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网络20M+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测试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27003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LTE网络20M+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测试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LTE网络20M+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测试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LTE网络20M+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测试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LTE网络20M+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测试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LTE网络20M+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测试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LTE网络20M+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测试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LTE网络20M+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测试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LTE网络20M+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测试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LTE网络20M+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测试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LTE网络20M+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测试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LTE网络20M+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测试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LTE网络20M+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测试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LTE网络20M+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测试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LTE网络20M+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测试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LTE网络20M+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测试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LTE网络20M+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测试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LTE网络20M+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测试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LTE网络20M+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测试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LTE网络20M+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测试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LTE网络20M+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测试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LTE网络20M+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测试报告.docx

《LTE网络20M+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测试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TE网络20M+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测试报告.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LTE网络20M+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测试报告.docx

LTE网络20M+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测试报告

 

LTE网络20M+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

测试报告

 

2014年2月

目录

1概述1

1.1.测试目的2

1.2.测试依据2

1.3.测试总体情况说明2

2.测试环境3

2.1.测试设备连接与组网3

2.2.测试系统配置5

2.3.测试工具及仪表5

2.4.测试系统基本配置6

3.测试项目6

3.1.激活/去激活辅载波6

3.1.1.激活辅载波6

3.1.1.1.测试目的6

3.1.1.2.测试配置6

3.1.1.3.测试原理6

3.1.1.4.测试方法7

3.1.1.5.测试结果分析7

3.1.1.6.测试小结7

3.1.2.去激活辅载波8

3.1.2.1.测试目的8

3.1.2.2.测试配置8

3.1.2.3.测试原理8

3.1.2.4.测试方法8

3.1.2.5.测试结果分析8

3.1.2.6.测试小结9

3.2.载波聚合和非载波聚合终端近、中点下行速率测试9

3.2.1.测试目的9

3.2.2.测试配置9

3.2.3.测试原理10

3.2.4.测试方法10

3.2.5.测试结果分析10

3.2.6.测试小结13

3.3.载波聚合和非载波聚合终端覆盖性能对比测试13

3.3.1.测试目的13

3.3.2.测试配置13

3.3.3.测试原理13

3.3.4.测试方法13

3.3.5.测试结果分析13

3.3.6.测试小结14

3.4.双载波与双载波小区的切换14

3.4.1.测试目的14

3.4.2.测试配置14

3.4.3.测试原理和切换流程图14

3.4.4.测试方法15

3.4.5.测试结果分析15

3.4.6.测试小结15

3.5.双载波与单载波小区的互切换15

3.5.1.双载波到单载波小区切换15

3.5.1.1.测试目的15

3.5.1.2.测试配置16

3.5.1.3.切换原理和切换流程图16

3.5.1.4.测试方法16

3.5.1.5.测试结果分析16

3.5.1.6.测试小结17

3.5.2.单载波到双载波小区切换17

3.5.2.1.测试目的17

3.5.2.2.测试配置17

3.5.2.3.切换原理和切换流程图17

3.5.2.4.测试方法17

3.5.2.5.测试结果分析17

3.5.2.6.测试小结18

4.测试总结18

1概述

移动运营商正面临着多重挑战,一方面,移动宽带下的新应用导致用户对网络速率的要求在迅猛提升,必须有高速率的网络来满足用户的速率诉求;另一方面,移动宽带运营之争的核心是网络速率之争,在其他运营商高速移动网络建设的背景下,需要赢得速率之争,以保持市场占有率和移动宽带收入的持续增长。

如何充分利用设备投资和频谱资源,最快捷有效地大幅提升用户速率,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载波聚合是4G演进(LTE-A,3GPPRel10)的关键技术。

通过将连续(同一频段)或不连续的(不同频段)更多频谱资源聚合在一起,实现更高的系统峰值速率和业务承载效率。

如图1-1所示,系统将两个20MHz捆绑在一起,从而使系统峰值速率从150Mbps提升到300Mbps。

图1-120Mhz+20Mhz载波聚合

这种低成本快速提升速率的技术,受到全球各大运营商的青睐。

据GSA统计,截至2013年12月5日,已有20个国家的31个运营商已经开始商用、或正在部署、或正在试验、或计划试验LTE载波聚合技术。

其中韩国和英国的运营商已经商用不同频谱组合的载波聚合。

终端方面,已经有84款终端已经支持载波聚合。

图1-2载波聚合部署情况

目前,20+20MHz载波聚合已经被很多运营商所关注。

2013年12月,爱立信在Telstra的网络上展示了B3+B7的20+20MHz载波聚合,其峰值速率达到300Mbps。

1.1.测试目的

进行全球首例20Mhz(B1)+20Mhz(B3)载波聚合的外场展示,并测试若干载波聚合基本功能,初步评估载波聚合增益。

另外,借本次外场测试的良机,摸索工程建设以及传输配套等各方面的经验,为未来电信大规模部署载波聚合提供参考。

同时,展示使用爱立信在网设备进行载波聚合的硬件改造方案。

 

