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库结构设计总说明.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36660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3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库结构设计总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车库结构设计总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车库结构设计总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车库结构设计总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车库结构设计总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车库结构设计总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车库结构设计总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车库结构设计总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车库结构设计总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车库结构设计总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车库结构设计总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车库结构设计总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车库结构设计总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车库结构设计总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车库结构设计总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车库结构设计总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车库结构设计总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车库结构设计总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车库结构设计总说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车库结构设计总说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车库结构设计总说明.docx

《车库结构设计总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库结构设计总说明.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车库结构设计总说明.docx

车库结构设计总说明

结构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1.本工程为山西兰田传奇项目地下车库一期,工程场地位于晋中市榆次区东北部,东侧为环城东路,西侧为规划路,北侧为规划路。

本工程东西向总长度301.15米,南北向总长度94.20米;地下一层为车库;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采用条形基础+防水板基础。

2.建筑物室内地面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详建施图。

3.各层主要使用功能:

楼层

主要使用功能

层高(m)

地下一层

车库

4.10

注:

各使用功能所在具体楼层位置详建施图。

二、建筑结构设计等级及设计使用年限

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2.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3.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丙类。

4.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丙级;

5.框架抗震等级:

D轴~K轴/3轴~9轴;G轴~N轴/12轴~19轴;G轴~N轴/23轴~30轴;D轴~K轴/32轴~38轴;之间框架抗震二级;其余部分框架抗震三级。

6.建筑耐火等级:

地下一级。

7.防水等级:

二级。

8.混凝土结构暴露的环境类别:

室内干燥环境:

一类

地下室、卫生间、厨房、浴室等室内潮湿环境:

二a类

直接接触土壤部位及雨篷、挑檐、室外装饰构件等露天构件:

二b类

9.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建筑物分类:

丙类

10.砌体施工质量等级为B级。

三、自然条件

1.基本风压:

Wo=0.40kN/㎡?

地面粗糙度类别:

C类

2.基本雪压:

So=0.35kN/㎡

3.抗震设防烈度:

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本工程地震作用按8度,抗震措施按8度。

建筑场地类别为:

Ⅲ类。

4.场地标准冻深:

0.90m

5.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a.本工程根据山西恩特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山西兰田传奇1、2、3、4#楼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报告(详勘)》(二O一四年七月)进行设计,拟建场地自上而下各主要土层的工程地质特征如下:

分层

土质分类

层厚度(m)

层底埋深(m)

主要特征

承载力特征值(kPa)

(1)层

素填土

0.25~2.20

1.20

褐黄色,湿,稍密,以粉土为主,具高压缩性。

fak=70kPa

(2)层

黄土状粉土

4.10~6.70

5.70~7.70

黄褐色,稍湿,稍密,土质均匀,韧性低,干强度低,大孔隙,具湿陷性,具高压缩性。

fak=115kPa

第(3)层

湿陷性粉土

5.20~9.10

12.20~15.70

褐黄、褐色,稍湿,稍密,摇振反应中等,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具湿陷性,具中等压缩性。

fak=130kPa

第(4)层

湿陷性粉质黏土

5.60~8.00

19.30~22.30

褐黄、褐色,硬塑状,摇振反应中等,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具湿陷性,具中等压缩性

