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普通高校招生.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45630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3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普通高校招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青海普通高校招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青海普通高校招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青海普通高校招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青海普通高校招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青海普通高校招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青海普通高校招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青海普通高校招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青海普通高校招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青海普通高校招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青海普通高校招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青海普通高校招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青海普通高校招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青海普通高校招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青海普通高校招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青海普通高校招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青海普通高校招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青海普通高校招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海普通高校招生.docx

《青海普通高校招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普通高校招生.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海普通高校招生.docx

青海普通高校招生

2018年青海省普通高校招生

扩大实行平行志愿改革培训宣讲提纲

(2018年3月12日)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青海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今年我省的普通高考招生录取,与往年相比,有一些新的变化和改革,主要体现在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批次有了很大扩展,往年仅仅在三本和普通专科批次实行平行志愿,今年扩大到了国家和地方贫困专项计划、一本、二本、省内预科4个批次,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达到6个批次;继续沿用梯度志愿的批次只剩下提前本科、提前专科2个批次,以及一本、二本批次中的定向招生计划。

预计在统一招生录取中,实行平行志愿的招生计划约占今年招生计划总数的95%以上。

也就是说,今年被录取的考生中,将有95%以上是通过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被录取的。

因此,读懂弄通平行志愿政策和有关要求,对广大考生和家长都至关重要。

为了让广大考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我省的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政策,以便科学有效地填报高考志愿,使考生能够被录取到与自己高考成绩相适应而又较为满意的高校,今天省招办与各地招办联合举办这次专题培训。

为了切实做好平行志愿的政策解读工作,省招办制作了一个简短、形象的动画片和微信宣传页面,在正式宣讲前先请大家观看。

宣传动画片和微信宣传网页我们将在“青海省教育考试网”上设置链接,供老师、同学和家长们随时观看和浏览。

下面,就招生录取政策和相关问题逐一进行讲解。

一、有关政策解读

(一)为什么要扩大实行平行志愿?

目前,我们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主要有梯度志愿、平行志愿两种志愿填报及投档录取模式。

所谓梯度志愿也叫顺序志愿,就是要求考生在某一批次填报若干个按照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通常称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我省在实行梯度志愿的批次各设置两个院校志愿,同时从今年起,每个院校的专业志愿也从4个增加到6个)。

在录取时,凡是填报同一所院校的考生,遵循从高分到低分按比例的原则进行投档,第一志愿投档、录取完毕后,再进行第二志愿投档和录取;第二志愿录取结束后未完成计划,进行志愿征集。

如下图为梯度志愿填报界面:

所谓平行志愿,是相对于梯度志愿而言的。

特指在某些规定的录取批次中,允许考生填报若干个平行但有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根据考生投档成绩从高到低的排序情况,和考生所填报的院校志愿顺序进行投档,投出的院校志愿均视为第一志愿,由高校择优录取。

如下图为平行志愿填报界面:

梯度志愿和平行志愿各有特点。

但是,总的看,平行志愿更加体现了分数优先的原则,考生可填报的院校和专业数量更多(我省今年在每一个平行志愿批次设置了A、B、C、D、E、F共6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1个校内专业调剂志愿),考生选择院校的空间更大,出现滑档的概率相应会有所降低,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克服梯度志愿条件下“考得好、不如报得好”的弊端,因此,目前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已成为全国各地高校招生录取的主要方式之一。

有老师和同学可能要问,为什么提前本科和提前专科批次以及一本、二本的定向招生计划还要继续实行梯度志愿呢?