1.2.测试总体情况说明

2014年1月20-25日,在电信东莞现网,进行了全球首例20Mhz(B1)+20Mhz(B3)载波聚合的外场演示。

图1-3载波聚合演示效果

2.测试环境

2.1.测试设备连接与组网

该现网1.8G站点处于东莞市常平镇闹市区,如图2-1和图2-2所示。

该站点及周边无线环境具备典型代表意义。

图2-1测试站点位置

图2-2测试站点周边情况

为了进行20Mhz(B1)+20Mhz(B3)载波聚合外场演示,需对该基站进行硬件改造,对其两个扇区分别加装2.1GRRU和AIR(天面空间受限场景),参见图2-3和图2-4。

∙扇区1天面方案:

在抱杆上增加一个2.1G(B1)RRU,连接到现有4端口天线的两个未用端口上(原1.8GHz用2个端口、新增2.1GHz用另外两个端口)。

∙扇区2天面方案:

将原有4端口天线更换成AIR(AntennaIntegratedRadio,有源一体化天线)。

该AIR的有源部分实现2.1G射频功能(包括RRU、天线、RET等),同时还内置一副无源天线,将原1.8GRRU的射频输出连接到此无源天线。

该方案天面单元总数未增加,适合天面空间受限的场景。

由于该站点采用2T/2R(2收/2发),站点的硬件改造得以快速完成。

图2-3站点硬件改造方案

图2-4站点硬件改造方案

测试设备和基站连接如图2-5所示。

具体软硬件配置参见2.2章。

图2-5测试连接示意图

2.2.测试系统配置

网元名称

硬件平台

软件版本

备注

EnodeB

 

DUS

L14

基带单元

RRUS11

L14

射频单元,2.1G(B1)

RRUS12

L14

射频单元,1.8G(B3)

AIR

L14

AntennaIntegratedRadio,有源一体化天线。

有源2.1G/无源1.8G

传输

现有传输

现有版本

20Mhz+20Mhz载波聚合峰值速率为300Mbps,因此S1传输带宽需要至少为300x1.17=350Mbps

核心网

现有核心网

现有版本

需要将TM500的SIM卡信息添加到HSS中,并配置其APN-AMBR和UE-AMBR为400Mbps。

SGW和PGW需要能支持300Mbps下行速率。

表21测试设备信息表

2.3.测试工具及仪表

测试设备/工具

目的

版本

供应商

TM500

测试终端

配置B1及B3窄带射频板卡

Aeroflex

笔记本电脑

控制TM500

Windows7Enterprise

配备1G网卡

HP

业务服务器

提供下行300Mbps的FTP及iperf数据流

Linux

测试车辆

搭载测试终端进行路测

需提供TM500的交流电源

表22测试工具/仪表信息表

2.4.测试系统基本配置

参数

配置

备注

系统带宽

20MHz+20MHz

2.1G(B1)+1.8G(B3)

工作频点(主载波)

EARFCNDL:

21200

2.1G(B1)

工作频点(辅载波)

EARFCNDL:

18600

1.8G(B3)

双工方式

FDD

子载波带宽

15KHz

多天线配置

DL:

MIMO

UL:

SIMO

传输模式为TM3

PDCCH

自适应

表21系统基本配置表

3.测试项目

3.1.激活/去激活辅载波

3.1.1.激活辅载波

3.1.1.1.测试目的

验证载波聚合功能开启情况下,eNodeB能根据下行数据量情况动态激活辅载波。

3.1.1.2.测试配置

基站配置两小区,频段分别为2.1G(B1)和1.8G(B3)。

开启载波聚合功能,并进行相应配置(2.1G主载波,1.8G辅载波)。

3.1.1.3.测试原理

对于配置了辅载波的终端,可以对其辅载波进行动态激活和去激活,以达到节约终端电池消耗的目的(在辅载波未被激活时,终端将不监测辅载波)。

例如,当RLCbuffer中的数据量很多(如进行满bufferUDP下载),无法完全采用主载波进行传输时,可以将辅载波激活。

辅载波的激活,通过传输Activation/DeactivationMediumAccessControl(MAC)ControlElement(CE)实现,并设置SCellindexbit为1。

