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苏教版 化学与STSE及中国传统文化 练习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47075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苏教版 化学与STSE及中国传统文化 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苏教版 化学与STSE及中国传统文化 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苏教版 化学与STSE及中国传统文化 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苏教版 化学与STSE及中国传统文化 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苏教版 化学与STSE及中国传统文化 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届苏教版 化学与STSE及中国传统文化 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届苏教版 化学与STSE及中国传统文化 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届苏教版 化学与STSE及中国传统文化 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届苏教版 化学与STSE及中国传统文化 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届苏教版 化学与STSE及中国传统文化 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届苏教版 化学与STSE及中国传统文化 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届苏教版 化学与STSE及中国传统文化 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届苏教版 化学与STSE及中国传统文化 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苏教版 化学与STSE及中国传统文化 练习题.docx

《届苏教版 化学与STSE及中国传统文化 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苏教版 化学与STSE及中国传统文化 练习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苏教版 化学与STSE及中国传统文化 练习题.docx

届苏教版化学与STSE及中国传统文化练习题

化学与STSE及中国传统文化

命题角度1有关古诗词的考查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1.(2018天津·1)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答案A 

解析谷物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酒精,酒精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变为醋,A项错误;后(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器,B项正确;瓷器由黏土(高岭土)烧制而成,C项正确;用乙醚提取青蒿素,乙醚属于有机溶剂,因此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D项正确。

答案B 

解析B项中碳酸氢钠药片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醋酸能和碳酸氢钠发生反应,因此喝醋会降低药效。

2.(2016天津·1)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能“止咳逆上气”

碳酸氢钠药片

古代中国人已用麻黄治疗咳嗽

该药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

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

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

3.(2015全国Ⅰ·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

“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

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答案B 

解析该强水能溶解五金,说明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且不与玻璃反应,则该物质为硝酸,即B项正确。

考查中国传统文化类试题解题要点

(1)解题关键是明确语句中涉及的化学物质及其相关反应。

(2)解答此类题目时,可根据性质确定物质在反应中可能发生的变化,辨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从而作答。

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1.(2018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十六次模拟)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对描述内容所做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描述

分析

A

“煤饼烧蛎成灰”

这种灰称为“蜃”,主要成分为Ca(OH)2

B

“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KNO3)”

“紫青烟”是因为发生了焰色反应

C

“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柢(勺柄)指南”

司南中“杓”的材质为Fe3O4

D

“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流以为涧。

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

其中涉及的操作有结晶

答案A 

解析A项,这种灰主要成分不可能为Ca(OH)2,因为Ca(OH)2在高温下会发生分解,A分析不正确;B项,“紫青烟”是因为发生了焰色反应,钾的焰色反应为紫色,B分析正确;C项,司南中“杓”应该是有磁性的,材质为Fe3O4,故C分析正确;D项,“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操作是结晶,D分析正确。

2.[2018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试卷

(一)]化学是一门创造新物质的科学。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是指CaO

B.《黄白第十六》中“曾青除铁,铁赤如铜”,主要发生了置换反应

C.“沈卢”古剑“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中的剂钢是含铁的合金

D.《本草纲目》中“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其“法”是指蒸馏

答案A 

解析A项,石灰石加热后能制得生石灰,“石灰”指的是碳酸钙,故说法错误;B项,铁与硫酸铜反应是铁置换出铜,铜为红色,故说法正确;C项,剑刃硬度要大,所以用铁碳合金,故说法正确;D项,由信息可知,蒸令气上,则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点差异分离,该法为蒸馏,故说法正确。

3.(2018湖南G10教育联盟高三4月联考)《天工开物》中记载:

人践着短褐、枲裳,冬以御寒,夏以蔽体,其质造物之所具也。

属草木者,为枲、麻、苘、葛,属禽兽与昆虫者为裘褐、丝绵。

各载其半,而裳服充焉矣。

文中的“枲、麻、苘、葛”和“裘褐、丝绵”主要成分分别属于(  )

