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42875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3章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章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3章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3章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3章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3章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3章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3章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3章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第3章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第3章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第3章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第3章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第3章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第3章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第3章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第3章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第3章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第3章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章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

《第3章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3章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x

第3章第1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课程标准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学习目标

1.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掌握其主要影响因素及变化。

2.了解农业地域的概念和形成。

3.掌握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思路和方法。

[基础知识梳理]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

(1)含义

(2)区位选择实质:

决策者对农业土地合理利用的选择。

2.农业区位的变化

类别

具体因素

发展变化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比较稳定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

发展变化较快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

(1)概念:

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特征: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成因:

是人们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2.混合农业

(1)主要类型:

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

(2)典型地区:

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其经营方式是种植小麦和牧羊的混合。

【思考】

1.目前,财政部安排的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逐年增加。

这反映了哪个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提示 政策。

2.我国农耕区的家禽、家畜饲养属于混合农业吗?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混合农业吗?

提示 混合农业中耕作业和畜牧业所占比重相当,因此我国农耕区的家禽、家畜饲养不属于混合农业。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混合农业。

3.农业生产对环境带来的都是有利影响吗?

提示 农业生产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如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

[预习效果自测]

1.下列有关农业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农业区位就是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②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③农业区位因素仅指自然环境各因素 ④农业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 农业区位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农业区位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答案 D

2.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

A.气候B.土壤

C.市场需求D.政策

解析 最终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市场的需求。

答案 C

3.下列各地区农业与地形因素最密切的是(  )

A.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B.海南岛种植天然橡胶

C.江南丘陵种植茶树D.吐鲁番种植葡萄

解析 横断山区立体农业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

海南岛种植天然橡胶、吐鲁番种植葡萄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气候;江南丘陵种植茶树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土壤。

答案 A

4.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主要(  )

A.分布在国土的中、西部

B.分布在国土的东南部和西南部

C.水稻和牧牛相结合

D.小麦和牧牛相结合

解析 澳大利亚的牧羊业主要分布在其国土的西南部和东南部,其组成是小麦和牧羊相结合。

答案 B

探究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 玫瑰原产于我国华北,性喜阳光,对土壤与气候的适应性强,在气候温和、土壤湿润、雨量充沛的条件下生长繁茂,一般为3月初老枝萌芽,4月初展叶,4月中旬孕蕾,5~6月开花,花期约20天。

材料三 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在这一天,情侣之间互送玫瑰、巧克力以表达爱意,近几年我国的情侣之间也在仿效学习,在天寒地冻的隆冬季节,花费“高价钱”购置“不合时宜”的玫瑰花,过起了情人节。

(1)为什么说农民对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地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

(2)材料二中,影响华北地区作为玫瑰花原产地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3)结合实际生活和材料三,解释“不合时宜”的具体含义。

(4)使得玫瑰花出现在隆冬季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答案 

(1)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可以看作是相对不变的,而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因此,农民对农业区位的选择要经常关注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农作物的品种和规模。

(2)气候。

(3)玫瑰花在自然环境下的正常的花期出现在5~6月份,但情人节时(2月14日)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值隆冬季节,此时玫瑰还没有萌芽,所以其出现在市场上是“不合时宜”的。

(4)技术和市场。

【反思归纳】

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气候

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要求的水分条件不同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

地形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高低不同而有所不同

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

土壤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的作物不同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选种适宜生长的农作物

水源

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在年降水量少于250mm的地区,农业分布在河湖水、地下水、冰雪融水丰富的地方

(2)社会经济因素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动态,根据市场供求,安排生产

交通运输

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便利的交通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

政府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机械

农业机械化可以解放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地广人稀的地区发展商品农业要以机械化为基础

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

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集约经营

科技

通过机械化、良种化、水利化等农业现代化过程,影响农业的发展

通过培育良种扩大农业区位选择的范围;利用农业科技,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粮食产量;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生活习惯、历史因素

影响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结构的转变

2.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社会经济条件、科技条件等在不断变化中,其将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规律方法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需抓住的“关键词”

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中,常常有以下关键词:

主要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优势因素、限制性因素、主导因素等。

关键词不同,回答角度也不同:

(1)主要因素:

包括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

(2)自然因素:

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

(3)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交通、政策、技术、劳动力。

(4)限制性因素:

指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要的因素。

(5)主导因素:

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

(6)优势因素:

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明显优越性的因素。

【即时巩固】 

1.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

读图完成

(1)~(3)题。

(1)该地区可能位于(  )

A.江淮平原B.珠江三角洲

C.黄河三角洲D.三江平原

(2)该地区土地利用变迁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灌溉技术的提高B.劳动力素质的提升

C.市场需求的变化D.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3)发展到第Ⅲ阶段时,该地区最有可能(  )

A.自然灾害多发B.商品率大幅度提高

C.农业投入不足D.农业人口比重上升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看出,该地在第一阶段,以养殖和种植桑树或甘蔗为主,故判断为珠三角的基塘农业,我国江淮地区没有甘蔗种植,而黄河三角洲及三江平原纬度高,也没有甘蔗种植。

故选B。

(2)题,珠三角的基塘农业充分利用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降水丰富的特点,是一种新颖的混合农业。

其主要产品的变化主要体现市场需求量的变化。

故选C。

第(3)题,发展到第Ⅲ阶段时,该地区主要种植一两种农作物,形成较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故利于提高商品率。

故选B。

答案 

(1)B 

(2)C (3)B

2.以色列国土除地中海沿岸外,大部分是荒漠,水资源奇缺。

但就在这样的地方,枣椰林、葡萄园、果园到处可见,生产的粮食、蔬菜、水果不仅能自给,还能大量出口。

对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和利用是以色列实现这一飞跃的重要途径。

据此,完成

(1)~

(2)题。

(1)限制以色列农业发展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热量B.水源

C.土壤D.地形

(2)以色列发展农业的主要途径是(  )

A.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滴灌技术

B.改善自然条件,提高机械化水平

C.培育优良品种,增加作物产量

D.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

解析 第

(1)题,以色列降水少且分配不均匀,所以水源是限制其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故选B。

(2)题,高科技是以色列农业的招牌,滴灌技术是解决最大难题(缺水)的最有效途径,故选A。

答案 

(1)B 

(2)A

探究点二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及分布

【探究活动】 读“澳大利亚降水、自然带、人口和小麦—牧羊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分析澳大利亚大陆降水分布的特点。

(2)澳大利亚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为什么?

(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区有何分布规律?

其地域类型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

答案 

(1)降水量由北、东、南沿海向内陆减少,呈半环状分布。

(2)东南沿海地区开发历史悠久,是殖民者最早登陆的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

(3)分布于国土的东南部、西南部。

主要区位因素:

①气候温暖湿润;②土壤肥沃;③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河流)。

④距海洋较近,交通便利;⑤机械化水平高;⑥科技先进,实现良性循环;⑦商品率高。

【反思归纳】

1.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因素

澳大利亚既是世界小麦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也是世界畜产品的主要产地之一,还是世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

其混合农业的形成条件如下表所示:

区位条件

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

气候

气候温暖,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

地形

平坦开阔

土壤

土壤肥沃

水源

灌溉条件较好

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密度

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

交通

交通发达、便利

市场

面向国际市场

机械化

机械化水平高

科技

科技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

政策

政府鼓励扶持

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优点

特别提醒 农业地域不等同于农业生产地区。

农业地域内,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具有相同的特征。

而农业生产地区内部可能存在若干种且变化的农业经营方式。

【即时巩固】 

1.读图,完成

(1)~

(2)题。

(1)图例Q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地中海农业B.混合农业

C.畜牧业D.种植业

(2)该种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优点有(  )

①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强,农场主收入较稳定 ②便于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 ③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④与当地湿润多雨的气候相适应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①④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例Q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和墨累—达令盆地,所以农业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

(2)题,该农业区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农民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对市场适应性强,收入稳定。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不可能投入大量劳动力进行精耕细作。

从图中可以看出,混合农业区大部分位于年降水量小于500mm的地区。

答案 

(1)B 

(2)C

2.下图是我国某地农业分布简图。

读图完成

(1)~

(2)题。

(1)图中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

A.商品谷物农业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水稻种植业

(2)据图判断(  )

