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含答案及图文ls.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2531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含答案及图文ls.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含答案及图文ls.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含答案及图文ls.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含答案及图文ls.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含答案及图文ls.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含答案及图文ls.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含答案及图文ls.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含答案及图文ls.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含答案及图文ls.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含答案及图文ls.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含答案及图文ls.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含答案及图文ls.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含答案及图文ls.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含答案及图文ls.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含答案及图文ls.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含答案及图文ls.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含答案及图文ls.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含答案及图文ls.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含答案及图文ls.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含答案及图文ls.docx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含答案及图文ls.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含答案及图文ls.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含答案及图文ls.docx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含答案及图文ls

建筑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往返丈量的精度计算公式为()。

A.1/K=(D返-D往/D)B.(1/│K│)=(D返-D往/D)

C.1/K=(│D往-D返│/D)D.-1/K=(D往-D返/D)

答案:

C

2.()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地面现状情况,是进行城乡规划和各种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防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A.地形B.地图C.地形图A

答案:

A

3.在杯口基础施工测量中,一般距杯口表面()厘米,用以检查杯底标高是否正确,一般此标高取-0.6米。

A.10~20cmB.20~30cmC.20~40cmD.0~10cm

答案:

A

4.计算各种测量成果时,凑整进位按照(D)的规则进行。

A.四舍五入B.奇舍偶入C.小进大入D.四舍六入,逢五单进双不进

5.已知水准点A、B的绝对高程分别为576m、823m,则高差hAB=(B)。

A.-247mB.247mC.-53mD.53m

6.在进行竖直角观测时,应使视线离开地面(A)。

A.1m以上B.1m以下C.0.3m以上D.0.3m以下

7.一般将水准路线的观测高差与已知高差之间的差值,称为(B)。

A.高差B.高差闭合差C.误差D.观测误差

8.下图是某支导线测量示意图。

已知

,测得水平角

,则

应为(A)。

A.85°23′00″B.265°23′00″C.319°56′30″D.30°49′30″

9.下列中的(B)是用真误差计算观测值中误差的公式。

A.Δi=li-XB.±

C.±

D.±

10.下列中的(C)是用改正数计算观测值中误差的公式。

A.Δi=li-XB.±

C.±

D.±

11.下列关于四等水准测量的水准尺的叙述中,(C)是错误的。

A.通常采用一对双面水准尺B.水准尺黑面尺底注记值为0

C.水准尺红面尺底注记值为0D.水准尺红面尺底注记值相差10cm

12.在水准管轴是否平行于望远镜视准轴的检验时,已知地面两点之间的距离为60m,仪器在中间测量的高差为1.635m,仪器移至其中一点附近测量的高差为1.630m,则该水准仪的i角为(A)。

A.-17″B.17″C.-34″D.34″

13.全站仪是一种多功能测量仪器,在施工测量中,除能自动测距、测角和测高差三个基本操作外,(A)。

A.还能直接测量坐标B.不能测量面积

C.不能测量对边距离D.不能测量悬高

14.测量成果资料应有(B),但凡借还测量资料,要有借还使用记录和管理者、借阅者双方签名,避免造成测量资料丢失,确保其正常使用。

A.专门的存放地B.专人管理C.专门的表格D.专门的封面

15.下列关于导线角度测量的叙述中,(C)是错误的。

A.在导线前进方向左侧的称为左角

B.在导线前进方向右侧的称为右角

C.为了便于计算,一般测量导线的左角

D.闭合导线,一般测量导线的内角

16.(B)是指山顶的最高点、盆地与山谷的最低点、鞍部的最低点、山脊与山谷的交叉点以及坡度的变化点,这些点能够控制整个地貌特征。

A.碎部点B.地貌特征点C.地形控制点D.图根控制点

17.如下图所示,在地面上测设∠ABC′以后,精确地测量其角值为89°59′30″已知BC距离120m,应该将C′向外移动(C)到C,才能使∠ABC为90°。

 

A.30″B.-30″C.17.5mmD.-17.5mm

18.测设坡度的方法有(A)和倾斜视线法。

A.水平视线法B.经纬仪法C.高差法D.水准仪法

二、多项选择题

19.确定汇水面积的大小常用()确定。

A.方格法B.平行线法C.横断面图D.纵断面图

答案:

AB

20.检定钢尺时的标准温度和标准拉力各是()。

A.+20℃49NB.+20℃5kgf

C.10℃5kgfD.10℃49N

答案:

AB

21.【背景】在测量工作中要确定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仅要知道两点间的距离,还必须测量这两点确定的直线的方向。

一条直线的方向是根据某一标准方向线来确定的,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的角度关系称为直线定向。

下表是某工地测量员从各处获取的四条直线的有关信息。

案例27表

直线

所在象限

方位角

象限角

反方位角

A-B

60°35′

C-D

N45°08′W

E-F

57°24′

G-H

305°16′

问题:

(1)测量直线定向使用的标准方向包括(BCE)。

A.道路中心线B.真子午线方向

C.磁子午线方向D.主要建筑的纵轴方向

E.坐标纵轴方向

(2)下列与本案例的叙述,(ACDE)是正确的。

A.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是60°35′

B.直线C-D位于第二象限

C.直线E-F的坐标方位角是237°24′

D.直线G-H的坐标象限角是S54°44′E

E.直线E-F的坐标象限角是南偏西57°24′

22.【背景】:

施工现场已知高程点不多时,测量待求点的高程往往采用支线法。

由于支线法缺乏线路检测条件,必须独立进行两次测量。

某工地从水准点BMA出发,采用支线水准路线测量1号点的高程,往返均测量了5站。

往测值hA1′=2.368m,返测值h1A″=-2.377m。

HBMA=312.525m,fh允=

(mm)。

问题:

(1)单一水准路线包括(BCD)。

A.水准网B.闭合水准路线

C.附和水准路线D.支线水准路线

E.城市导线

(2)关于本次测量的测算叙述,(ADE)是正确的。

A.水准点BMA到1点的高差是2.372m

B.水准点BMA到1点的高差是-2.372m

C.水准点BMA到1点的高差是2.373m

D.点1的高程是314.894m

E.允许误差应是±26.8mm

23.【背景】某新建小区开工建设前,为了建立施工场地高程控制网,建筑公司的专业测量队伍在施工场地内选择、埋设能为全场提供高程控制的水准点,并进行较高精度的水准测量确定其高程,作为施工测量的高程依据。

问题:

(1)进行水准测量所经过的路线称为水准路线。

单一的水准路线包括(ACE)。

A.闭合水准路线B.三角水准路线

C.附和水准路线D.精密水准路线

E.支线水准路线

(2)水准测量误差的来源大致可分为(ADE)。

A.仪器误差B.三脚架误差

C.读数误差D.观测误差

E.外界条件的影响

24.【背景】测量水平角是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之一。

下表所示的手薄记录了测量人员在某工地进行施工测量时,对水平角∠A0B测量的观测数据。

观测使用的是J6经纬仪,根据相关规定:

半测回角度值之差不超过±40″,各测回值互差不超过±24″。

案例29表

测站

竖盘位置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角值

°′″

各测回平均值

°′″

O

A

00012

B

841236

A

1800018

B

2641254

O

A

900006

B

1741236

A

2700024

B

3541300

问题:

(1)常用的水平角测量方法有(CD)。

A.光学经纬仪法B.全站仪法

C.测回法D.方向观测法

E.直角坐标法

(2)下面是本案例水平角观测的计算数据,(ABDE)是正确的。

A.第一测回盘左的半测回角值是84°12′24″

B.第二测回上半测回的半测回角值是84°12′30″

C.第一测回倒镜的半测回角值是84°12′30″

D.第二测回的一测回角值是84°12′33″

E.两个测回的平均角值是84°12′32″

25.光电测距的误差可分为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两项。

其中固定误差包括下列中的(ABE)。

A.仪器和反射镜的对中误差B.仪器加常数误差

C.光波频率测定误差D.大气折射率误差

E.幅相误差

26.下图是水准测量的示意图,其中A点高程100.000m。

(DE)与图示相符。

A.A点是前视点B.视线高度1.685m

C.视线高度1.200mD.视线高度101.685mE.HB=100.485m

27.减少视距测量误差的措施,应包括下列中的(ABD)。

A.应格外注意望远镜的调焦和尽量减少读数误差

B.应使用装有圆水准器的标尺,以避免标尺的倾斜和晃动

C.尽量使用新水准尺

D.观测时,尽量抬高视线,以减少大气垂直折光的影响

E.计算时尽量多保留几位小数

28.水准测量时,尽量使仪器的前、后视距相等可以消除或减少(AC)。

A.水准管轴误差B.水准尺刻划误差

C.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影响D.读数误差E.视差影响

29.望远镜一般由(ABCE)组成。

A.物镜B.物镜调焦透镜C.十字丝分划板D.脚螺旋E.目镜

30.下图是某支导线测量示意图。

已知

,xB=586.320m,yB=775.846m,现场测得水平角

,水平距离DBC=68.456m,DCD=42.747m。

下列关于该导线的叙述中(ABDE)是正确的。

 

