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和二季度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54074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和二季度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和二季度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和二季度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和二季度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和二季度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和二季度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和二季度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和二季度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和二季度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和二季度分析.docx

《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和二季度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和二季度分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和二季度分析.docx

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和二季度分析

区经济运行分析会

汇报材料

 

 

2011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和二季度分析

长宁区商务委员会

201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在我们全体干部以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各项经济指标和重点工作得到较好完成和推进(一季度主要指标运行进度见下图)。

下面以商务委目标考核为导向,对相关的三方面重点工作,即招留增、外资外贸、商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形势做一分析和判断。

一、招留增运行分析

(一)招:

①共引进“有规模、有实力、有产业、有实效”的企业96家,完成全年目标300家的32%;其中“有规模、有实力”企业53家,完成全年目标的41%。

②上年度引进企业今年产税和当年引进当年产税1.6亿元,完成全年税收目标的26.7%;其中2010年引进项目今年产税1.53亿元,占95.5%,今年引进项目产税700万元,占4.5%。

③一季度引进合同外资3.46亿美元,已完成全年目标的69%,超日历进度44%,比去年同比增长8.35%。

一季度招商工作主要特点是“二多、一少、一为主”:

1、总部企业落户多。

一季度,我区已成立5家总部机构,外资设立总部势头极为强劲,单季已超额完成了“十二五”期间年增3家总部的平均指标(具体见下表)。

序号

企业名称

类型

1

英联食品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投资型地区总部

2

江森自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投资型地区总部

3

住友重机械工业(中国)有限公司

管理型地区总部

4

庞贝捷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管理型地区总部

5

板硝子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管理型地区总部

2、竞争优势企业多。

除总部企业外,一季度还引进了一批品牌价值高、产品附加值大、行业影响力强、产业辐射面广的比较优势企业,如日本三井造船、好侍食品、宝岛眼镜、王子制纸、美国汤美费格服饰、依工捷派科包装、日通商事、印度船级社投资的艾阿斯工业技术服务等,主要集中于商贸服务业。

此外,一些重点商贸公司也完成了增资扩股,如每日通贩、乐金时装、奥时裳服装、大福中国等,长宁商务投资环境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3、房地产企业少。

在国家房地产宏观政策调控下,今年1-3月共引进房地产企业1家,去年同期为5家,同比减少400%,引进房产企业税收占引进企业总产税比例也逐年下降;相反,现代服务业企业占引进比例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2个百分点,达到了72.6%,显示出长宁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主导的产业发展趋势。

4、合同外资新办为主。

与前两年不同,今年一季度,全区合同外资的组成主要是以新办企业为主,占合同外资总量的80%左右,主要是因为年初设立英联和江森两家投资公司,这两家企业合同外资就达到2亿美元,存在一定的偶然性。

二季度,在招商方面要做好几件事:

第一是针对薄弱环节抓实效,主要针对一季度引进的企业进行梳理排摸,同时加强对新项目的甄选,有效控制数量和质量倒挂现象。

第二是工作重心逐步调向改善投资环境,单纯依靠政策引商转向依靠区域优势,搭建服务平台。

第三是针对工商20条、街道移交国资经营公司试点、财政扶持政策的变化等三方面影响,着力稳定招商队伍,提出积极的配合措施,供领导决策参考。

(二)留:

全区税收1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不含房地产企业)一季度累计完成税收31.85亿元,同比增长18.4%,完成全年确保目标的30.3%。

1-3月全区完成税收52.4亿中,百万元规模企业占60.8%;全区税收与去年同期相比的增量是5.34亿,由百万元规模企业贡献的增量为4.95亿,占全区增量的92.7%。

二季度,在服务重点企业留住税收方面要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做好与25户央企服务对接工作,纳入区重点企业服务体系,提出《关于地方政府深化服务对接央企的初步设想》,积极推进“接放”仪式的召开和服务机制的落实。