fak=150kPa

第(5)层

粉质黏土

4.10~11.10

24.80~30.40

褐、褐红色,硬塑状,摇振反应中等,韧性高,干强度高,具中等压缩性。

fak=170kPa

第(6)层

粉土

3.60~10.70

32.00~37.00

褐黄、褐色,稍湿,中密,摇振反应中等,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具中等压缩性。

fak=180kPa

第(7)1层

粉质粘土

3.30~11.60

37.80~44.80

褐红色,可塑,摇振反应无,韧性高,干强度高,夹粉土或粉砂薄层,具中等压缩性。

fak=200kPa

第(7)2层

粉砂

1.70~5.80

42.70~46.50

褐色,湿,中密,级配不良,夹杂大量粉土。

fak=190kPa

第(8)层

粉质黏土

9.20~14.40

54.50~57.90

褐黄、褐色,可塑,摇振反应无,韧性高,干强度高,夹粉土或粉砂薄层,具中等压缩性。

fak=210kPa

第(9)1层

粉质黏土

8.60~12.10

64.20~67.50

褐红色,可塑,摇振反应无,韧性高,干强度高,夹粉土或粉砂薄层,具中等压缩性。

fak=210kPa

第(9)2层

粉砂

1.10~3.50

66.10~68.50

褐色,湿,密实,级配不良,分选性较好,夹杂大量粉土。

fak=210kPa

第(10)1层

粉质粘土

2.90~9.50

70.20~76.70

褐红色,硬塑,摇振反应无,韧性高,干强度高,夹粉砂或粉土,具中压缩性。

fak=220kPa

第(10)2层

粉砂

3.30~6.20

76.00~76.40

褐色,局部褐黄色,湿,密实,分选性好,级配不良,夹杂大量粉土。

fak=230kPa

第(11)层

细砂

未揭穿该层

揭露深度80.00

褐红色,硬塑,摇振反应无,韧性高,干强度高,夹粉砂或粉土,具低压缩性。

fak=260kPa

b.地下水

本次勘察未揭露稳定场地地下水,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

场地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属微腐蚀性。

c.场地土类型

拟建场地类别为Ⅲ类,对建筑抗震属一般地段;拟建场地为非液化场地,但应考虑

(1)、

(2)、(3)、(4)层地基土的震陷影响。

拟建场地属较稳定场地,适宜进行本工程建设。

d.地基基础

本工程地基处理采用素土桩,详结施02、03。

四、本工程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及标准图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11G101-2,

11G101-3,12G101-4)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12G901-1)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楼板与剪力墙构造详图》(04SG309)

《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12G614-1)

02系列结构标准图集(02G01~08)

本工程按现行国家设计标准进行设计,施工时除应遵守本说明及各设计图纸说明外,尚应严格执行现行国家及工程所在地区的各有关规范或规程。

本工程的构造措施,当本工程有专门设计时,按设计执行;无专门设计时,按所选用的标准图集执行。

五、主要结构计算程序

1.结构整体分析: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计算软件》(SATWE-2010)。

2.基础分析计算: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独基、条基、钢筋混凝土地基梁、桩基础和筏板基础设计软件》(JCCAD-2010)。

六、设计采用的主要活荷载标准值

车库顶板

4.0kN/㎡

车库顶板覆土厚度

(包括建筑面层)

1.20m~2.40m

厚度见平面图

消防车道

(位置见平面图)

20.0kN/㎡

[1~2之间为23.0kN/㎡]

汽车坡道

4.0kN/㎡

基坑周边堆载

10.0kN/㎡

栏杆水平荷载

1.0kN/m

挑檐、雨蓬、集中荷载

1.0kN/m

楼梯

3.5kN/㎡

1.大型设备按实际荷载值取用,并在安装前将实际重量及位置通知设计人员进行复核。

2.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施工及使用荷载不得大于以上各值。

七、地基基础

1.开挖基槽时,不应扰动土的原状结构。

如经扰动,应挖除扰动部分,采用素土进行分层碾压回填处理,压实系数应大于0.97。

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填上层土。

2.机械开挖时应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坑底应保留不少于300mm厚的土层用人工开挖。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对坑底土层进行夯实或碾压。

3.施工时应人工降低地下水位至施工面以下不小于0.5m,基坑降水应做专门设计。

开挖基坑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定期观测其对周围道路、市政设施和建筑物有无不利影响,并做好安全防护。

非自然放坡开挖时,基坑护壁应做专门设计。

土方开挖完成后应立即对基坑进行封闭,防止水浸和暴露,并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施工。

基坑土方开挖应严格按要求进行,不得超挖。

基坑周边超载,不得超过设计荷载限制条件。

4.基坑开挖后,应进行基坑检验。

基坑应经验收后方可开始基础施工。

5.混凝土基础底板下(除特别注明外)设100厚C15素混凝土垫层,每边扩出基础边100mm。

6.管道穿地下室外墙时,均应按水施图及给排水标准图集02S404正确预留套管或钢板。

7.基坑回填土及位于设备基础、地面、散水、踏步等基础之下的回填土,必须用素土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250mm,压实系数不小于0.95;门厅及商场基础回填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7。

8.地下室各层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及侧壁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立刻回填,并按要求分层夯实。

