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42914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频器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变频器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变频器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变频器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变频器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变频器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变频器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变频器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变频器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变频器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变频器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变频器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变频器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变频器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变频器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变频器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变频器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变频器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变频器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变频器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变频器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

《变频器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频器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变频器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

变频器毕业课程设计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变频器技术与应用

课程设计报告

 

系别自动化工程系

班级10电气4

姓名鲁鹏

学号

指导教师王玉中

 

2013年12月

基于PLC及组态监控的变频调速系统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要求

1.具体控制要求

⏹要求变频器的输出频率按照课程设计要求的频率控制特性曲线变化(每组一图);

⏹用PLC的控制程序来控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

⏹变频器的工作方式需要手动设置(参数),工作过程由PLC程序控制;

⏹使用组态软件监控变频调速系统的工作。

2.变频器输出频率曲线的要求

每个班分成16个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组频率控制特性曲线(曲线见下页),每组频率控制特性曲线的设计难度非常相近,保证公平公正。

3.课程设计的设备要求

设计过程需采用的设备有:

PLC、变频器、按钮、电动机、计算机及软件、导线等。

二、课程设计内容

1.通过仔细阅读变频器的使用说明书,理解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功能、接线注意事项等内容,学会变频器的功能参数设置;

2.完成系统主电路的连接,保证主电路连接的正确性、可靠性;

3.完成PLC控制程序的编写和调试,实现PLC对变频器的控制;

4.完成组态软件对变频调速系统的动画监控;

5.完成课程设计报告的编写,字数要求不少于5000字,内容包括:

设计任务书,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包括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主电路设计、变频器选型设计、控制电路设计、PLC选型设计),PLC控制程序设计,组态监控画面设计,课程设计总结,参考文献;

6.设计报告封面和内容排版格式参照学校要求的统一格式;

7.设计报告以个人为单位上交,同组同学说明书内容可相同;

8.答辩。

 

目录

第一章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1

1.1变频器1

1.1.1变频器是什么1

1.1.2变频器的分类1

1.1.3MM420变频器对外接线端子简介1

1.2PLC的介绍2

1.2.1PLC综述2

1.2.2PLC的应用领域3

1.3系统硬件5

1.3.1系统硬件结构控制要求5

1.3.2实验接线方式5

1.4主电路6

1.4.1对PLC的IO口进行分配:

6

1.4.2电气原理图6

1.5控制方案的选择7

1.6系统的总体结构图设计7

第二章PLC的控制程序设计7

2.1实验设备7

2.2PLC程序流程图8

2.3PLC程序编程8

第三章组态监控画面设计11

3.1建立一个新的组态王KINGVIEW工程11

3.2选择设备14

3.3建立在监控画面中要使用的控制变量或内部变量点17

3.4建立画面18

3.5动画连接20

3.6运行和调试22

第四章系统的调试运行23

4.1电动机参数设置23

4.2变频器参数设置23

4.3系统的调试运行23

第五章总结和体会24

5.1结束语24

5.2课设体会24

参考文献25

致谢25

第一章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

1.1变频器

1.1.1变频器是什么

变频器室把工频电源(50HZ或60HZ)变换成各种频率的交流电源,以实现电机的变速运行的设备,其中控制电路完成对主电路的控制,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直流中间电路对整流电路的输出进行平滑滤波,逆变电路将直流电再逆成交流电。

变频技术是应交流电机无级调速的需要而诞生的。

20世纪60年代以后,电力电子器件经历了SCR(晶闸管)、GTO(门极可关断晶闸管)、BJT(双极型功率晶体管)、MOSFET(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SIT(静电感应晶体管)、SITH(静电感应晶闸管)、MGT(MOS控制晶体管)、MCT(MOS控制晶闸管)、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HVIGBT(耐高压绝缘栅双极型晶闸管)的发展过程,器件的更新促进了电力电子变换技术的不断发展。

20世纪70年代开始,脉宽调制变压变频(PWM-VVVF)调速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20世纪80年代,作为变频技术核心的PWM模式优化问题吸引着人们的浓厚兴趣,并得出诸多优化模式,其中以鞍形波PWM模式效果最佳。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美、日、德、英等发达国家的VVVF变频器已投入市场并获得了广泛应用。

