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脚手架工程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45726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脚手架工程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施工现场脚手架工程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施工现场脚手架工程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施工现场脚手架工程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施工现场脚手架工程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施工现场脚手架工程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施工现场脚手架工程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脚手架工程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

《施工现场脚手架工程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脚手架工程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现场脚手架工程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

施工现场脚手架工程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施工现场脚手架工程

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施工方案

1、脚手架搭设之前,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确定搭设方案,内容应包括:

基础处理、搭设要求、杆件间距及连墙杆设置位置、连接方法,并绘制施工详图及大样图。

2、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超过规范规定的要进行计算。

(1)钢管脚手架搭设尺寸符合下表时,相应杆件可不再进行设计计算。

但连墙件及立杆地基承载力等仍应根据实际荷载进行设计计算并会制施工图。

(2)当搭设高度在25-50m时,应对脚手架整体稳定性从构造上进行加强。

如纵向剪刀撑必须连续设置,增加横向剪刀撑,连墙杆的强度相应提高,间距缩小,以及在多风地区对的搭设高度超过40米的脚手架,考虑风涡流的上翻力,应在设置水平连墙件的同时,还应有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的措施等,以确保脚手架的使用安全。

(3)当搭设高度超过50米时,可采用双立杆加强或采用分段卸荷,沿脚手架全高分段将脚手架与梁板结构用钢丝绳吊拉,将脚手架的部分荷载传给建筑物承担;或采用分段搭设,将各段脚手架荷载传给由建筑物伸出的悬挑梁、架承担,并经设计计算。

(4)对脚手架进行的设计计算必须符合脚手架规范的有关规定,并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3、脚手架的施工方案应与施工现场搭设的脚手架类型相符,当现场因改变脚手架类型时,必须重新修改脚手架方案并经审批后,方可施工。

(二)立杆基础

1、脚手架立杆基础应符合方案要求。

(1)搭设高度在25米以下时,可素土夯实找平,上面铺5厘米厚木板,长为2米时垂直于墙面放置;长度大小于3米时平行于墙面放置。

(2)设高度在25-50米时,应根据现场耐力情况设计基础作法或采用回填土分层夯实达到要求时,可用枫木支垫,或在地基上加铺20cm厚道碴,其上铺设混凝土板,再铺12-16号槽钢。

(3)搭设高度超过50时,应进行计算并根据地耐力设计基础作法,或于地面下1米深处采用灰土地基,或浇注50cm厚混凝土基础,其上采用枧木支垫。

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底座有可锻铸制造与焊接底座两种,搭设时应将木垫板铺平,放好底座,再将立杆放入底座内,不准将立杆直接置于木板上,否则将改变垫板受力状态。

底座下设置垫板有利于荷载传递试验表明:

标准底座下加设木垫板(板厚5cm,板长≥200),可将地基土的承载能力提高5倍以上。

当木板长度大于2米跨时,将有助于克服两立杆间的不均匀沉陷。

3、当立杆不埋设时,离地面20cm处,设置纵向及横向扫地杆。

设置扫地杆的做法与大横杆及小横杆相同,其作用以固定立杆底部,约束立杆水平位移及沉陷,从试验中看,不设置扫地杆的脚手架承载能力也有下降。

4、脚手架基础地势较低时,应考虑周围设有排水措施,木脚手架立杆埋设架填土后应留有土墩高出地面,防止下部积水。

(三)架体与建筑结构拉结

1、脚捭架高度在7m以下时,可采用设置抛撑方法以保持脚手架的稳定,当搭设高度超过7m不便设置抛撑时,应与建筑物进行连接。

(1)脚手架与建筑物连接不但可以防止因风荷载而发生的向内或向外倾翻事故,同时可以作为架体的中间约束,减少立杆的计算长度,提高承载能力,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

