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风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49613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风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风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风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风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风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广东风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广东风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广东风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广东风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广东风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广东风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广东风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广东风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广东风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广东风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风光.docx

《广东风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风光.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风光.docx

广东风光

广东风光

广州风光先烈纪念碑先烈纪念碑建于1932年,它是陵园的主体建筑,碑高19.2米,是一座仿古罗马建筑风格的圆柱体纪功碑。

纪念碑底座镌刻“十九路军淞沪抗日先烈纪念,李济深题”,下端款署“中华民国二十一年三月十日京沪卫戍长官陈铭枢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淞沪警备司令戴戟会同立石”。

先烈纪念馆是一座仿欧式建筑。

先烈纪念馆又称为“墓庐”,初期目的是用于拜祭英灵和临时休息之用。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将军将该馆题为“先烈纪念馆”。

1983年辟为纪念馆,将士墓建于1932年,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墓区北面是一座主墓碑,主墓碑上有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题写的“淞沪抗日暨历役革命阵亡将士公墓”。

墓包前整齐有序地排列着202座花岗岩石棺,现保存的碑有37块。

墓后面的《十九路军抗日死国将士之碑》也是由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亲手撰写,碑文记述了十九路军将士抗日守土,浴血奋战的经过。

抗日亭浮雕墙位于陵园西边,战士墓北侧,由浮雕墙和浮雕墙广场组成,占地面积为1250平方米。

于1998年元月砌成。

浮雕墙高4.6米,长46米,以艺术形式再现了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日的历史。

英烈题名碑该碑建于1932年,高7.7米,占地91平方米。

它是一座方柱体的花岗岩石碑,碑体四面铭刻着1983位先烈的英名。

这1983位先烈分别是十九路军六十师、六十一师、七十八师以及中央税警第一补充团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阵亡的英烈。

十九路军抗日阵亡将士陵园 在广东广州市先烈东路。

1932年1月28日夜,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蔡廷锴等指挥的十九路军奋起抗战。

激战一个多月,使侵略军受到沉重打击。

同年为该军抗日阵亡将士兴建规模巨大的陵园。

九曜石 在广东广州市教育南路南方戏院内。

是一处距今千年的园林遗迹。

原为广州两大名湖之一的西湖(又称仙湖)所在。

义勇祠位于白云区石井街石潭路升平下街11号。

是纪念鸦片战争时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中牺牲的烈土而建立的祀祠。

广州公社旧址 即广州苏维埃政府旧址。

在广东广州市起义路广州市公安局大院。

广州解放纪念像 在广东广州市珠江北岸的海珠广场。

原像建于1959年,1969年被毁,1979年重建,1980年7月建成。

纪念像用花岗石雕成,高16米,以一个解放军战士为主体。

一手持枪,一手拿花,造型粗旷威武。

像座刻有叶剑英题书的“一九四九年十月十四日广州解放纪念”题词。

周围绕以花圃。

石岭山海蚀遗址位于广东省中山市黄圃镇西面尖峰山北段石岭山东面山脚(东坑大冈山脚)一带,是广东为数不多的保存完整的海蚀遗址之一,有着非常独特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

黄圃海蚀遗址揭开了黄圃作为广东四大古海镇之一,几千年沧海桑田的神秘面纱。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在广东广州市中山三路红花岗。

