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自测题11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2572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7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信息系统自测题1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地理信息系统自测题1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地理信息系统自测题1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地理信息系统自测题1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地理信息系统自测题1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地理信息系统自测题11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地理信息系统自测题11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地理信息系统自测题11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地理信息系统自测题11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地理信息系统自测题11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地理信息系统自测题11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地理信息系统自测题11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地理信息系统自测题11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地理信息系统自测题11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地理信息系统自测题11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地理信息系统自测题11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地理信息系统自测题11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地理信息系统自测题11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地理信息系统自测题11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地理信息系统自测题11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信息系统自测题111.docx

《地理信息系统自测题1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信息系统自测题111.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理信息系统自测题111.docx

地理信息系统自测题111

地理信息系统自测题

【第一章】绪论

一、单选题

1、地理信息系统形成于20世纪: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2、地理信息区别与其他信息的显著标志是 ()                    

     A.属于属性信息             B.属于共享信息

     C.属于社会经济信息         D.属于空间信息     

3、下列属于GIS输入设备的是:

()                             

     A.主机 B.绘图机 C.扫描仪 D.显示器

4、以下不属于GIS输出设备的是:

()

     A.绘图仪 B.打印机 C.图形显示终端 D.图形数字化仪

5、以下不属于GIS专业软件的是:

()                           

     A.MapInfo B.GeoStar C.MapGIS D.PCI

6、下列有关数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信息是数据的表达,数据是信息的内涵

     B、数据是信息的表达,信息是数据的内涵

     C、数据不随载荷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而改变

     D、地图符号不是数据

7、GIS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                                

     A、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地理数据和用户

     B、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地理数据和分析程序

     C、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地理数据和绘图机

D、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网络和用户

8、有关信息的论述错误的是:

()                                

     A.信息具有传输性                B.信息具有共享性

     C.信息具有适用性                D.信息具有主观性

9、GIS进入推广应用阶段是20世纪:

()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10、GIS所包含的数据均与:

()                                 

     A.地理空间位置相联系             B.非空间属性相联系

     C.地理事物的质量特征相联系  D.地理事物的类别相联系

11、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是:

()                            

  A.美国地理信息系统          B.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

  C.日本地理信息系统          D.奥地利地理信息系统

12、“3S”技术指的是:

()                                      

  A.GIS、RS、GPS   B.GIS、DSS、GPS

  C.GIS、GPS、OS   D.GIS、DSS、RS

13、从历史发展看,GIS脱胎于:

()                             

  A.地图学 B.地理学 C.计算机科学 D.测量学

14、下列有关GIS的叙述错误的是:

()                           

  A、GIS是一个决策支持系统

  B、GIS是研究地理系统的科学技术保证

  C、地图学理论与地图分析方法是GIS重要学科基础

  D、GIS是数字地球演变的必然趋势

15、在GIS数据中,把非空间数据称为:

()                         

  A.几何数据 B.关系数据 C.属性数据 D.统计数据

16、GIS与机助制图的差异在于:

 ()                               

  A.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B.具有存储地理信息的功能

  C.具有显示地理信息的功能   D.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

 二、名词解释

     1、地理信息

     2、地理信息系统

     3、数据

     4、信息

 三、简答题

     1、GIS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它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2、GIS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3、地理信息系统的特征有哪些?

     4、信息具有哪些特征?

  5、当前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如何?

四、论述题

 1、试结合你的专业论述GIS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第一章 绪论(答案)

一、单选题

     1-5:

BDCDB       6-10:

BADCA  11-16:

BAADCD

二、名词解释

   1、地理信息(GeographicInformation)是指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它表示地表物体和环境固有的数据、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形、图像等总称。

   2、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3、数据(Data)是通过数字化或直接记录下来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是一种未经加工的原始资料。

不仅数字是数据,而且文字、符号和图像也是数据。

数据只有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

  4、信息(Information)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以便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知识,作为生产、管理、经营、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三、简答题

1、GIS基本构成一般包括5个主要部分,即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和应用模型。

   GIS系统硬件主要用以存储、处理、传输和显示地理信息或空间信息;GIS软件则是系统的核心,用于执行GIS功能的各种操作,包括数据输入、处理、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和图形用户界面等;空间数据具体描述地理实体的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GIS应用人员包括系统开发人员和GIS技术的最终用户,他们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知识是GIS工程及其应用成败的关键;GIS应用模型为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基本工具。