A.αBC是85°23′00″B.αCD是110°49′30″

C.B-C的X增量是68.234mD.B-C的Y增量是68.234m

E.C-D的X增量是-15.197m

31.下表为某次视距测量的记录,测站高程32.16m,仪器高i=1.56m,竖盘注记为顺时针注记。

下列有关本次测量的说法中,(CD)是错误的。

点号

下丝读数

上丝读数

m

视距

间隔

m

中丝

读数

m

竖盘

读数

°′

竖直角

°′

水平

距离

m

高差

m

高程

m

2

1.875

1.120

2.00

9318

A.视距间隔为0.755mB.竖直角为-3°18′

C.竖直角为3°18′D.水平距离是75.5m

E.高程是27.38m

32.一般来说测量工作有(CE)之分。

A.高精度B.低精度C.外业D.测绘E.内业

三、填空题

33.常用的制图和用品有()、()、()、()圆规、分规鸭嘴笔和针管笔。

答案:

图板丁字尺三角板比例尺

34.三、四等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是建立小地区()的主要方法。

答案:

高程控制网

35.导线边长除用钢尺量距外,也可以用()测定。

答案:

光电测距仪

36.n边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为()。

答案:

Σβ测-(n-2)·180°

37.支水准路线,既不是附全路线,也不是闭合路线,要求进行往返测量,才能求出高差闭合差。

38.转动物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使用目标影像清晰。

39.微倾水准仪精平操作是旋转望远镜微倾螺旋使水准管的气泡剧中,符合影像符合。

40.小三角网的布置形式有单三角锁、中点多边形、大地四边形、线形三角形。

41.已知B点高程为241.000m,A、B点间的高差hAB=+1.000m,则A点高程为240.000m。

42.使用测量成果时,对未经校核与调整的成果,不能使用。

43.测量时,记录员应对观测员读的数值,再复诵一遍,无异议时,才可记录在表中。

记录有误,不能用橡皮擦拭,应划掉重记。

44.水平制动螺旋经检查没有发现问题,但在难测过程中国发现微动螺旋失效,其原因是没有将水平制动螺旋制紧。

45.测微尺的最大数值是度盘的最小刻划。

46.丈量基线边长应进行的三项改正计算是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倾斜改正。

47.我国的珠穆朗玛峰顶的绝对高程为8848.13m。

48.地面点的经度为该点的子午面与首子午面所夹的二面角。

49.竖直角有正、负之分,仰角为正,俯角为负。

四、判断题

50.等高线的平距小,表示地面坡度大。

()

答案:

51.导线测量外业中导线的转角不小于60°。

()

答案:

×

52.三角高程测量中,仪器高和标志高应用钢尺各量两次(读至5mm),其较差不应大于20mm,合格后取其平均值,记至cm。

()

答案:

×

53.测回法是测量水平角的基本方法。

()

答案:

54.导线测量中实地选点应注意导线边长宜大致相等,相邻边长之比一般应不超过四倍。

()

答案:

×

55.我国公路采用的竖曲线为复曲线。

()

答案:

×

56.路基边桩的放样方法有图解法,方格法两种。

()

答案:

×

57.水准仪按照调平视线的方式划分为微倾式水准仪和自动安平水准仪。

(√)

58.全站仪既能自动测距、测角和测高差,还能直接测定坐标和放样。

(√)

59.在水准测量中,一般将水准路线的观测高差与已知高差之间的差值称为高差。

(×)

60.钢尺的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的差属于系统误差。

(√)

61.变形测量点宜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

(√)

62.由于全站仪也可以测量高程,因此工地上有了全站仪就不必再购置、学习和使用水准仪了。

(×)

五、解答题

63.建筑基线布设的要求?

答案:

(1)主轴线应尽量位于场地中心中夹通过的边沿上,其方向应与主要建筑物轴线平行,主轴线的定位点应不少于三个,以便复查建筑基线是否有变动。

(2)基线点应选在通视良好的不易被施工损坏的地方。

(3)施工场地面积较小时,可进接用建筑红线作为建筑基线。

64.安置仪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1)仪器从仪器箱里取出时,要用双手握住经纬仪支架或基座部分,慢慢取出,不能用一只手将经纬仪取出。

(2)仪器放置在三脚架架头上,应立即拧紧中心连拉螺旋。

(3)检查经纬仪基座上的轴座固定螺旋,作业时,应始终处于旋紧状态。

65.用平板仪确定的平面位置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案:

射线法、前方交地法、侧方交会法、后方交会法等四种。

66.视差是如何产生的?