A.箭头表示该地农业生产忙季和闲季错开

B.箭头表示该地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

C.水热条件决定着该地农产品类型和规模

D.该地位于我国太湖平原

解析 第

(1)题,仔细读图,注意该区域农业产品类型及其分布,推断农业地域类型。

由图中各种鱼类等可以推断该区域有水产养殖业,同时与附近的水稻、甘蔗等种植业混合,因而该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属于混合农业。

(2)题,据图可知,图中箭头表示种植业与水产养殖业之间的物质流动方向,故排除选项A;该地应该位于我国珠江三角洲;这种基塘农业充分利用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利于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发展;决定该地农产品类型和规模的因素主要是市场;故排除C,该地位于我国珠三角故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

答案 

(1)B 

(2)B

知识结构

晨背索引

1.农业区位、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

2.影响农业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

3.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及特点。

4.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因素及特点。

下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

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

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

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A.热量B.水分

C.光照D.土壤

2.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

A.劳动力成本低B.生产技术先进

C.种植历史悠久D.能源供应充足

3.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

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解析 第1题,该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修建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可以改善热量条件,因此热量是限制当地发展蔬菜种植的限制性因素。

第2题,从材料信息“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可以得出:

①该地区的温室培植蔬菜的生产技术比较低;②温室种植起步晚、时间短。

当地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较高。

由图例可知该地区具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可以为温室培植提供充足的能源。

第3题,从材料提取信息“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和该地区引进的温室培植“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说明政策扶持最直接的目的是让蔬菜尽可能满足当地需求,减少对外依赖。

答案 1.A 2.D 3.A

4.山东省在全国的农产品市场竞争中,结合本省的自然地域特点和社会经济特征形成了一些品牌性质的农业地域,如:

烟台苹果、莱阳梨、肥城桃、章丘大葱等。

有关农业地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地域自然条件相似的地区,形成的农业生产类型

B.在同一类型的农业地域内,各方面特征完全相同

C.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D.澳大利亚的农业地域类型只有混合农业

解析 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答案 C

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

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

读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5~6题。

5.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6.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土壤盐渍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①④B.②③

C.③④D.①②

解析 第5题,墨累—达令盆地为混合农业,这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在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中,饲养绵羊的重要性大于种植作物,因此流向市场的以牲畜为主,作物相对较少。

第6题,由于过度引水灌溉,易引发土壤盐渍化问题。

过度引水使河流流量减小,导致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答案 5.D 6.A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B.水源

C.地形D.土壤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

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A.稻田B.鱼塘

C.果园D.菜地花圃

解析 第1题,由题干信息知该图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图中显示地形类型是山地丘陵,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布局了水产养殖业、种植业和林业,判定该地农业类型是立体农业。

第2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的推进,市场对水果、蔬菜及乳畜产品等农产品需求量扩大,使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呈现种植业比重下降的新变化,反映在土地利用上是粮食种植用地规模减小。

答案 1.C 2.A

读世界咖啡主要产地分布图,完成3~4题。

3.由图中咖啡产地的分布可知,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B.地形

C.水分D.土壤

4.在人类的影响下,美国咖啡种植的最北界线已经比图中的标注北移了,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

A.交通B.科技

C.政策D.市场

解析 第3题,咖啡属热带经济作物,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第4题,农产品种植范围的扩大,主要是农业技术进步,培养出了新的品种,适应新环境的结果。

答案 3.A 4.B

下图是我国某村四种农产品产值构成图。

读图回答5~6题。

5.影响该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

A.政策B.市场

C.地形D.气候

6.该村可能位于(  )

A.杭州市附近B.长春市附近

C.福州市D.烟台市

解析 第5题,读图可知,该村农产品产值结构中乳产品、蔬菜所占比重较大,故其主导因素是市场。

第6题,该村种植有玉米与甜菜,应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综合分析四个选项,该村最可能位于长春市附近。

答案 5.B 6.B

蓝莓野生于亚热带、温带及寒带,果实为浆果,鲜果采收成本高。

到1980年代,美国已选育出适应各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100多个,目前蓝莓成为美国主栽果树树种。

我国蓝莓产业化始于2000年,现广泛栽培于东北、华东、西南等区域,产品大多出口。

阿根廷主要栽培喜湿润、温暖的南高丛蓝莓,是世界蓝莓主要出口国。

据材料完成7~9题。

7.美国蓝莓快速成为主栽果树树种主要得益于(  )