2、GIS的主要功能既包括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与变换、空间分析与统计、产品制作与显示等基本功能,也包括资源管理、区域规划、国土监测、辅助决策等应用功能。

3、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①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信息的能力,具有空间性和动态性。

 ②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

 ③计算机系统的支持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特征,因而使得地理信息系统能以快速、精确、综合地对复杂的地理系统进行空间定位和过程动态分析。

4、信息的特征:

客观性、适用性、可传输性和共享性等。

客观性是指信息都与客观事实相关,这是信息正确性和精确度的保证;适用性是指从大量数据中收集、组织和管理有用的信息,这是由建立信息系统目的性所决定的;可传输性是指信息可以在系统内或用户之间以一定形式或格式传送和交换。

信息的共享性是信息可传输性带来的结果,也就是信息可为多个用户共享。

5、当前,GIS正向着集成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发展方向迈进,呈现以下主要发展态势:

⑴G1S已成为一门综合性技术

⑵GIS产业化的发展势头强劲

⑶GIS网络化已构成当今社会的热点

⑷地理信息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四、论述题:

答案(略)

【第二章】第2章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

一、单选题

1、对于离散空间最佳的内插方法是:

 ()                         

     A.整体内插法          B.局部内插法

     C.移动拟合法          D.邻近元法

2、下列能进行地图数字化的设备是:

  ()                       

     A.打印机     B.手扶跟踪数字化仪     C.主机     D.硬盘

3、有关数据处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数据处理是实现空间数据有序化的必要过程

B.数据处理是检验数据质量的关键环节

C.数据处理是实现数据共享的关键步骤

D.数据处理是对地图数字化前的预处理

4、邻近元法是:

()                                           

    A.离散空间数据内插的方法     B.连续空间内插的方法

    C.生成DEM的一种方法        D.生成DTM的一种方法

5、一般用于模拟大范围内变化的内插技术是:

()                 

    A.邻近元法   B.整体拟合技术  C.局部拟合技术  D.移动拟合法

6、在地理数据采集中,手工方式主要是用于录入:

()             

A.属性数据     B.地图数据         C.影象数据         D.DTM数据

7、要保证GIS中数据的现势性必须实时进行:

()             

A.数据编辑     B.数据变换         C.数据更新         D.数据匹配

8、下列属于地图投影变换方法的是:

                         

     A.正解变换   B.平移变换         C.空间变换         D.旋转变换

9、以信息损失为代价换取空间数据容量的压缩方法是:

()         

      A.压缩软件     B.消冗处理       C.特征点筛选法  D.压缩编码技术

10、表达现实世界空间变化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

 A.空间位置、专题特征、时间     B.空间位置、专题特征、属性 

 C.空间特点、变化趋势、属性     D.空间特点、变化趋势、时间

11、以下哪种不属于数据采集的方式:

()

  A.手工方式    B.扫描方式       C.投影方式       D.数据通讯方式

12、以下不属于地图投影变换方法的是:

()

  A.正解变换  B.平移变换       C.数值变换       D.反解变换

13、以下不属于按照空间数据元数据描述对象分类的是:

()

  A.实体元数据  B.属性元数据  C.数据层元数据  D.应用层元数据

14、以下按照空间数据元数据的作用分类的是:

()

  A.实体元数据  B.属性元数据  C.说明元数据   D.分类元数据

15、以下不属于遥感数据误差的是:

()

    A.数字化误差  B.数据预处理误差  C.数据转换误差  D.人工判读误差

二、填空题

1、数据处理涉及的内容很广泛,主要取决于        和        ,一般包括数据变换、数据重构、数据提取等内容。

2、数据变换指数据从一种数学状态到另一种数学状态的变换,包括     、     和    ,以解决空间数据的几何配准。

3、数据重构指数据从一种格式到另一种格式的转换,包括     、     、     等,以解决数据在结构、格式和类型上的统一,实现多源和异构数据的联接与融合。

4、数据提取指对数据进行某种有条件的提取,包括     、     、     等,以解决不同用户对数据的特定需求。

5、     的实质是建立两个平面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包括几何纠正和投影转换,它们是空间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之一。

6、投影转换的一般方法包括     、     和     三种。

7、数据采集采用矢量数据结构,有利于保证空间实体的      和        。

8、数据空间分析主要采用栅格数据,因为其有利于加快        和          。

9、由于地理数据的      、      、      、        、       以及       等,导致多源数据的产生,给数据的集成和信息共享带来困难。

10、空间数据的内插方法一般包括      和      。

三、名词解释

1、数据压缩   2、空间数据的内插  3、空间数据处理   4、误差  5、空间数据 6、类型 7、对象     8、点  9、结点  10、线段  11、线  12、弧  13、链 14、多边形   15、格网16、矢量 17、栅格 18、象元 19、栅格对象 20、数据精度

四、简答题

1、基于图像数据的矢量化方法从栅格数据向矢量数据转换的步骤有哪些?

