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版年产1万吨铅锌精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40309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23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版年产1万吨铅锌精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精编版年产1万吨铅锌精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精编版年产1万吨铅锌精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精编版年产1万吨铅锌精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精编版年产1万吨铅锌精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精编版年产1万吨铅锌精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5页
精编版年产1万吨铅锌精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5页
精编版年产1万吨铅锌精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5页
精编版年产1万吨铅锌精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5页
精编版年产1万吨铅锌精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5页
精编版年产1万吨铅锌精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5页
精编版年产1万吨铅锌精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5页
精编版年产1万吨铅锌精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5页
精编版年产1万吨铅锌精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5页
精编版年产1万吨铅锌精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5页
精编版年产1万吨铅锌精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5页
精编版年产1万吨铅锌精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5页
精编版年产1万吨铅锌精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5页
精编版年产1万吨铅锌精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5页
精编版年产1万吨铅锌精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版年产1万吨铅锌精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

《精编版年产1万吨铅锌精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版年产1万吨铅锌精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编版年产1万吨铅锌精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

精编版年产1万吨铅锌精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

 

年产1万吨铅锌精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1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年产1万吨铅锌精矿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

1.1.3项目拟建地址、地点

省乡。

1.1.4项目建设规模与目标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即:

在省乡新建一个日产*吨原矿的三条生产流水线;年产3*吨铅精矿、*吨锌精矿加工厂建设项目。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项目总投资约*万元人民币,综合建设期6个月。

主要建设内容:

车间厂房、精矿库、办公用房、生活区、配电室、地磅房、生产水池及相关辅助设施等。

1.1.5项目投资资金及效益情况

项目总投资约人民币*万元。

项目建成后,日产*吨原矿的三条生产流水线,年产3*吨铅精矿、*吨锌精矿。

实现销售收入*万元,利润*万元,利税*万元,解决就业人口140人。

根据该项目投资成本所需要的时间及预计净利率水平进行分析,该项目动态投资回收期为2.67年,投资回收率在35%以上,从动态投资回收期和投资回收率的数据表明,该项投资回报能力强。

表1-1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单位:

万元

1.2研究工作概况

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在系统收集乡及邻区背景资料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和理解了本工程的技术基础资料,并于2012年4月下旬,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赴现场开展实地调查、数据收集等工作。

然后转入室内资料综合研究、报告撰写和图件编绘,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最后报行业主管部门审查通过。

1.3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2、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2)《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3)《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5)省《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

(6)《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7)《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9)《有色金属选矿厂工艺设计规范》(YSJ014—1992);

(10)《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ZBJ1-90);

(11)《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定》(JBJ16-88);

(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73-84);

(1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3、其它附件和资料

(1)发改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复的项目建议书;

(2)项目投资单位和技术负责单位相关技术资料和其它附件。

1.4可行性研究结论

**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拟投资*万元,在省乡新建一个日产*吨原矿的三条生产流水线;年产3*吨铅精矿、*吨锌精矿加工厂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目标明确具体,建设条件优越,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或规划,为项目地重点发展项目之一。

项目投资结构合理,建设规模适宜,资金安排合理,各类污染物排放达标、重金属治理符合相关政策规定、财务分析经济效果可行,管理体系健全,项目投资建设周期短、投资回收快、投资回报高、利税率高。

项目从建设规划、投资规模到经营管理均切实可行,污染治理措施得当,抗市场风险能力强,立项目标准确,对推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市场广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污染治理措施得当、治理效果显著。

建议项目尽早立项,并尽快筹措资金,抓紧实施。

并建议相关政府给予一定政策支持,使项目早日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项目背景、市场预测与分析

2.1项目背景

2.1.1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本项目由**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

公司成立于2001年,并于2010年取得了乡矿区约平方公里的开采面积,可开采储量万吨。

**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总体发展思路是: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坚持“科学、生态、创新、节约、和谐、跨越”发展的发展理念,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历史机遇,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力度,加快对铅锌矿项目的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和战略转移;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力推进节能降耗,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在国家产业政策调整,鼓励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大政方针指导下,**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加大对矿山的合理开采投入,加强了矿山生产的管理,矿石采出量稳定提高,解决了选矿厂的矿石供应。

