模拟交易。

  3.教师小结:

  你把最漂亮的“糖果”给谁?

  节日可以送“糖果”。

1、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各类糖果,上台介绍自己的糖果。

  

1)自己说说糖果的形状?

  

2)糖纸的颜色?

  

3)包装的特点?

2.欣赏感知:

(1)说说刚才看到假糖的感觉?

  

(2)你知道我是怎么做的?

(3) 我里面包了什么?

还能包什么?

3. 学生尝试练习:

  合作小组尝试包扎“糖果”  

4.交流:

  学生介绍尝试成果。

(尝试肯定包法比较单一,颜色比较少)。

  

5.学生作业。

  

学生以合作小组的形式,完成包糖

6.“糖果”展示、交流。

  

7.模拟交易。

  

教学反思

总课时:

3

2014年9月9日

课题

绕绕涂涂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1、启发学生感受和认识物体的形状。

  

2、大胆用线涂出物体的形状。

  

3、体验涂绘绕线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

 

教学

重点

重点:

用线大胆涂绘出物体的形状,并体验绕绕涂涂的乐趣。

  

难点:

绕线涂绘方法的掌握。

  

问题情境设计

你能帮老师整理这一堆杂乱的线吗?

看看是什么形状的?

  

一个线团象什么?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环节修改

一、组织教学。

  规范美术的学习习惯。

  

二、导入新课。

  

1.出示一堆杂乱的各种线材料。

(各色、各质地的线)  

你能帮老师整理这一堆杂乱的线吗?

  

2.揭示课题。

 三、欣赏感知。

  

1.学生成功整理的线团(规则形)欣赏感知。

  

1)看看是什么形状的?

  

2)一个线团象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将线团添加成物体。

  

2.感知边上那堆未整理的杂线(不规则形)。

  启发学生看看象什么?

  

3、游戏:

  教师绕画,学生猜猜绕的是谁?

为什么?

(抓特征)  

四、学生作业。

  

五、教师巡回辅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参与其中。

  

1.教师与学生自由的围坐在一起,教师请学生帮忙整理线,边整理边自由的谈谈:

  

1)让学生自由的感知各类线;毛线、丝线、塑料线……  

2)各类线的呈现状态;直的、曲的、硬的、软的……  

3)生活中的运用;  

4)线在生活中的象形;拉面、蛇、卷头发、蚊香……  

2.出示葡萄照片,你们看我们该怎么将线团组合?

  

3.学生尝试练习:

  

主要练一练水果。

  

4.如何摆放一下象什么?

稍微添加一下能成什么?

(组合)  

5.学生尝试练习:

  主要练一练绕绕动物,再添加一些环境。

  

6在大纸上,学生将自己绕画出来,教师绕画自己,完成师生合影,背景添加上自己喜欢的东西。

  

.

教学反思

总课时:

4

2014年9月12日

课题

有趣的拓印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1.寻找、发现、认识生活中美丽有趣的各种纹理。

  

2.能运用正确的方法拓印花纹。

  

3.能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教学

重点

重点:

启发学生去体验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拓印各种不同的物体。

  

难点:

拓印技法的掌握。

  

问题情境设计

看这两张画,你觉得有什么不同?

  

你知道第一张是怎么做的吗?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环节修改

一、组织教学, 准备各类拓印的用具。

  

二、导入新课。

  

1.出示拓印作品与绘画作品比较。

 

2.揭示课题。

  

三、欣赏感知。

  

1.学生根据刚才所说自由尝试拓印。

  

2、交流:

发现拓印的效果不佳,为什么?

  

3、教师小结:

  教授拓印的要点:

  

1)将纸覆盖在物体上,不移动。

  

2)将油画棒轻轻横涂。

  

3)根据物体,拓印的最后,在边缘稍微加深。

四、学生作业。

  拓印练习。

  

五、教师巡回辅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第一次拓印,技法掌握较难,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六、课堂小结。

  1.作业展评。

  2.课后多多熟练拓印技法。

  想想还能用什么工具拓印什么物体?