1.1.2变频器的分类

变频器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照主电路工作方式分类,可以分为电压型变频器和电流型变频器;按照开关方式分类,可以分为PAM控制变频器、PWM控制变频器和高载频PWM控制变频器;按照工作原理分类,可以分为Vf控制变频器、转差频率控制变频器和矢量控制变频器等;按照用途分类,可以分为通用变频器、高性能专用变频器、高频变频器、单相变频器和三相变频器等。

VVVF:

改变电压、改变频率CVCF:

恒电压、恒频率。

各国使用的交流供电电源,无论是用于家庭还是用于工厂,其电压和频率均为400V50Hz或200V60Hz(50Hz),等等。

通常,把电压和频率固定不变的交流电变换为电压或频率可变的交流电的装置称作“变频器”。

为了产生可变的电压和频率,该设备首先要把电源的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DC)。

1.1.3MM420变频器对外接线端子简介

MM420变频器对外接线端子有一下两部分:

1.电源端子LL1,NL2,L3。

2.连接电动机的端子U,V,W,以及DC+,DC-

3.西门子MM420变频器外部端子接线图,如图下所示。

图1.1.3MM420变频器对外接线端子图

1.2PLC的介绍

1.2.1PLC综述

PLC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的简称。

主要用于控制机械的生产过程。

PLC=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

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是工业控制的核心部分 PLC=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可编程控制器,另外PLC还有以下几个名称:

 PLC=PowerLineCommunication,电力线通信,即我们俗称的“电力线上网”。

 PLC=PublicLimitedCompany,公共有限公司,股票上市公司。

 PLC=Power-lineCarrier,输电线载波,电力线载波,电源线车。

 PLC=PowerLoadingControl,动力负载控制。

 PLC=PreparativeLayerChromatography,制备层色谱法。

 PLC=ProgrammingLanguageCommittee,程序设计语言委员会[美]。

由于它可通过软件来改变控制过程,而且具有体积小,组装灵活,编程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及可靠性高等特点,非常适合于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下使用。

故自60年代末第一台PLC问世以来,已很快被应用到机械制造、冶金、矿业、轻工等各个领域,大大推进了机电一体化进程。

进入80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可编程控制器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功能日益增强,已远远超出逻辑控制、顺序控制的范围,具备模数转换、数模转换、高速计数、速度控制、位置控制、轴定位控制、温度控制、PID控制、远程通讯、高级语言编辑以及各种物理量转换等功能。

特别是远程通讯功能的实现,易于实现时柔性加工和制造系统(FMS),使得PLC如虎添翼,被人们称为现代工业控制三大支柱之一。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Controller)是计算机家族中的一员,是为工业控制应用而设计制造的。

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称作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简称PLC,它主要用来代替继电器实现逻辑控制。

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装置的功能已经大大超过了逻辑控制的范围,因此,今天这种装置称作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C。

但是为了避免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的简称混淆,所以将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PLC自1966年出现,美国,日本,德国的可编程控制器质量优良,功能强大[19]。

1.2.2PLC的应用领域

目前,PLC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汽车、轻纺、交通运输、环保及文化娱乐等各个行业,使用情况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类。

1.开关量的逻辑控制。

这是PLC最基本、最广泛的应用领域,它取代传统的继电器电路,实现逻辑控制、顺序控制,既可用于单台设备的控制,也可用于多机群控及自动化流水线。

如注塑机、印刷机、订书机械、组合机床、磨床、包装生产线、电镀流水线等。

模拟量控制。

在工业生产过程当中,有许多连续变化的量,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和速度等都是模拟量。

为了使可编程控制器处理模拟量,必须实现模拟量(Analog)和数字量(Digital)之间的AD转换及DA转换。

PLC厂家都生产配套的AD和DA转换模块,使可编程控制器用于模拟量控制。

2.运动控制。

PLC可以用于圆周运动或直线运动的控制。

从控制机构配置来说,早期直接用于开关量IO模块连接位置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现在一般使用专用的运动控制模块。