这主要是因为安排在提前录取批次和定向招生的院校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的对考生专业考试成绩(比如艺术体育类)、外语成绩(外语类院校小语种招生)、身体条件(军事公安司法航海类等院校体检面试)或者生源户籍所在地(比如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的省内免费师范生计划,对口援青省市在我省有关地区投放的定向招生计划)等有特殊要求,和全国其他省份一样,为了提高录取效率和使得院校招到合格生源,暂不实行平行志愿。

(二)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规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传统梯度志愿投档录取规则比较简单直观,就是“志愿优先、遵循分数、分批投档”。

比如,有甲、乙两名考生,其高考成绩和所填报的梯度志愿如下:

理工类

志愿梯度

考生甲考分530分

考生乙考分540分

第一志愿

A大学

B大学

第二志愿

B大学

A大学

A大学理工类第一志愿的最低投档分为530分,B大学第一志愿的最低投档分为541分,且A、B两所院校第一志愿都已录取满额。

那么,考生甲达到了A大学的最低投档线,其档案就可以投给A大学。

考生乙第一志愿填报的是B大学,第二志愿填报的是A大学,但是,因为考生乙的分数低于其填报的第一志愿B大学541分的最低投档分数线,考生乙的档案就不能被投出。

虽然考生乙高考成绩比考生甲要高,但其档案也不能投到A大学,只能在滑档后参与征集志愿或者下一批次录取,这个例子较为典型的体现了志愿优先、遵循分数的梯度志愿投档原则。

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规则没有梯度志愿那么直观,为了防止考生因为对政策理解不准确而造成误填误报,这里加以重点讲解:

一是要掌握成绩排序规则。

省招办在平行志愿每一批次投档前,会将同科类考生(普通文科、理科,“民考民”文科、理科等)按照投档成绩(也即高考文化课总分与政策性照顾分值的总和)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

考生投档成绩相同时,按高考文化课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

单科成绩的排列顺序:

文史类为语文、文科综合、数学,理工类为数学、理科综合、语文。

比如:

某文科考生文化课成绩为629分,其中语文131分,文科综合229分,数学137分,外语132分,无照顾加分,则其排序成绩为:

629.131229137分;某理科考生文化课成绩为503分,其中语文93分,理科综合201分,数学101分,外语108分,另有照顾加分20分,则其排序成绩为:

523.101201093分。

考生投档成绩及其排序是全面准确理解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规则的难点之一,原因在于我省目前尚有9项政策照顾性加分,而其中一些政策照顾性加分的有效分值,又是与考生所填报的具体院校类型直接相关联的,报考不同类型院校其投档成绩会有所不同。

比如,有一名玉树州的少数民族理科考生,该考生小学、初中、高中均在本地就读,且与本地汉族学生接受了同类教育、参加了同类试题的高考,高考成绩为520分(语文110分、数学115分、理综200分、外语95分),他在一本批次既填报了部委高校南京理工大学,又填报了省属高校西北大学、青海大学,那么其投档成绩分别为:

南京理工大学540.115200110分(包括实考成绩520分和部委院校少数民族照顾加分20分),西北大学555.115200110分(包括实考成绩520分和六州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内外省属院校政策照顾性加分35分),青海大学565.115200110分(包括实考成绩520分、六州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内外省属高校政策照顾性加分35分、同时又符合报考省内高校享受10分照顾加分的条件)

此外,藏汉双语考生在报考不同专业计划时,其投档成绩计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为了使得这部分考生对自己的投档成绩有更为直观的了解,这里着重举例加以说明。

例如,玉树州有一名藏汉双语、少数民族、理科考生,其高考各科成绩分别为:

MHK121分,数学60分,外语36分,理科综合167分,藏语文123分。

根据高考成绩计算和转换规则,其报考藏汉双语授课的招生计划专业的总分(简称藏文总分)为:

MHK+数学+理科综合+藏语文=471分;报考汉语授课招生计划专业的总分(简称汉文总分)为:

(MHK+藏语文)/2+数学+外语+理科综合=385分。

假如其在一本批次同时报考了中央民族大学、青海大学、湖南大学,那么其投档成绩和志愿填报要求会有所变化和不同,如下图所示:

序号

志愿院校

专业1

投档成绩

A

中央民族大学

新闻学(藏语实验班)

