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马原试题BP含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2551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马原试题BP含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大学马原试题BP含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大学马原试题BP含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大学马原试题BP含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大学马原试题BP含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大学马原试题BP含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大学马原试题BP含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大学马原试题BP含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大学马原试题BP含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大学马原试题BP含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大学马原试题BP含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大学马原试题BP含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大学马原试题BP含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大学马原试题BP含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大学马原试题BP含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大学马原试题BP含参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大学马原试题BP含参考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大学马原试题BP含参考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大学马原试题BP含参考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大学马原试题BP含参考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马原试题BP含参考答案.docx

《大学马原试题BP含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马原试题BP含参考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马原试题BP含参考答案.docx

大学马原试题BP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

A.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一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D.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B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A.人可以创造规律

B.人可以消灭规律

C.人可以改变规律

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正确答案】D

3.同是由碳原子构成,只是由于原子间的排列结构不同,就可以形成金刚石.石墨和碳三种不同的物质。

这说明()

A.事物数量的增减能够引起质变

B.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运动发展的两种状态

C.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

D.事物的构成成分的排列组合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正确答案】D

4.)

A.部分依赖于整体

B.研究部分毫无意义

C.整体与部分毫不相干

D.要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去研究事物

【正确答案】AD

5.马克思说: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D.实践是社会生的本质内容

【正确答案】CD

6.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C)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

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D.人民当家作主

7.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动

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D.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

8.资本积累.积聚和集中的相互关系是()

A.资本集中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

B.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实现条件

C.资本积聚有利于资本集中

D.资本迅速集中会加快资本积累

9.BCD33.AD34.CD35.CD36.ACD37.BC38.BCD39.AB

二、单选题

10.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A.实现了自我否定

B.发生了根本变化

C.仍无任何变化

D.有局部调整,但没有改变本质

正确答案:

D,

11.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

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正确答案:

B,

12.现阶段,先进生产力集中体现为

A.劳动对象

B.科学技术

C.劳动者

D.管理方式

正确答案:

B,

1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真理具有相对性

B.真理具有客观性

C.真理具有主观性

D.真理具有绝对性

正确答案:

A,

14.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A.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B.是否与认识对象相一致

C.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D.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

正确答案:

B,

15.尽管电灯在发明后的一段时间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大多数人都持观望态度而继续使用油灯。

但是到了19世纪中后期,电灯还是最终战胜了油灯,成为欧美诸国主要的照明工具。

电灯必然取代油灯的哲学依据是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内外因相互作用规律

正确答案:

C,

16.工作“一刀切”的方法是否认了

A.矛盾的特殊性

B.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

正确答案:

A,

17.城市的垃圾令人头痛。

但有些专家指出,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专家的这一观点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个人的立场能决定事物的性质

C.人的认识决定实践的任务和发展方向

D.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

正确答案:

A,

18.“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这句话是说

A.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标志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正确答案:

B,

19.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与占有私人性的矛盾

正确答案:

C,

20.社会形态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正确答案:

D,

21.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对立统一的现实基础是

A.运动

B.实践

C.矛盾

D.物质

正确答案:

B,

22.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是

A.商品的使用价值

B.商品的价值

C.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

D.劳动力的价值

正确答案:

C,

23.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

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A.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B.工具的制造并使用

C.自然界自身的作用

D.人的实践活动

正确答案:

D,

24.时间的一维性指时间的

A.无限性

B.有限性

C.客观实在性

D.不可逆性

正确答案:

D,

25.老子说:

“治大国如烹小鲜”,也就是说要注意火候。

这说明

A.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B.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C.要坚持适度原则

D.要重视量的积累

正确答案:

C,

26.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实验,有个年轻的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

爱迪生回答:

“我一次都没有失败。

我发明了电灯。

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

”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

A.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

B.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

C.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

D.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

正确答案:

A,

27.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正确答案:

B,

28.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许多患者被治愈后又捐出自己的血清,用于治疗其他患者,这说明

A.人的价值只体现在特定的场合和行为中

B.人的价值必须以满足个人需要为前提

C.人的价值是在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中实现的

D.人的价值表现了人的能力的大小

正确答案:

C,

29.不同的地理环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

A.决定作用

B.加速或延缓作用

C.无足轻重的作用

D.决定国家民族命运的作用

正确答案:

B,

30.老子说:

“治大国如烹小鲜”,也就是说要注意火候。

这说明

A.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B.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C.要坚持适度原则

D.要重视量的积累

正确答案:

C,

31.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熟,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

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

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

B.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

C.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

D.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正确答案:

D,

32.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A.永恒性

B.客观性

C.不变性

D.终极性

正确答案:

B,

33.工作“一刀切”的方法是否认了

A.矛盾的特殊性

B.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

正确答案:

A,

34.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

()

标准答案:

D

A.必然阶段

B.表现形式

C.革命性过程

D.自我完善和发展

3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根据是:

()

标准答案:

A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C.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D.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36.事物中的真相和假象的区别是:

()

标准答案:

D

A.真相表现事物的本质,假象表现事物的外在现象

B.客观存在的是真相,主观想象的是假象

C.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是真相,显现于事物外部的是假象

D.从正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真相,从反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假象

37.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这说明真理具有:

()

标准答案:

C

A.不确定性

B.主观性

C.相对性

D.绝对性

38.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

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

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

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

这说明:

()

标准答案:

D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发行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39.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标准答案:

A

A.政治法律思想

B.道德规范

C.文学艺术

D.哲学思想

40.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

()

标准答案:

A

A.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B.转移价值的过程和创造价值的过程

C.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

D.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41.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

标准答案:

D

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

4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

标准答案:

A

A.同一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43.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

标准答案:

D

A.一切社会经济制度共有的

B.简单商品经济的前提

C.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的决定性条件

D.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

44.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

这件事说明

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正确答案:

D,

45.垄断利润是通过:

()

标准答案:

A

A.操纵市场获得的

B.改进技术获得的

C.扩大投资获得的

D.增加贷款获得的

46.爱因斯坦指出:

“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

标准答案:

C

A.哲学是一切科学之科学

B.哲学是各门学科的知识基础

C.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D.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47.“人的依赖性关系”是:

()

标准答案:

A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8.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

标准答案:

D

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4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C)

A.进行社会调查B.分析实际情况

C.理论付诸实践D.总结经验教训

50.通过实践和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制作,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从认识发展过程看,这是(A)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B.从感觉到知觉的飞跃

C.从意识到物质的飞跃D.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51.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B)

A.吃喝穿住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D.结成社会关系

5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D)

A.理论斗争B.议会斗争C.经济斗争D.政治斗争

53.现阶段,先进生产力集中体现为

A.劳动对象

B.科学技术

C.劳动者

D.管理方式

正确答案:

B,

5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露了

A.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抗

B.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

C.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矛盾

D.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

正确答案:

D,

55.科学家洛伦兹说:

“可预言:

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引起龙卷风。

”这种“蝴蝶效应”的说法

A.说明了一种事物.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C.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D.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正确答案:

A,

5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是

A.前者和后者相互决定,相互制约

B.前者和后者并行不悖

C.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的解决

D.以前者为基础,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正确答案:

D,

5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

()

标准答案:

B

A.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B.生产高度社会化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结果

C.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全部国有化的结果

D.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多选题

58.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有(2.0分)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

ABD,

59.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为(2.0分)

A.是社会发展经济的.必要的条件,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物质来源

B.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不同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D.影响社会生产部门的分布

正确答案:

ACD,

60.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2.0分)

A.巴黎公社

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正确答案:

BCD,

61.“科学成就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惟有长时期的积累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

”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2.0分)

A.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过程

B.事物的质就是事物的各个量的和

C.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D.质变是量变的结果

正确答案:

CD,

62.关于真理的标准,下列说法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2.0分)

A.符合已被公认理论的就是真理

B.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就是真理

C.有权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D.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正确答案:

ABCD,

63.金融资本(2.0分)

A.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居统治地位的资本

B.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产生

C.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在垄断的基础上溶合形成的资本

D.通过“参与制”在经济领域里进行统治

正确答案:

ACD,

64.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2.0分)

A.黑格尔

B.马克思

C.费尔巴哈

D.恩格斯

正确答案:

BD,

6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2.0分)

A.多样化的物质统一

B.统一于存在

C.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D.统一性在于矛盾性

正确答案:

AC,

66.物质是指(2.0分)

A.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

B.不依赖于人们的感觉而存在的客观实在

C.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共性

D.各种具体物质形态迭加在一起的总和

正确答案:

BC,

67.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2.0分)

A.个别劳动

B.社会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正确答案:

CD,

68.1971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获得了“世界最佳设计”奖,设计师格罗培斯却说,“其实那不是我的设计”。

原因是在迪斯尼乐园主体工程完工后,格罗培斯暂停修筑乐园里的道路,并在空地上撒上草种。

五个月后,乐园里绿草茵茵,草地上被游客踏出了不少宽窄不一的小路。

格罗培斯根据这些行人踏出来的小路铺设了人行道,成了“优雅自然.简捷便利.个性突出”的优秀设计。

格罗培斯的设计智慧对我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启示是(2.0分)

A.要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灵感

B.要尊重群众的实际需求

C.不要对自然事物做任何改变

D.要对事物本来面目做直观反映

正确答案:

AB,

69.党的十八大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2.0分)

A.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B.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C.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

D.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

正确答案:

AB,

7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承认(2.0分)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认识对象的客观性

D.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正确答案:

BD,

71.“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2.0分)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B.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C.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D.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正确答案:

ABC,

72.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表现在(2.0分)

A.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

B.配置社会经济资源

C.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造成优胜劣汰的结果

D.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正确答案:

ABD,

73.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邓小平同志通过不断探索,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他将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一概括的理论意义在于:

()

标准答案:

ABCD

A.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B.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

C.为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D.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74.如果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可能获得(2.0分)

A.超额利润

B.相对剩余价值

C.绝对剩余价值

D.超额剩余价值

正确答案:

AD,

7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表现在(2.0分)

A.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B.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经济基础的变更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D.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

正确答案:

ABC,

76.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2.0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正确答案:

ABCD,

77.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

()

标准答案:

ABC

A.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

B.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

C.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

D.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

78.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是:

()

标准答案:

ABCD

A.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

B.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

C.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

D.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

79.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几次飞跃是:

()

标准答案:

ABC

A.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B.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制度建立的实践

C.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践

D.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80.马克思说,人“赋予物以有用的性质,好像这种有用性是物本身所固有的,虽然羊未必想得到,它的‘有用’性之一,是可作人的食物”,这说明:

()

标准答案:

ACD

A.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人

B.现实的价值是否形成以某物的属性为标准

C.主体的需要及需要的程度是某物是否具有价值及其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

D.具有客观需要的现实的主体是价值关系的中心

81.“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

()

标准答案:

ACD

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

B.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

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82.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其内涵有:

()

标准答案:

BCD

A.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B.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

C.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D.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

83.真理和价值在认识和实践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

标准答案:

84.不同的质必然是不同的事物,而不同的量则不一定是不同的事物。

()

标准答案:

85.现实世界是“绝对观念”的产物。

()

标准答案:

86.人们往往将汉语中的“价”.“值”二字与金银财宝等联系起来,而这两字的偏旁却都是“人”,示意价值在“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透过商品交换的物与物的关系,揭示了商品价值的科学内涵,其主要观点有(2.0分)

A.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

B.具体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

C.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D.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正确答案:

CD,

四、判断题

87.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

标准答案:

8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

标准答案:

89.“物的依赖性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标准答案:

90.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正确答案:

false,

91.过分强调感性认识的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A.唯心主义阵营

B.唯物主义阵营

C.经验论学派

D.唯理论学派

正确答案:

C,

92.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正确答案:

true,

9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这段话强调的是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正确答案:

true,

94.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正确答案:

false,

9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正确答案:

true,

96.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

true,

97.哲学就是世界观。

正确答案:

false,

98.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

true,

99.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正确答案:

true,

100.发展就是运动,运动就是发展。

正确答案:

fals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