(2)连墙杆的间距,一般应按表中规定距离设置。

当脚手架搭设高度较高需要缩小连墙杆间距时,减少垂直间距比缩小水平间距更为有效,从脚手架荷载试验中看,连墙杆按二步三跨设置比三步二跨设置时,承载能力提高7%。

(3)连墙杆应靠近节点并从底层第一步大横杆处开始设置。

(4)连墙杆宜靠近主节点设置,距主节点不应大于300mm。

2、连墙杆必须与建筑结构部位连接,以确保承载能力。

(1)连墙杆位置应在施工方案中确定,并绘制作法详图,不得在作业中随意设置。

严禁在脚手架使用期间拆除连墙杆。

(2)连墙杆一建筑物连接作法可作成柔性连接或刚性连接。

柔性连接在墙体内预埋直径8钢筋环,用双股8号()铅丝与架体拉接的同时增加支顶措施,限制脚手架里外两侧变形。

当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24米时,不准采用柔性连接。

(3)在搭设脚手架时,连墙杆应与其他杆件同步搭设;在拆除脚手架时,应在其他杆件拆到连墙杆高度时,最后拆除连墙杆。

最后一道连墙杆拆除前,应先设置抛撑后,再拆连墙杆,以确保脚手架拆除过程中的稳定性。

(四)杆件间距与剪刀撑

1、立杆、大横杆、小横杆等杆件间距应符合规范规定和施工方案要求,当遇门口等处需加大间距时,应按规范规定进行加固。

2、立杆是脚手架主要受力杆件,间距应均匀设置,不能加大间距,否则降低立杆承载能力;大横杆步距的变化也直接影响脚手架承载能力,当步距由1.2m增加到1.8m时,临界荷载下降27%。

3、剪刀撑是防止脚手架纵向变形的重要措施,合理设置剪刀撑还可以增强脚手架的整体刚度,提高脚手架承载能力12%以上。

(1)每组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为5-7根(>6m),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度到60度之间。

(2)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组剪刀撑,由底部至顶意味随脚手架的搭设连续设置;中间部分可间断设置,各组剪刀撑间距不大于15m。

(3)高度在25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在外侧立面必须沿长度和高度连续设置。

(4)剪刀撑斜杆应与立杆和伸出的小横杆进行连接,底部优秀干部杆的下端应置于垫板上。

(5)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均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0.5m,设置2个旋转扣件。

4、横向剪刀撑。

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24m时,为增强脚手架横向平面的刚度,可在脚手架拐角处及中间沿纵向每隔6跨,在横向平面内加设斜杆,使之成为“之”字形或“十”字形。

遇操作层时可临时拆除,转入其他层时应及时补设。

(五)脚手板与防护栏杆

1、脚手架是施工人员的作业平台,必须按照脚手架的宽度满铺,板与板之间紧靠。

采用对接时,接头处下设两根小横杆;采用搭接时,接搓应顺重车方向;竹笆脚手板应按主竹筋垂直于大横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角应用直径1.2mm镀锌钢丝固定在大横杆上。

2、脚手板可采用木板,其材质应符合规范要求。

木脚手板应是5cm厚,非脆性木材(如桦木等)无腐朽、劈裂板;钢脚手板用2mm厚板材冲压制成,如有锈蚀、裂纹者不能使用。

3、凡脚手板伸出小横杆以外大于20cm的称为探头板。

由于目前铺设脚手板大多不与脚手架绑扎牢固,若遇探头板有可能造成坠落事故,为此必须严禁探头板出现。

当操作层不需沿脚手架长度满铺脚手板时,可在端部采用护栏及立网将作业面限定,把探头板封闭在作业面以外。

4、脚手架的外侧应按规定设置密目安全网,安全网设置在外排立杆的里面。

密目网必须用合乎要求的系绳将网周边每隔45cm(每个环扣间隔)系牢在脚手管上。

5、遇作业层时,还要在脚手架外侧大横杆与脚手板之间,按临边防护的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和挡脚板,防止作业人员坠落和脚手板上物料滚落。

(六)交底与验收

1、脚手架搭设前,施工负责人应按照施工方案要求,结合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和队伍情况,做详细的交底,并有专人指挥。

2、脚手架搭设完毕,应由施工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分段进行逐项检查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3、检验标准(应按照相应规范要求进行)

(1)钢管立杆纵距偏差为±50mm。

(2)钢管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100H,且不大于10cm(H为总高度)。

(3)扣件紧固力矩为:

40到50N.m。

抽查安装数量的5%,扣件不合格数量不多于抽查数量的10%。

(4)扣件紧固程度直接影响脚手架的承载能力。

试验表明,当扣件螺栓力矫为30N.m时,比40N.m时的脚手架承能力下降20%。

4、对脚手架检查验收按规范规定进行,凡不符合规定的应立即进行整改,对检查结果及整改情况,应按实测数据进行记录,并由检测人员签字。

(七)小横杆设置

1、规范规定应该在立杆与大横杆的交点处设置小横杆,小横杆应紧靠立杆,用扣件与大横杆扣牢。

设置小横杆的作用有三:

一是承受脚手板传来的荷载;二是增强脚手架横向平面的刚度;三是约束双排脚手架里外两排立杆的侧向变形,与大横杆组成一个刚性平面,缩小产杆的长细比,提高立杆的承载能力。

当遇作业层时,应在两立杆中间再增中一道小横杆,以缩小脚手板的跨度,当作业层转入其他层时,中间处小横杆可以随脚手板一同拆除,但交点处小横杆不应拆除。

2、双排脚手架搭设的小横杆,必须在小横杆的两端与里外排大横杆扣紧,否则双排脚手架将变成两片脚手架,不能共同工作,失去脚手架的整体性;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小横杆两端应固定在立杆上,大横杆搁置在小横杆上固定,大横杆间距≤40cm。

3、单排脚手架小横杆的设置位置与双排脚手架相同。

不能用于半砖墙、18cm墙、轻质墙、土坏墙等稳定性能差的墙体。

小横杆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不应小于18cm,小横杆入墙过小一是影响支点强度,另外单排脚手架产生变形时,小横容易拔出。

(八)杆件搭接

钢管脚手架的立杆及大横杆的接长应采用对接方法。

立杆若采用搭接,当受力时,因扣件的销轴受剪,降低陈载能力,试验表明:

对接扣件的承载能力比搭接大2倍以上;大横杆采用对接可使小横杆在同一水平面上,利于脚手架搭设;剪刀撑由于受拉(压),所以接长时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50cm,接头处协调扣件不少于两个。

考虑脚手架的各杆件接头处传力性能差,所以接头应交错排列不得设置在一个平面内。

(九)架体内封闭

1、脚手架铺设脚手板一般应至少两层,上层为作业层,下层为防护层,当作业层脚手板发生问题而落入落物时,下层有一层起防护作用。

当作业层的脚手板下无防护层时,应尽量靠近作业层处挂一层干网作防护层,平网不应离作业层过远,应防止坠落时平网与作业层之间小横杆的伤害。

2、当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缝隙(≥15cm)已构成落物、落人危险时,也应采取防护措施,不使落的对作业层以下发生伤害。

(十)脚手架材质

1、钢管材质一般应使用Q235(3号钢)钢材,外径48mm(51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小横杆长度2.1-2.3m为宜,立杆、大横杆的4-4.5m为宜(不超过6.5m),其重量控制在每根25kg以内,便于操作。

锈蚀、变形超过规定的禁止使用。

扣件由可锻铸铁制成,当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为40-50N.m时,扣件本身所具的抗滑、抗旋转和抗拔能力均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2、脚手架搭设必须选用同一种材质,当不同材质混搭时,节点的传力不合理,判定为不合格脚手架,检查表不得分。

(十一)通道

1、各类人员上下脚手架必须在专门设置的人行通道(斜道)行走,不准攀爬脚手架,通道可附着在脚手架设置,也可靠近建筑物独立设置。

2、通道(斜道)构造要求:

(1)人行通道宽主不小于1m,坡度宜用1:

3,运料斜道宽度不小于1.5m,坡度1:

6。

(2)拐弯处应设平台,通道及平台按临边防护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及挡脚板。

(3)脚手板横铺时,横向水平杆中增设纵向斜杆;脚手板顺铺时,接头采用搭接,下面板压住上面板。

(4)通道应设防滑条,间距不大于30mm。

(十二)卸料平台

1、施工现场所用各种卸料平台,必须单独专门做出设计并绘制施工图纸。

2、卸料平台的施工荷载一般可按砌筑脚手架施工荷载3Km/m2计算,当有特殊要求时,按要求进行设计。

卸料平台应制作成定型化、工具化的结构,无论采用钢丝绳吊拉或型钢支承式,都应能简单合理的与建筑结构连接。

3、卸料平台应自成受力系统,禁止与脚手架连接,防止给脚手架增加不利荷载,影响脚手架的稳定和平台的安全使用。

4、卸料平台应便于操作,脚手板铺平绑牢,周围设置防护栏及挡脚板,用密目网封严,平台应在明显处设置标志牌,规定使用要求和限定荷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