是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英勇就义的刑场。

大门两旁耸立的石壁上,镌有周恩来题写的园名。

中朝人民血谊亭 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东部。

建成于1964年。

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的革命士兵中,有朝鲜青年一百五十多人。

他们与中国战友并肩作战,最后在沙河战役中大部分牺牲。

亭子是中国民族形式的建筑基座,朝鲜民族风格的瓦顶,檐口雕栏用朝鲜金达莱花和中国木棉花相结合的图案作装饰,象征中朝两国人民紧密的战斗友谊。

中苏人民血谊亭 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东部。

建成于1957年。

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当时苏联驻广州领事馆的副领事及馆员多人也遭反动派杀害。

四烈士墓 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内。

四烈士即温生才、林冠慈、陈敬岳、钟明光,均在辛亥前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

温生才(1870—1911)字练生,广东梅县人,1911年4月8日在广州东门外刺杀清政府广州将军孚琦,被捕后英勇牺牲。

林冠慈(1883—1911)广东顺德人,陈敬岳(1870—1911)广东梅县人。

1911年8月13日因炸广州水师提督李准,林冠慈当场牺牲,陈敬岳被执就义。

钟明光(1881—1915)广东兴宁人,于1915年7月17日向袁世凯爪牙龙济光掷击炸弹,伤龙济光并伤毙其卫士十七人,事后被捕,惨遭焚死。

1918年广州人民在其槁葬处建圆丘形石质合葬墓一座,墓前石牌坊矗立。

墓左右各建有蓝琉璃瓦顶亭一座,1924年树立碑记,称四烈士墓。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广东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

原为明代修建的孔庙,清代更名为番禺学宫。

清末民初曾改为八桂中学。

五仙观 在广东广州市惠福西路233号。

是反映广州别名羊城、穗城来源的一处古迹。

传说周夷王时,有五个仙人,骑着口衔谷穗的五只羊降临楚庭(广州古名),把谷穗赠给州人,祝州人永无饥荒,仙人言毕隐去,羊化为石。

五仙观原有五仙五羊像,作谷神奉祀。

中山纪念堂 在广东广州市越秀山南麓。

为纪念我国近代伟大的纪念堂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而兴建。

原为清代抚标箭道、督练公所。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为督军衙署。

中共三大会议遗址(广州市恤孤院路3号)1923年6月12-2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前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受大会委托,租赁了恤孤院后街31号房子(现恤孤院路3号)作为会址和代表宿舍。

“三大”会址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机炸毁,仅存遗址。

中国共产党中央旧址--春园(广州市新河浦路24号)春园是当时中共“三大”代表曾经居住的地方,1923年5月,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从上海迁到广州,机关办公处就设在此。

周恩来邓颖超新婚居所(文德东路文德楼)文德东路上,有一处颇具规模的老房子,历经沧桑的外墙也掩盖不住昔日精致的容貌。

这里就是鼎鼎大名的文德楼。

这里曾是周恩来和邓颖超的新婚居所,这对革命伴侣从这里携手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相濡以沫的人生路。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 在广东广州市越秀南路93号。

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员会旧址 又称粤区委、两广区委。

在广东广州市文明路194、196、198、200号。

旧址是井排四幢式样划一的三层楼房,三楼是区委各部门的办公室及会议室,二楼是区团委的办公室及传达室、会客室。

1961年修缮复原,并没有关于广东区委史料的陈列室中共广东区委军委旧址中共广东区委军委旧址位于万福路190号二楼,曾于1926年5月至1927年4月这一短暂期间作为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军委办公和周恩来、邓颖超居住的地方。

东江纵队中山四路交通站旧址(广州市中山四路342号)1942年6月,中共党员钟国祥与东江游击部队派来的杨和取得联系,并在此建立交通联络站,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情报,并秘密接待和隐蔽转移中共党员和进步青年。

六榕寺 位于广州市的六榕路,该寺离光孝寺不远,是广州市一座历史悠久、海内外闻名的古刹。

石门 在广东广州市西北15公里小北江与流溪河的汇合处。

以两岸有山对峙,壁石如门而得名。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馆址三元古庙,位于广州市广园中路34号。