A.糖类、蛋白质B.糖类、油脂

C.蛋白质、纤维素D.纤维素、油脂

答案A 

解析其中“枲、麻、苘、葛”属于草木,主要成分为纤维素;“裘褐、丝绵”属于禽兽和昆虫,主要成分为蛋白质;选项A正确。

4.(2018福建泉州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检)古籍中对“鍮石”有如下记载:

“鍮石,自然铜之精也。

今炉甘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锌)炼成者,假鍮也。

崔昉曰:

铜一斤,炉甘石一斤,炼之成鍮石(假鍮)。

”“水银坠地,鍮石可引上。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假鍮是一种合金

B.炉甘石中的碳酸锌在冶炼中被还原

C.可以用盐酸鉴别真假“鍮石”

D.分别用硫黄和“鍮石”处理“水银坠地”的原理是相同的

答案D 

解析炼假鍮时发生的反应为ZnCO3

ZnO+CO2↑,C+2ZnO

CO2↑+2Zn,Zn与Cu熔合成合金,故A说法正确;根据选项A的分析,Zn的化合价由+2价→0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B说法正确;鍮石为铜单质,不与盐酸反应,假鍮石中含有锌单质,锌单质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因此可以用盐酸鉴别真假“鍮石”,故C说法正确;消除水银污染,硫黄与水银发生反应生成无毒的HgS,鍮石与水银形成铜汞齐,属于合金,原理不同,故D说法错误。

命题角度2化学与STSE类试题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1.(2018全国Ⅱ·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答案D 

解析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于去除餐具上的油污,A项正确;漂白粉中的次氯酸钙产生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B项正确;氢氧化铝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胃酸过多,C项正确;碳酸钡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钡易溶于水,电离出的Ba2+有毒,D项错误。

2.(2018全国Ⅲ·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答案A 

解析泡沫灭火器不能用于扑灭电器起火,因为水溶液可导电,可用干粉灭火器扑灭电器起火,A项错误。

3.(2017全国Ⅲ·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ì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答案C 

解析CaO可以与SO2反应生成CaSO3,CaSO3被O2氧化成CaSO4,可以减少硫酸型酸雨。

CaO也可以与CO2反应生成CaCO3,但是CaCO3在高温下分解仍生成CO2,所以不会减少CO2的排放,即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C项错误。

4.(2017江苏·1)2017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  )

A.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

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

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D.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

答案C 

解析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后,空调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A项错误;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会造成资源浪费,且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会导致“白色污染”,B项错误;少开私家车,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C项正确;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会浪费不必要的材料,D项错误。

5.(2016北京·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

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

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

答案B 

解析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合成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B项正确。

6.(2015江苏·1)“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

A.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

B.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

C.深入农村和社区宣传环保知识

D.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纸杯、塑料袋等

答案D 

解析低碳、环保、垃圾回收均是“保护环境”,使用一次性的筷子、纸杯等产品,会造成环境污染,D项做法不应该提倡。

7.(2015天津·1)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点燃爆竹后,硫燃烧生成SO3

B.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C.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反应时,用NaHCO3溶液解毒

D.使用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洗衣服,肥皂去污能力减弱

答案A 

解析硫在空气中或纯氧中燃烧均生成SO2,A项错误;明矾溶液中Al3+能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故可与铜锈[Cu2(OH)2CO3]反应,B项正确;水杨酸为邻羟基苯甲酸,官能团为羧基、酚羟基,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气体,C项正确;肥皂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钠,使用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洗衣服,肥皂中的高级脂肪酸根会与Ca2+反应生成不溶物,从而使肥皂失去去污能力,D项正确。

化学与STSE类试题解题模板

读题——挖掘关键字,排除无效信息,找到对解题有价值的信息

联题——结合题目中问题或选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联系中学化学知识体系中“知识块”和“化学原理”,找准提取信息的方向

