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49632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1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1.docx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1.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1.docx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1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卷

(1)

(本试卷共70小题,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Ⅰ:

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地球因“得天独厚的位置”成为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其(  )

A.是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行星

B.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2.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能无关的是(  )

A.煤炭的形成B.火山爆发

C.海陆间水循环D.大气运动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12年6月18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结合图M11,回答3~4题。

图M11

3.“神舟九号”发射时,太阳直射点(  )

A.位于①—②之间,并向北移动

B.位于②—③之间,并向南移动

C.位于③—④之间,并向南移动

D.位于④—⑤之间,并向北移动

4.当“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广州昼短夜长

B.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C.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

D.全球新一天的范围比旧一天的大

东仔暑假期间赴埃及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埃及开罗(东二区)附近的景观照片(图M12),拍照时间为北京时间20时15分。

据此完成5~6题。

图M12

5.东仔拍摄照片时,开罗正值(  )

A.傍晚B.正午C.下午D.凌晨

6.形成该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B.风力侵蚀

C.流水搬运D.流水沉积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图M13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图M13

7.图示箭头中,与近地面大气温度变化相关的主要是(  )

A.①B.②C.③D.④

8.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的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

A.旱涝灾害增多B.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

C.某些物种灭绝D.土壤肥力下降

图M14示意某大陆多年平均1月、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

读图完成9~10题。

图M14

9.导致该大陆1月、7月气压状况不同的主要原因(  )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③地形起伏 ④洋流分布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10.1月份甲地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B.东北风

C.西南风D.西北风

11.欧洲南部三大半岛沿岸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

12.每年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都会受到十多次台风的侵袭。

2012年强台风“韦森特”又对广东、福建的机场航班造成严重影响。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台风“韦森特”气流运动状况的是(  )

13.关于图M15所示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图M15

A.该图表示海上内循环

B.其动力来源于太阳辐射能

C.对塑造全球地表形态不起作用

D.图中④表示地表径流,②表示下渗

读图M16,完成14~15题。

图M16

14.若该陆地表示亚欧大陆,则东部的洋流为(  )

A.日本暖流B.千岛寒流

C.墨西哥暖流D.拉布拉多寒流

15.该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所起的作用是(  )

A.增温增湿B.增温减湿

C.降温减湿D.降温增湿

16.2013年5月18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8批次镉大米和米制品的品牌和生产厂家。

大米镉含量超标,主要是土壤中镉含量超标,引起的植物吸收。

工业污染和过度使用化肥是主要原因。

一些磷肥和复合肥中镉含量超标,能够使土壤和作物吸收到不易被移除的镉;空气和水的镉污染,也将导致水稻在生存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镉。

镉进入大米的途径和含镉大米事件反映的原理是(  )

A.水循环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B.生物循环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C.岩石圈 物质循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D.生物循环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

古诗云:

“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据此完成17~18题。

17.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18.塞北到江南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A.水分B.光照C.土壤D.热量

19.从广州西关大屋的天井,到北京四合院,再到东北大院,院子的面积逐渐增大,其原因是为了(  )

A.采光B.避风C.防寒D.防雨

20.某铁路在施工过程中经过图M17所示区域,现有①②③三种线路方案,结合图示信息,关于这三种线路方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M17

A.②线工程量较③线小

B.③线地质条件较①线好

C.①线对文物保护不利,不宜选择该线

D.③线经过地区地形平坦,施工方便,为最合理线路

读图M18所示漫画《圣诞老人划船送礼》,完成21~22题。

图M18

21.漫画所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扩大湿地面积B.大量排放污水

C.过度开采地下水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22.为改善此环境问题,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提高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B.提倡适度消费,杜绝铺张浪费

C.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D.植树造林,扩大绿地面积

23.在亚欧大陆上,发生低温、水灾、旱灾等气象灾害最为频繁的地区是(  )

A.中亚内陆地区B.东亚季风地区

C.青藏高原地区D.西亚沙漠地区

24.图M19是芬兰历史上三个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死亡率变化状况图,读图回答。

下列对芬兰人口变化状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图M19

A.自然增长率一直在下降B.死亡率呈波动上升

C.从乙阶段进入了现代型D.出生率一直在下降

25.2010年底至2011年春初,埃及、利比亚等国家的大量人口纷纷撤离回国。

其中我国采用海陆空全方位撤侨工作,于3月6日3.2万余人全部安全回国。

其原因是(  )