该庙建于清初,原是一座道教神庙。

鸦片战争时期,三元里人民自发组织起来在古庙前誓师抗英,谱写了近代史光辉的一页。

三元里抗英烈士纪念碑 在广东广州市北郊三元里村口。

1841年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军审到广州城外,烧杀淫掠,无所不为。

广州附近一百零三乡人民自动组织起来,奋起抗英,于1841年5月30日大败英国侵略军于牛栏岗。

1950年10月。

为了纪念这次斗争牺牲的烈士,广州市人民政府在三元里村口的山岗上,建造了纪念碑。

石室 即圣心大教堂。

在广东广州市一德路。

是国内最大的一座以高直尖顶为特色的哥特式建筑。

因教堂系用花岗石建成,故又称石室。

又因奠基日是圣心瞻礼日,故又名圣心大教堂。

原为清代两广总督行署地皮,同治年间租给法国普行善会,始在此建筑大主教堂,名“圣心堂”。

广州动物园的前身是1928年国民政府在广州市中山四路建立的永汉公园,面积22,000平方米。

白云山 在广东广州市北郊。

由三十多座山峰组成,面积28平方公里。

主峰摩星岭,海拔382米,峰顶常有白云飘绕,故名。

兰圃 在广东广州市越秀公园西侧,清真先贤古墓毗邻。

原为一个植物标本小园,经过整理修建后,总面积已达5万平方米,是广州一个以栽培兰花为主的名园。

越秀公园又称越秀山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北路960号越秀山以西汉时南越王赵佗曾在山上建“朝汉台”而得名。

建过观音阁,故又名观音山。

著名古迹镇海楼,又名五层楼,楼分五层,高28米,登楼远眺,羊城美景尽收眼底。

广州塔又称广州新电视塔,昵称小蛮腰或水蛇腰(粤),位于中国广州市海珠区(艺洲岛)赤岗塔附近,距离珠江南岸125米,与海心沙岛和广州市21世纪CBD区珠江新城隔江相望。

广州塔是中国第一高电视塔,世界第二高电视塔。

六祖当年在此菩提树下受戒

光孝寺千佛塔光孝寺 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光孝路北端近净慧路处。

是广东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睡佛阁 在光孝寺内。

为唐神龙年间(705—707)建。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被据作馆舍,岁久倾颓,住持僧通煦,僧超琪、超珍捐资赎回重修,将风幡阁与睡佛阁合为一处。

亦名凤幡堂。

瘗发塔 在光孝寺内。

唐高僧慧能成为禅宗六祖后,寺住持僧法才把慧能的头发埋在菩提树下,上盖此塔,并立碑纪念(碑已无存)。

东西铁塔 在光孝寺内。

是两座千年铁塔。

置于殿东者叫东铁塔,在殿西者称西铁塔。

大悲幢 在光孝寺内。

宝盖状如蘑菇,以青石造成。

华南植物园 在广东广州市东北郊龙眼洞附近。

总面积4.500亩,汇集了3.200多种植物,成为中国科学院四大植物园之一。

三二九广州起义报挥部旧址 在广东广州市越华路小东营5号。

为一幢四进三间的青砖民房。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决定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起义总指挥黄兴在此设立秘密指挥部,筹划起义,部署战斗。

这里距离清政府两广总督署不过五百步。

怀圣寺 又名光塔寺。

在广东广州市光塔路。

是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后最早的清真寺之一。

怀圣寺是广州的清真古寺之一,始建于唐高祖武德年间,整体建筑为典型的阿拉伯建筑风格,寺内设有教长室、藏经室,礼拜大殿和专供洗礼的水房寺内的光塔。

五仙观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233号,于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寺观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是一座祭祀羊城五位仙人的谷神庙,可称得上是羊城的“祖庙”。

沙面--汇丰银行沙面--英国雪厂露德天主教圣母堂,现在沙面大街北14号。

沙面--苏联领事馆沙面.曾经美国的领事馆波兰驻广州总领事馆广州市沙面大街63号

沙面.曾经法国汇理银行沙面.曾经泰国人俱乐部沙面.曾经英国的泰和洋行沙面.曾经美国的万国宝通银行沙面.海关宿舍曾经洛士利洋行(英)沙面(广州沙面建筑群)  在广东广州市珠江边。

原是一片沙滩,经人工填修,成为一个椭圆形的小岛。

广州沙面建筑群是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广州市政府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