二是尽快适应新一年街道企业扶持资金拨付在标准、支付方式上的新调整,在街道和财政两个层面间做好沟通服务工作。

三是尽快落实人才公寓政策与企业的对接,目前已有企业来问讯入住的时间节点。

(三)增:

①工商转化:

截止3月底,重点转化企业中工商转化4家,完成全年工作目标20%;税务目前暂无转化。

据了解,各个街道均有一批跟踪项目,由于存季度税务清缴因素影响,部分项目需结清税收才能转入我区,如临空的科莱恩等,因此二季度会有较大进展。

②税收落地:

截至3月,61幢商务楼平均税收落地率为50.74%。

③租税联动:

1-3月,新建楼宇东银商务中心和东方维京大厦出租率分别达到97.4%和98.4%,税收落地率分别达到52.1%和58.3%;18幢存量楼宇税收落地率46.13%,同比提高了0.98个百分比。

④亿元楼宇:

1-3月,全区税收“亿元楼”达到6幢,占全区总税收的16.11%。

⑤新商务楼:

今年区内有3幢新建商务楼,分别是龙之梦商务大厦、广电大厦、香港新世界长宁商业中心,总建筑面积21.5万平方米,可供招商面积15.7万平方米,目前均在施工中,预计下半年可竣工交房,招商工作已经全面启动。

二季度,在增税方面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楼宇企业工商转化,加强对意向企业走访和服务,迎难而上,争取上半年实现“双过半”。

二是租税联动工作加强总结和经验推广、政策宣传。

三是提高楼宇信息系统运作效率,提高数据运营质量。

二、相关产业运行情况

从一季度产业税收情况看,产税千万元以上主要集中领域依次为批发贸易、物流、零售、高技术产业和会展旅游,这些产业领域已经集聚了一批税收能级较高的龙头企业。

下面就区商务委工作相关的产业作一分析判断。

(一)商业

2011年一季度,我区商业继续保持良好、快速的经济运行态势。

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3月,全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1亿,累计同比增长10.8%。

2月当月完成18亿,3月当月完成18.3亿,当月同比增长11.1%。

②商业税收。

1-3月累计实现商业税收3.54亿,同比增长9.51%。

包括现代商贸业在内的商业税收,完成12.3亿,同比增长28.8%;其中,现代商贸业同比增长38.6%,零售增长6.85%,餐饮增长21.43%,社区服务增长3.28%。

商业税收(包括现代商贸业)占全区税收比重达到23.5%。

3月有汇算清缴因素,税收提前关门,当月税收总体保持了较高增长水平。

一季度商业主要运行特点如下:

1、全区商业实现开门红。

前三月,我区商业重点企业实现开门红。

商业重点企业元旦抽样,销售增长15.8%;1月当月重点大型商业零售企业同比增长29.2%;春节黄金周期间增幅达到28.8%;由于节日提前消费,2月社零有所回落,3月环比上升较快,重点企业预期季节性回升迹象明显,一季度总体将接续前期运行惯性,保持较快发展态势。

2、调整期继续保持高质量运行。

1-3月,长宁商业消费市场运行呈上升趋势,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5.1亿,同比增长10.8%。

虽然面临重点项目的调整,长房和百思买先后关店,但其他重点企业表现突出,在总量上不但弥补了调整引起的缺口,还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保持了良好的运行质量。

