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管理中心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49895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管理中心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网络管理中心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网络管理中心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网络管理中心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网络管理中心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网络管理中心工作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管理中心工作总结.docx

《网络管理中心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管理中心工作总结.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网络管理中心工作总结.docx

网络管理中心工作总结

第一部分:

2016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成绩

(一)科学谋划、应用驱动,全面启用办公自动化等系统

在学院领导的重视和指导下,信息网络中心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经过一年半的工作协调、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使数字化校园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邮件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工资查询系统、宿舍管理系统、学费缴费管理系统等全部上线使用。

学院以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为契机,以科学管理、规范程序、强化服务为着眼点,对学院主要办公业务流程进行了重新梳理,通过优化流程进一步精简办事环节;通过固化流程杜绝了办公的随意性;待办提醒、催办事宜促使业务高效运转。

截止目前,系统已开通请假审批、设备采购、公文审批等40条办事流程,已在线办公2905条流程。

学院办公自动化应用水平已在我省高校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展望未来,我院办公自动化也将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各项管理服务工作将在网络环境下规范、高效、精准地协同完成,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助力和保障。

(二)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夯实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突出问题,持续提升信息化带来的方便和快捷。

本年度示范校资源引导型数字化校园项目实施并建设的项目包括多媒体教室管理平台、网络视频点播系统、移动数字化校园门户、在线考试平台等项目。

其中,多媒体教室管理平台实现了博爱楼70间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集中化管理,通过实时监控多媒体教室的设备运行状态,掌握各个教室的设备运行状态,实现上课老师使用校园卡进行身份识别验证,插拔校园卡即可实现多媒体设备开启和关闭。

平台的建设解决了多媒体设备运维成本高,管理难度大,响应时间不及时,师生反应强烈等问题。

网络视频点播系统实现了学院师生在校园内用电脑和手机进行电视直播和电影点播,极大限度的丰富了师生的视频资源需求,不管是工作学习或课余生活都可以使全校师生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的视频资源。

目前平台共建设了电视直播(包括CCTV1、CCTV5、CCTV10、辽宁卫视、东方卫视、湖南卫视、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电影赏析(273部)、电视剧(72部)、专家报告(7部)、百家讲坛(15部)、大国重器(6部)、大国崛起(12部)、校园风采(13部)、综艺巴士(24部)、欧洲杯(48场)。

移动数字化校园门户平台移动校园应用平台,集成了统一身份认证、新闻网、校园一卡通、移动图书馆、教务系统、视频资源网、邮件系统等多个系统,涵盖了校园新闻、课表查询、成绩查询、图书借阅查询、校园地图、消息中心、日程管理、电话黄页等多个功能,是全员师生随时随地了解校园动态及个人资讯的信息化窗口。

平台可在IOS及Android操作系统上下载应用,并支持智能手机浏览器访问,是信息化的移动镜像,改变了现有的学习生活模式,成功开启了移动校园生活。

(三)挖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示范校资源引导型数字化校园内涵建设

1.独立自主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独立承担硬件和软件运维,为学院节省办学经费80余万元。

为节约学院办学成本,提高队伍科技开发能力,信息网络中心主动承担了学院工资查询系统、智慧学工、大数据分析等系统的开发。

其中,工资查询系统实现全院教职工对工资明细的在线实时查询;智慧学工实现了学生学费缴费管理、宿舍管理、学籍管理、基本信息管理等功能,系统的上线和使用将实现学院学生人数的精确统计,日常事务的精细管理,以及辅导员和宿管员工作的科学统筹。

大数据分析平台致力于构建学院大数据生态系统,全面感知学生行为,打破部门业务管理的数据孤岛,挖掘数据价值,为学院统筹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系统全部上线,使用正常,丰富的功能和便捷的交互式设计得到使用部门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

2.助力学院教学、宣传和招生就业工作,摄制多部视频影片

2016年信息网络中心拍摄学院宣传片、教学单位宣传片、姜大源讲座、戴士弘讲座、佐治亚大学马平讲座、辅导员技能大赛视频、迎新晚会宣传片等多部视频影像。

其中,学院宣传片、院系宣传片以学生的视角为主线,改变严肃枯燥的介绍,从学生角度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教学单位的办学实力和精彩、充实的大学生活,涵盖各院系的基本介绍、专业建设、师资力量、校企合作、就业情况等多个方面。

优美的校园及周边景区风光,真实的专业实训室、彰显了新时期我院校容校貌和师生的良好风貌。

这些视频在优酷、腾讯视频、微信、朋友圈、QQ空间、学院视频资源网等不同平台进行了传播。

3.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解决突出问题,持续拓展信息化服务深度

为配合各职能部门信息化建设和宣传工作,2016年信息网络中心开发了人事处、科技与规划处、两学一做专题、国际交流办公室、食品安全示范校等7个网站。

其中,单独招生和高考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信息网络中心设计并制作了2016单独招生网和2016高考招生网,并对高考志愿填报系统进行了二次升级。

通过引入动态交互技术,方便考生在基本信息录入、志愿填报、专业选择、成绩查询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方便性;通过对后台管理功能的升级,实现单招报名系统丰富的数据接口和报表功能,利用大数据的理念,实时分析考生的访问数据,高效、动态的掌握学生高考志愿填报情况,并及时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为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四)推进学院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

信息化建设是学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水平反映了一个学校所秉持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