3.1.1.4.测试方法

使得终端位于该扇区近点。

终端开机在Cell1上执行Attach流程。

Cell2作为辅载波加入后,执行下行UDP业务,此时辅载波被激活。

3.1.1.5.测试结果分析

图3-1为测试截图。

其中,下方右侧红色框所示为辅载波的配置情况(Configured)和激活情况(Activated)。

在使用UDP进行下行满buffer灌包时,辅载波的状态为已配置(Configured=Green)和已激活(Activated=Green)。

图3-1测试截图

下表为主载波和辅载波的DL-SCH下行速率,以及下行总速率。

其中,主载波和辅载波都有数据传输。

该测试用例主要关注辅载波的激活情况,未过多关注实际速率。

受无线环境因素影响,测试结果非峰值速率。

业务类型

主载波下行速率(Mbps)

辅载波下行速率(Mbps)

下行总速率(Mbps)

UDP

94.73

124.18

218.91

表31数据统计

3.1.1.6.测试小结

在满bufferUDP业务的情况下,可以成功激活辅载波。

3.1.2.去激活辅载波

3.1.2.1.测试目的

验证载波聚合功能开启情况下,eNodeB能根据下行数据量情况动态去激活辅载波。

3.1.2.2.测试配置

基站配置两小区,频段分别为2.1G(B1)和1.8G(B3)。

开启载波聚合功能,并进行相应配置(2.1G主载波,1.8G辅载波)。

3.1.2.3.测试原理

对于配置了辅载波的终端,可以对其辅载波进行动态激活和去激活,以达到节约终端电池消耗的目的(在辅载波未被激活时,终端将不监测辅载波)。

例如,当RLCbuffer中的数据量很少(如进行ping操作),完全可以通过主载波进行传输时,可以将辅载波去激活。

辅载波的去激活,通过传输Activation/DeactivationMediumAccessControl(MAC)ControlElement(CE)实现,并设置SCellindexbit设为0。

3.1.2.4.测试方法

使得终端位于该扇区近点。

终端开机在Cell1上执行Attach流程。

Cell2作为辅载波加入后,执行ping业务服务器和下行UDP业务,此时辅载波被激活。

然后,停止下行UDP业务,此时辅载波被去激活。

3.1.2.5.测试结果分析

图3-2为测试截图。

其中,下方右侧红色框所示为辅载波的配置情况(Configured)和激活情况(Activated)。

在仅使用ping业务时,辅载波的状态为已配置(Configured=Green)和未激活(Activated=Red)。

图3-2测试截图

下表为主载波和辅载波的DL-SCH下行速率,以及下行总速率。

其中,主载波有数据传输,而辅载波无数据传输。

业务类型

主载波下行速率(Kbps)

辅载波下行速率(Kbps)

下行总速率(Kbps)

Ping

2.616

0Kbps

2.616

表32数据统计

3.1.2.6.测试小结

仅进行ping业务的情况下,可以成功去激活辅载波。

3.2.载波聚合和非载波聚合终端近、中点下行速率测试

3.2.1.测试目的

在载波聚合功能开启和关闭情况下,对比单个终端在近点和中点的下行速率。

3.2.2.测试配置

基站配置两小区,频段分别为2.1G(B1)和1.8G(B3)。

开启载波聚合功能,并进行相应配置(2.1G主载波,1.8G辅载波)。

3.2.3.测试原理

通过在基站开启和关闭载波聚合功能,可以使终端分别运行在载波聚合和非载波聚合状态。

可以比较开启载波聚合功能时,单终端的下行速率增益。

3.2.4.测试方法

首先,在基站开启载波聚合功能,并将路测车辆开至近点(可达峰值速率),进行定点下行UDP业务。

关闭基站载波聚合功能,进行定点下行UDP业务。

然后,将路测车辆开至中点,并重复上面的测试。

3.2.5.测试结果分析

图3-3和图3-4分别是载波聚合情况下近点和中点的截图。

下方左侧红色框所示,为主载波和辅载波的DL-SCH下行速率,以及下行总速率。

图3-5和图3-6分别是非载波聚合情况下近点和中点的截图。

图3-3测试截图(载波聚合,近点)

图3-4测试截图(载波聚合,中点)

图3-5测试截图(非载波聚合,近点)

图3-6测试截图(非载波聚合,中点)

