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19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理综.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17559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3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19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理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山东省青岛19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理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山东省青岛19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理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山东省青岛19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理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山东省青岛19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理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山东省青岛19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理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山东省青岛19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理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山东省青岛19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理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山东省青岛19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理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山东省青岛19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理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山东省青岛19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理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山东省青岛19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理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山东省青岛19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理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山东省青岛19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理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山东省青岛19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理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山东省青岛19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理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山东省青岛19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理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山东省青岛19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理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山东省青岛19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理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山东省青岛19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理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岛19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理综.docx

《山东省青岛19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理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19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理综.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青岛19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理综.docx

山东省青岛19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理综

山东青岛十九中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理科综合能力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

满分240分。

答题时间150分钟。

2.请将第I卷题目的答案选出后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代号上;第II卷用黑色签字笔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作废。

第I卷(必做,共87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

O16Cu64C12H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及化合物、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

B.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C.叶绿体中可发生CO2→C3→C6Hl2O6,线粒体中则会发生C6Hl2O6→丙酮酸→CO2

D.细胞内外的液体环境和磷脂分子的性质决定了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呈双层排列

2.粗糙型链孢霉是一种真核生物,繁殖过程中通常由单倍体菌丝杂交形成二倍体合子。

合子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后,再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最终形成8个孢子。

下图表示粗糙型链孢霉的一个合子形成孢子的过程,有关叙

述错误的是

A.图中a的核DNA数目与合子的相同。

B.图中c的染色体数目与合子相同。

C.图示整个过程中核DNA复制2次,细胞分裂3次。

D.①③过程中会发生DNA复制,①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3.下列实验或探究活动中关于酒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实验或探究活动的名称

酒精的作用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洗去花生子叶薄片上的浮色

B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C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漂洗被解离后的根尖

D

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对小动物进行固定和防腐

4.为保护美洲某草原的鹿群,自1907年开始人工捕猎美洲狮和狼。

若干年后,鹿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1905年前,鹿的数量保持在4000

头左右主要是有捕食者

B.1925年前后,该区域内鹿种群的

K值是保持在100000头

C.1927年后,鹿的数量迅速减少的

主要原因是草场被破坏

D.鹿、美洲狮、狼等在该生态系统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5.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番茄的植株.,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

A.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溶液浸泡种子可促进种子的萌发

B.生长期施放适宜浓度的乙烯可促进种子的形成和果实的发育

C.开花期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以诱导无籽果实的形成

D.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会加速叶片黄化速度.

6.下列有关生命系统中方向性的描述,合理的是()

A.分泌蛋白合成时,遗传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

B.发生渗透吸水时,水分子的扩散是单向的

C.受到刺激是,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时双向的

D.生物进化时,,变异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们常采用牺牲阳极保护法防止通讯电缆发生腐蚀

B.在日常生活中,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

C.在电镀槽中,镀件做阴极,阳极选用镀层金属

D.用惰性电极电解某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要恢复溶液的成分和浓度,可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铜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质量相等

C.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D.用点燃的方法鉴别甲烷和乙烯

9.X、Y均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IA族,X、Y能形成X2Y型化合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与Y分别形成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B.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可能为I:

1

C.X2Y不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D.X原子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原子的原子半径

10.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n(C1-)=n(CH3COO-)=0.01mo1。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与NaOH完全中和时,醋酸溶液所消耗的NaOH多

B.它们分别与足量CaCO3反应时,放出的CO2一样多.

C.两种溶液的pH不相同

D.分别用水稀释相同倍数时,n(C1-)=n(CH3COO-)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向50mL18mo1·L-1的H2SO4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等于0.45mol

②标准状况下,0.5NA个NO和0.5NA个O2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③向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再加稀硝酸能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④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分食盐水和淀粉溶液

⑤在使Al溶解产生H2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

NH4+、Na+、Fe2+、NO3-

A.仅②⑤B.仅①③⑤C.仅④D.仅③④

12.已知X、Y、Z、W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则W、X不可能是

W

X

A

盐酸

Na2CO3溶液

B

NaOH溶液

A1C13溶液

C

CO2

Ca(OH)2溶液

D

O2

Na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Na2CO3溶液通入CO2,可使水解平衡:

