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2427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5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节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毕节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毕节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毕节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毕节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毕节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毕节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毕节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毕节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毕节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毕节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毕节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毕节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毕节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毕节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毕节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毕节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毕节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毕节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毕节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节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docx

《毕节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节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毕节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docx

毕节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下图为沿某经线附近部分地区1月、7月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小                             

B. 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

C. 1月降水量南多北少                                            

D. 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

(2)据图判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

A.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

(1)D

(2)B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甲地1月降水少,7月降水多,降水量季节变化大;乙地1月和7月降水量都不大,因此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大;故A错误;甲地1月份气温约为30°C,7月气温约为22°C;气温年较差为30°C-22°C=8°C;乙地1月份气温约为25°C,7月气温约为12°C,气温年较差为25°C-12°C=13°C;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小;故B错误。

图示显示该地1月气温高于7月气温,该地位于南半球;因此,该地1月降水量北多南少;故C错误。

图示显示该地7月气温自北向南逐渐降低;故D正确。

故选:

D。

(2)甲地1月气温高于7月气温,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无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甲地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位于35°S附近,且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故选B。

【点评】

(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

①从纬度位置看:

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度至20度之间的大陆内部和大陆西岸,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终年高温,有明显干湿两季的气候特征。

主要分布于非洲大陆,巴西高原等地区。

其中非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温和的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岸,其中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

 

2.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观测本校某月全部四次降水。

统计出当月的降水量是(  )

A. 6mm                                 

B. 9mm                                 

C. 12mm                                 

D. 36mm

【答案】D

【解析】【分析】解:

每个月的降水量是这个月每一天降水量的总和;题干中当月降水量=6mm+10mm+8mm+12mm=36mm。

故答案为:

D。

【点评】世界降水分布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①受纬度位置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②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③受地形因素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④受洋流因素的影响,暖流流经地区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降水少。

3.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位于赤道附近,却有“赤道雪峰”之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乞力马扎罗山出现“赤道雪峰”奇景的原因是(   )

A. 地形地势                           

B. 海陆位置                           

C. 半球位置                           

D. 纬度位置

(2)下列关于非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B. 尼罗河自北向南注入地中海

C.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

D. 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各大洲首位

【答案】

(1)A

(2)B

【解析】【分析】

(1)一般气温每上升1000米降低6摄氏度,乞力马扎罗山海拔高度很高,山顶气温很低;故A符合题意。

(2)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尼罗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各大洲首位;B符合题意。

【点评】

(1) 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具体表现为:

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温室效应等。

(2)非洲位于欧洲以南,亚洲之西,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纵跨赤道南北,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时也是人口第二大洲。

高原面积广阔,海拔在500米-1000米的高原占非洲面积的60%以上,有“高原大陆”之称。

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又有“热带大陆”之称。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俗称“黑非洲”,意为“黑种人的故乡”,至今居民中仍以黑种人占绝大部分。

4.下图为“探究海陆温度变化的差异”模拟实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白天砂石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

A. 8℃                                     B. 17℃                                     C. 23℃                                     D. 34℃

(2)该模拟实验可以用来说明,地球同纬度地带(  )

A. 夏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B. 高原山地气温低于平原

C. 内陆气温年较差比沿海大

D. 沿海降水多于内陆

【答案】

(1)D

(2)C

【解析】【分析】

(1)如图所示,白天砂石温度应该高于水温(23℃),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

正确选项选D。

(2)该模拟实验可以用来说明,地球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选项A错误。

选项B是地形因素对气温的影响,与海陆位置无关,选项D与该模拟实验内容无关。

选项C正确。

【点评】

(1)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其大小和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有关。

低纬地区大于高纬地区:

低纬地区平均为12℃,中纬地区为7—9℃,高纬地区为3—4℃。

原因:

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

①从纬度位置看:

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5.图中同学经历的天气过程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左图表示的是晴天天气,右图表示小雨天气,所以他经历的天气是由晴到雨的变化。

故答案为:

B

【点评】考查学生对天气符号的认识,符号比较简单,与生活密切相关,简单题。

6.读下图“福建省龙岩市某日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所属月份最有可能是(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2)该日龙岩(  )

A. 晴转多云,适合户外活动                                    

B. 气温较低,注意穿衣保暖

C. 气温日较差等于10℃                                          

D. 出现大范围冰冻灾害

【答案】

(1)A

(2)B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该日天气可描述为多云转晴,最低气温2℃,最高气温10℃;福建龙岩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该日属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冬季。

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2)读图可知:

该日龙岩多云转晴,气温较低,注意穿衣保暖;气温日较差10−2=8℃;最低气温在0℃以上,不会出现大范围冰冻灾害。

故答案为:

B。

【点评】

(1)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

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南部有小部分热带季风气候。

大部分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中热带季风气候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2)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7.下面漫画主题的含义是(  )

A. 防治水体污染                  

B. 防治土地沙化                  

C. 防治大气污染                  

D. 保护海洋环境

【答案】C

【解析】【分析】漫画形象说明了治理大气污染形势严峻,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其成因有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森林灾害、岩石风化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料、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尤以后者为甚。

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包括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和城镇功能分区,加强绿化和对污染源的管理,推行科技创新环保,减少汽车等交通工具产生的尾气等。

 

8.读等温线分布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陆地,乙地是海洋,此时可能为1月初

B. 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海洋,乙地是陆地,此时该地区是夏季

C. 由等温线分布情况可知,该地区位于北半球

D. 图中等温线能反映气温由大洋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规律

【答案】B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图中等温线自北向南温度逐渐降低,因此该地区位于南半球,C错;甲处的等温线弯曲且向温度高的地方凸出,因此甲地温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温度低;乙处的等温线弯曲且向温度低的地方凸出,因此乙地温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温度高。

因此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陆地,乙地是海洋,此时可能为7月初,A错;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海洋,乙地是陆地,此时该地区是夏季,B正确;图中等温线不能反映气温由大洋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规律,仅反映气温受局部因素的影响,D错。

故答案为:

B。

【点评】 等温线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温线,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分布规律为:

①纬度分布:

从赤道(低纬)向两极(高纬)逐渐降低;②海陆分布: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③地形分布:

气温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度。

9.一般而言,赤道穿过的南北纬10°范围内地区,往往终年高温多雨,雨林广布,但也有例外。

下面两图中,左图为右图(非洲局部)中广表热带稀树草原的日出美景照片。

此热带稀树草原区降水量就远小于热带雨林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最大湖泊海拔范围是(  )

A. <500米                      B. 500米-1000米                      C. 1000米-2000米                      D. >2000米

(2)图示地区主要地形类型是(  )

A. 平原                                     B. 高原                                     C. 丘陵                                     D. 盆地

(3)照片具体拍摄地点是可图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根据右图推测,形成左图照片所示植被景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稠密                           B. 海拔高                           C. 人为干扰                           D. 纬度大于10°

【答案】

(1)C

(2)B

(3)C

(4)B

【解析】【分析】

(1)由图示海拔信息和最大湖泊位置可知,图中最大湖泊海拔范围位于1000米-2000米之间,故选C。

(2)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

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由图中信息可判定,图示地区海拔较高,地面较平坦,是高原地形,故选B。

(3)图所示的是非洲的东非高原,该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其地形特点是海拔高,地面较平坦,故丙地符合拍摄地点,故选C。

(4)图所示地区位于东非高原,由于海拔高,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的是热带草原气候,故选B。

【点评】

(1)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高度差。

(2)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地形以高原为主,包括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等大型高原地形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整个大洲西北部和东南部有两列山脉,整体上海岸线十分平直,岛屿、海湾数量少。

(3) 非洲主要气候类型呈明显带状分布,且南北对称。

这种分布特征原因在于赤道穿过非洲大陆中部,整个大陆基本被赤道均分为两部分,因此纬度地带性明显。

非洲气候带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中心,向南北依次分布着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此外在非洲东部还分布着高原山地气候。

(4)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具体表现为:

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10.读图,假如a>b>c,回答下面小题。

(1)假如图中曲线表示等高线,则甲、乙两处地形分别是(   )

A. 山脊、山谷                       B. 山谷、山脊                       C. 山脊、山脊                       D. 山谷、山谷

(2)假如图中曲线表示等温线,图示内容为某半球冬季气温分布图,则海拔高度相同的甲、乙两地海陆分布情况是(   )

A. 陆地、陆地                       B. 海洋、陆地                       C. 陆地、海洋                       D. 海洋、海洋

【答案】

(1)A

(2)B

【解析】【分析】

(1)若图中的曲线表示等高线且a>b>c,甲处等高线弯曲,由海拔高的地方凸向海拔低的地方,是山脊;乙处等高线弯曲,由海拔低的地方凸向海拔高的地方,是山谷。

(2)若图中的曲线表示某半球冬季气温分布图且a>b>c,据此判断该半球为北半球,因为北半球越往南,距赤道越近,气温越高。

图中甲处等温线弯曲,由温度高的地方凸向温度低的地方,因此甲处气温较高;乙处等温线由温度低的地方凸向温度高的地方,因此乙处气温较低。

由于海陆的热力性质不同,冬季海洋的气温要高于陆地,夏季陆地的气温高于海洋,所以甲是海洋,乙是陆地。

故答案为:

(1)A;

(2)B;

【点评】

(1)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

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

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2)等温线图判读,一般说来,气温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果越向北温度越高,说明向北是低纬,该地处于南半球;反之则为北半球。

夏季:

内陆向高纬凸冬季:

内陆向低纬凸,海洋相反。

11.世界各地气温地区差异很大。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上图,分析得出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是(   )

A.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B.从赤道向两极递增

C.从海洋向陆地递减 C.从海洋向陆地递增

(2)甲地形成低温中心,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答案】

(1)A

(2)C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故答案为:

A。

(2)读图可知,甲地位于亚洲的青藏高原。

受地形影响,海拔高,气温较低,甲地形成低温中心;故答案为:

C。

【点评】

(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

①从纬度位置看:

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由于本区海拔高,气候寒冷,“高”和“寒”成为本区最突出的区域地理特征,气温低也成为制约本区农牧业的主导因素,本区的农牧业为一种特殊的高寒农牧业。

12.中国地城辽阔,气候差异显著。

阅读我国甲、乙、丙三地的相关资料(如表,图),完成下面小题,

经纬度位置

36.07°N,,103.82°E

36.67°N,116.98°E

45.80°N,126.53°E

海拔(米)

1523

54

126

(1)甲、乙、丙三地气候的共同特征是(  )

A. 夏季平均气温大于25℃                                       

B. 气温年较差大于25℃

C. 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D. 气温高的季节降水量少

(2)关于甲、乙、丙三地气候差异及其主导因素表述正确的是(  )

A. 甲比乙年降水量少--纬度位置                             

B. 乙比丙年平均气温高--海陆位置

C. 甲比乙年夏季气温低--地形                                 

D. 丙比甲降水季节变化小--人类活动

【答案】

(1)B

(2)C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

A.甲图夏季的平均气温小于25℃,A不符合题意;

B.甲地气温年较差为23℃-(-5℃)=28℃,大于25℃,乙地气温年较差为28℃-(-1℃)=29℃,丙地气温年较差为24℃-(-20℃)=44℃,B不符合题意;

C.甲地年降水量大约为320mm;,乙地年降水量大约为650mm,丙地年降水量大约为560mm,C不符合题意;

D.甲、乙、丙三地气温高的季节为夏季,降水量多,D不符合题意;

(2)读图可知:

A.甲地和乙地纬度位置相当,但甲地海拔高,比乙年降水量少,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A不符合题意;

B.乙比丙年平均气温高,是因为乙地纬度低、海拔低,即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和纬度因素,B不符合题意;

C.甲比乙年夏季气温低是因为甲地海拔高,即地形因素,C符合题意;

D.丙比甲降水季节变化大,不是人类活动影响,是地形和海陆因素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B;

(2)C。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

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13.下图是某年我国部分城市除夕至初一PM2.5小时浓度变化。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   )

A.20:

00前后PM2.5浓度最高值出现在北京

B.各城市PM2.5浓度都在凌晨1:

00左右达最高值

C.长江三角洲地区可能比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严重

D.部分城市PM2.5浓度剧增可能与燃放烟花爆竹有关

(2)为提高空气质量,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全面禁止工厂排放废气

B.露天焚烧垃圾,减少垃圾填埋量

C.提倡公交、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

D.鼓励家庭煤炉自采暖

【答案】

(1)D

(2)C

【解析】【分析】

(1)读图例和图中的曲线变化可知,北京、廊坊和保定的城市PM2.5浓度都在凌晨1:

00左右达最高值,长江三角洲地区可能比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轻。

部分城市PM2.5浓度剧增可能与燃放烟花爆竹有关。

(2)联系实际可知,为提高空气质量,下列做法可行的是提倡公交、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禁止露天焚烧垃圾,减少家庭的煤炉采暖等。

故答案为:

(1)D;

(2)C;

【点评】空气质量级别分为六级,从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

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

14.一般而言,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若山峰A的海拔3600米,气温是6℃,那么山底B海拔500米处的气温是(    )

A. 24℃                                 

B. 12.6℃                                 

C. 24.6℃                                 

D. -12.6℃

【答案】C

【解析】【分析】解:

根据在山地,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计算得出山顶的气温为:

(3600-500)÷100×0.6℃=18.6℃,18.6℃+6℃=24.6℃。

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 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垂直递减,递减率大约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或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依据两地相对高度差和其中某地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