沙面曾是中国惟一的租界人工岛,这里环境优美,是广州人民的一块宝地。

沙基惨案烈士纪念碑 在广东广州市六二三路。

1925年6月19日,香港工人在中国共产党人邓中夏、苏兆征等领导下,开始了支援上海人民反帝斗争大罢工。

1925年6月23日广州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当队伍行经沙面英、法租界对岸之沙基西桥口时,遭英、法海军陆战队机枪扫射。

该惨案死亡50多人、重伤170多人、轻伤无数。

陈家祠 又称陈氏书院。

在广东广州市中山七路。

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O年),建成于光绪二十年,是广州著名的宗祠建筑。

岭南第一楼岭南第一楼又叫禁钟楼,是广州市现存为数不多的保持着木结构形式的较为完整的明代城楼式建筑。

在广东广州市惠福西路坡山顶。

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

高17.45米。

楼基用红沙岩石砌筑高大方台,中开拱形门洞,前后贯通。

上为重檐歇山瓦顶。

中悬青铜大钟,钟下有方形大井口,下通门洞,形成一个巨大的“共鸣器”。

升平社学旧址坐落广州市白云区石井镇,是一座三进五过间的祠堂式建筑。

  庚戌广州新军起义烈士墓 在广东广州市先烈路。

是为了纪念清宣统二年(1910)在广州起义中壮烈牺牲的新军而兴建的。

墓前为三级平台,中立方柱形水泥立碑,镌有“广东陆军庚戌首义诸烈士墓”。

荔枝湾 在广东广州市西。

自古以来就是与岭南佳果荔枝有密切关系的避暑胜地。

是广州市历史悠久的风景名胜,素有“小秦淮”之称。

明洪武碑亭

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是中国古代人民祭海的场所,坐落在广州黄埔区庙头村,是我国古代东南西北四大海神庙中唯一留存下来的建筑遗物,也是我国古代对外贸易(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的一处重要史迹。

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 在广东广州市东堤东园横路与东园路交界处。

钟楼 在广东广州市文明路。

建于1905年。

该楼最高处原没有四面对钟,故名。

浴日亭 在广东广州市黄埔区庙头村南海神庙西侧黄木湾水边的章丘岗上。

宋时此地水面辽阔、烟波浩森,登亭远望,可观山、海和日出。

羊城八景之一的“扶胥浴日”即在此处。

流花湖 在广东广州市人民北路。

在晋代原是一个风光明媚的自然湖,名兰湖,又叫兰芝湖。

西苑 在流化公园西侧。

是一个以陈设盆景为主的公园,玉岩书院萝峰下的玉岩书院为南宁进士钟玉岩读书讲学遗址,并收藏有宋代以后名人的题咏和书刻。

主要有宋儒朱熹“忠孝廉节”题字,以及相传文天祥手书的绝句四首木刻和清代郑板桥的春、夏、秋、冬四时画竹刻等。

王岩书院玉岩书院坐落在广州市萝岗区萝岗街道办(前白云区萝岗镇)。

在萝岗洞萝峰山下。

原名“萝坑精舍”,是南宋当地文人钟玉岳少时读书及晚年讲学之所。

黄埔军校旧址 位于广东广州市东南20多公里的黄埔长洲岛内。

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

民国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于1926年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通称黄埔军校。

东征烈士墓东征阵亡烈士墓位于广州市东郊黄埔长洲岛万松岭。

在黄埔军校旧址西南。

1925年,国共合作从广州两次出发东怔,打垮了军阀陈炯明,收复东路惠、潮、梅一带。

邓仲元墓。

墓碑由孙中山亲笔题写林森监修、汪精卫书写的七十二烈士碑

程潜、廖仲恺签署的布告龙柱莲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又称黄花岗公园,位于市区北面的白云山南麓先烈中路,在广东广州市先烈路。

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于辛亥年1911年4月27日,在广州市发动推翻清政府统治的武装起义。

起义者进攻两广总督署等军政机关,血战一昼夜,起义失败。

喻培伦等一百余人英勇牺牲,后经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险奔走收殓,丛葬于黄花岗者七十二人,故有此称。