目前国内铅锌矿优选法多金属联合浮选工艺已相当成熟完善,选矿设备的机械制造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拟投资*万元,引进新工艺、新设备、新建厂房,加上新技术的利用,形成一年产原矿10万吨的企业。

2.1.2政策背景

省人民政府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加大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力度,加快我省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推进发展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结合我省经济发展实际,现提出若干实施意见。

意见中重点强调了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实行公平待遇;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

同时,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结构政策,即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第一类鼓励类,第九项有色金属中第一款“有色金属现有矿山接替资源勘探开发,紧缺资源的深部及难采矿床开采”,以及第二款“高效、低耗、低污染、新型冶炼技术开发”。

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项目建设提供了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无疑使广大投资者坚定了投资信心和决心。

2.2市场预测分析

2.2.1从生产及消费现状看市场需求

该矿产品方案主要为铅精矿、锌精矿,为有色金属的重要基础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009年以来,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向好,信息产业、交通、能源、汽车、机械制造和建筑等消费有色金属产品行业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有力地带动了有色金属工业的快速发展。

然而,受资源条件的制约,长期以来铜铅锌矿山是铜、铅、锌工业中最薄弱的环节,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因此,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冶金行业的结构性调整,重点开发矿产资源。

国土资源部“十二五”规划纲要再次指出,不断提高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缓减资源供应短缺的矛盾。

继“十一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交通、能源、建筑等消费有色金属较多的行业将保持快速发展,持续上升趋势。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有色金属行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矿产原料。

一、铅市场供需情况

铅主要用于蓄电池、玻璃、电缆、颜料、放射性保护设施等领域。

自从世界产铅大户特雷尔冶炼厂因罢工关闭以后,对全球精铅供应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了全球精铅供不应求的格局。

据有关资料报道 2011年,我国主要领域铅消费依旧保持旺盛势头。

我国铅产品消费主要集中在铅酸蓄电池领域,2011年我国铅酸蓄电池耗铅所占铅消费总量的比例在72%左右,接下来是氧化铅、铅合金及铅材,所占比例分别是15%和7%。

 目前,最终消费领域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汽车领域(不包括农用车、军用车等)、电动车领域和铅酸蓄电池的出口。

2008年,上述三方面所占蓄电池耗铅量的比例分别达到了25%、24%和16%。

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铅酸蓄电池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发达国家,对铅酸蓄电池的生产、销售、使用、日常维护和保养、废旧电池复原技术处理、废旧电池的回收再利用等,都有一套极其严格和规范的管理体系并形成产业化。

在美国,仅铅酸蓄电池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及废旧电池的复原处理和回收利用的从业人员即达数百万之众,年创效益达千亿美元之巨。

2008年,全球铅酸蓄电池销售额达到了340.9亿美元,同比增长9.2%,增幅较前几年有所下滑,主要是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汽车产业遭受重创而致。

 2008年,我国铅产品消费量为327.9万吨,同比增长23.9%。

2011年1-8月,共消费244.3万吨,同比增长21.6%。

预计2012年全球的铅消费量还将继续增长。

国内虽然蕴藏着一定的铅矿资源,但储量并不丰富,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铅资源仍感缺乏。

2003年查明铅资源金属量为3757万吨,其储量居世界第三位。

但资源供应保证程度低,按现有资源储量和采矿量计算,资源供应静态保证年限仅为7年。

由于冶炼能力扩大,自产铅矿石量远不能满足冶炼生产要求,因此,依赖国际市场原料供给已成为目前国内市场的趋势所在,且有继续扩大的可能。

2001~2004年我国铅精矿进口量达到38.9~83万吨,对进口原料的依赖程度为20.6~31.5%,2005年进口铅精矿(含铅量)61.8万吨,为国内精矿产量的61.8%。