如可驱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的单轴或多轴位置控制模块。

世界上各主要PLC厂家的产品几乎都有运动控制功能,广泛用于各种机械、机床、机器人、电梯等场合。

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是指对温度、压力、流量等模拟量的闭环控制。

作为工业控制计算机,PLC能编制各种各样的控制算法程序,完成闭环控制。

PID调节是一般闭环控制系统中用得较多的调节方法。

大中型PLC都有PID模块,目前许多小型PLC也具有此功能模块。

PID处理一般是运行专用的PID子程序。

过程控制在冶金、化工、热处理、锅炉控制等场合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3.数据处理。

现代PLC具有数学运算(含矩阵运算、函数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送、数据转换、排序、查表、位操作等功能,可以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及处理。

这些数据可以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参考值比较,完成一定的控制操作,也可以利用通信功能传送到别的智能装置,或将它们打印制表。

数据处理一般用于大型控制系统,如无人控制的柔性制造系统;也可用于过程控制系统,如造纸、冶金、食品工业中的一些大型控制系统。

4.通信及联网。

PLC通信含PLC间的通信及PLC与其它智能设备间的通信。

随着计算机控制的发展,工厂自动化网络发展得很快,各PLC厂商都十分重视PLC的通信功能,纷纷推出各自的网络系统。

新近生产的PLC都具有通信接口,通信非常方便。

PLC的应用领域仍在扩展,在日本,PLC的应用范围已从传统的产业设备和机械的自动控制,扩展到以下应用领域:

中小型过程控制系统、远程维护服务系统、节能监视控制系统,以及与生活关连的机器、与环境关连的机器,而且均有急速的上升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PLC、DCS相互渗透,二者的界线日趋模糊的时候,PLC从传统的应用于离散的制造业向应用到连续的流程工业扩展。

PLC的组成结构如图所示。

图1.2.2PLC组成结构图

1.3系统硬件

1.3.1系统硬件结构控制要求

输入电压电流与输出频率按线性关系变化;

要求变频器的输出频率按照课程设计的要求曲线变化,需采用PLC编程的方式完成;

除手动设置变频器功能外,只能采用PLC对变频器进行控制;需设置启动、停止按钮。

1.3.2实验接线方式

CPU226变频器接线端子

1L24V+VF-8(13)

Q0.0DIN1VF-5(10)

Q0.1DIN2VF-6(11)

Q0.2DIN3VF-7(12)

图1.3.2硬件连接图

1.4主电路

1.4.1对PLC的IO口进行分配:

PLC的IO配置

输入

输出

电路符号

地址

功能

地址

连接端子

功能

SB1

I0.0

启动按钮

Q0.0

5

10HZ运行

SB2

I0.1

停止按钮

Q0.1

6

50HZ运行

Q0.2

7

5HZ运行

Q0.3

运行指示灯

Q0.4

停止指示灯

1.4.2电气原理图

图1.4.2控制连线图

1.5控制方案的选择

通过上述可编程器与其它工业控制器的论证比较后,我们不难发现PLC控制性能的先进性,它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很高的可靠性,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

根据要求,本设计选用PLC与变频器相结合控制。

1.6系统的总体结构图设计

根据本设计的内容要求,本文进行了各种控制器的比较,确定了其优劣,最终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图如图所示。

图1.6系统总体结构图

第二章PLC的控制程序设计

2.1实验设备

1.硬件

西门子CPU226CN1台

西门子PCPPI通讯电缆1根

MM420变频器1台

计算机1台

2.软件

STEP7-MicrowinV4.0SP3

组态王6.51

2.2PLC程序流程图

图2.2PLC工作流程图

2.3PLC程序编程

打开电脑桌面上的step7西门子s7-200编程软件,对软件进行设置:

图2.3.1选择PLC的类型

对PLC编程如下图:

图2.3.2Plc编程的梯形图

第三章组态监控画面设计

3.1建立一个新的组态王KINGVIEW工程

点击电脑桌面上的“开始”-“程序”-“组态王6.51”-“组态王6.51”,如图打开组态王工程管理器。

图3.1.1打开组态王工程管理器

图3.1.2组态王开始页面

点击“新建”,出现新建工程向导之一对话框。

图3.1.3新建工程

按提示,点击下一步,进入新建工程向导之二对话框,通过“浏览”选择保存目录。

图3.1.4选择保存目录

点击下一步,进入新建工程向导之三对话框,输入工程名称和工程描述。

单击“完成”,建立一个名为“电机变频组态”的新组态王工程。

图3.1.5输入工程名称和工程描述

图3.1.6组态建立完成

3.2选择设备

在设备下选择COM1,右侧窗口出现“新建”图标。

选中“新建”图标,点击右键“新建逻辑设备”,在设备配置向导窗口中,选择“PLC”,从其下拉菜单中选择“西门子”-----“S7-200系列”------“PPI”;点击下一步,输入逻辑设备,在此输入“PPI”;点击下一步,选择串口号;再点击下一步,输入设备地址,此设备地址为“0”;单击下一步,输入通信参数,一般确定默认值即可;单击下一步,可看见信息总结窗口,点击“完成”,完成设备的选择和参数设置。

图3.2.1选择COM1

图3.2.2新建逻辑设备

图3.2.3设备配置

图3.2.4配置向导

图3.2.5逻辑名称

图3.2.6选择串口号

图3.2.7设备地址设置

图3.2.8通信参数

图3.2.9信息总结

图3.2.10工程浏览器

3.3建立在监控画面中要使用的控制变量或内部变量点

点击数据库下的数据词典,双击新建变量,输入变量名,选择变量类型,描述变量,选择连接设备,寄存器地址和读写属性,其中寄存器的地址与变量在PLC中的地址一致。

内存变量只需输入变量名、变量类型和描述。

图3.3.1输入变量名

变量全部建立后,如下图所示:

图3.3.2变量建立完毕

3.4建立画面

点击文件-----画面,单击“新建画面”右键,新建画面。

弹出新画面窗口,输入画面名称,设置相应参数,点击确认,进入画面开发系统窗口。

图3.4.1新建画面

图3.4.2画面开发系统窗口

利用工具箱中的图形、文本绘制自动车库实验画面;调色板可用于六种形式的着色,包括线条色、填充色、背景色、字符色、窗口色、透明色。

绘制完成后的画面如下图所示:

图3.4.3绘制完成后的画面

此后,要对画面中的按钮、指示灯等作动画连接,使其达到监控作用。

图3.4.4动画连接

3.5动画连接

1)输入变量的动画连接,如双击启动按钮,出现动画连接对话框,在命令语言连接下方选择“按下时”,点击“按下时”按钮,出现命令语言对话框,输入命令语言,选择相关变量,此语言意为按钮按下时起作用。

注:

按钮连接的变量是中间点变量,而不是实验模板上的硬件点变量。

在西门子S7-200程序中,用中间点M与硬件输入点进行了与运算,使其达到硬件点相同的控制功能。

图3.5.1命令语言

2)输出变量的动画连接如画面中的指示灯,双击指示灯,出现动画连接对话框,在特殊下方选择“隐含”,点击“隐含”按钮,出现隐含连接对话框,点击“”选择输出变量。

图3.5.2动画连接

图3.5.3隐含连接

3)内部变量的动画连接

图3.5.4内部变量的动画连接

图3.5.5开关指示灯向导

3.6运行和调试

组态王工程已经初步建立起来,进入到运行和调试阶段。

在组态王开发系统中选择“文件\切换到View”菜单命令,进入组态王运行系统。

在运行系统中选择“画面\打开”命令,从“打开画面”窗口选择“电动机变频”画面。

显示出组态王运行系统画面,也可点击按钮进行操作,观察画面的动态效果。

第四章系统的调试运行

4.1电动机参数设置

先将变频器恢复到出厂设置值参数设置如下

设置后按下P键等待变频器恢复,大概3分钟左右的等待时间。

恢复完成后按下图的参数值一次设置电动机的参数

4.2变频器参数设置

按下面的参数值依次键入变频器

4.3系统的调试运行

按下启动按钮SB1电动机开始启动运行在第一段速的频率10HZ,经过10S后电动机自动升速到50HZ运行,稳定运行10S后,电动机自动降速运行在10HZ频率下运行5S后,电动机在自动降速运行在5HZ,稳定运行5s后电动机自动停止运行,变频调速结束。