本年度信息网络中心接待参观调研20余次,来访单位包括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网络中心姜文周教授、辽宁工业大学网络管理中心崔文冲主任、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孙兴文等高校信息化负责人。

信息网络中心邀请佐治亚大学统计学系马平教授为我院师生带来一场题为“BigDataCaseStudiesInScienceandCommerce”(大数据的科学与商业实践)的精彩讲座。

报告邀请到盘锦市科技局局长刘吉广、盘锦市检验检测中心主任徐建峰、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网络中心主任姜文周,以及渤海大学、沈阳工程学院、辽宁高等专科学校等14所兄弟院校的网络中心主任等嘉宾。

讲座结合盘锦市智慧城市建设及学院双元制国际化办学,树立师生的大数据理念,拓展国际视野,储备大数据技术人才。

(五)加班加点、任劳任怨,持之以恒做好日常运维工作

1.完成校园网的维护工作

信息网络中心负责学院数据中心机房、校园网、一卡通、广播、监控、数字化校园软件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工作任务重,强度大,丑鑫、李啸龙、贾琦在工作日和节假日期间经常加班加点、任劳任怨,顺利完成了确保了校园网及各类弱电系统的平稳运行,尤其是自然灾害期间,有效防范并避免了安全事故。

2.完成数字化校园平台和云计算平台的运维工作

按照公安部和省教育厅的要求,及时做好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和备案工作,做到高效、安全、稳定和有序的管理,对每个应用系统制定独立的运行管理准则,制定系统运行计划,做到运行过程的监控,运行结束的总结。

通过日常的规范管理,保障数字化校园平台和云计算平台的稳定运行。

积极配合盘锦市网络安全监察支队,按照国家、省、部、市各级文件要求进行网络安全自检和整改工作,并将整改措施和整改报告上交教育厅和市网监。

3.利用寒假对校园内网络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由于新校区建筑的设计和施工等问题造成弱电井内灰尘、粉尘、颗粒物等严重超标,井内的网络设备近3年来一直是24小时通电运行,多数设备的防尘网被严重堵塞。

信息网络中心利用整个寒假时间对校园内230余个网络设备进行了全面除尘工作,通过清理防尘网的灰尘,保证了设备的通风率,使设备可以在高温环境下运行,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了设备寿命。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充分调动部门教工的积极性

虽然部分教工工作积极性高,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但是也存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工作创新的思路不够宽,意识和动力不足等问题。

(二)理论创新和宣传工作不到位

目前学院信息化在省内本科和高职院校已有一定的知名度,也迎来政府部门、兄弟院校的参观和调研,但是至今我们的信息化没有进行系统的总结和理论创新,致使在省外的知名度不高,在国家级媒体的宣传缺失,没有很好的利用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契机来创造国内知名的信息化示范点。

(三)信息化涵盖的范围和领域不够广

今年在院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下正式启动了数字化校园的应用,办公自动化、邮件、工资查询、人事管理等系统的使用得到了学院教师的一致好评,但是在学生层面的数字化校园门户平台还没有推广应用,致使学院目前无法对学生进行精确统计和科学、有效的管理。

三、改进问题的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教工的积极性,踏实肯干、任劳任怨、表现突出的教工重点奖励,并优先推荐外出学习和开会出差,开拓视野,实现干与不干、加班多和不加班有巨大区别。

(二)认真总结近3年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与“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智慧校园”等新理论、新技术相结合,实现理论创新和应用创新。

积极与教育部、教育厅相关职能部门取得联系,推广学院的信息化成果,加大省外的宣传力度。

(三)寒假期间信息网络中心组织年轻的技术力量深入拓展开发智慧学工平台,丰富系统功能,在下学期开始前,全面启用系统新功能。

 

第二部分:

2017年主要工作

(一)扎实推进学院示范校“资源引导型数字化校园”内涵建设

2016年示范校“资源引导型数字化校园”项目基本建设完毕,自查和完善已建项目的不足,通过系统性的归纳和总结,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信息网络为载体,以信息人才为依托,以制度、安全为保障,升华资源引导型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理论,创新数字化校园应用,辐射和示范省内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

(二)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国内知名高校如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在“十二五”期间就已经制定了智慧校园的规划,并付诸实践。

虽然国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校园,但已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参与其中,国内少部分高职院校尚在起步阶段。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以“互联网+职业教育”为理念,创新工作思路,改变工作方法,将学院管理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科研信息化等升级为智慧管理、智慧教学、智慧科研等。

(三)提升服务理念,转变工作作风,做好信息化的运维和服务工作

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维护质量。

做好各种网络设备、网络链路、网络服务系统、网络管理系统、数据中心机房服务器群、一卡通系统、数字监控系统、数字广播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做到保通畅、保稳定。

将工作作风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努力为师生提供各种定制式、个性化、精细化网络服务。

(四)建立完善的信息化运行和服务体系,加强监督与考核,推动信息化服务标准化

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工作服务体系,打造专业化、标准化的信息化工作服务体系;健全服务质量保障体制、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并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明确服务范围、服务标准、服务流程和服务方法,努力使服务工作变被动为主动。

(五)提升专业技术服务产业的能力和水平

进一步提高科技研发能力,充分利用学院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3D打印等新技术的优势,为企业IT、DT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持、咨询及开发协作。

 

部门负责人:

领导审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