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与道路管道施工测量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48431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与道路管道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桥梁与道路管道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桥梁与道路管道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桥梁与道路管道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桥梁与道路管道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桥梁与道路管道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桥梁与道路管道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桥梁与道路管道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桥梁与道路管道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桥梁与道路管道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桥梁与道路管道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桥梁与道路管道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与道路管道施工测量方案.docx

《桥梁与道路管道施工测量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与道路管道施工测量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桥梁与道路管道施工测量方案.docx

桥梁与道路管道施工测量方案

临安市锦南临天路南延工程

锦溪桥工程测量

编制人:

职务:

项目技术负责人

审核人:

职务:

项目经理

批准人:

职务:

公司技术负责人

高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016年12月10日

锦溪桥桥梁施工测量方案

测量是桥梁工程非常关键的工作,必须密切配合业主和监理方作好本工程测量工作,根据设计文件,按照规定的精度,将图纸上设计的桥梁墩台位置标定于地面,据此指导施工,确保建成的桥梁在平面位置、高程位置和外形尺寸等均符合设计要求。

一工程概述

本桥为锦溪桥工程,桥梁全长148m,全桥道路中心线位于直线上,桥梁中心与现状锦溪中心斜交120º,桥梁分布共7跨6个桥墩2个桥台,跨径分布为3×16m预应力空心板梁+4×25m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双幅布置,桥面总宽30m,原设计桥面两侧设置3.5m人行道,后因道路板块调整,标准横断面图中中间设置2m宽中央分隔带,桥面横坡采用2%外侧坡,人行道横坡采用2%内侧坡,本桥梁第一联采用三跨简支梁体系(桥面连续),第二联采用四跨先简支后连续体系,全桥下部结构为桩基础结构,共60根桩、36根立柱、12个盖梁、2个承台2个台帽。

二编制依据

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GB/T18314—2009);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5、锦溪桥设计图。

三测量组织机构配置

根据本工程建设需要,项目部设测量队,负责本项目全线的测量管理工作。

人员配备情况:

测量人员共3个,主要负责人1人,普工2个。

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2、施测原则

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2)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4)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5)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

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3、准备工作

学习设计文件和相应的技术标准,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

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坐标,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坐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

根据桥梁的结构形式,跨径,以及设计要求的施工精度,在了解总图后认真学习桥梁施工图,及时校对构筑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它是整个工程放线的依据,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握轴线的尺寸、标高,对比承台、墩台身及上部结构之间轴线的尺寸,查看其相关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有无矛盾存在。

测量放样之前,测量人员首先熟悉图纸结构物的总体布置图,细部结构设计图,根据设计土尺寸仔细复核桥位、承台、桩基坐标,如设计计算有误应及时跟设计沟通对接,调整桩位坐标。

经仔细计算复核本桥的0#、7#桥台桩基坐标有误,后跟设计对接沟通后已重新调整。

根据整体到局部的原则,以控制网作为放样依据,找出主要轴线和主要点的设计位置,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几何关系,再结合现场条件和控制点的分布,采取适宜的放样方法。

施工测量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是保证施工质量的一方面。

四控制点加密

为保证整个工程测量的准确无误在布设平面控制点之前。

应根据工程对导线等级的需要,首先对设计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测,然后再进行加密工作。

将加密控制点布设于锦溪桥东、西两侧,桥梁两端控制点不得少于3个。

控制点拟布设成平面和高程共用点,两控制点间距离控制在150-200m之间,平面加密控制网按GPS网D级要求施测,加密等级与复测等级相同。

根据本桥梁施工特点,平面控制网在加密时遵照分级控制的原则:

控制网的布设应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进行布设。

GPS测量的精度标准

级别

a(mm)

b(mm/Km)