效果会怎么样?

 

1.准备各类拓印的用具。

2.观察比较:

(1)看这两张画,你觉得有什么不同?

  

(2)你知道第一张是怎么做的吗?

3.学生根据刚才所说自由尝试拓印。

  

4.交流。

发现拓印的效果不佳,为什么?

  

5.学生作业。

  拓印练习。

强调:

(1)将纸覆盖在物体上,不移动。

  

(2)将油画棒轻轻横涂。

  

(3)根据物体,拓印的最后,在边缘稍微加深。

  

6.作业展评。

教学反思

总课时:

5

2014年9月15日

课题

有趣的拓印  

第2课时

教学

目标

1.寻找、发现、认识生活中美丽有趣的各种纹理。

  

2.能运用正确的方法拓印花纹。

  

3.能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教学

重点

重点:

启发学生去体验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拓印各种不同的物体。

  

难点:

拓印技法的掌握。

  

问题情境设计

我们课后去拓印了什么物体?

  说说用什么工具拓印了什么物体?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环节修改

  一、组织教学。

  准备各类拓印的用具。

  

二、导入新课。

  

上节课拓印作品的展示,回顾拓印的要点。

  

三、欣赏感知。

  

1.我们课后去拓印了什么物体?

   教师出示树皮的拓印画,学生猜猜,拓印的是什么物体?

  

2.我们除油画棒外,还能用什么绘画工具呢?

  

3、教师出示各类拓印作品让学生欣赏。

  说说用什么工具拓印了什么物体?

  

四、学生作业。

  室内、室外自由寻找,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拓印各种物体,看看会有怎样的拓印效果?

  

五、室外作业要求。

  1.排队出教室,进教室。

  2.规定活动区域,认真绘画。

  3.注意安全。

  学生作业。

  

六、学生绘画,教师巡回辅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拓印技法掌握较难,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七、课堂小结。

  

1、作业展评。

  

2、说说室外拓印感受。

1.准备各类拓印的用具。

  

2.回顾拓印的要点:

(1)将纸覆盖在物体上,不移动。

  

(2)将油画棒轻轻横涂。

  

(3)根据物体,拓印的最后,在边缘稍微加深。

3.教师出示树叶、硬币、钥匙等多种拓印作品,学生欣赏,说一说。

4.教师出示各类拓印作品让学生欣赏。

  

说说用什么工具拓印了什么物体?

5.学生作业。

  

室内、室外自由寻找,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拓印各种物体,看看会有怎样的拓印效果?

  

6.作业展评。

  

7.说说室外拓印感受。

教学反思

总课时:

26

2015年月日

课题

听听画画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1.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

2.感受歌曲旋律的起伏变化,与绘画中的情感表达相匹配。

3.在学习中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

教学

重点

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并注意视觉听觉的协调运动。

问题情境设计

  让学生听了声音后猜一猜,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环节修改

一、热身训练:

出示课题——听听画画(生齐读课题)

课件播放声音。

  

声音媒体:

鼓声、雨声、风声

二.月亮小精灵说今天它不仅带来了有趣的课题,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考考你们看看谁是千里耳,谁的耳朵最灵。

2.出示课件——谁的耳朵最灵?

(通过提问激励学生学习的欲望。

3.多媒体播放儿歌——《数鸭子》,(学生听儿歌的同时要求学生初步记忆儿歌内容。

4.出示课件——你听到了什么?