491分

B

中央民族大学

统计学

405分

C

中央民族大学

工商管理类(民族班)

405分

D

青海大学

藏医学

506分

E

青海大学

临床医学

420分

F

湖南大学

预科班

405分

A志愿:

中央民族大学的新闻学(藏语实验班)。

该专业为藏汉双语授课,相对应的投档成绩为藏文总分+部属院校少数民族加分(20分)=491分。

B志愿:

中央民族大学的统计学类。

该专业为汉语授课的普通班(不限民族),则其相对应的投档成绩为汉文总分+部属院校少数民族加分(20分)=405分(注意:

因为该志愿所报专业类型与志愿A的不同,所以虽然是同一院校的专业,但是因投档单位类型不同,必须填报在不同的院校志愿内)

C志愿:

中央民族大学的工商管理类。

该志愿为汉语授课的民族班(只招少数民族考生),则其相对应的投档成绩为汉文总分+部属院校少数民族加分(20分)=405分(注意:

因为该志愿所报专业类型与志愿A、B的都不同,所以虽然是同一院校的专业,但是因投档单位类型不同,必须填报在不同的志愿内)。

D志愿:

青海大学的藏医学。

该专业为藏汉双语授课,则其相对应的投档成绩为藏文总分+省属院校少数民族加分(35分)=506分。

E志愿:

青海大学的临床医学。

该专业为汉语授课的普通班(不限民族),则其相对应的投档成绩为汉文总分+省属院校少数民族加分(35分)=420分。

(注意:

因为该志愿所报专业类型与志愿D不同,所以虽然是同一院校的专业,但是因投档单位类型不同,必须填报在不同的志愿内)

F志愿:

湖南大学的预科班。

该专业为汉语授课的少数民族预科,则其相对应的投档成绩为汉文总分+部属院校少数民族加分(20分)=405分。

二是要掌握志愿投档规则。

平行志愿投档规则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

即按考生的投档成绩排位顺序,计算机系统依次检索每一位考生填报的A、B、C、D、E、F等院校志愿,以确定是否能够投档,排序在前的优先检索。

当考生符合志愿A院校的投档条件时,则投档到志愿A院校;如果不符合志愿A院校的投档条件,则继续检索其志愿B院校,以此类推,直到该考生被投档或确认该批次所有志愿均无法投档。

考生档案一旦被投出,均视为第一志愿,由高校择优录取,不再检索该考生的其他院校志愿。

比如:

当检索到第N位次考生时,依次检索第N位次考生的A、B、C、D、E、F志愿,若所有志愿都不满足投档条件,则进入第N+1位次考生志愿的投档检索;若有满足投档条件的志愿院校,则将考生档案投出,后续志愿不再检索,直接进入第N+1位次考生的投档检索。

三是要掌握退档处理规则。

平行志愿对每个院校和每位考生在同一批次均为一次性投档。

如果考生投档后因为专业不服从、身体条件不符合院校《招生章程》规定要求等原因被院校退档的,不得再补投到同批次其他院校。

缺档院校招生计划在志愿征集阶段,统一向社会公布并参加志愿征集。

比如:

考生王某被投档到C志愿天津大学,该院校设置有12个专业,其所填报的是土木工程、建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共6个专业志愿。

在学校安排专业时,王某的成绩均达不到他所填报的6个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同时又填报了“校内专业不服从调剂”,考生王某虽然被投档到了天津大学,但还是被学校以“专业已满,不服从调剂”的理由退档;另有考生李某被投档到A志愿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只填报了铁道信号自动控制这一个专业,且“校内专业不服从调剂”。

学校在阅档时发现该生体检表中眼科检查显示为“色盲”。

李某的成绩虽然达到了该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但由于李某的身体条件不符合该专业要求,同时又不服从校内专业调剂,因而也被退档。

省招办在以往的投档录取阶段,也接到过一些考生的反映,说自己所填报的院校没有能够进档,但是该校院校却又在进行志愿征集,对此不大理解,这其实也是因为对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规则尤其是退档规则理解不清楚而造成的。

(三)为什么说准确理解院校专业安排规则对考生填报志愿至关重要?