2003年铅产量为156万吨,2004年铅产量181万吨,2005年为210万吨,2006年铅产量242.63万吨,同比增长14.63%,矿产铅产量191.41万吨,同比增长14.79%。

中国铅酸电池的需求旺盛,将是铅市场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需求水平的主要原因。

2010年全国铅产量为180万吨,消费量亦为180万吨,产需趋于平衡。

另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全国铅产量为250万吨,需求量为260万吨,尚有10万吨的缺口。

考虑到废杂铅的回收再生循环利用,2012年、2020年需铅精矿含铅量分别为118万吨和150万吨。

二、锌市场供需情况

我国锌的消费领域以轻工、冶金、颜料和铜合金材料为主,约占国内锌总消费量的84%。

国内虽然蕴藏着一定的锌矿资源,但储量并不丰富,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经中国证监会批准,锌期货合约2007年4月5日开始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盘交易。

鉴于我国在全球锌产业中的重要地位,锌期货合约的上市,有望进一步提升中国作为最大锌生产国和消费国在全球市场的定价权。

据统计,2006年我国锌产量达到31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0%,连续15年为世界第一位;锌消费量达325万吨,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2%,连续7年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继2001年从锌矿山原料的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后,2004年又成为锌金属的净进口国。

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中国将进入锌消费高速增长时期。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锌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锌市场供需的变化对世界锌市场特别是LME锌价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2010年全国锌需求量340万t,产量260万t,产需缺口为80万t。

据有关专家预计到2020年需求量将达到500万t,到2020年全国锌产量为380万t。

产需缺口扩大到120万t。

考虑废杂锌循环再生利用,2020年需锌精矿含锌为328万t。

届时全国锌自给率不足80%。

据国土资源部2001年提供资料,我国锌储量为2095万t,基础储量3250万t。

2001~2004年锌精矿进口量达到了61~78.5万t,对国外锌矿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14~20.7%),2005年国内进口锌精矿(含锌量)28.4万吨,是国内产量的15.6%。

特别是由于2005年以来,我国锌冶炼企业产能不断扩张,导致对锌精矿的需求猛增,加之乱采滥挖严重,国内锌矿资源储量急剧下降,我国东部地区的锌矿资源已逐步枯竭,东北、华北地区的大型矿山陆续关闭,华南地区的大型矿山经过多年开发,储量明显减少,以目前锌储量和开采量计算,锌矿资源静态保证年限为8年。

锌精矿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锌工业持续发展的瓶颈。

2.2.2市场增幅需求分析

一、铅及铅精矿价格

国际市场上,2002年铅价走低。

LME铅三月期货价452美元/吨,此后便一路上涨。

进入2005年,铅的需求仍然强劲,价格仍然保持上涨态势,2005年LME金属交易均价930美元/吨,3年间价格增长率为105.8%,2006年将在720~1050美元/吨之间变化,预计均价920美元/吨。

国内铅市场2004年平均价格为8982元/吨,比2003年的5405元/吨上涨66.18%,2005年铅价格有所下滑,但仍将保持在年均价8800元/吨左右。

2006年铅价为9600元/吨左右。

二、锌及锌精矿价格

2002年国际锌价格跌至低谷,单价为800美元/吨。

2003年开始回升,达到843美元/吨,打开价格上涨空间。

2004年上涨到1064美元/吨,2005年3个月期货均价为1333美元/吨,2006年可望在1430~1800美元/吨之间变化。

国内锌价随着国际锌价涨跌而变化,在2002年跌至低谷,年均单价为7889元/吨,2004年均价为11459元/吨,2005年均价为14100元/吨。

2006年国内锌价持续走高,6月底上涨到26500元/吨左右。

国内锌精矿价格由于锌精矿供不应求,价格稳中有升,2005年7月锌精矿含锌为8500~9000元/吨,8月份为8500~9233元/吨,9月份为8500~10500元/吨,10月份为8500~9*元/吨。

到2006年6月底上涨到22000元/吨左右。

综上分析,我国已成为世界有色金属消费大国,其中铜、锌消费为世界第一大国,铅消费为世界第二大国,需求量极大,其价格有望在中长期内保持稳定上升态势,但其间会产生周期性波动。