析题——找准知识点,思维从新情境回归教材,对新题目进行有效加工、整合

解题——在知识和方法准备充分的基础上,针对题目要求,回答相应问题,选择题要注意题目要求,非选择题要言简意赅

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1.(2018福建厦门双十中学高三第八次能力考试)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洋植物具有富集碘的能力,因此从海产品中提取碘是工业上获取碘的重要途径,工业上从海带中提取碘经历的步骤有:

灼烧→浸泡→过滤→萃取→粗碘提纯

B.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与肺癌、哮喘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

C.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的状况

D.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等

答案A 

解析从海带中提取单质碘,灼烧溶解后碘元素以碘离子形式存在,需要加氧化剂氧化生成碘单质,然后再萃取,即步骤为灼烧—浸泡—过滤—氧化—萃取—分液—粗碘提纯,故A项叙述错误;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与肺癌、哮喘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它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元凶”,故B项叙述正确;现在主要的能源是煤、石油、天然气,但三种物质的储量有限,所以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的状况,故C项叙述正确;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有:

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故D项叙述正确。

2.(2018河南高三4月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Fe3O4俗称铁红,常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B.食盐、糖、醋可用作调味剂,不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C.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次氯酸盐漂白纸浆的原理相同

D.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答案D 

解析A项,Fe2O3俗称铁红,常作红色油漆和涂料,故说法错误;B项,食盐、糖、醋可用作调味品,也可用作食品防腐剂,故说法错误;C项,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变化,次氯酸盐漂白纸浆,利用次氯酸盐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HClO把有色物质漂白,属于化学变化,故说法错误;D项,光导纤维的成分是SiO2,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故说法正确。

3.(2018陕西高三二模)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科研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面粉生产车间应严禁烟火

B.用电动公交车替代燃油、燃气公交车,有利于“铁腕治霾”行动方案的实施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

D.酵母面包包装袋中,吸附了酒精的硬纸片具有杀菌保鲜的作用

答案C 

解析A项,面粉厂含有可燃性粉尘,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因此生产车间应严禁烟火,故说法正确;B项,用电动公交车替代燃油、燃气公交车,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治理空气污染,故说法正确;C项,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使用,而不能先污染后治理,故说法错误;D项,酒精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吸附了酒精的硬纸片能够杀死面包包装袋中的细菌,达到保鲜的作用,说法正确。

4.(2018陕西高三第二次大联考)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B.“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晶体硅

D.硝石“外观如雷雪,强烧之,紫青烟起”,该过程中利用了焰色反应

答案B 

解析“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发生反应Cu2++Fe

Fe2++Cu,属于置换反应,故A项说法正确;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B项说法错误;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晶体硅,故C项说法正确;硝石是硝酸钾,焰色反应呈紫色,故D项说法正确。

5.(2018河南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硫黄熏蒸馒头,使馒头变得更白

B.将海产品用甲醛溶液浸泡以延长保鲜时间

C.用K2FeO4代替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提高效率并减少二次污染

D.在熟食中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防腐并改善肉食的色泽与口感

答案C 

解析A项,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该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故做法错误;B项,甲醛有毒,所以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保鲜,故做法错误;C项,氯气给自来水消毒会产生有机氯化物,影响人体健康,用K2FeO4代替氯气给自来水消毒,可以提高效率并减少二次污染,故做法正确;D项,亚硝酸钠是常见的致癌物质,在熟食中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会危害人体健康,故做法错误。

6.(2018吉林延边州高三质量检测)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体基本营养物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向牛奶中加入果汁会产生沉淀,这是因为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

D.食物纤维在人体内不能被吸收利用,却是健康饮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答案D 

解析A项,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错误;B项,乙醇汽油是一种混合物,错误;C项,牛奶中含有蛋白质,加入果汁使蛋白质凝聚而沉淀,不是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错误;D项,食物纤维在人体内不能被吸收利用,但是具有促进肠道蠕动等功效,所以是健康饮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确。

7.(2018贵州贵阳清华中学高三月考)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与热碱液除油污的原理相同