3、业态调整力度持续加大。

巴黎春天新宁店商场内部的业态与品牌调整已全面完成,调整后更突出快速时尚主题,并形成了特色小吃为主的“食尚汇”,整体调整更显青春活力。

多媒体生活广场努力打造“百货+电器”发展模式,调整方案已经拟定。

长房国际项目承接方虹桥百盛也已和汇金等周边百货就业态错位展开方案协商,取得积极进展。

此外,华宁国际、金虹桥、吉盛炜邦、缤谷广场、家乐福古北店等招商调整项目均在区商务委各方努力下积极推进。

3月这些企业经营销售情况依然表现稳定向上,较好贯彻了稳步推进调整的总体思路。

4、新设的批发零售企业持续增加。

全区新设企业注册资本排名前两位的是批发和零售、租赁和商务服务,占总注册资本的80%以上。

注册资本在千万元以上的商贸企业主要集中落户于虹桥天山地区,表现出积极的集聚态势。

二季度工作动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更加关注商品销售总额统计。

从市商务委了解到,黄浦、浦东、长宁等区商品批发的刷卡消费总量巨大,反映出商务楼宇的批发贸易统计潜力明显。

由于今年起全市商务领域考核指标中,将原来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改为“商品销售总额”(包括商品批发、出口和零售额),以此反映区域商品流通发展规模。

因此,以贸易为发展重点的中心区更要做好“商品销售总额”的分析工作。

据了解,我区未包括石油销售公司在内的商品销售总额规模已超过黄浦,中心城区排名第一,目前央企下放是否造成这一指标规模的变动仍需跟踪。

2、全市商业的新一轮调整悄然展开。

自2月22日美国最大电子产品零售商百思买宣布关闭其在中国大陆的全部9家明门店,转而依靠收购来的五星电器品牌发展这一事件外,3月7日全球最大玩具制造商美泰集团旗下知名玩具品牌“芭比”在淮海中路开出的全球首家旗舰店宣布停止营业,3月8日欧洲最大建材分销商法国圣戈班集团在华投资的建材销售商“美颂巴黎”对外宣布因经营不善而退出中国市场。

从我区商业看,今年调整步伐明确,调整项目集中,部分项目的开业正在全方位推进中,社零总量在中心城区中所处的总体水平需要进一步关注。

3、两个应对。

由于日本地震辐射灾害,区商务委对进口商品零售主渠道近期商品销售情况调查,提示需要进一步关注进货渠道,审核进口商的产品原产地证明,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是从去年二季度看,全市总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高于一季度,主要表现在食品类、旅游外出和水电燃料的物价上升,今年仍将表现和去年相同的价格增长趋势。

因此,针对日常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需要积极应对和监控。

(二)现代服务业推进情况

【创意产业】完成了对12家上海市创意产业集聚区2010年度年审,并加强了被市经信委“创意产业集聚区项目”立项的“法华525”的项目服务。

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群项目进入产业规划修改完善、运营主体筹建、政策制定等阶段,针对环东华周边可利用载体资源情况,走访上汽集团、纺控集团有关部门作了情况交流。

华阳创业创意天地项目内“假日之星酒店”一幢单体建筑由客房改建为“人才公寓”的工作得到推进,基本明确给以政策支持,进入启动准备工作阶段。

上海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周已协调落实了活动周开闭幕式以及展会场地等问题。

【会展旅游】一季度,全区会展旅游业实现税收1.86亿元,同比增长19.7%,占全区的比重为3.6%,占全区现代服务业的5.5%。

从重点跟踪企业看,100万元以上6家重点企业1-3月实现税收4775万元,同比增长15.17%;其中安宝示、北京雅展成倍增长,国展中心增长30.26%,万耀企龙同比增长19.43%。

一季度,按照市商务委要求对40个国际展进行了备案并上报审批。

国贸和世贸将于4月份举办纺织面料联展,展会面积扩大,已吸引不少展商。

从旅游住宿看,1-2月(4月15日后出3月数据)主要特点是“进增加、出减少、利增长”。

从三大板块接待人数看,旅行社、住宿业、旅游景点增加明显,增幅分别为1.6倍、44%和68%;从组团出游看,主要旅行社组团出游人数连续两月同比减少,但3月预计季节性恢复;从旅游住宿企业营收情况看,旅游业微利增长,住宿业增幅较快,其中非星级住宿业接待人数、营业收入的增幅接近和超过一倍,大大高于星级住宿的两项指标。