5.多媒体播放儿歌——《数鸭子》,加深学生理解及记忆能力。

三、创造表现

1、播放一些儿童爱听的歌曲。

《小小的船》《火车开了》,学生先欣赏。

2、与同学交流感受。

3、把自己的感受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注意视觉与听觉的协调运动。

四、作业展评

一、明确教学目标

1.读课题

2.听课件播放声音

3.听了声音后猜一猜,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试着把它画下来。

二、1.听儿歌

2.听儿歌的同时初步记忆儿歌内容

3.让学生随着音乐唱一唱、演一演、看一看,感受音乐旋律的律动起伏。

4.边听边想象歌词描绘的意境。

5.定格一个画面,说一说画面上的内容。

明白画面要与音乐匹配。

三、创造表现

1.学生先欣赏《小小的船》《火车开了》。

2.与同学交流感受。

3.把自己的感受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反思

总课时:

27

2015年月日

课题

听听画画

第2课时

教学

目标

1、按自己的意愿,把自己所听到的画面画下来(练习)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性思维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

重点

培养学生的抽象性和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并注意视觉听觉的协调运动。

    

问题情境设计

我的神奇小画笔可以把耳朵听到的东西画出来,你们能么?

这两幅同样是画的小小的船,有什么区别吗?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环节修改

一、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是否齐全。

2.导入

3.出示“月亮小精灵”情景对话导入课题

3.授新课

出示课题——听听画画(生齐读课题)

二、1.多出示课件——神奇小画童激励学生作画热情

2.神奇小画童:

呵呵……你们的耳朵灵,我的画笔更灵,我的神奇小画笔可以把耳朵听到的东西画出来,你们能么?

3.相信你们一定能战胜神奇小画童的神笔,现在你们就证明给它看吧!

三、学生练习

1.学生练习时,连续播放儿歌《数鸭子》和《小小的船》让学生边听边思考,然后进行描绘表现。

2.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记忆及想象,尽情描绘表达。

四、评画(选出优秀学生作品进行评比,评选今天的小画家。

1.听音乐《小小的船》《火车开了》

2.说说谁听出了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呢?

3.第二遍听《小小的船》《火车开了》:

A.看课件:

这两幅同样是画的小小的船,有什么区别?

(一幅是画的具体的船,星星等,别一幅是用点,线,面画的)

B、听《数鸭子》,说一说,这两幅画又有什么区别呢?

C、小鸭宝宝给咱们出了个问题,看同学们谁观察的最仔细:

这两幅画有什么不一样?

4.学生听一听,画一画。

(1)(放音乐)学生自由发言。

(2)学生作画

5.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互评,

6.小结:

美的音乐加上同学们画,美丽极了,你们真是了不起。

让我们在美丽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内容。

教学反思

总课时:

28

年月日

课题

蹦蹦跳跳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习折扎昆虫的制作步骤、方法和要求,培养动手制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2、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教学

重点

1.折扎的方法、步骤与要求。

2.制作精美而有创意。

问题情境设计

1.书中的斑马是怎样折出来的?

2.同一形状的纸可以从几种角度进行斑马?

3.怎样才能将折好的纸扎成动物?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环节修改

一1、创设动物王国情境,导人新课。

2.教师提问动物王国里都有什么动物呢?

让学生观察思考。

3.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将事先扎好的青蛙、乌龟、蛇各1只贴到黑板上。

4.那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帮助这些动物找到更多朋友呢?

那么就等着我们同学们这节课扎出更多的小动物好么?

板书课题:

蹦蹦跳跳

二、学生试扎。

1.首先让学生按教材示意图试扎,培养其识图能力和学习上的主动性。

2.思考并试折:

3.教师点拨。

4.根据学生试折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有选择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制作。

(1)构思:

不同动物的结构不同。

要巧妙地利用材料的特性灵活折叠出新形状。

(2)折法指导

4.学生完成作业

5.作业展评,课堂总结。

 

1.明确学习目标

2.首先按教材示意图试扎。

3.思考并试折:

(1)书中的斑马是怎样折出来的?

(2)同一形状的纸可以从几种角度进行斑马?

(3)怎样才能将折好的纸扎成动物?