A.科技先进B.消费升级

C.气候多样D.种群优势

8.我国蓝莓产品出口世界市场的比较优势是(  )

A.土地辽阔B.产量巨大

C.政策支持D.劳动力廉价

9.阿根廷蓝莓产业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优势产品是(  )

A.鲜果B.冷冻果

C.蓝莓色素D.加工果酒

解析 第7题,市场需求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由于消费升级人们对蓝莓的需求量增加,导致种植面积增加,B正确。

第8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我国蓝莓出口世界市场的优势是劳动力价格低,D正确。

第9题,阿根廷位于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蓝莓上市时间与北半球上市时间不同,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是鲜果,A正确。

答案 7.B 8.D 9.A

黑龙江省黑河市是我国现有水稻种植的最北限,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

该地区地广人稀,每个劳动力平均有近2.67公顷耕地。

这里曾是种稻禁区,经过多年的努力,禁区不仅可以种稻,还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

据此完成10~11题。

10.黑河市曾是种稻禁区,其主要的制约条件是(  )

A.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B.劳动力缺乏

C.灌溉水源缺乏D.热量不足

11.由“种稻禁区”到“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促使其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

C.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D.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

解析 第10题,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黑河市纬度高,生长期短,热量不足是其发展水稻种植的限制性因素,D对。

纬度高,微生物分解速度慢,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A错。

黑河市有黑龙江等河流作为灌溉水源,C错。

劳动力不是制约农业市场的条件,B错。

故选D。

第11题,随着科技发展,培育良种,使得黑河可以进行水稻种植,D对。

而全球气候变暖对黑河的影响较小,A错。

黑河水资源充足,农田水利设施不是限制性因素,B错。

机械化水平提高不能改变热量条件,C错。

故选D。

答案 10.D 11.D

下图为泰国大蒜出售到国内市场以及进口大蒜的时间。

读图,回答12~13题。

12.泰国大蒜国内市场出售和进口时间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类型不同,大蒜上市时间的差异

B.土壤特征不同,大蒜品种差异

C.国内大蒜市场需求丰富

D.地形复杂,河流航运不便

13.中国是泰国蔬菜主要进口国之一,形成这种进出口关系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自然条件多样,蔬菜品种丰富

B.中国农产品价格低,竞争优势明显

C.两国地理位置相邻,海陆运输便利

D.泰国人口稠密,农业用地严重不足

解析 第12题,市场需求决定着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市场需求是影响进口的主要因素。

第13题,中国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农产品品种丰富。

两国间大蒜(蔬菜)等农产品贸易主要通过公路运输和内河运输进行。

答案 12.C 13.A

二、非选择题

14.下图区域以旱地为主,是小麦、棉花、杂粮等农作物的主要产区。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有哪些?

(2)近年来,甲地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生态养殖业,成为京、津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

其优势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哪些?

解析 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从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方面分析;社会经济条件要结合图中信息和材料信息,从市场、交通、技术等方面分析。

答案 

(1)地形平坦;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土壤肥沃。

(2)靠近京、津地区,市场广阔;多条高速公路穿过,交通便利;养殖和种植的技术水平提高(政策支持)。

15.下图所示区域是中国最大的葵花籽生产区,其中甲市有中国最大葵花油生产基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试分析图示区域种植向日葵的有利条件。

(2)你认为该地区是否应该继续大力发展向日葵种植,请说明你的理由。

解析 第

(1)题,主要考查农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首先要确定好该区域的位置,从位置入手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再考虑社会经济因素。

该区域位于河套平原附近,属于我国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

加之黄河流经此处,灌溉水源充足。

从社会经济因素来看:

图中显示有高速公路、河流等,交通便利。

(2)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要先表明观点,再展开论述。

如果继续大力发展,则应从发展的优势来讲;如果不再大力发展,则应注意原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限制条件。

答案 

(1)该地区位于半干旱和干旱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位于黄河附近,有充足的灌溉水源;接近消费市场;交通便利。

(2)观点1:

应继续大力发展向日葵种植。

理由:

确保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观点2:

不应该大力发展向日葵种植。

理由:

向日葵生长耗水量较大,当地水资源缺乏,种植向日葵使当地水资源更为紧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