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配置要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18157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由器配置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路由器配置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路由器配置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路由器配置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路由器配置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路由器配置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路由器配置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路由器配置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路由器配置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路由器配置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路由器配置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路由器配置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路由器配置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路由器配置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路由器配置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路由器配置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路由器配置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由器配置要点.docx

《路由器配置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由器配置要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路由器配置要点.docx

路由器配置要点

贵州大学实验报告

学院:

计信学院专业:

信息安全班级:

信息101

姓名

杨青

学号

1008060173

实验组

实验时间

20周星期六

指导教师

蒋朝惠

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

路由器配置

实验目的

项目一:

路由器基本配置

掌握路由器几种常用的配置方法,熟悉路由器常用的配置命令的使用。

项目二:

路由协议配置

掌握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理解RIP/OSPF协议并掌握配置方法

实验原理

项目一:

路由器基本配置

路由器是一个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第三层的网络设备,其主要功能是检查数据包中与网络层相关的信息,然后根据某些规则转发数据包。

路由器的硬件组件包括如下:

中央处理单元,随即存储器,闪存,非易失的RAM,只读内存,路由器接口。

路由器的软件同交换机一样,也包括一个引导系统和核心操作系统。

路由器可以通过5种方式来配置:

Console终端视图、AUX口远程视图、远程TELNET视图、哑终端视图和FTP下载配置文件视图。

其中通过Console口和远程TELNET配置方式是最常用的两种。

项目二:

路由协议配置

路由协议主要运行于路由器上,路由协议是用来确定到达路径的,它包括RIP,IGRP,EIGRP,OSPF。

起到一个地图导航,负责找路的作用。

它工作在传输层或应用层。

路由分为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其相应的路由表称为静态路由表和动态路由表。

静态路由表由网络管理员在系统安装时根据网络的配置情况预先设定,网络结构发生变化后由网络管理员手工修改路由表。

动态路由随网络运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路由器根据路由协议提供的功能自动计算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由此得到动态路由表。

路由协议可分为两类:

在一个AS(AutonomousSystem,自治系统,指一个互连网络,就是把整个Internet划分为许多较小的网络单位,这些小的网络有权自主地决定在本系统中应采用何种路由选择协议)内的路由协议称为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gatewayprotocol),AS之间的路由协议称为外部网关协议(exteriorgatewayprotocol)。

这里网关是路由器的旧称。

现在正在使用的内部网关路由协议有以下几种:

RIP-1,RIP-2,IGRP,EIGRP,IS-IS和OSPF。

其中前4种路由协议采用的是距离向量算法,IS-IS和OSPF采用的是链路状态算法。

对于小型网络,采用基于距离向量算法的路由协议易于配置和管理,且应用较为广泛,但在面对大型网络时,不但其固有的环路问题变得更难解决,所占用的带宽也迅速增长,以至于网络无法承受。

因此对于大型网络,采用链路状态算法的IS-IS和OSPF较为有效,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实验步骤

项目一:

路由器基本配置

1、Console口配置环境

用Console口对路由器进行配置是我们在工作中对路由器进行配置最基本的方法,在第一次配置路由器时必须采用Console口配置方式。

用Console口配置交换机时需要专用的串口配置电缆连接交换机的Console口和主机的串口。

微机串口与路由器的Console口(配置口)相连,可搭建本地配置环境。

第一步:

通过Console口搭建本地配置环境,只需将微机串口通过标准RS232电缆与路由器的Console口连接。

如下图所示:

通过配置口搭建本地配置环境

第二步:

在微机上运行终端仿真程序如Windows的Hyperterm(超级终端)等,建立新连接,选择实际连接时使用的微机上的RS-232串口,设置终端通信参数为9600波特、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无流控,并选择终端仿真类型为VT100,如下图(Windows9X下的“超级终端”设置界面)。

建立新连接

选择实际连接使用的微机串口

设置端口通信参数

选择终端仿真类型

第三步:

路由器上电后自检,我们会看到路由器的启动过程,自检结束后提示用户键入回车,出现用户登录提示符“Username:

”和“password:

”。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后进入路由器系统视图。

启动完成后同样进入用户视图。

第四步:

键入命令,配置路由器或查看路由器的运行状态,如果需要联机帮助可以随时键入“?

”。

2.Telnet配置环境

路由器启动后,用户可以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使用Telnet客户端程序建立与路由器的连接并登录到路由器,然后对路由器进行配置。

第一步:

若要建立本地配置环境,只需将微机上以太网卡的接口通过局域网与路由器的以太网接口相连接;若要建立远程配置环境,需要将微机和路由器通过广域网口相连接,并保证路由器与微机的网络连通性。

如下面两个图所示:

搭建本地的Telnet连接配置环境

搭建远程的Telnet连接配置环境

第二步:

在微机上运行Telnet客户端程序,设置终端仿真类型为VT100,如下两图(Windows9X下的Telnet客户端程序界面)所示:

运行Telnet程序

与路由器建立Telnet连接

上图中的主机名即为远程连接的路由器某个接口的接口名或接口IP地址。

若连接成功,将出现用户登录提示符“Username:

”和“password:

”。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后进入路由器系统视图。

若出现“Toomanyusers!