9.底层内隔墙、非承重墙,当未设置基础时,可直接砌置在混凝土地面上,如图1所示。

11.沉降观测:

a以后每施工二层进行一次沉降观测,施工完毕后一年内每隔三至六个月观测一次,以后每隔六至十二个月.本工程应按规范要求设沉降观测。

在本工程施工阶段应专人定期观测;从基础垫层施工完成时开始观测,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各观测日期数据应记录并绘成图表存档,如发现异常情况应通知设计单位。

b.沉降观测等级为二级。

变形要求:

基础最终沉降量不得大于200mm,整体倾斜(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0.0025。

d.当建筑变形观测过程中发生变形量或变形速率出现异常变化,变形量达到或超出预警值,周边或开挖面出现塌陷、滑坡,建筑本身、周边建筑、地表出现异常情况及由于地震、暴雨、冻融等自然灾害引起其他异常变形时,必须立即通知有关各方。

12.土方开挖、地基基础的施工、验收需遵循《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及其他相关规范中的规定。

13.地质勘察报告必须经过审查,并将审查意见及批准文件提交设计单位,经核对无误后方可开始基础施工。

14.本工程地基土(地下水)对地下与土壤接触混凝土具微弱腐蚀性。

混凝土外侧已采用防水材料进行防水,该材料兼具防腐蚀功能,不再另行对混凝土采取防腐措施。

八、主要结构材料(详图中注明者除外)

1.混凝土强度等级:

a.基础梁、基础底板:

C30;设计抗渗等级为P6;混凝土应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b.地下室外墙:

C30;设计抗渗等级为P6;混凝土应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c.框架梁、框架柱:

D轴~K轴/3轴~9轴;G轴~N轴/12轴~19轴;G轴~N轴/23轴~30轴;D轴~K轴/32轴~38轴;之间C35;其余部分C30。

d.梁、楼板:

同框架梁;楼梯:

C30;

e.卫生间、厨房、浴室及类似环境中梁板、室外露天构件:

C30;

g.圈梁、构造柱:

C25;

2.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楼层梁、板时,梁、板、柱、墙节点处的混凝土按施工规范要求施工。

3.钢筋及钢材:

a.钢筋采用HPB300级钢(A,Ⅰ级钢);HRB335级(B,Ⅱ级钢);HRB400级(C,Ⅲ级钢);

b.钢板采用Q235-B、Q345-B钢。

c.吊钩、吊环均采用HPB300级钢筋,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

吊环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30d,并绑扎在钢筋骨架上;受力预埋件的锚筋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

d.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e.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在施工中,当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替代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时,应按照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换算,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当进行钢筋代换时,除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构件承载力、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裂缝宽度验算以及抗震规定以外,尚应满足最小配筋率、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钢筋锚固长度、抗裂验算的要求、接头面积百分率及搭接长度等构造要求。

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h.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梁、柱、斜撑构件及楼梯板中的纵向受力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且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

HPB300级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不应小于10%。

4.焊条:

HPB300钢筋采用E43xx型,HRB335、HRB400钢筋采用E50xx型,钢筋与型钢梁、柱及钢板焊接随钢筋定焊条。

5.隔墙:

地下室:

室内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M10水泥砂浆砌筑;

室外地面以上采用轻质隔墙及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M5混合砂浆砌筑,加气混凝土砌块容重≤6.0kN/㎡,强度等级不低于A3.5;轻质隔墙重量≤0.5kN/㎡。

轻质隔墙砖、砌体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九、后浇带作法

1.后浇带位置详结构平面图。

2.后浇带分为沉降后浇带、伸缩后浇带。

沉降后浇带需在主体结构封顶后方可浇筑,具体浇筑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另行确定。

伸缩后浇带浇筑时间为后浇带两侧主体混凝土浇筑60天后,且对于楼层伸缩后浇带,必须在本层及上下各一层建筑外围护墙体施工完成后方可浇筑;对于屋面(地下建筑顶板)伸缩后浇带,浇筑后浇带时必须同时施工屋面(顶板)保温层。

3.浇筑后浇带时应采用高一等级的混凝土,并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混凝土应掺膨胀剂,掺量由实验确定,其限制膨胀率不应小于2.5X10-4?

,且不应大于5.0X10-4?

2.5X10-4?

,且不应大于5.0X10-4?