4.学生根据老师的指点继续折扎或重新

作业要求:

(1)折扎方法正确。

(2)操作耐心细致。

5.学生把扎好的动物贴到黑板上,学生自评,师生互评。

6.用这节课学习的折法创造新的形象。

教学反思

总课时:

29

年月日

课题

小泥人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会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3.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

教学

重点

1.在活动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2.想象一定的情操,并根据情境作出各种造型有趣的小泥人。

 

问题情境设计

你是怎样让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动作呢?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环节修改

一、走进教室:

看一看

1.课件展示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泥人的图片,提醒学生仔细观察。

2.老师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3.老师小结,揭示课题

二、做个泥人:

试一试

1.师生一起随意捏个外形

2.教师在台上示范讲解

3.指名展示,师生共同调整

三、捏捏泥人:

动一动

1.课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动作,配欢快的音乐。

2.师生同做“小泥人的体操”

3.老师提问:

你是怎样让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动作呢?

4.教师小结捏泥人动态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

乐一乐

1.课件展示

5张制作完整的小泥人图片

2.师生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指名展示,师生共同点评、调整

五、合做泥人:

玩一玩

1.课件展示一组小泥人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从泥人的动态、细节的美化以及组合几方面来欣赏

3.小组合作表现

六、展示泥人,评一评

学生介绍自己的泥人的特点

 

一.明确学习目标

1.仔细观察课件:

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泥人的图片。

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二、做个泥人:

试一试

1.师生一起随意捏个小泥人的外形。

2.听示范讲解。

3.指名展示

三、捏捏泥人

1.观察课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动作。

2.师生同做“小泥人的体操”

3.说说你是怎样让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动作呢?

4.听教师小结捏泥人动态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

1.看课件中5张制作完整的小泥人图片。

2.师生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小组合作表现

五、展示泥人

 

教学反思

总课时:

30

年月日

课题

猴子上树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习、掌握制作玩具“猴子上树”的方法。

2.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3.体验、探索学习带来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制作“猴子上树”的方法,设计新颖、装饰有趣。

 

教学

重点

1.使学生运用剪、撕方法制作树。

2.树木造型美观,组合有变化。

问题情境设计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环节修改

一、导入。

1.让学生回想周围被人类破坏了的自然环境,增强学生保护、绿化环境意识。

2.提问:

(1)从刚刚的讨论中你明白了什么?

(2)要改善环境,你有什么办法呢?

(植树)

3、揭示课题:

猴子上树

4、提问:

同学们知道每年的植树节是哪一天吗?

(3月12日)

二、剪、撕树形。

1、回顾旧知。

首先我们要撕、剪出一棵棵的树干能组合成林。

2、出示一张挂历纸。

提问:

3.教师小结,强调撕、剪树干、树叶时要选择适当的颜色。

可两个同学合作,一个剪树干,一个撕树叶。

    。

3、学生动手撕、剪,教师个别辅导。

三、组拼、粘贴成“树林”。

 

一、让学生回想周围被人类破坏了的自然环境,增强学生保护、绿化环境意识

1.说说每年的植树节是哪一天吗?

(3月12日)

2.说说要改善环境,你有什么办法呢?

(植树)

二、首先我们要撕、剪出一棵棵的树干能组合成林。

三、说说怎样制作

1.现在我们要用学过的撕、剪方法来剪出各种形状的树干,撕出美丽的树叶。

2.谁来说一说,这张挂历纸哪些地方适合剪树干,哪些地方适合撕树叶?

3.学生动手撕、剪。

4.组拼、粘贴成“树林”

(5)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

教学反思

总课时:

年月日

课题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问题情境设计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环节修改

 

 

教学反思

总课时:

年月日

课题

第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问题情境设计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环节修改

教学反思

总课时:

年月日

课题

第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问题情境设计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环节修改

教学反思

总课时:

年月日

课题

第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问题情境设计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环节修改

教学反思

总课时:

年月日

课题

第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问题情境设计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环节修改

教学反思

总课时:

年月日

课题

第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问题情境设计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环节修改

教学反思

总课时:

年月日

课题

第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问题情境设计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环节修改

教学反思

总课时:

年月日

课题

第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问题情境设计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环节修改

教学反思

总课时:

年月日

课题

第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问题情境设计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环节修改

教学反思

总课时:

年月日

课题

第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问题情境设计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环节修改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