输出的频率响应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4.3输出频率特性曲线图

第五章总结和体会

5.1结束语

PLC和变频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

其品种齐全,功能繁多,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

以PC机为上位机,PLC为下位机,能够很好地满足特有的要求。

在国内市场,有来自许多著名厂家的PLC产品。

这些产品从简单到复杂,都自成系列,可以满足不同应用的特殊要求。

大多数中低档次的PLC产品,都包含有离散点输入和输出(点数的多少可以依据应用情况增减)、模拟采样输入、时钟、通信等功能。

利用这类PLC的现成功能,可以方便地实现对电动机的变频控制自动化的功能。

使用PLC的离散输入点来实现遥信、用PLC的离散输出点来实现遥控、用PLC的模拟采样输入来实现遥测、用PLC的通信功能来实现和主机的通信。

完成这些功能,都无需额外的硬件,对PLC进行简单编程即可。

不仅如此,利用PLC的模拟输出功能,这样一种基于PLC和变频器对电动机的变频控制自动化的实现方案,完全可以满足电动机的变频控制自动化的特殊要求。

它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硬件结构简单,完全免维护;规模可大可小,只需将PLC的扩展模块连接在一起,就可以实现遥控点、遥信点、遥测点的增加;抗恶劣环境;高可靠性;编程实现各种功能,免硬件调试;费用低廉。

5.2课设体会

这次课程设计历时八个星期左右,通过课程设计,发现自己的很多不足,自己知识的很多漏洞,看到了自己的实践经验还是比较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急需提高。

这次的课程设计也让我看到了团队的力量,我认为我们的工作是一个团队的工作,团队需要个人,个人也离不开团队,必须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分配好了各自的任务,有的设计程序的,进行连线的,有的积极查询相关资料,并且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各个方案的可行性。

在课程设计中只有一个人知道原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每个人都知道,否则一个人的错误,就有可能导致整个工作失败。

团结协作是我们成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保证。

而这次设计也正好锻炼我们这一点,这也是非常宝贵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曾经因为实践经验的缺乏失落过,也曾经程学设计成功而热情高涨。

生活就是这样,汗水预示着结果也见证着收获。

劳动是人类生存生活永恒不变的话题。

虽然这只是一次的极简单的课程制作,可是平心而论,也耗费了我们不少的心血,这就让我不得不佩服专门搞变频器开发的技术前辈,才意识到老一辈对我们社会的付出,为了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他们为我们社会所付出多少心血啊!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想说:

为完成这次课程设计我们确实很辛苦,但苦中仍有乐,和团队人员这十几天的一起工作的日子,让我们有说有笑,相互帮助,配合默契,多少人间欢乐在这里洒下,大学里一年的相处还赶不上这十来天的实习,我感觉我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更加近了。

以前种种艰辛这时就变成了最甜美的回忆!

   对我而言,知识上的收获重要,精神上的丰收更加可喜。

让我知道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我们每一个人永远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成就,人生就像在爬山,一座山峰的后面还有更高的山峰在等着你。

挫折是一份财富,经历是一份拥有。

这次课程设计必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上一个非常美好的回忆!

参考文献

[1]王玉中.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9

[2]张万忠.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2

[3]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SIEMENSSTEP7-Micro编程参考手册,2008

[4]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SIEMENS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硬件和安装手册,2008

[5]吕卫阳.徐昌荣.PLC工程应用实例解析.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6]孙流芳.牛新国,舒莹.可编程控制器选用手册.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7

[7]高鸿斌.孔美静,赫孟合.西门子PLC与工业控制网络应用.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3

[8]西门子公司.SIMATIC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手册,2008

[9]台方.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教程.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致谢

四年的学习阶段即将结束,在本设计完成之际,首先要向我的导师王玉中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

本设计是在王玉中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每一个环节王老师都亲临指导,提出意见并指正,他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

王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的使作者受益匪浅。

在王老师的悉心指导中,我不仅学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也在怎样处人处事等方面收益很多;同时他对工作的积极热情、认真负责、有条不紊、实事求是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不仅从王老师那里学到许多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取专业科研前沿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所有这些都是以后人生生活的重大财富,导师的严谨治学态度和对教育事业认真负责的作风也将永远激励我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在此特向恩师表示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