A.该国发生大范围的“流感”灾害

B.石油资源大量开采,出现枯竭现象

C.此时期发生了大范围的沙尘暴灾害

D.政局动荡,使生活环境遭到破坏

图M110为我国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远近的关系图。

读图完成26~27题。

图M110

26.①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A.环境极差B.地价太高

C.交通不便D.设施不全

27.③区域可能属于(  )

A.工业区B.住宅区

C.商业区D.行政区

28.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合理容量就是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一般大于环境人口容量,有些接近地区最适宜人口的含义

C.是指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

D.合理人口容量具有较大的确定性

读图M111甲城地理位置(左图)和城市用地结构图(右图),回答29~30题。

 

图M111

29.在甲城的城市用地结构图中,①是(  )

A.商业用地B.公园绿地

C.居住用地D.行政用地

30.甲城的工业用地(图中②)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部,其主要原因是(  )

A.远离河流以防止水污染

B.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以减轻大气污染

C.远离居住区以减弱噪音污染

D.远离农田以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

31.读甲、乙两中心地服务范围示意图(图M112),判断与乙相比,甲中心地(  )

图M112

A.级别高B.同等级中心地数量多

C.服务范围小D.提供商品货物种类少

32.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乡村和小城镇消费水平低

B.乡村和小城镇文化教育水平低

C.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D.乡村和小城镇工作机会多

33.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公共设施不齐全B.城市人口和企业过多

C.城市人口素质不高D.大量使用冰箱排出废气

34.世博园场馆林立,建筑风格迥异,主要体现了(  )

A.科技含量差异B.经济水平差异

C.地域文化差异D.国家政策差异

35.广州市郊近年来花卉、蔬菜等农业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

A.郊区地形平坦B.气候雨热同期

C.市场需求量大D.农业技术的推广

36.与城市化发展相关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乳畜业

37.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外缘的主要原因是(  )

A.那里地价比较便宜

B.那里环境条件比较优越

C.城市中心不可以建住宅区

D.那里更靠近工厂等

38.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下列工厂中,应靠近钢铁厂的是(  )

A.化纤厂B.机床厂

C.砖瓦厂D.食品厂

39.读图M113,Q地为该城市规划预留地,最适宜建(  )

图M113

A.客货物流区B.高新技术区

C.旅游度假区D.行政办公区

40.建立在高速公路边上的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其建立以(  )

A.市场最优为原则B.人口最优为原则

C.交通最优为原则D.环境最优为原则

41.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筷子”的出发点是(  )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B.减少固体垃圾

C.节约木材,保护森林D.移风易俗

42.根据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的变化,可以把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动态类型划分为四种:

高水平稳定型、较高水平波动型、较低水平波动型和低水平下降型。

关于图M114中各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M114

A.图中第Ⅰ类地区属于高水平稳定型

B.低水平下降型地区多分布于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C.1985—2003年间,位次上升最明显的地区是甘肃

D.1985—2003年间,位次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是新疆

43.东莞市经济实力在广东省仅次于深圳和广州,许多跨国公司选择东莞市作为数码电子产品生产基地,并投入大量资本,是因为这里(  )

①自然资源丰富 ②劳动力成本低 ③国家政策优惠 ④技术力量强 ⑤交通条件优越 ⑥市场需求量大

A.①②③B.②③⑤

C.①④⑥D.②④⑤

44.图M115是“局部区域冬季洋流和风向示意图”,秦皇岛港冬季不易结冰的主要原因是(  )

图M115

A.海域封闭,海水冰点低

B.受暖流影响,水温较高

C.受暖湿气流影响,水温常在0℃以上

D.受冬季风影响,风浪大,不易结冰

45.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在自然条件方面的主要劣势是(  )

A.光照不足B.水源不足

C.热量不足D.地形崎岖

46.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在于(  )

A.积极营造人工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B.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

C.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缩短其生长周期

D.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防止生态环境恶化

图M116示意甲、乙是两个不同的地域空间,读图回答47~48题。

图M116

47.若甲是我国东部经济带,乙是中西部地区,沿箭头方向在区间调配的是(  )

A.水源B.能源C.资源D.资金

48.若甲、乙表示的是我国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称之为(  )

A.东煤西运B.东气西输C.北煤南运D.南气北输

49.城市化进程的本质内容是(  )

A.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B.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和集聚

C.城市用地扩展,出现大量人造景观

D.城镇密度加大,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50.数字地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内容不属于数字地球范畴的为(  )

A.远程医疗B.网络购物C.电视会议D.扑克游戏

二、单项选择题Ⅱ: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51.图M117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图M117