D

≤10

≤10

a为固定误差,b为比例误差系数

高程控制采用附和水准加密测量,按与同设计同精度四等水准要求进行。

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实测。

逐点复核相邻水准点之间的高差,通过施测高差与设计高差进行比较确认加密高程控制点精度是否满足精度要求,水准线路采用往返观测,每一段均采用偶数站落点。

作业前要检查与校正i角,尽量减小i角误差对观测值的影响。

为了保证水准尺的稳定性,要求将尺垫放在坚实的地方,并踏实以防止尺垫下沉,用竹竿辅助安置水准尺,确保水准尺在观测时处于竖直稳定状态

测量时采用读取上下丝读数计算前后测距,以保证前后视距尽可能相等,减少仪器i角对高差观测的影响,前后视距差满足规范要求。

观测精度严格按以下技术要求执行:

水准测量的技术标准

等级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

路线长度(km)

水准仪

等级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或闭合差(mm)

附合或环线

四等

±10

≤4

DS3

双面

往返

24

5、施工测量放样

桥梁施工测量要制定严格的施工放样实施制度、放样成果检核制度、放样成果交底制度、测量成果报审制度和测量竣工资料收集整理制度。

桥梁线下工程测量放线配备精度(2"级)全站仪进行,高程与平面控制基准统一由指挥部测量队进行测设。

各作业组根据区段里程划分进行施工测量放样作业和相关资料整理,严格按照制定的工作流程和步骤方法进行操作。

桥梁测量放线按照以下工作流程和步骤进行:

1、工作流程

桥梁控制次级加密导线的建立、复测

报钻孔桩孔位及测量报验单(合格)

桩位放样

桩位自检、复核、报验

测量护筒顶高程、垂直度、检较钢丝绳

桩基坑开挖、破除桩头混凝土

桩基超声波试验检测、放桩中心点

接桩混凝土浇筑

立柱中心点放样并测护筒顶标高

立柱混凝土浇筑

盖梁底标高测量,并回复立柱中心点

报盖梁测量报验单(合格)

混凝土浇筑前放样支座垫石轴线,测量钢模顶标高

根据中心线钢尺放样垫石钢筋位置

混凝土浇筑完后支座中心线放样垫石平面位置测模顶标高

梁板安装前施工测量,临时支座放样及标高测量

桥墩、梁面中心线放样

2、钻孔桩放样

2.1、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各桩位中心点坐标(坐标成果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审批认可),采用坐标法准确测量出桩位中心点,桩橛截面尺寸不小于3cm×3cm,在桩面钉铁钉做为标志点。

2.2、每个中心桩位纵、横轴线方向必须设置4个护桩,便于桩基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校。

2.3、每次桩位放样应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进行,避开施工干扰每个墩位每次放样1个桩位或隔桩(跳桩)放样,不得连续放样,放样时应记录原始地面高程和护筒高程。

桩位放样后及时检查各桩位间距离及对角线距离,确认准确无误后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2.4、桩位测量放样资料必须进行报验并经监理工程师校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3、0#、7#桥承台施工放样

3.1、桩基施工完毕后,在原地面测出承台基坑四个角点及高程以指导基坑开挖的平面位置和深度。

3.2、开挖基坑后,及时检查基坑标高及基坑尺寸。

7.3.3、基坑检查无误后,根据设计图纸尺寸采用极坐标法测放承台十字中心线或各承台角点控制点。

3.4、测量完毕后用钢尺检查各点间的距离及对角线距离,确认准确无误后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3.5、承台模板立模后,对承台模板进行检查,根据设计图纸尺寸采用极座标法测设各承台角点控制点,用红油漆做标志点在模板上,根据各点拉线检查模板各部位几何尺寸,确认准确无误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4、桥台台身

墩台身放样也是采用极坐标方法放样,此方法先计算出各墩台桥梁工作线的交点的坐标,用置镜点坐标,再进行坐标反算求得置镜点至各墩台工作线交点的距离和方位角。

极坐标法放样样工作流程

1)、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对中整平,首先检查仪器设置:

气温、气压、棱镜常数;输入(调入)测站点的三维坐标,量取并输入仪器高,输入(调入)后视点坐标,照准后视点进行后视。

如果后视点上有棱镜,输入棱镜高,可以马上测量后视点的坐标和高程并与已知数据对比进行检核。

2)、瞄准另一控制点,检查方位角或坐标;在另一已知高程点上竖棱镜检查仪器的视线高。

利用仪器自身计算功能进行计算时,记录员也应进行相应的计算以检核输入数据的正确性。

3)、在各待定测点上架设棱镜,量取、记录并输入棱镜高,测量、记录待定点的坐标和高程。

4)、在测站点上按步骤1安置全站仪,照准另一立镜测站点检查坐标和高程。

5)、记录员根据测站点和拟放样点坐标反算出测站点至放样点的距离和方位角。

6)、观测员转动仪器至第一个放样点的方位角,指挥司镜员移动棱镜至仪器视线方向上,测量平距D。

7)、计算实测距离D与放样距离D°的差值:

ΔD=D-D°,指挥司镜员在视线上前进或后退ΔD,直到ΔD小于放样限差。

8)、测量并记录现场放样点的坐标和高程,与理论坐标比较检核。

确认无误后在标志旁加注记。

9)、如果一站不能放样出所有待放样点,可以在另一测站点上设站继续放样,但开始放样前还须检测已放出的2~3个点位,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

10)、全部放样点放样完毕后,随机抽检规定数量的放样点并记录,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值。

11)、作业结束后,观测员检查记录计算资料并签字。

12)、测量放样负责人逐一将标注数据与记录结果比对,同时检查点位间的几何尺寸关系及与有关结构边线的相对关系尺寸并记录,以验证标注数据和所放样点位无误。

13)、确认准确无误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六、测量管理专项制度

1、测量仪器管理制度

1)、测量仪器的保管和维护。

测量仪器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和维护,在潮湿和粉尘环境中作业过后,要把仪器擦拭干净,并置于通风干燥处将水汽晾干。

为保持测量仪器的精度指标和稳定性不下降,或损坏仪器,在测量过程中仪器操作者不得远离仪器,使仪器设备的安全处于受控状态。

2)、测量仪器的检校。

用于测量生产的仪器设备必须按计量法规的要求进行定期强制送检,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未经检定合格的仪器不得用于测量生产,用于工程的测量设备应建立台帐,仪器的型号、精度指标、使用状态、检校情况应作好记录,确保测量仪器处于受控状态。

3)、测量仪器要定期检定,了解使用仪器的精度状况,做好检校记录。

2、测量过程控制管理制度

1)、测前控制,每次测量作业前必须制订测量作业方案,明确测量方法,确保测量成果的质量达到预期的精度要求。

2)、测量过程控制(中间过程控制)。

3)、桩点的复测,进行导线测量或放样时,必须对作为已知点导线点进行复核测量,平面控制点应进行角度和距离的检测,水准点应检测相邻两点间的高差,当检测结果表明桩点正确可靠时,方可进行后续的测量工作。

4)、仪器对中整平,以保证置镜站、后点和前点仪器的对中整平正确,防止对点错误的发生。

5)、野外数据的记录

①.记录应采用双记录复测制。

记录员应按照记录表格逐项计算,严格禁止采用只计算第一测回度分角值而其他测度分角值照抄第一测回角值的记录方法,以防止角度的度、分计算错误不能通过多测回测角进行复核。

②.记录员必须在记录簿中记录清楚测量人员和测量时间,以便对测量事故责任进行分析和认定。

③.观测员与记录员之间应密切配合,观测速度与记录速度协调一致,记录员必须对记录数据进行回报,以防止记录员忙中听错记错观测数据。

④.导线观测时由于控制点高程采用二等水准高程,可以不必进行三角高程测量,可以避免因丈量仪高错误而导致该次观测失败。

3、测量内业管理(测后控制),加强内业整理和测量成果的交接制度

1)、原始记录的复核

①.复核原始记录时,应对记录薄上的所有记录数据进行复核,包括点的名称,点之标记,观测数据、日期、人员等。

②.采用双记录复核时,原始记录由两个记录员互相复核,确保记录成果正确无误。

在因测量人数受限而采用单人记录时必须遵循单记录双复核,当发现记录错误时,复核人必须让记录员重新计算进行确认。

2)、图纸复核

测量成果计算前,必须对与施工测量相关施工图纸进行全面复核,确认测量计算所采用的设计数据正确无误,当发现图纸数据与复核结果不符合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解决,以防止设计图纸中设计施工数据错误导致计算成果发生错误。