CO32-十H2OHCO3-+OH一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溶液pH增大

B.室温时,0.1mo1·L-1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则该溶液的pH=4

C.25℃时,PH=13的1.0L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一数目为0.2NA

D.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

二、选择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教室里的黑板上粘挂一些小磁铁,小磁铁被吸在黑板上可以用于“贴”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铁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磁铁与黑板间在水平方向存在两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磁铁受到的磁力大于受到的弹力才能被吸在黑板上

D.磁铁受到的支持力与黑板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1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在力F作用下静止于倾角为a的斜面上,力F大小相等且F

 

16.如图,一轻绳的一端系在固定粗糙斜面上的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给小球一足够大的初速度,使小球在斜面上做圆周运动.在此过程中,()

A.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B.重力对小球不做功

C.绳的张力对小球不做功

D.在任何一段时间内,小球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总是等于小球动能的减少

17.“嫦娥奔月,,的过程可以简化为如图2—12所示:

“嫦娥一号”升空

后,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远地点A距地面高为h1,然后经过变

轨被月球捕获,再经多次变轨,最终在距离月球表面高为h2的轨道

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1、表面重力加速度

为g0,月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2,引力常量为G,根据以上信息,

可以确定()

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嫦娥一号”在远地点A时的加速度

C.“嫦娥一号”绕月球运动的周期

D.“嫦娥一号”在远地点A时的速度

18.如图所示,通有稳恒电流的长直螺线管竖直放置,铜环R沿螺线

管的轴线加速下落.在下落过程中,环面始终保持水平,铜环先后经过轴

线上1、2、3位置时的加速度分别为al、a2、a3.位置2处于螺线管的中心,

位置l、3与位置2等距离.设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a1

C.a1=a3

19.如图所示是电视机显像管及其偏转线圈的示意图,如果发现电视画面的幅度比正常的

偏小,可能引起的原因是()

A.偏转线圈电流过小,偏转磁场减弱

B.加速电场的电压过高,电子速率偏大

C.偏转线圈局部短路,线圈匝数减少

D.电子枪发射能力减弱,电子数减少

20.一定质量的导体棒放在光滑的倾斜导轨

上,如图3(a).若给导体棒通电,并在此区域加上强度一定的匀强磁场,图3(b)中,有可能使导体棒保持静止状态的有()

 

第Ⅱ卷(必做129分+选做24分,共153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共18大题,其中21—30题为必做部分,考生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31—38题为选做部分,考生须从中选择1道物理、1道化学和1道生物试题作答,多选多做不计分。

选做的题目,考生须将答案用黑色签字笔、钢笔圆珠笔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且必须标明题号。

【必做部分】

21.(13分)请完成以下两小题。

I.(3分)让小车拖着纸带从某一倾斜的木板上滑下,启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留下如图所示的点迹.己知打点周期为T,点迹间各段长度已标在图上,若要求得该过程中小车运动的平均加速度,下列计算公式中最合理的是:

()

A.由S=

B.由△S=aT2得

C.由△S=aT2得

D.由△S=aT2得

II.(10分)在测某种材料的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

(1)测长度时,金属丝的起点、终点位置如图(a),则长度为:

c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直径,示数如图(b),则直径为:

mm;

(3)用多用表“

xlk"挡估测其电阻,示数如图(c),则阻值为:

(4)已知电源的电动是为E=3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20

,在图d中完成实物连线;(在答题纸上连接)。

(5)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最(填“左”或“右”)端。

 

22.(15分)如图(a)所示,木板OA可绕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某研究小组利用此装置探索物块在方向始终平行于斜面、大小为F=8N的力作用下加速度与斜面倾角的关系。

已知物块的质量m=lkg,通过D1S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加速度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图线。

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假定物块与木板阃的最大静摩擦力始终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l0m/s2。

试问:

 

(1)图(b)中图线与纵坐标交点a0多大?

(2)图(b)中图线与

轴交点坐标分别为

1和

2,木板处于该两个角度时的摩擦力指向何方?

说明在斜面倾角处于

1和

2之间时物块的运动状态。

(3)

1是多少?

(写出三角函数关系时就可)

(4)如果木板长L=2m,倾角为37°,物块在F的作用下由O点开始运动,为保证物块不冲出木板顶端,力F最多作用多长时间?