每一批次志愿投档后,进档考生的专业录取显得尤为重要,有的考生会因为对专业选择与填报不当而造成滑档。

因此,除了应认真考虑自己的专业兴趣特长和学习能力之外,一定要提前从所填报院校《招生章程》中了解和掌握专业分配的规则,尽最大可能确保录取到自己心仪的专业。

目前,全国各高校不论是梯度志愿还是平行志愿,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分配和录取主要采用三种方式,分别是分数优先、志愿优先和专业级差。

下面逐一讲解。

一是分数优先。

指高校将所有进档考生按成绩排队,根据分数高低安排专业。

第一名考生优先选择专业,第一名考生安排好专业后,再考虑第二名考生,以此类推。

如果某位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再看其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如果不服从,那就只能按退档处理。

比如,南京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中规定:

“我校对进档考生按分数优先的原则依据实考分安排录取专业,不设专业级差。

”这就是分数优先的专业分配方式。

大家还要注意,在安排专业时,有的高校是像南京大学一样,以实际文化课成绩也即“裸分”排序,不含任何照顾加分;有的高校比如2017年武汉大学,则是以投档成绩排序,也就是包括实考分数和政策照顾加分20分。

这种分数优先的专业分配、录取方式类似于平行志愿的录取规则。

二是志愿优先。

习惯上也叫专业清。

具体做法是,首先将进档考生按所报第一专业志愿分类,然后在各专业志愿中根据考生成绩排队,超过专业计划数的考生暂时放在一边。

第一专业志愿处理完后,再将所有未定专业的考生按其第二专业志愿分类,将符合条件的考生按成绩排队录取。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第一专业志愿未录满的专业,才可以参加第二专业的录取,以此类推,直至处理完所有专业志愿。

最后,将专业服从调剂且还未分配专业的考生按成绩由高到低调剂到有缺额的专业。

如果考生所报专业志愿都不能录取的话,又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会被退档。

因此,如果考生报考的院校实行这种专业分配方式,那么第一专业就显得特别重要,考生一定要将有把握录取且心仪的专业放在第一位。

第二专业志愿的重要性次之,其他专业类推。

这种专业分配、录取方式类似于梯度志愿的录取规则。

需要提醒的是,在志愿优先这种专业安排方式中,也存在院校是以“裸分”排序还是按投档成绩排序的问题,要搞清楚院校在安排专业时,认不认可政策照顾性加分。

下面,以青海师范大学某年提前录取理工师范类专业安排为例加以具体说明。

志愿梯度专业

考生A400分

考生B390分

考生C380分

考生D370分

1

数学

生物

化学

物理

2

生物

化学

物理

化学

3

化学

数学

生物

数学

4

物理

物理

数学

生物

学校将考生第一专业志愿按照分数优先原则分别排序(当年二本最低控制分数线为365分),根据招生计划,物理在第一专业志愿370分录满,化学在第一专业志愿380分录满,生物在第一专业志愿390分录满,数学最热在第一专业志愿401分录满,考生B、考生C、考生D如愿以偿,考生A以一分之差没有安排到数学专业,但是因为服从校内专业调剂,被调剂录取到了青海师范大学的其他专业。

三是专业级差。

指高校在录取第一专业志愿考生和其他专业志愿考生时设置一定的分数差的专业分配方式。

具体方法是:

高校在分配考生录取专业时按志愿顺序以考生成绩排序,若某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未录满则将该生录取为该专业。

若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已录满(即该考生未达到其第一专业志愿的录取分数),则将其总成绩减去专业级差分后参与第二专业志愿排序;若第二专业志愿也已录满(即未达到其第二专业志愿的录取分数),则将其总成绩再减去一个专业级差分后参与第三专业志愿排序,依次类推。