潘达微墓 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侧。

墓前有方柱形墓碑,正面刻“潘达微先生之墓”,背面刻潘达微自述,左右西面皆为墓表文。

范鸿泰墓 在黄花岗公园内太和岗。

范鸿泰是越南爱国青年,生于1893年。

1924年6月19日,他在广州沙面维多利亚酒店(今胜利宾馆),以手榴弹炸伤法帝国主义殖民官员马兰(—译麦尔林)之后,壮烈牺牲,葬于先烈路二望岗。

1958年迁葬于此。

史坚如墓 在黄花岗公园内。

史坚如(1879—1900)广东番禺人。

1899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

1900年孙中山命郑士良在惠州起义,由史在广州策应。

是年10月,因密谋挖地道以炸药轰炸两广总督德寿未遂被捕,于1900年11月9日壮烈就义。

冯如墓 在黄花岗公园内。

冯如(1883—1912)广东恩平人,中国第一个飞行家。

邓仲元墓。

墓碑由孙中山亲笔题写

邓仲元墓 在黄花岗公园内。

邓仲元(1885—1922)名铿,广东惠阳人,中国民主革命家。

杨汕逸墓。

墓碑由孙中山亲笔题写

杨汕逸烈士墓在黄花岗公园内。

墓门为一两柱分立的弧形拱门。

券拱上高置铁制飞机模型,以纪念烈士一生从事的航空科学。

清真先贤古墓 在广东广州市桂花岗。

是一座伊斯兰教古迹。

墓室上圆下方,内成洞形,在内诵经或讲话,回声响亮,故又称“响坟”。

清真先贤古寺一门忠孝”牌坊,纪念的就是曾任六国公使的杨枢家族,他是清末著名的回族外交官。

回教三忠墓是三位抗清将领的衣冠冢,墓碑应该是清初建墓时的原碑,墓大概是后来重建的。

琶洲塔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的琶洲(今新港东路),靠近珠江边,塔旁原有海鳌寺,又名海鳌塔。

五羊山 在越秀山木壳岗。

因岗顶矗立着一座高11米的五羊石像而得名,传说周夷王时,有五个仙人,骑着口衔六支谷穗的五只羊降临楚庭(广州古名),把谷穗赠给州人,并祝州人永无饥荒。

仙人言毕隐去,羊化为石。

五羊石像就是艺术家根据这个神话而创作的一件巨型作品。

像用花岗石雕制,高十余米,造型含蓄而富有诗意,被人们视为广州市徽,在广州的产品和各种场合上广泛使用。

镇海楼 俗称五层楼望海楼。

在越秀山顶。

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

楼名寓雄镇海疆之意。

越秀炮台 在广东广州市越秀山,分南、北两台,雄踞越秀山最高峰的南、北麓,建于1914年6月,每台各配备德国克虏伯炮厂12.5厘米后膛大炮一门。

明绍武君臣冢 在越秀公园内。

明虎贲将军王兴墓 在越秀公园内。

四方炮台遗址 在越秀山翻龙岗顶。

鸦片战争重要遗迹之一。

原名永宁炮台,因避道光帝讳,改名永康炮台,又因炮台呈四方形,故俗称四方炮台。

海员亭 在越秀山东坡。

为纪念香港海员大罢工而建。

中山纪念碑 在越秀山顶,为纪念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而建。

是广州著名的革命纪念建筑。

漱珠岗 在广东广州市小港路五凤村。

是一处山多奇石、树阴苍翠、环境清幽的名胜古迹。

鹰爪兰 在广东广州市海幢公园(原为海幢寺)内。

树高逾2米,枝蒂如鹰爪。

南越王墓 在广东广州市越秀公园西侧象岗,为第二代南越国文王赵眜(自号文帝)之墓,洪秀全故居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大布乡官禄布村。