(取sin37°=0.6,cos37°=0.8)

23.(18分)如图所示,在

的空间中存在匀强电场,场强

沿y轴负方向;在

的空间中,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

垂直xy平面(纸面)向外,一电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

的运动粒子,经过y轴上

处的点p1时速率为v0,方向

沿x轴正方向;然后,经过x轴上x=2h处的p2点进入磁场,并

经过y轴上y=-2h处的p3点,不计重力,求:

(1)电场强度的大小。

(2)粒子到达P2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4.(10分)右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

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

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该装置放在20℃环

境中。

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

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

30分钟后,针筒的容

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

在X的位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mL/h。

(2)与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相比,用上述装置所测得的光合作用速率数值(偏高/偏低/相同),原因是。

(3)假若在该植物的叶片上涂上一层凡士林,光合作用的速率会大幅度下降,这一做法主要限制了光合作用的反应阶段。

(4)如果在原实验中只增加光照强度,则针筒的容量仍维持在0.6mL读数处。

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mL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的位置上。

比较两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5.(9分)

(1)右图是缺碘与不缺碘的两

类人群中,血液内与甲状腺活动

密切相关的两种激素含量状况。

表中A是,

B应。

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分泌激素A起作用。

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中,控制枢纽是。

(2)右表是哺乳动物神经元内外两种主要阳离子的浓

度。

a、b代表的离子分别是和。

甘氨

酸是脊髓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的.

C1-通道开放,使C1-内流。

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受体

结合后引起膜外电位变化是。

(3)某些药物能特异性地抑制神经递质降解酶的活性。

当这类药物作用时,右图中[]内的神经

递质因不被分解而浓度持续升高,并与[]。

续结合,导致突触后膜持续兴奋(方框内填图中编号,

横线上填文字)。

26.(10分)

生物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2n—1)。

大多数动物

的单体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蝇(2n=8)中,点状染色体(4,

号染色体)缺失一条也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可以

用来进行遗传学研究。

1.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右图,则该果蝇的性别是。

2.第4号染色体为单体的果蝇所产生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含个染色体组

3.果蝇群体中存在短肢个体,短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短肢果蝇个体与纯合正常肢个体交配得Fl,Fl自由交配得F2,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短肢

正常肢

Fl

0

85

F2

79

245

现利用非单体的正常短肢果蝇与正常肢(纯合)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探究短肢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

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正常的短肢果蝇个体与正常肢(纯合)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获得子代;

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并记录。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a.若____,则说明短肢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

b.若:

则说明短肢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

27.(11分)

下图l是某草原生态的部分营养结构的模式图,图2中字母代表生物群落,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生物对应图2中的哪些成分(用字母表示),图2中未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的成分还有。

 

(2)图l若蛇取食蟾蜍的量由3/4调整到1/4,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增重lKg,人比原来多增重Kg。

(能量传递效率按20%算)

(3)若下图表示此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草昆虫和蟾蜍利用食物的部分过程:

 

①植食动物的粪便属于图解中的部分,能量由植食动物流向肉食动物的传递效率可表示为____(用序号表示)。

②气温逐渐降低时,若⑥保持不变,青蛙的⑦/⑥的值将而狼的⑦/⑥的值将。

③图中两类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等功能。

(4)分析上图2,用文字、箭头、字母完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

(注:

不考虑未被利用部分)

 

28.(14分)

(1)己知:

△H=-272.0KJ·mo1-1

△H=-1675.7KJ·mo1-1

Al和Fe0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某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分别为A、B,

如图所示。

①据图判断该反应是(填“吸”或“放”)

热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

度,反应物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

②其中B历程表明此反应采用的条件为.(选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C.降低温度

D.使用催化剂

(3)1000℃时,硫酸钠与氢气发生下列反应:

Na2SO4(S)+4H2(g)Na2S(s)+4H2O(g)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

已知K1000℃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常温下;如果取0.Lmol·L-1HA溶液与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测得混合液的pH=8。

①混合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与0.Lmol·L-1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之比为;

②已知NH4A溶液为中性,又知将HA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试推断(NH4)2CO3溶液的pH7(填“<”、“>”或“=");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四种盐溶液按pH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填序号)

a.NH4HCO3b.NH4Ac.(NH4)2CO3d.NH4C1

29.(12分)某学习小组根据工业生产原理设计如下转化关系,以获取甲醇和金属钛(Ti)。

 

 