表3-3为载波聚合情况下近点和中点的数据,包括主载波和辅载波及其各支路的具体信息。

RSRP(dBm)

SINR(dB)

RSSI(dBm)

下行速率(Mbps)

下行总速率(Mbps)

Tx1/Rx1

Tx2/Rx2

Tx1/Rx1

Tx2/Rx2

近点

主载波

-65.92

-62.13

30.26

25.78

-26.75

137.99

274.90

辅载波

-58.44

-60.88

25.49

27.21

-24.95

136.91

中点

主载波

-99.30

-81.81

21.20

16.91

-57.39

36.31

108.45

辅载波

-93.01

-90.86

19.56

24.03

-62.58

72.13

表33数据统计(载波聚合)

表3-4为非载波聚合情况下近点和中点的数据,包括主载波和辅载波及其各支路的具体信息。

RSRP(dBm)

SINR(dB)

RSSI(dBm)

下行速率(Mbps)

下行总速率(Mbps)

Tx1/Rx1

Tx2/Rx2

Tx1/Rx1

Tx2/Rx2

近点

主载波

-65.89

-64.59

32.75

25.53

-30.33

98.60

98.60

辅载波

0

0

0

0

0

中点

主载波

-85.65

-81.23

18.56

17.71

-45.92

46.45

46.45

辅载波

0

0

0

0

0

表34数据统计(非载波聚合)

比较表3-3和表3-4,在载波聚合情况下,近点下行平均速率为274.90Mbps,中点下行平均速率为108.45Mbps。

在非载波聚合情况,近点下行平均速率为98.60Mbps,中点下行平均速率为46.45Mbps。

3.2.6.测试小结

单终端的下行速率,在载波聚合情况下可以比非载波聚合情况高一倍左右。

3.3.载波聚合和非载波聚合终端覆盖性能对比测试

3.3.1.测试目的

在载波聚合和非载波聚合的环境,按照指定的路线,进行下载业务,对比载波聚合与非载波聚合的覆盖性能。

3.3.2.测试配置

基站配置两个载波聚合扇区,每个扇区分别有两个小区,频段分别为2.1G(B1)和1.8G(B3)。

开启载波聚合功能(2.1G主载波,1.8G辅载波),并配置临区切换关系,可以进行切换。

3.3.3.测试原理

通过在基站开启和关闭载波聚合功能,可以使终端分别运行在载波聚合和非载波聚合状态。

可以比较开启载波聚合功能时的下行覆盖情况。

3.3.4.测试方法

首先,在基站开启载波聚合功能,接入测试终端并开启FTP下载业务,然后按照规划好的测试路线匀速行驶,并记录下行速率,下行SINR,RSRP,同时保存整个过程的信令流程。

然后,关闭基站的载波聚合功能,重复上面的测试。

在预测试中,首先尝试使用UDP业务,发现较多切换异常(成功切换到目标小区后,终端收到RRCConnectionRelease)。

经初步分析,该现象与TM500测试终端的软件有关。

因此在正式测试中,采用了FTP业务进行测试。

3.3.5.测试结果分析

表3-5为载波聚合情况下的数据统计。

KPI 

第一次

第二次

FTP下载速(DL-SCH)

78.5Mbps

83.7Mbps

RSRP

-71

-69.9

SINR

26.5

26.3

RSSI

-39.8

-38.3

表35速率情况(载波聚合)

表3-6为非载波聚合情况下的数据统计。

KPI 

第一次

第二次

FTP下载速率(DL-SCH)

62.8Mbps

61.4Mbps

RSRP

-73

-73.9

SINR

24.2

23.3

RSSI

-39.2

-39.8

表36速率情况(非载波聚合)

3.3.6.测试小结

在本次测试中使用了FTP业务。

由于FTP使用TCP协议,其下行速率受上行反馈以及各节点传输性能的影响较大。

本测试使用的FTP业务服务器位于广州,而测试eNB位于东莞,其间经过较多传输节点,导致FTP下载速率大大低于理论值(经现场检查,排除了无线环境和eNB的问题,非空口受限)。

因此,本测试结果无法完全体现载波聚合的覆盖增益。

希望可以在电信组织的后继测试中,进一步详细评估载波聚合的覆盖增益。

3.4.双载波与双载波小区的切换

3.4.1.测试目的

验证双载波(载波聚合扇区)到双载波(载波聚合扇区)的切换流程和切换性能。

3.4.2.测试配置

基站配置两个载波聚合扇区,每个扇区分别有两个小区,频段分别为2.1G(B1)和1.8G(B3)。

开启载波聚合功能(2.1G主载波,1.8G辅载波),并配置临区切换关系,可以进行切换。

3.4.3.测试原理和切换流程图

图3-7切换测试信令流程截图

图3-7是UE在进行载波聚合切换过程中的截图:

1)UE上报measurement-report至PCI=227的源小区,其中包含PCI=226小区的RSRP/RSRQ等信息。

2)eNB进行切换判决及资源分配后,通过PCI=227源小区向UE发送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通知UE切换至PCI=226的目标小区,并同时配置其辅载波小区信息。

3)UE向目标小区PCI=226发送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以确认切换完成。

3.4.4.测试方法

利用支持载波聚合特性的终端,按照规划好的路线匀速行驶,进行双载波(载波聚合扇区)到双载波(载波聚合扇区)的切换。

3.4.5.测试结果分析

表3-7为该测试的具体数据。

在本测试用例中,一共进行了4次切换,成功率为100%,平均切换时延为53.75ms。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圈的第一次切换(227->226)和第二次切换(226=>227)为ping-pang切换,因此切换前后10秒的速率出现异常(参见标黄的数据)。

测试项

第一圈227=>226

第一圈226=>227

第二圈227=>226

第二圈226=>227

切换前10秒速率(Mbps)

87.54

30.1

87.9

94.1

切换前10秒RSRP

-64.1

-79.8

-63.1

-77

切换前10秒SINR

27.2

10.5

28.2

22.4

切换后10秒速率(Mbps)

34

99.6

84.9

87.6

切换后10秒RSRP

-76.8

-67.6

-74.8

-69.6

切换后10秒SINR

18.1

32.4

24.3

30.7

切换时延(ms)

55

50

54

56

表37切换数据分析

3.4.6.测试小结

开启载波聚合后,可以正常进行双载波(载波聚合扇区)到双载波(载波聚合扇区)的切换。

3.5.双载波与单载波小区的互切换

3.5.1.双载波到单载波小区切换

3.5.1.1.测试目的

验证双载波(载波聚合扇区)到单载波(非载波聚合扇区)的切换流程和切换性能。

3.5.1.2.测试配置

基站配置一个载波聚合扇区,有两个频段分别为2.1G(B1)和1.8G(B3)的小区,并开启载波聚合功能(2.1G主载波,1.8G辅载波)。

并配置另一个非载波聚合扇区,有两个频段分别为2.1G(B1)和1.8G(B3)的小区,但未开启载波聚合功能。

配置临区切换关系,可以进行切换。

3.5.1.3.切换原理和切换流程图

图3-8切换测试信令流程截图

图3-8是UE切换过程的信令截图:

1)UE上报measurement-report至PCI=227的源小区,其中包含PCI=226小区的RSRP/RSRQ等信息。

2)eNB进行切换判决及资源分配后,通过PCI=227源小区向UE发送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通知UE切换至PCI=226的目标小区。

由于PCI=226目标小区未开启载波聚合功能,该消息中未携带辅载波小区信息。

3)UE向目标小区PCI=226发送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以确认切换完成。

3.5.1.4.测试方法

利用支持载波聚合特性的终端,按照规划好的路线匀速行驶,进行双载波(载波聚合扇区)到单载波(非载波聚合扇区)的切换。

3.5.1.5.测试结果分析

表3-8为该测试的具体数据。

一共进行了2次切换,成功率为100%,平均切换时延为53ms。

测试项

第一圈

第二圈

切换前10秒速率(Mbps)

72.6

79.1

切换前10秒RSRP

-68.2

-70.4

切换前10秒SINR

25.1

27.5

切换后10秒速率(Mbps)

47.3

59.6

切换后10秒RSRP

-77.9

-78.5

切换后10秒SINR

21

27.9

切换时延(ms)

51

55

表38切换数据分析

3.5.1.6.测试小结

仅在部分小区开启载波聚合时,可以正常进行双载波(载波聚合扇区)到单载波(非载波聚合扇区)的切换。

3.5.2.单载波到双载波小区切换

3.5.2.1.测试目的

验证单载波(非载波聚合扇区)到双载波(载波聚合扇区)的切换流程和切换性能。

3.5.2.2.测试配置

参见3.5.1.2章。

3.5.2.3.切换原理和切换流程图

3.5.1.3章中的图3-8是UE切换过程的信令截图:

4)UE上报measurement-report至PCI=226的源小区,其中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