严禁使用未经设计部门认可的非正式图纸中的数据作为测量成果计算的依据。

3)、成果计算和复核

计算人员必须认真抄录原始记录及起算数据。

成果书编制完以后,首先符合质量管理要求的测量成果应重新编制,必要时连同外业一起返工,经审核符合施工测量质量管理要求的测量成果可用施工放样,测量成果必须归档保存。

4)、成果审核与归档

测量成果编制完成后须经总队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审核,对不符合质量管理要求的测量成果应重新编制,必要时过同外业一起返工,经审核符合施工测量质量管理要求的测量成果方可用于施工放样,测量成果必须归档保存。

一、K0+211.5锦溪桥0#、7#桥台桩位坐标有误(复核坐标如下)

桥台编号

桩编号

设计图坐标

桩径

(m)

设计桩号

桥台编号

桩编号

复核后坐标

桩径

(m)

复核后对应中心桩号

X

Y

X

Y

0#

0-1

44948.791

72528.092

1.2

K0+124.325

0#桩位坐标复核

0-1

44948.470

72528.222

1.2

K0+124.672

0-2

44949.622

72522.028

1.2

0-2

44949.301

72522.159

1.2

0-3

44950.453

72515.965

1.2

0-3

44950.131

72516.096

1.2

0-4

44951.284

72509.902

1.2

0-4

44950.962

72510.032

1.2

0-5

44952.114

72503.839

1.2

0-5

44951.793

72503.969

1.2

0-6

44952.945

72497.775

1.2

0-6

44952.624

72497.906

1.2

0-7

44945.370

72529.488

1.2

K0+128.02

0-7

44945.049

72529.618

1.2

K0+128.367

0-8

44946.201

72523.424

1.2

0-8

44945.879

72523.555

1.2

0-9

44947.031

72517.361

1.2

0-9

44946.710

72517.492

1.2

0-10

44947.862

72511.298

1.2

0-10

44947.541

72511.428

1.2

0-11

44948.693

72505.235

1.2

0-11

44948.372

72505.365

1.2

0-12

44949.524

72499.171

1.2

0-12

44949.203

72499.302

1.2

7#

7-1

44812.080

72583.875

1.2

K0+271.979

7#桩位坐标复核

7-1

44812.400

72583.744

1.2

K0+271.633

7-2

44812.911

72577.812

1.2

7-2

44813.231

72577.681

1.2

7-3

44813.742

72571.749

1.2

7-3

44814.062

72571.618

1.2

7-4

44814.573

72565.685

1.2

7-4

44814.893

72565.554

1.2

7-5

44815.404

72559.622

1.2

7-5

44815.724

72559.491

1.2

7-6

44816.235

72553.559

1.2

7-6

44816.555

72553.428

1.2

7-7

44808.659

72585.271

1.2

K0+275.674

7-7

44808.979

72585.140

1.2

K0+275.328

7-8

44809.490

72579.208

1.2

7-8

44809.810

72579.077

1.2

7-9

44810.321

72573.145

1.2

7-9

44810.641

72573.014

1.2

7-10

44811.152

72567.081

1.2

7-10

44811.472

72566.950

1.2

7-11

44811.983

72561.018

1.2

7-11

44812.303

72560.887

1.2

7-12

44812.813

72554.955

1.2

7-12

44813.133

72554.824

1.2

说明:

1#-6#墩桩位坐标经复核计算与设计提供坐标一致。

二、与设计沟通对接后由设计提供的正确坐标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