回答下列问题:

(1)在Ⅱ中利用CO和H2可合成甲醇,理论上两种原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转化关系中Ⅳ、V的目的是。

(4)Ⅵ中为甲醇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该电池工作时,b口通入的物质为。

②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③工作一段时间后,当9.6g甲醇完全反应时,有__NA个电子转移。

30.(16分)某研究小组用粗铜(含杂质Fe)按下述流程制备氯化铜晶体(CuC12·2H2O)。

 

(1)步骤①中采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可将粗铜与Cl2反应转化为固体1(部分仪器和夹

持装置已略去)。

①仪器A的名称是;

②连接好装置,然后进行的实

验操作是;

③有同学认为应在浓硫酸洗气

瓶前增加吸收HCI的装置,你认为

是否必要(填“是”或“否”),理由是;

④虚线内缺少实验装置,请你画出装置图,标明药品名称。

(2)步骤②的具体操作是。

(3)步骤③中试剂X用于调节pH以除去杂质,×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填序号)。

a.NaOHb.NH3H2Oc.Cu2(OH)2CO3d.CuSO4

X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得到固体2的操作名称是。

(4)步骤④的操作过程中,发现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绿色。

小组同学欲探究其原因。

已知:

在氯化铜溶液中有如下转化关系:

Cu(H2O)42+(aq)+4C1-(aq)CuC142-(aq)+4H2O

(1)

蓝色黄色

取氯化铜晶体配制成蓝绿色溶液Y,进行如下实验,其中能够证明CuC12溶液中有上述转化关系的是(填序号)。

a.将Y稀释,发现溶液呈蓝色b.在Y中加入CuC12晶体,溶液变为绿色

c·在Y中加入NaC1固体,溶液变为绿色d.取Y进行电解,溶液颜色最终消失

【选做部分】

共8小题,考生从中选择1个物理、1个化学和1个生物题目作答。

31.(8分)【化学一化学与技术】(略)

32.(8分)【化学一物质结构与性质】

X、Y、Z、W、Q、R均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其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X元素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能级中,且每个能级中的电子总数相同

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

Z元素的族序数是其周期数的三倍

W原子的第一至第六电离能分别为:

11=578KJ·mo1-112=1817KJ·mo1-113=2745KJ·mo1-1

14=11575KJ·mo1-115=14830KJ·mo1-116=18376KJ·mo1-1

Q为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

元素R位于周期表的第10列

回答下列问题:

(1)Y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其第一电离能比Z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填“高”或“低”)。

(2)X的氯化物的熔点比Q的氯化物的熔点(填“高”或“低”),理由

是。

(3)光谱证实元素W的单质与强碱性溶液反应有[W(OH)4]-生成,则[W(OH)4]-中存在(填字母)。

a.极性共价键b.非极性共价键c.配位键d.氢键

(4)含有X、R和镁三种元素的某种晶体具有超导性,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晶体中每个镁原子周围距离

最近的R原子有个。

33.(8分)【化学一有机化学】(略)

34.(8分)(略)

35.(8分)【生物一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下图为我国首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克隆猪的培育过程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和②必需用到的酶是。

(2)重组质粒除了带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以外,还必须含有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

(3)为了获得更多的猪卵母细胞;可通过对母猪注射的方法,做超数排卵处理,并将所采集到的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到期即可通过显微操作将其细胞核去除。

(4)早期胚胎的培养液成分较复杂,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类外,还需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以及等物质。

(5)如果想同时得到多头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可通过胚胎分割技术得以实现。

但应选择的早期胚胎进行操作,且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

(6)与一般的繁育良种动物方式相比较,胚胎移植的优势是。

36.(8分)【物理一选修3-3]

37.(8分)【物理一选修3-4]’‘

38.(8分)【物理—选修3-5]

(1)(4分)某光电管的阴极为金属钾制成的,它的逸出功为4.32eV,如图所示是氢原子

的能级图,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照射到该光电管的阴极上,这束光中能使金属钾发生光电效应的光谱线条数是()

A.5条

B.4条

C.3条

D.2条

 

(2)(4分)如图所示,有A、B两质量为,M=100kg的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以格同的速率

vo=2m/s在同一直线上相对运动,A车上有一质量为m=50kg的人至少要以多大的速度(对地)从A车跳到B车上,才能避免两车相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