基于以上分析,本项目产品可归结为:

价格随市场波动,总体趋势向上。

因此,适时加快对该矿的开发,不仅可使边远地区这一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而且将对缓解我国冶炼企业原料的供需矛盾以至矿产品的总体供求平衡起到积极的作用。

经市场分析,考虑价格的波动性,预计未来3~5年内产品平均价格水平为:

铅精矿含铅价1.06万元;锌精矿含锌1.65万元/吨。

三、铜及铜精矿价格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铜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

但我国铜资源严重缺乏,自产铜矿产量从1990年的30万吨上升到2006年的85万吨,而同期精铜消费量从73万吨猛增至380万吨,年均增长达10.86%,超过了同期我国GDP年均9.97%的增长率,同期自产铜矿占铜消费的比重也由41.1%下降到22.4%。

国内原料严重不足导致进口猛增。

2007年1-10月,我国铜精矿进口量为375万吨,同比增长28.9%,预计全年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进口大国。

进口数量猛增也限制了我国企业的谈判余地。

为了提高中国铜企业的谈判能力,占我国铜精矿进口量80%的9家铜企,在2003年成立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小组与外商统一谈判。

谈判小组在统一对外、提高中国企业话语权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我国铜资源对外依赖程度逐年提高,难以从根本上扭转不利的局面。

从世界整体看,近几年来,全世界除中国铜加工以年12%以上的速度增长外,其他所有国家铜加工材产量一直在1000万吨左右徘徊。

截止2007年底,全世界铜加工材总产量约1650万吨,其中中国铜加工材总产量已达628.8万吨,为世界总产量的1/3多,居世界第一位。

2000~2005年,国际、国内铅、锌市场产量、消费量、价格及中国铅锌需求情况见表2-1、2-2、2-3、2—4。

表2-1世界铅锌银产量、消费量统计表Pb、Zn:

万吨;Ag:

年份

项目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Pb

产量

668

*

668

675

682

728

737

消费量

657

666

682

702

732

766

产需平衡

+2

+2

-7

-20

-4

-29

价格(美元/t)

467

476

452

514

886

930

920

Zn

产量

898.1

922.1

971.1

988.6

1015.1

1046.6

1047

消费量

900.8

893.1

939.1

983.9

1043.8

1070.2

1112

产需平衡

-2.7

28.5

-32

4.7

-28.7

-23.6

-65

价格(美元/t)

800

843

1064

1333

1430-1800

Ag

产量

14485

14948

25302

消费量

21608

22838

产需平衡

-7123

-7890

价格(美元/盎司)

6.49

6.48

8.10

表2-2国内铅市场供求平衡表单位:

万吨

供应/需求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产量

120

132

156

181

210

净出口

44

36

44

40

45

表观消费量

76

96

114

141

159

消费量

76

95

110

136

157

市场平衡

0

1

4

5

2

年平均价格(元/吨)

4807

4770

5405

8982

8800

表2-3国内锌市场供求平衡表单位:

万吨

供应/需求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产量

196

204

216

250

252

267.7

净出口

56

48

34

24

-16

-16

表观消费量

140

156

182

206

268

285.7

消费量

140

156

182

210

253

304.9

市场平衡

0

0

0

-4

15

-21.2

年平均价格(元/吨)

10905

8820

7889

8504

11459

14100

表2—41991-2007年中国精铜供求情况表(单位:

万吨)

年份

产量

进口量

消费量

出口量

1991

56.00

10.12

79.00

0.43

1992

65.92

26.10

99.00

0.98

1993

73.03

25.35

99.00

0.19

1994

73.61

7.23

91.00

1.07

1995

107.97

10.21

120.00

2.57

1996

111.91

14.97

125.00

3.98

1997

117.94

8.83

107.51

7.79

1998

115.18

26.84

110.13

12.14

1999

101.13

54.77

147.00

10.3

2000

133.05

81.21

175.00

11.87

2001

142.51

95.40

208.3

5.40

2002

155.85

118.10

266.3

7.66

2003

177.22

135.73

306.51

6.44

2004

207.91

120.00

324.43

12.38

2005

258.34

122.20

366.53

14.01

2006

299.9

82.70

360.95

24.30

2007

344.10

149.37

480.94

12.59

 