4.后浇带作法详图2。

5.填缝材料最大拉伸强度不小于0.2MPa,最大伸长率应大于300%,拉伸-压缩循环性能的级别不应小于8020。

十、钢筋混凝土构造要求

1.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见下表:

环境类别

最大水胶比

最低混凝土

强度等级

最大氯离子含量

%

最大碱含量

kg/m3

0.60

C20

0.30

不限制

二a

0.55

C25

0.20

3.0

二b

0.50

C30

0.15

 

2.a、防水混凝土均应掺膨胀剂,掺量由实验确定,其限制膨胀率不应小于1.5X10Œ-4?

且不应大于3.0X10Œ-4?

不得降低混凝土强度等级。

b、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通过抗渗性能试验确定。

c、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d、防水混凝土水平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净浆,再铺30~50mm厚的1:

1水泥砂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施工缝的设置及构造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规定执行。

3.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4.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

严禁使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外加剂。

2.混凝土保护层(mm)(图中特别注明者除外):

a.防水混凝土梁、板、柱、墙、基础迎水面最外层钢筋保护层厚度,当有建筑柔性外防水时35,没有外防水时50。

b.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c.梁、板中预埋管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大于30。

d.最外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应不小于右表:

环境类别

板、墙

梁、柱、杆

备注

20

25

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二a

20

25

二b

25

35

 

注:

各构件中可以采用不低于相应混凝土构件强度等级的素混凝土垫块来控

制主筋保护层厚度。

e.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节点缝隙或金属承重构件节点的外露部位均设防火保护,采用水泥砂浆抹面、勾缝,厚度不小于20。

6.裂缝宽度限制:

a.防水混凝土裂缝宽度不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

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b.结构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裂缝宽度限值在一类环境中为0.40mm,在其它环境中为0.2mm。

7.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及搭接长度:

详见国标图集《11G101-1》。

基础梁、基础板、框架梁、柱及剪力墙端、暗柱钢筋的接头应优先采用机械连接,直径小

于20mm的纵筋可采用搭接接头,其接头位置及数量详《11G101-1》。

8.框架梁、柱的构造要求详见国标图集《11G101-1》、《06G901-1》及本工程梁、柱详图。

9.楼板、屋面板的构造要求:

a.双向板(或异形板)钢筋的放置,短向钢筋置于板底下层,长向钢筋置于板底上层。

现浇板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保证钢筋位置。

b.当钢筋长度不足时,梁、板顶部钢筋应在跨中搭接,梁、板底部钢筋应在支座处搭接;筏形基础梁、板底部筋应在跨中搭接,顶部钢筋应在支座处搭接。

同一截面钢筋搭接接头数量不得超过钢筋总量的25%,相邻接头截面间的最小距离为45d。

c.各板角负筋,纵横两向必须重叠设置成网格状。

d.现浇板分布钢筋的直径和间距(mm),除图中特别注明者外,详下表:

注:

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小

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

e.未经结构工程师书面许可,不得在板上砌筑非本图设计的隔墙。

f.钢筋如遇洞口,当D≤300mm时,钢筋绕过洞口,不需截断(D为洞口宽度或直径),洞边可不设附加钢筋,详图3;当300mm≤D≤1000mm时,钢筋在洞口边可截断并弯曲锚固,并洞边增设加强钢筋,详图4、5;当洞口D>1000mm或当洞边有集中荷载作用时,洞边应加梁,详施工详图。

g.楼板标高高于梁标高构造详图5a。

h.管道井内钢筋在预留洞口处不得截断,待管道安装后用高一级强度膨胀混凝土浇筑,逐层封堵,板内负筋锚入梁内及混凝土墙内不少于La。

j.板内埋设管线时,所铺设管线应放在板底钢筋之上,板上部钢筋之下,且管线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

k.设备的预留孔洞及预埋件须与安装单位配合,核对无误后方可施工。

施工时如有疑问应与设计单位及时联系。

m.板、梁上下应注意预留构造柱插筋或连接用埋件。

n.未经设计人员同意,不得随意打洞、剔凿。

10.对于外露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女儿墙、挂板、栏板、檐口等构件,当其水平直线长度超过12m时,应设置伸缩缝,缝宽20mm,缝内应用防水弹性材料嵌填,伸缩缝间距≤12m。