故居始建于清代末期。

是一单间无间隔的泥墙小房子。

凤凰亭 在广东增城县城东南的凤凰山。

凤凰山原名春岗。

相传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有凤凰集其上,久久不离去,故将春岗改名凤凰山。

增城挂绿 在广东增城县挂绿园内。

古荔枝树名。

百丈飞涛 又名大瀑布、百丈瀑。

在从化温泉流溪河西岸的山谷中,有登山公路直达。

天湖 在从化温泉流溪河西岸“百丈飞涛”之上的山林间。

是一处山顶平湖。

南昆山 在广东龙门县。

是避暑胜地。

屈氏宗祠思贤亭屈大均墓 在广东番禹县思贤乡,离广州市区约20公里。

是明末清初的反清志士屈大均以及其父母子媳之墓。

高达40.88米,用120吨青铜铸成,外贴纯金9000克,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箔金观音铜立像——莲花山望海观音观音寺

莲花山东北角的莲花城,城堡始建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此后这里一直是兵防营地莲花塔矗立在莲花山主峰,始建于公元1612年,已有400年的历史,塔高50米,是莲花山上的最高点。

莲花山 在广东番禹县东陲,狮子洋西岸。

共有四十多座山峰,因山石颇象一朵绽开的莲花,故名,原是古石矿场遗址,遗留的山石矿坑形成悬崖峭壁,奇岩异洞,并有竹林榕荫,瀑布深潭点缀其间。

主峰矗立着一座九级八面的莲花塔,番禺莲花山是珠江三角洲的名山,位于珠江口狮子洋畔,是狮子洋西岸的制高点,莲花山是国内仅见的“人工丹霞”奇迹,与湖北大冶古铜矿遗址并称为我国两大古矿场。

馀荫山房又称余荫园,在广东番禹县南村,距广州市区17公里。

是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一。

飞来峡飞来峡又名禺峡、中宿峡、清远峡,位于北江中下游,全长9公里;是北江三峡中最险要的地方。

该风景区由粤中北江峡江景区、飞来古寺等景区、在广东清远县(古名中宿县)城北23公里。

飞来寺 亦称峡山古寺。

在飞来峡后。

飞霞洞位于清城区飞来峡东段北禺黄牛坑内。

在飞来峡中段飞来寺沿江北上4公里处。

燕子岩 在广东清远县城北83公里。

为石灰岩洞穴。

由狮子洞、桃源洞和燕子洞组成,风采楼 在广东韶关市内。

东濒侦江。

现为韶关市博物馆所在地。

南华寺正门。

灵照塔

五香亭

南华禅寺 在广东韶关市南20公里。

依山面水,峰峦奇秀。

山是咦岭分脉,水为北江支流曹溪,是中国佛教著名寺庙之一。

狮子岩 在广东曲江县马坝镇西南2公里。

山岩形状极似狮子,由狮头和狮尾两山构成。

张九龄墓 在广东韶关市西北10公里。

张九龄(670—740)广东曲江县人,唐开元丞相。

死后葬于今韶关市郊罗源村翠珠岭。

韶石山 古称蜡烛山。

在广东韶关市北40公里处。

与丹霞山遥遥相对。

两山同为红色砂岩结构,山势陡峭,丹崖赤壁,怪石玲珑,有姐妹山之称。

金鸡岭 在广东乐昌县坪石镇火车站旁。

危崖峭壁,与仁化丹霞山同为红砂岩构成。

岭上有三块大石。

堆砌得体,高约6米,长20米,高踞岭巅,状似欲啼雄鸡,故名。

阴元石阳元石丹霞山 原名长老寨。

在广东仁化县城南8公里,为广东四大名山之一,与罗浮山、西樵山、鼎湖山齐名。

双峰寨 在广东仁化县城西南19公里。

建于十八世纪末时。

面积4.164平方米。

外型长方。

有一主楼和四个炮楼。

珠玑巷 唐代称敬宗巷,南宋起用今名。

在广东南雄县城北约7公里。

北距梅关17公里。

梅关 广东南雄与江西大余间。

古称秦关,又称横浦关:

亦有说因岭上多梅或因汉代梅鋗将军居此而称梅岭音。

湟川三峡 在广东连县城南龙宫滩上。

高山如屏,碧水中流,在十多公里内,有羊跳、楞伽、龙泉三峡。

云门寺又称:

云门山大觉禅寺。

在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城外6公里。

是佛教禅宗五宗之一云门宗的发祥地。

梅岩洞梅岩 在广东翁源县新江上坝,距公路约4公里的山腰。

为宋进士梅鼎臣及其子梅佐的世居所在。

故名。

南山摩崖石刻 在广东英德县城1公里的南山脚下。

北江由石崖下湍急流过,沿江石刻绵延150多米,书法多采,内容丰宫。

碧落洞 在广东英德县南15里。

为一石灰岩溶洞,前后两洞口相互贯通,溪水芽流洞底。

贤令山摩崖石刻 在广东阳山县城北的贤令山上。

东麓山高大,如屏如砥,流泉怪石,翠峦环拥,为粤北著名古迹。

北山古寺北山古寺坐落在广东清远市贤令山麓,坐北向南,因山构筑,占地十多亩,飞檐翘角,体态堂皇。

周围群山相抱,树木葱笼;寺前禹门叠浪,馨泻而下;寺内花木丛生,环境幽美,为本县寺庙之冠。

燕喜亭因韩愈留下名篇《燕喜亭记》而闻名于古今的燕喜亭位于连州城东北风景秀丽的燕喜山麓。

在广东连县城东0.25公里。

后依巾峰山,前傍海阳湖,屡经兴废,现为连州中学所在。

慧光塔 在广东连县县城内。

慧光塔从1985年至今,其倾斜值一直保持在1.0472米。

被誉为东方斜塔。

万佛寺大云洞 在广东连县城西郊。

又名“大云岩”,前有河,其深处叫龙潭。

岩外四周皆石,形如伏龟。

摩岩石刻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洞中有岩溜点滴,四时不涸,状如滴翠,故称"秀岩滴翠",为古"湟川八景"之一。

深圳风光

深圳世界之窗是由香港中旅集团和华侨城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

深圳欢乐谷是华侨城集团一座融参与性、观赏性、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中国现代主题乐园。

深圳玫瑰海岸

西沥水库渡假村 在广东深圳市南头乡,北距市区32公里。

珠海风光珠海机场珠海普陀寺香洲烈士墓 即珠海烈士陵园,在广东珠海市中心香洲、狮山脚下。

珠海市马鞍山烈士陵园,是1957年珠海县人民政府为纪念在1952年中葡关闸事件中,为维护中国主权而牺牲的英雄烈士所建的墓园。

位于珠海市前山镇马鞍山上的人民烈士纪念公园珠海市马鞍山烈士陵园。

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旧址 在广东汕头市外马路90号。

原是清末爱国人士丘逢甲兴办的同文书院,民国以后建为岭东甲种商业学校。

猎屿铳城上座猎屿铳城下座猎屿铳城 在广东南澳县深澳湾猎屿上。

雄镇关 在广东南澳县云澳至深澳途中、古老山与金山之间山坳处。

文光塔 文光塔是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一处清朝七层楼阁式石塔,位于中国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中华路东侧。

灵山寺 在广东潮阳县铜盂村灵山山坡。

大颠祖师塔 又名舌镜塔、瘗舌冢。

在灵山寺后。

莲花峰 在广东潮阳县海门集镇外。

是一大堆瓣状分裂的花岗岩石,近海的一面,分裂层次更多。

从山下至峰顶,高约130余米。

从陆上远望,象一朵莲花含苞待放;从海上眺望,则如莲花盛开,故名。

海角甘泉 在广东惠来县神泉港东南角。

是宋代海滩的泉眼。

黄满祭瀑布群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京溪园镇粗坑河上游,德安里中新寨德安里位于广东普宁故城洪阳镇南村,是清末广东水师提督、名将方耀与其兄弟共同营建的家族集居寨,是潮汕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时期较长的巨型府第式建筑组群,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