”的提示,表明已登录的用户太多,不能登录路由器。

一般情况下,Telnet支持的用户数最多为5个。

第三步:

键入命令,可对业务网关进行配置或查看其运行状态。

若需要联机帮助可以随时键入“?

”。

Telnet用户及接口IP地址配置:

(1)在路由器上设置允许TELNET服务和配置一个TELNET用户,具体配置为

[Router]local-userhuaweiservice-typeadministratorpasswordsimple123

(2)配置路由器的以太网口的IP地址,相关配置如下

[Router-Ethernet0]ipadd192.168.0.1255.255.255.0

然后将PC的IP地址修改为192.168.0.x,即可进行TELNET配置连接。

Telnet连接方法:

在本地PC上运行TELNET客户端程序。

TELNET到路由器以太网口的地址,与路由器进行连接,当出现[Router]即可,可以对交换机进行远程登陆控制。

3.华为路由器的配置视图

华为Quidway系列路由器的几种配置视图:

●系统视图:

开机直接进入系统视图,在该视图下我们可以查看路由器的配置信息和调试信息等等,如版本号(displayversion)。

●接口配置视图:

在系统视图下输入interfaceinterface-typeinterface-number即可进入接口配置视图,在该视图下主要完成接口参数的配置,具体配置在后面的实验有详细介绍。

●路由协议配置视图:

在系统视图下输入rip即可进入路由协议配置视图,该配置视图下可以完成路由协议的一些相关配置。

●ACL视图:

在系统视图下键入acl1可进入,视图下课配置访问控制列表规则。

下面是在路由器上进行视图切换的界面,可以参照它来熟悉视图切换。

[Router]

[Router]interfaceserial0;进入串口配置视图

[Router-Serial0]interfaceethernet0;进入以太网口配置视图

[Router-Ethernet0]quit;退出以太网口配置视图

[Router]rip;启动RIP路由协议,同时进入RIP配置视图

waiting...

RIPisturningon

[Router-rip]

注意上面几种视图的提示符的变化。

有的命令只能在某一视图执行,有的则可以在多个视图下执行。

4.熟悉路由器常用命令

配置路由器的名称

操作

命令

配置路由器的名称

sysnamesysname

重新启动路由器

操作

命令

重新启动路由器

reboot[reasonreason-string]

设置在一定时间后重新启动路由器

rebootmodeinterval{hh:

mm|time}[string]

设置在特定时间重新启动路由器

rebootmodetimehh:

mm[dd/mm/yy][string]

取消重新启动路由器设置

rebootcancel

显示路由器的相关信息

操作

命令

显示路由器当前日期和时钟

displayclock

显示路由器启动直到执行该命令时的时间

displayduration

显示路由器的名称

displaysysname

显示路由器CPU使用状况

displaysystemcpu

显示路由器内存使用状况

displaysystemmemory{all|

blksizesize}[detail]

显示路由器基本信息

displaybase-information[page]

显示路由器软件版本信息

displayversion

以太网接口典型配置举例

组网需求

如下图所示,路由器A的以太网接口连接到IP网络192.168.0.0。

局域网内的计算机通过路由器A连接到Internet。

将路由器以太网接口的MTU设置为1492字节,发送以太网帧格式类型设置为Ethernet_II。

以太网配置举例组网图

配置步骤

#指定3以太网接口Ethernet0的IP地址为192.168.0.1,掩码为255.255.255.0。

[Router]interfaceethernet0

[Router-Ethernet0]ipaddress192.168.0.1255.255.255.0

#设置该接口的MTU为1492字节,发送帧格式类型为Ethernet_II。

[Router-Ethernet0]mtu1492

[Router-Ethernet0]send-frame-typeethernet_ii

项目二:

路由协议配置

(1)建立实验环境

将两台路由器、一台交换机连接成如图1所示的实验网络。

为了模拟实际环境,实验中两个路由器采用背靠背直接连接来模拟广域网。

每个路由器有配置口(Console)、备份口(AUX)、以太网口和同异步串口等。

两个路由器连接时是用串口(Serial)电缆直接将相连。

两个路由器串口和以太网口的IP地址配置如图20所示。

配置路由协议实验环境

实验环境中有两个网络,网络1的网络ID是“202.60.0.0”,网络2的网络ID是“202.60.1.0”。

计算机A和B虽然使用同一个交换机,但不属于同一个网络,它们之间是不能直接通信的,需要通过路由器相互之间才能访问。

路由器配置内容很多,如PPP协议(PAP和CHAP认证)、帧中继和防火墙等。

本实验只进行一些简单的路由协议配置。

首先用Ping命令测试计算机A和计算机B的连通性,它们之间是不能相互访问的。

(2)启动超级终端

1)连接Console口和PC机的串口

将Console串口配置一端连接到任一台计算机串行口,另一端连接到路由器RTA的Console口。

  2)启动超级终端

在与路由器Console口的相连的计算机上,打开“开始→程序→附件→通信→超级终端”。

在弹出的超级终端串口属性设置窗口中,单击下方的“还原默认值”,将该串行口设置为每秒位数为9600波特等,单击“确定”按钮,启动超级终端。

(3)路由器改名为RTA

[Quidway]sysnameRTA 

(4)查看交换机的当前版本和当前配置信息

[RTA]displayver

[RTA]dispcurr

(5)设置路由器端口(串口和以太网口)的IP地址

[RTA]interfaces0

[RTA-Serial0]IPaddress192.168.0.124

注:

24表示的是子网掩码的长度,命令也可以写成:

IPaddress192.168.0.1255.255.255.0

[RTA-Serial0]interfacee0

[RTA-Ethernet0]ipadd202.60.0.124

(6)配置静态路由

首先配置网络1到网络2“202.60.1.0”的静态路由:

[RTA-Ethernet0]quit

[RTA]iproute-static202.60.1.0255.255.255.0192.168.0.2preference60

注:

“192.168.0.2”是网络1“202.60.0.0”访问网络2“202.60.1.0”时所经过的下一跳地址。

preference60表示这条静态路由加入路由表的优先级为60(范围为0~255,静态路由的缺省优先级为60,RIP的优先级为100,OSPF的优先级为10。

接口上直接相连网络的路由优先级最高为0)。

配置好静态路由后,可查看路由器的路由表信息:

[RTA]displayiproute-table

(6)用同样方法配置路由器RTB的静态路由,配置前将Console串口配置电缆连接到另一个路由器RTB的Console口。

[Quidway]sysnameRTB 

[RTB]dicu

[RTB]ints0

[RTB-Serial0]ipadd192.168.0.224

[RTB-Serial0]inte0

[RTB-Ethernet0]ipadd202.60.1.124

[RTB-Ethernet0]quit

[RTB]iprout202.60.0.024pre60

另外,还需要配置网络1和网络2之间的缺省路由,命令如下:

[RTA]iprout0.0.0.00192.168.0.2

[RTB]iprout0.0.0.00192.168.0.1

查看路由器的路由表信息:

[RTB]displayiproute-table

(7)测试

再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1中的计算机A和网络2中的计算机B的连通性,记录结果。

如果测试不通过,需要分别在两个路由器的接口视图下完成shutdown和undoshutdown命令之后,路由协议才能生效。

例如,在路由器RTA上的操作为:

[RTA]interfaces0

[RTA-Serial0]shut

[RTA-Serial0]unshut

[RTA]interfacee0

[RTA-Ethernet0]shut

[RTA-Ethernet0]unshut

[RTA]dispiprout

同样,在路由器RTB上的进行上述操作,然后再使用Ping命令测试连通性。

(8)配置RIP协议

在上面实验的基础上,先删除静态路由的配置,再配置RIP协议。

操作步骤如下:

[RTA]undoipro202.60.1.024192.168.0.2

[RTA]undoipro0.0.0.00192.168.0.2

[RTA]rip

[RTA-rip]networkall

[RTB]undoipro202.60.1.024192.168.0.2

[RTB]undoipro0.0.0.00192.168.0.2

[RTB]rip

[RTB-rip]networkall

RIP协议配置完成后,分别在两个路由器的接口视图下完成shutdown和undoshutdown命令,然后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的连通性,记录结果。

[RTA]dispiprout

[RTB]dispiprout

(9)配置OSPF协议

在上面实验的基础上,先关闭RIP协议,再配置OSPF协议。

操作步骤如下:

[RTA]undorip

[RTA]dispiprout

[RTA]inte0

[RTA-Ethernet0]ospfenablearea0

[RTA-Ethernet0]ints0

[RTA-Serial0]ospfenablearea0

[RTA-Serial0]quit

[RTA]ospfenable

[RTB]undorip

[RTB]inte0

[RTB-Ethernet0]ospfenablearea0

[RTB-Ethernet0]ints0

[RTB-Serial0]ospfenablearea0

[RTB-Serial0]quit

[RTB]ospfenable

OSPF协议配置完成后,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的连通性,记录结果。

实验总结

路由器的配置相对交换机来说难一点,最主要是对基本语句熟悉,和正确使用参数,但是在实验中还是遇到了很多问题,总的来说实验不是完成的很完整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