11.钢筋安装时,其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2.剪力墙构造要求:

a.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竖向钢筋构造详见图集《11G101-1》、《06G901-1》及本工程剪力墙详图。

b.剪力墙洞口连梁的构造要求详见《11G101-1》。

13.其它要求:

a.采用标准图、重复使用图或通用图时,除特别注明者外,均应按所采用图集要求进行施工。

b.在施工安装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结构的稳定性,确保施工安全。

c.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应对预留孔、预埋件、楼梯栏杆和阳台栏杆的位置与各专业图纸加以核对,并与设备及各工种密切配合施工。

d.设备基础必须待设备到货,经核对尺寸无误后方可施工。

e.材料代用时应经过详细换算并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f.电梯井道四壁墙应保持垂直,井道净尺寸误差按铅垂线所示尺寸在%%P25mm以内,前墙按铅垂线%%P13mm以内。

其余尺寸误差均须在%%P25mm以内。

g.悬挑构件需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方可拆除底模。

h.水池水箱施工前应与水施图核对无误,穿墙水管应按给排水标准图集《02S404》正确选定预埋防水套管,水池水箱的池壁、池底板应按设计的抗渗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成。

j.所有外露铁件除锈后均应涂刷防锈底漆两道,面漆材料及颜色按建筑要求施工。

k.施工期间不得在建筑物周边及楼屋面超负荷堆放建材和施工垃圾,特别注意梁板上集中负荷对结构受力和变形的不利影响。

m.当梁与柱斜交时,梁的纵向钢筋应放样下料,满足钢筋锚固长度的要求。

n.当梁、板的跨度≥4m时,跨中应按0.2%起拱;对悬臂梁、板,端部应按0.3%起拱。

p.现浇楼板混凝土在初凝前应用抹子干搓两遍,浇水养护并覆盖塑料薄膜,避免出现干缩裂缝,并应加强养护。

十一、砌体与混凝土墙,柱,梁的连接及圈梁,过梁,构造柱的要求

1.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2.应先砌填充墙,后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3.与后砌隔墙连接的钢筋混凝土墙柱,其连接处预埋拉筋构造详标准图集《06SG614-1》。

墙内所有拉筋应沿墙全长贯通。

4.与圈、过梁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柱、墙应在圈梁纵向钢筋处预埋插筋,锚入柱、墙内不小于35d,伸出柱外不小于700mm,并与圈、过梁钢筋搭接。

如图6所示。

位置及标高详见有关专业图纸。

5.所有隔墙(120砖墙,加气混凝土墙,空心砖墙,空斗砖墙)当墙高大于4m时,应在门窗顶或墙高中部设圈梁一道,详标准图集《12SG614-1》。

6.后砌隔墙间的拉结构造详标准图集《12SG614-1》。

7.墙长大于5m时,后砌隔墙顶部应与楼、屋盖结构构件拉结,详标准图集《12SG614-1》。

墙长超过8m或层高2倍时,在墙中段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柱筋在上下梁板内锚固35d,截面墙宽×墙宽,主筋4C12,箍筋C6@200,并在柱上下500范围内加密C6@100。

隔墙中构造柱的设置详设计图。

当图中设计有构造柱时,按设计图施工;当未专门设置构造柱时,按本说明的要求设置,未专门设置构造柱时,在“一”形墙中部、“L”、“丁”字墙交接处、无通高侧向支撑的墙边缘及门洞口大于2100mm的洞边设方形构造柱,配筋同上的要求。

8.当圈梁被门洞切断时,应在洞顶设置一道不小于被切断圈梁断面的钢筋混凝土附加圈梁,其配筋尚应满足过梁的要求,其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000mm。

当两圈梁高差≤500mm时,圈梁也可沿洞口垂直拐弯与过梁连成框架。

见图7。

9.门、窗过梁:

砌体上门窗洞口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详过梁表。

(图8)

10.砌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

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11.砌块砌体应分皮错缝搭砌,上下皮搭砌长度不得小于90mm。

当搭砌长度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水平灰缝内设置不小于2A4的焊接钢筋网片(横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网片每端均应超过该垂直缝,其长度不得小于300mm。

12.门、窗框要求:

轻质墙体门窗洞口边除施工图中注明外应按有关标准和图集规定要求设钢筋混凝土或金属抱框(采用金属抱框时应与建筑专业协调)。

当采用钢筋混凝土门框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除施工图已注明者外,可按图9构造)

13.楼梯间及走道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