消除视差的步骤?

答:

物像没有成在十字丝分划板上。

望远镜照准明亮背景,旋转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十分清晰;照准目标,旋转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像十分清晰。

67.高斯投影的方法是什么?

答:

高斯投影首先是将地球按经线划分成带,投影时设想用一个空心椭圆柱横套在参考椭球体外面,使椭圆柱与某一中央子午线相切,将球面上的图形按保角投影的原理投影到圆柱体面上,然后将圆柱体沿着过南北极的母线切开,展开成为平面,并在该平面上定义平面直角坐标系。

68.试述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有哪些方面?

答:

(1)测量仪器。

由于测量仪器的制造不十分完善及检验、校正的残余误差,必然使观测值中包含有因仪器本身而产生的测量误差。

(2)观测者。

操作仪器的观测员感觉器官的鉴别能力有一定局限性,所以在仪器的安置、照准、读数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测量误差。

(3)外界条件。

观测时所处的外界条件发生变化,例如,温度高低、湿度大小、风力强弱以及大气折光等因素的影响都会产生测量误差。

69.何谓等高线?

它有哪些特性?

答: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各相邻点连成的闭合曲线。

(1)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同。

(2)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

(3)除遇悬崖等特殊地貌,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

(4)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线越密,即等高线平距越小,地面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即等高线平距越大,地面坡度越缓。

(5)等高线遇山脊线或山谷线应垂直相交,并改变方向。

六、名词解释:

70.间曲线

答案:

只用首曲线不能明显表示局部地貌,图式规定可按二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间曲线。

71.中线桩

答案:

用于标定中心线位置的桩叫中线桩。

72.回头曲线

答案:

由三条圆曲线构成,其主轴线的偏角一般接近或大于180°,其它两条为副曲线,构成此条件的是回头曲线。

73.杯口平线

答案:

在柱基立面上甩下一小段轴线的线头而后在杯口内,用水准仪抄上平线,和为杯口底找平的依据,这线叫杯口平线。

74.地性线

答案:

山脊线和山谷线是表示地貌特征的线,叫地性线。

75.峭壁

答案:

近于垂直的山坡叫峭壁。

七、计算题

76.如图1,A至B的设计坡度为+2.1%,在A点上仪器的高度为L=1.55m,A点的高程HA=82.760m,AB之间的距离s=30m,求B点尺上的读数应为多少?

答案:

解:

HB=HA+s·ι%=82.760+30×2.1%=83.39m

b=l-h=1.55-0.63=0.92m

答:

B点尺上的读数应为0.92m。

77.完成表格并写出计算过程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点号

角度观测值(右角)

改正后的角度

方位角

水平距离

坐标增量

改正后坐标增量

坐标

°′″

°′″

°′″

m

△x/m

△y/m

△x/m

△y/m

x/m

y/m

1

381500

112.01

+0.03

87.96

-0.01

69.34

87.99

69.33

200.00

500.00

2

-07″

1024809

1024802

287.99

569.33

1152658

87.58

+0.02

-37.63

0

79.08

-37.61

79.08

3

-07″

785115

785108

250.38

648.41

2163550

137.71

+0.03

-110.56

-0.01

-82.10

-110.53

-82.11

4

-07″

842327

842320

139.85

566.3

3121230

89.50

+0.02

60.13

-0.01

-66.29

60.15

-66.30

1

-06″

935736

935730

200.00

500.00

381500

2

3600027

3600000

426.80

-0.10

0.03

0

0

78.在同一观测条件下,对某水平角观测了五测回,观测值分别为:

39°40′30″,39°40′48″,39°40′54″,39°40′42″,39°40′36″,试计算:

①该角的算术平均值——39°40′42″;

②一测回水平角观测中误差——±9.487″;

③五测回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4.243″。

79.设对某边等精度观测了4个测回,观测值分别为168.610m,168.600m,168.620m,168.610m,求算术平均值和中误差。

解:

80.在1:

5000地形图上,量得一段距离d=32.7厘米,其测量中误差md=±0.1厘米,求该段距离的实地长度D及中误差mD。

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