B.食品包装内放置生石灰与放置硅胶的作用相同

C.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原理相同

D.自来水中加入漂白粉与加入硫酸铝的作用相同

答案B 

解析洗涤剂除油污是乳化作用,热碱液除油污为水解反应,除污原理不同,故A错误;放置生石灰与放置硅胶,均吸收水,作干燥剂,作用相同,故B正确;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原理不相同,故C错误;自来水中加入漂白粉的作用是杀菌消毒,加入硫酸铝,硫酸铝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作用是净水,作用不同,故D错误。

8.(2018江西上饶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明矾用于净水

明矾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

B

含硫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使煤燃烧产生的SO2最终生成CaSO4

C

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腐蚀

海水中含氧量高于河水

D

“地沟油”可以用来制生物柴油

其主要成分和从石油中提取的柴油类似

答案B 

解析A项,明矾没有强氧化性,没有消毒杀菌作用,故错误。

B项,向含硫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石灰石与煤燃烧时产生的SO2及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CaSO4和CO2,所以正确。

C项,海水中含有电解质氯化钠,氯化钠可与钢铁形成原电池,原电池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错误。

D项,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是酯类化合物,而从石油中提取的柴油属于烃类物质,故错误。

9.(2018云南昆明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硅材料可制成光伏发电装置

B.SO2、漂白液、双氧水的漂白原理相同

C.使用无磷洗涤剂可减少水华的发生

D.催化净化汽车尾气可降低污染

答案B 

解析晶体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原料,故A项说法正确;SO2的漂白原理是SO2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物质,漂白液有效成分是NaClO,漂白液、双氧水的漂白原理均是把有色物质氧化,故B项说法错误;水华是废水中含有较多的磷、氮造成的,故C项说法正确;汽车废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催化净化汽车尾气,可以减少氮的氧化物的排放,减少污染,故D项说法正确。

10.(2018河南八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测评)化学与生产、生活等方面密切相关,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普通玻璃和氮化硅陶瓷分别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硝酸铵可用作化肥,也可以用作炸药

C.只用蒸馏水就可以鉴别纯碱和食盐

D.游泳池用臭氧或者活性炭消毒的原理相同

答案D 

解析普通玻璃和氮化硅陶瓷分别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A项说法正确;硝酸铵中的硝酸根和铵根均能被农作物作为氮肥吸收,故可用作化肥,其受撞击会发生爆炸,也可以用作炸药,B项说法正确;纯碱遇水放热且易变成块状固体,而食盐则不会,所以只用蒸馏水就可以鉴别纯碱和食盐,C项说法正确;臭氧因其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消毒,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有毒物质,所以它们消毒的原理不同,D项说法不正确。

11.(2018四川双流中学高三月考)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硅胶可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B.属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物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C.煤属于一次能源,电力属于二次能源

D.被蜜蜂蜇咬后,可涂抹稀氨水或小苏打溶液减轻疼痛

答案B 

解析A项,硅胶主要成分是硅酸形成的胶体,具有多孔无毒的性质,可作食品干燥剂,说法正确;B项,糖类中的单糖不能水解,油脂和蛋白质均可水解,说法错误;C项,煤可以直接燃烧放出能量,属于一次能源,电力是由其他能源转化而来的,属于二次能源,说法正确;D项,蜜蜂蜇咬后释放出一种叫蚁酸的物质,稀氨水或小苏打溶液可与蚁酸反应,从而减轻疼痛,说法正确。

12.(2018广西南宁高三毕业班适应性测试)化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造纤维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农业生产中可将硫酸铵与碳酸钾混合施用

C.区分食盐是否加碘可观察食盐是否略显紫色

D.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

答案D 

解析人造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光导纤维成分是SiO2,SiO2属于无机物,故A错误;碳酸钾的水溶液显碱性,硫酸铵的水溶液显酸性,混合施用相互促进水解,造成N的浪费,故B错误;食盐中加“碘”,此“碘”为碘酸钾,化学式为KIO3,KIO3为白色固体,因此不能通过观察是否显紫色判断食盐中是否含碘,故C错误;引起白色污染的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故D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