比如,兰州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规定:

“进档考生专业安排以投档成绩为依据,按照‘专业分数级差’的办法执行,第1-2专业志愿间级差为1分,第2-3专业志愿间级差为1分,其他专业志愿间级差为0分。

当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均未满足时,对服从专业调剂者,可录取到未满额的专业;对不服从专业调剂者,将予以退档。

”假如,有一名考生报考了兰州大学,第一专业志愿不能满足时,就会将其投档成绩减掉1分,再参与其第二专业志愿的排序,如果还不能被录取,那就再减掉1分,参与其第三专业志愿的排序,如果还不能被录取,后续的专业志愿排序时,不再减分。

2017年,像中山大学等高校也是采取专业级差的方式,不过其第一与第二专业志愿之间的专业级差为2分,其后的专业级差均为1分。

二、志愿填报应该注意的事项

填报高考志愿,实际就是对大学和专业的选择,从上千所大学、几百个专业中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排列组合,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网络、杂志、报纸上也有各种所谓的专家之谈、权威指导等,但是,作为直接从事招生录取的工作人员,从我们的角度和经验来看,关键是要在填报志愿之前做好做足功课,并特别注意把握好以下九点。

一是知道自己的分数和位次。

包括单科分数、总分、照顾分、位次情况。

每年考卷的难度不可避免地会有差异,参加高考的考生总体学习水平也会有差异,因此,与往年同等的分数不一定就能上同样的学校和专业。

比如说,你今年理科考了500分,那你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参考什么?

不是去年的理科500分,最重要的是要查你今年的位次是多少,然后再去看往年跟你相近位次的考生被录取到了哪些学校和专业。

位次,比分数更有参考价值。

在填报平行志愿时,有一种“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参考意见,比如,2017年理科分数为500分的一分段排名为1468位,那么在填报志愿时,一般考生可能会选择两所近三年招收的考生排名对应在1400位—1450位左右的院校“冲一冲”,再选择两所近三年招收的考生排名对应在1450位—1500位的院校“稳一稳”,最后选择两所近三年招收的考生排名对应在1500位—1600位的院校“保一保”,当然,这也是建立在考生完全“知分知位”的基础上的。

省招办在发布高考成绩时,会同时在青海省教育考试网上公开发布“一分段表”,这个表上的成绩是加了政策照顾加分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考成绩加上照顾加分来确定自己所处的成绩位次。

同时,省招办还将编辑发行《青海招考简讯》,公布近3年《青海省高校招生分批次录取情况表》,供大家参考。

二是知道自己的学习能力。

这个与第一点有关联,但并不完全等同。

每个考生在学习上都有一定的优势,也有一些自己的短板。

比如说,你的物理成绩中等,但是关于力学的部分怎么也学不懂,那么建议就要避免填报道路桥梁、土木工程等这样一些对力学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有较高要求的专业,以免到高校就读以后,感到学习很吃力,找不到成就感,甚至不能顺利完成学业。

再如,有的考生被录取到某大学的重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但是,由于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立体几何方面学习能力欠佳,在相关的专业课学习时倍感吃力,造成学习上的困难,类似这方面的情况都是在填报志愿时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因素。

三是知道自己的身体条件。

高考报名的时候,大家都进行了体检,也看到了自己的体检结果,对于《体检报告》,建议不能一看了之,如果有的体检项目存在异常,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是不是因为身体条件的原因会被限制报考某些专业,比如说,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不能录取的专业有:

以颜色波长作为严格技术标准的化学类、化工与制药类、药学类、生物科学类、公安技术类、地质学类、医学类等专业,那么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就要按照自己体检表上的结论,避开自己不能填报的专业,以免投档到有关高校以后,又被退档。

这方面的具体规定,请考生在《青海招考简讯》上查阅《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报考军事公安院校的,还须了解相关体检条件要求。