A.甲B.乙C.丙D.丁

52.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北半球反气旋的是(  )

53.下图为四地大气运动示意图,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

读我国某地区民居图(图M118),完成54~55题。

图M118

54.该地区的聚落(  )

A.规模较大B.多呈团块状

C.多呈带状D.多沿陆路交通分布

55.这类聚落布局有利于(  )

①水运 ②取水 ③商贸 ④旅游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08年3月,联合国副秘书长提出了“碳中性国家”(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的概念之后,挪威、冰岛、新西兰和哥斯达黎加率先响应,为各自实行“碳中性国家”的计划制定年限和措施,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为零的目标。

据此完成56~57题。

56.对实行“碳中性国家”不利的措施是(  )

A.积极开发洁净的新能源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合理开发水能

D.积极植树造林

57.假如世界大多数国家成为“碳中性国家”,对全球产生的影响是(  )

A.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农作物减产

B.全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

C.海平面上升速度减缓

D.南北半球的温带草原区更干旱

58.我国的传统民居从南到北屋顶坡度逐渐变小,其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差异B.昼夜长短差异

C.宗教信仰差异D.风俗习惯差异

59.在经济全球化中,“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是(  )

A.产品的科技含量高

B.劳动力资源充裕

C.市场经济比较完善

D.经济规模大,发展速度快

60.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不断向周边迁移,此过程中可能使(  )

A.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延缓

B.迁移工厂效益严重下滑

C.迁入地区环境污染加剧

D.迁出地区经济严重衰落

三、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61.图M119是两条大河示意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图M119

A.A岛将与甲岸相连B.A岛将与乙岸相连

C.B岛将与丙岸相连D.B岛将与丁岸相连

62.下列地质地貌示意图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下表为我国大陆地区1990年第四次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分析回答63~64题。

年份

总人口

/万人

年龄结构/%

每十万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人数

城镇人口

比重/%

0~14岁

15~64岁

≥65岁

1990

113368

27.69

66.74

5.57

1422

26.23

2000

129583

22.89

70.15

6.96

3611

36.09

63.上表数据说明我国大陆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加快

B.青壮年人口比重大,呈现老龄化趋势

C.人口压力大,人口素质仍然较低

D.劳动力不足,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64.针对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建全社会保障及社区服务制度

B.积极鼓励生育,保证优生优育

C.建立全民教育制度,提高人口素质

D.计划生育,将人口增长率降至零

65.某特大城市一栋专营多种高档商品的大型商业大厦位于远离商业中心的城郊地带,经营却获得成功。

从区位因素看主要是由于(  )

A.地价便宜B.人流量大

C.接近货源地D.道路通达性好

66.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  )

A.生产规模大B.机械化水平高

C.劳动力丰富D.科技发达

67.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塑料大棚菜田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

A.平原地形为主B.雨热同期的气候

C.城市市场需求量大D.农业技术的推广

68.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有(  )

A.控制人口增长

B.开发南极大陆为旅游区

C.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D.大力开采和使用热带雨林

69.上海市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原因是(  )

A.酸雨危害严重,常规能源短缺

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

D.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70.关于世界产业的转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大的受益者是发达国家

B.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C.这种产业转移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转移到发达国家

D.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环境恶化

 

答案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卷

(1)

1.D

2.B 点拨:

火山爆发是地球内能引起的,与太阳辐射能无关。

3.A 4.D

5.C 点拨:

北京的区时(东八区)比开罗的区时(东二区)早6个小时,则开罗此时的地方时是14时15分,正值下午。

6.B 点拨:

沙漠地区气候干燥,风力侵蚀强烈,常常发育风蚀地貌。

7.B 点拨: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图中表示地面辐射的是②。

8.A 点拨:

全球气候变化会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导致洪涝、干旱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增加,影响农业生产。

9.A 10.A

11.C 点拨:

本题考查世界的气候。

欧洲南部三大半岛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12.B

13.B 点拨:

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①为水汽输送,②为降水,③为地表径流,④为地下径流。

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能。

14.A 点拨:

该洋流由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且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为日本暖流。

15.A 点拨:

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16.B 点拨:

由材料可知:

大米镉含量超标,主要是土壤中镉含量超标,引起的植物吸收,除此之外还有空气和水镉污染,也导致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镉。

因此,镉进入大米的途径是生物循环,含镉大米事件反映的原理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17.A 18.D

19.A 点拨:

从广州向北到东北,受纬度位置影响,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为了采光,院子出现面积逐渐增大的现象。

20.C 点拨:

①线工程量小,但经过大片古建筑群,不利于文物保护;②线经过小丘陵,工程量较大,但符合长远发展要求;③线从地质构造看,大面积带状泉水出露地表,说明地下有断层发育,地质构造复杂,不适合修建铁路,故③线最不可取。

21.D 点拨:

该漫画所示的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产生大量温室气体。

22.A 点拨:

煤、石油都属于化石能源,其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为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23.B 点拨:

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导致受其影响地区容易发生各种气象灾害。

24.D 点拨: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状况图的判读,注意人口增长三项指标的关系: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由图可知,芬兰的自然增长率从甲到乙阶段上升,A错误;死亡率一直下降B错误;乙阶段自然增长率高,属于传统型(一般高于1%为传统型)C错误;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由图可知,出生率一直下降,故D正确。

25.D 点拨:

我国在埃及、利比亚的撤侨工作是受当地动荡的政局影响。

26.B 点拨:

①区域位于市中心,地租最高,适合商业区分布。

27.B 点拨:

③区域位于郊区,环境较好,且常住人口数量最多,据此判断为住宅区。

28.C 点拨: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29.C 点拨:

城市的住宅区,是城市居民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功能,因此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功能用地。

而住宅区多临近城市的中心地带——商务区的周围。

据图示,图中①的占地比例也是最大的,故①为住宅用地。

30.B 点拨:

工厂产出产品的同时,也产出废气、废水和废渣,这些废弃物进入环境,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据图示,该地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冬季多吹西北风,夏季多吹东南风,因此有严重大气污染的水泥厂、酿造厂、火电厂和钢铁厂等应该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与常年盛行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

31.A 点拨: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职能越多,数量越少。

32.C 点拨:

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是因为城市人口密集,环境质量差。

而乡村环境质量较好,加之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推动了城市人口向乡村迁移。

33.B 点拨:

城市人口和工厂企业过多,大量生活和生产垃圾的排放,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34.C 点拨:

不同的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风格影响较大。

35.C 点拨:

影响城市郊区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市场需求。

36.D 点拨:

乳畜业是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

37.B 点拨:

收入水平的差异,导致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出现,在区位上,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存在背向发展的趋势。

影响高级住宅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城市外缘环境条件比较优越,正确答案选B。

38.B 点拨:

钢铁厂的产品为机床厂的生产提供原料,具有投入—产出上的联系。

39.B 点拨:

读图,从图中的功能分区看,Q地附近有大学城、科研所等,高素质人才丰富,所以适宜建高新技术区,B对。

客货物流区应靠近工业区和居民区,交通便利的交通线沿线,而不是靠近人才集中区,A错。

旅游度假区是以休闲为主,一般是自然风景秀丽,湖光山色宜人,图中Q不具备这些条件,C错。

行政办公区一般分布在居民区中部交通便利的地方,方便行政管理和办公便利,方便市民。

而不在城市边缘,D错。

40.C 点拨:

商业网点的布置要求有便捷的交通,以吸引大量的消费者。

服装批发市场建在高速公路边上体现交通最优原则。

41.C 点拨:

贺卡和一次性筷子的制造需要消耗大量木材,导致森林资源锐减。

42.C 点拨:

此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此图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2003年和1985年制造业综合竞争力。

A选项,第一类是我国沿海发达省市,横坐标和纵坐标数值在10以下,是高水平稳定型,第四类,表示1985年制造业综合竞争力较2003年制造业综合竞争力高,属于低水平,此类省市主要分布在西部欠发达地区。

A、B正确。

图中判断,第二类、第三类分别是较高水平波动型、较低水平波动型,图中判断1985年,新疆排第25位,2003年排第25位左右,在图中的平分线上,排位没有变化,D正确。

1985年,甘肃排第13位左右,2003年,甘肃排第30位左右,位次下降,故选C。

43.B 点拨:

东莞市劳动力成本低,交通条件优越,且有国家优惠的政策,使其成为劳动密集型电子产品的生产基地。

44.B 点拨:

由图可知:

秦皇岛港冬季不易结冰的主要原因是受暖流影响,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水温比同纬度高。

选B。

45.C 点拨:

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表现在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46.A 点拨: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既包括保护,又包括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根本措施在于提高森林覆盖率。

47.D 点拨:

我国东部地区资金密集,科技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欠缺。

48.C 点拨:

我国能源跨区域调配的工程有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

49.B 点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