总体上,就产业运行情况尤其是税收口径调整后的分析,希望区发改委能和产业部门进一步对接,明确调整的企业明细,为更深入分析打好基础。

此外,日本地震灾害对本区产业影响的相关内容和一些项目进展已另作专报,在一季度分析中不再赘述。

三、外资外贸情况

【外资】一季度特点:

结构性变化显现。

区政府一级目标全年引进合同外资5亿美元,力争达到6亿美元。

到一季度已完成目标的69%,超日历进度44%,比去年同比增长8.35%,完成情况良好,外资结构性变化特点有所凸现。

 

①出现结构变化的三大原因:

一是外资总部经济增设需求逐步取代存量重点企业增资局面,造成当前以新办企业新增外资为主的合同外资组成结构。

二是外资追逐与地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新设外资企业数量的大幅增加也是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新设项目以商贸型企业为主,占到总量80%左右,这些外资商业企业设立或增资与我区着力打造国际贸易中心承载与的重点发展方向相一致。

三是偶然性因素。

年初英联和江森两家投资公司的设立,2家企业合同外资就达到2亿美元,存在一定的偶然性。

②重点推进项目。

目前正在推进中的重点项目有还有临空园区第一家管理性总部日本同和控股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正在办理中;世界最大的地图及导航设备公司TOMTOM拟从张江迁入并设立总部机构,目前正在沟通政策和租金等事宜;香港保利协鑫总部项目已进行实地考察,项目跟进中。

③二季度。

预计在外商新设企业方面速度会有所减缓,特别是在日本遭遇大地震、海啸及核辐射袭击后,根据有关日资银行及其他中介机构的反映,原拟投资的项目很多都因灾害而搁置,这对日资企业集中的长宁而言应有所影响。

此外,近期市商务根据商务部的要求会在一定范围内控制总部企业设立进度,百万美元左右中小规模的增资还是会比较多。

【外贸】进出口“一升、一降,总体持平”。

①总体情况。

一季度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81234.44万美元,同比增长0.29%,完成目标27.13%;其中进口累计同比下降12.35%,出口累计同比增长28.95%。

一季度长宁货物进出口总额仍为全市中心城区第一位,二三位依次是黄浦和虹口。

 

②货物贸易。

特点:

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为辅;外资主导,外贸企业随后;以欧美日为主要贸易国,但日本贸易量趋少;主要进口产品为机电、纺织服装和塑料制品,一季度纺织服装进口下降较大,新产品新市场拓展能力有所提高。

 

③形势分析。

我国外贸形势自去年年中开始呈现恢复性增长,2010年长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基本恢复到危机前水平。

继发效应使一季度长宁进出口贸易与上年基本持平。

除春节前集中出货因素外,外需复苏超预期、出口企业转型升级逐步取得成效等也是出口总体稳定的重要因素。

长宁外贸企业当前面临“四增一加”的困扰,即应对原材料成本上升、招工困难、汇率上行预期、资金压力变大的“四增”,以及来自周边新兴国家加剧的挑战,长宁原有外贸企业仍处于逐步调整过程,总体将以稳步发展为主,不会出现大幅度的进出口增长量。

二季度长宁外贸的机会在于贸易平台建设将会有所突破,对促进贸易企业集聚、提升贸易产品附加值、增加新交易国非常有利。

国别商品中心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主要贸易国的进出口发展。

如法国为应对贸易逆差的持续增长,法国政府日前宣布保持鼓励出口的政策,尤其是鼓励中小企业对新兴经济体开展出口业务,未来中法贸易往来或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

难点在于对日贸易受限,进出口难度增大。

对日贸易进出口趋势一时难以断定。

主要是日本震后受灾情况不明朗,后续余震、核辐射,包括日本检测到的休眠火山趋势活跃等因素不确定性,使原本对日贸易因日本市场不景气已趋于下降,灾后消费信心下降,可能会出现对日贸易发生更本性转变,首先是贸易产品的转变,其次是进出口比例转变。

(二〇一一年四月四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