四是知道自己的性格爱好。

个性特征、能力特长、兴趣取向等因素对将来你要学习的专业、从事的工作具有重大影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能不能胜任、能不能有所成就。

比如说,性格冲动、粗心大意的,就不太适合会计、医生等需要沉稳、敏锐、精细的工作,也就不太适合填报相应的专业。

但是,到底自己的性格特点、个性特长与哪些专业较为匹配,除了力争自我准确把握外,最好是有一套综合的科学的评价测试方法。

为此,今年我们借鉴省外经验,由省招考服务中心首次与教育部考试中心合作,向广大考生提供“升学指导测验——专业选择测试功能”系统,大家可以利用购买的测试卡,登录教育部考试中心升学指导测验网站,通过问答的方式,确定哪些专业和职业更适合自己的性格特征,以便大家在选择报考专业方向时有所参考。

今年省招办将对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高考生免费发放此测试卡,其他考生可根据需要自行购买使用。

五是读懂各级的招生政策。

教育部和省级层面每年都会发布招生录取的有关政策规定,这是参加高考录取的基本参考,大家一定要读懂弄通。

这些政策主要体现在《2018年青海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规定》(4月底前公开印发,可在青海省教育考试网上查阅)和《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在青招生计划及专业目录》书中,除了2018年招生计划外,还包括投档成绩计算方法、加分照顾政策、特殊类型考生招生录取规定、录取确认报到注册等一系列规定,以及军队公安院校面试体检、外语口试测试时间等具体安排,请考生结合自己的情况,务必及时详细阅读、了解掌握相关政策。

从往年高考咨询情况来看,有不少考生只关心招生计划,不大关心招考政策,跑了不少冤枉路。

在这里建议各考区和学校,要注意提醒考生在拿到计划书时,一定要首先认真阅读有关招生政策、工作安排及志愿填报方面的提示性内容。

六是读懂高校的招生章程。

每个高校都会在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网址为这些院校报考要求方面的补充性规定,大家一定不能忽视。

七是读懂当年的招生计划。

每年各个高校按照确定的年度招生规模,根据学校实际办学条件和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各招生省份高考人数、生源质量等因素,编制年度招生来源计划,最终汇总形成各省的招生计划。

受高校招生规模、各省高考人数、高校发展战略等因素的影响,每年的招生计划都有所变化

和不同。

我省2017年的招生计划与2016年相比,增加了100所高校首次在青海招生。

比如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浙江工商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去年在省招办积极争取下,就是首次在青海投放招生计划,今年省上也还在积极争取。

这些首次在我省招生的院校,以及一些高校增加或减少招生计划等情况,对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在青招生计划及专业目录》书发放到大家手里以后,一定要按照自己高考分数所在的层次,把相关高校近几年的计划和专业安排情况搞清楚。

从往年招生录取情况来看,有的学校虽然在青招生计划总数上没有变化,但是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比例不同也会对录取分数线产生一定影响,像金融、会计、财务管理、临床医学等近几年明显较为热门,考生报考的意愿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大家可以从省招办在高考志愿填报系统中的志愿辅助功能里面查到每个院校第一志愿的报考人数,一般而言,填报该专业的考生越多说明越热门。

这里,还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在《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在青招生计划及专业目录》书上认真查阅所报院校和专业说明,尤其是收费标准、具体办学地点、限报生源地等特殊要求,防止出现填报差错。

比如,2017年厦门大学在提前本科招生的金融学、新闻学等专业办学地点是在马来西亚分校,有的考生因为对相关情况没有做全面了解,填报时较为仓促和盲目,导致录取后又要求退档,但是按照我省招生录取规定,此类情况不允许退档,后果只能由考生自负。

对于滑档的考生,在填报征集志愿时也应注意如此。

八是掌握院校的基本情况。

大家都想上一所好大学,但是什么是好大学?

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衡量标准。

名气大?

排名靠前?

在发达地区?

专业设置比较全?

往年录取分数高?

这些因素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也不能完全作为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