2.2.3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图2-1近年中国铅精矿进口量占比变化

图2-22009和2010年铅精矿进口量及沪伦比值变化

图2-32000年—2005年中国锌消费增长趋势

图2-41990-2004年中国锌类产品进出口贸易额

图2-5近年来国际锌价变化走势图

图2-6上海锌现货价格与LME锌现货价格

2.3销售方案及营销策略

1、产品的销售方案

本项目产成品为铅精矿和锌精矿。

即通过先进的设备生产出优质的铅锌精矿,依托公司完善的销售网络和销售措施将产品销往、云南、湖南等多地。

会东**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坚持“质量第一”和“信誉第一”的原则,积极开拓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有力的扩大了销售区域。

为了进一步扩大公司产品的销售,公司应着重开展以下工作:

从市场推广策略、盈利模式、营销渠道建立、客户群研究、重点企业市场推广与营销渠道策略等角度对铅精矿市场的产品推广策略、营销渠道开发等关键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2、营销计划

(1)销售策略

会东**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铅锌精矿,当前主要以国内期货市场为主。

在近期,即项目建成投产初期阶段,采取销售人员向终端客户销售的方式。

中期和远期可采取直接销售和分销相结合的方式,以利于提高产品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

(2)市场推介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可以迅速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这些措施包括:

①与项目主管部门建立良好关系;

②与有关科研机构和设计院校加强沟通和交流;

③举办技术研讨会、产品发布会,以及参加行业协会、展览会等;

④为公司和产品编制推介资料,进行各种媒体的广告宣传;

⑤积极拓展销售渠道;

⑥制定年度,季度的市场计划,包括产品推广策略,品牌建设策略,具体行动方案和预算,并负责在公司范围内贯彻市场计划,负责组织,指导区域市场人员制定和细化本区域的市场执行计划,并负责组织和监督和评估实施。

⑦根据零售数据报告,第三方跟踪报告,以及其他市场信息,进行针对市场竞争的分析,发现市场机会,提出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的的有关产品开发,销售拓展,价格以及推广的行动建议.并负责组织公司内部的讨论和推进行动方案的实施。

2.4市场竞争优势及风险分析

1、市场竞争力分析

从公司生产规模来讲,该项目生产规模庞大、产品品种繁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益,同种质量规格的产成品具有成本这一明显优势。

该厂生产的精矿主要为市场需求量较大的铅精矿、锌精矿,在销售上有多家合作商,具有易产易销多产多销的一系列优势。

从产品生产工艺角度说,由于目前该公司引进了先进设备,使用先进的工艺流程,大大的节约了水电的消耗并且实现了低耗能的排放要求,使公司成本大大降低,为公司更好的盈利创造了条件。

公司整体技术力量雄厚、生产工艺精湛,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完善,该公司为生产铅精矿、锌精矿及相关矿产的开采和提炼企业,具有技术先进等最大优势。

2、市场风险分析

根据供需市场分析来看,即将进行新建的会东**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经勘测调查表明其矿山储藏量大、生产辅材料供应充足。

就近虽有大型的国有独资企业省会东满银沟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但两者主营方向不同、销售渠道不同、客户群不同,所以其对本项目的影响不大。

从产品销售市场分析,该企业具备完善的销售网略和强力的销售措施。

既定市场持续有力,潜在市场拉动强劲。

企业发展健康、效益稳定。

具有较强的市场抗风险能力。

2.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条件贫乏的制约,长期以来,有色金属矿山是有色金属工业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原料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为此,国家“十二五”规划即明确指出,要加快冶金行业的结构性调整,重点开发矿产资源。

《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中指出:

加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力度,强化探矿权设置的布局引导,新增一批能源和非能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