2、从技术角度看,地理信息系统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包括哪些?

3、为什么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使用元数据?

元数据有哪些应用?

4、元数据的作用有哪些?

5、元数据的获取分为哪几个阶段?

获取方法有哪些?

6、空间数据源的种类有哪些?

7、空间数据的一般性错误有哪些?

主要有哪些检查方法?

8、空间数据质量标准要素及其内容如何?

【第二章】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答案

一、单选题

     1-5:

DBDAB 6-10:

ACACA 11-15:

CBDCA

二、填空题

1、原始数据的特点、用户的具体需求

2、几何纠正、投影转换、辐射纠正

3、结构转换、格式变换、类型替换

4、类型提取、窗口提取、空间内插

5、空间数据坐标变换

6、正解变换、反解变换、数值变换

7、几何精度和拓扑特性的描述

8、系统数据的运行速度和分析应用的进程

9、多语义性、多时空性、多尺度性、获取手段的多样性、存储格式的不同、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的差异

10、点的内插、区域的内插

三、名词解释

1、所谓数据压缩,指从所取得的某个数据集合S中抽出一个子集A,这个子集作为一个新的信息源,在规定的精度范围内最好地逼近原集合,而又取得尽可能大的压缩比。

2、空间数据的内插可以作如下简单的描述:

设已知一组空间数据,它们可以是离散点的形式,也可以是分区数据的形式,现在要从这些数据中找到一个函数关系式,使该关系式最好地逼近这些已知的空间数据,并能根据该函数关系式推求出区域范围内其他任意点或任意分区的值。

这种通过已知点或分区的数据,推求任意点或分区数据的方法就称为空间数据的内插。

3、空间数据处理:

对采集的各种数据,按照不同的方式方法对数据进行编辑运算,清除数据冗余,弥补数据缺失,形成符合用户要求的数据文件格式。

4、误差误差反映了数据与真实值或者大家公认的真值之间的差异,它是一 种常用的数据准确性的表达方式。

 

5、空间数据:

用于确定具有自然特征或者人工建筑特征的地理实体的地理位置、属性及其边界的信息。

6、类型:

在元数据标准中,数据类型指该数据能接收的值的类型。

7、对象:

对地理实体的部分或整体的数字表达。

8、点:

用于位置确定的零维地理对象。

9、结点:

拓扑连接两个或多个链或环的一维对象。

10、线段:

两个点之间的直线段。

11、线:

由相互连接的一系列线段组成的没有分支线段的序列,线可以自身或与其它线相切。

12、弧:

由数学表达式确定的点集组成的弧状曲线。

13、链:

两个结点之间的拓扑关联。

14、多边形:

在二维平面中由封闭弧段包围的区域。

15、格网:

组成一规则或近似规则的棋盘状镶嵌表面的格网集合,或者组成一规则或近似规则的棋盘状镶嵌表面的点集合。

16、矢量:

有方向线的组合。

 

17、栅格:

同一格网或数字影像的一个或多个叠加层。

18、象元:

二维图形要素,它是数字影象最小要素。

19、栅格对象:

一个或多个影象或格网,每一个影象或格网表示一个数据层,各层之间相应的格网单元或像元一致且相互套准。

20、数据精度:

数据的准确度与精确度的总称。

数据的准确度是指结果、计算值或估计值与真实值或者大家公认的真值的接近程度。

数据的精密度指数据表示的精密程度,亦即数据表示的有效位数。

四、简答题

1、

(1)二值化。

即将原有的不同级别的灰阶压缩到2个灰阶。

(2)细化。

细化是消除线划横断面栅格数的差异,使得每一条线只保留达标其轴线或周围轮廓线位置的单个栅格的宽度。

(3)跟踪。

目的是将写入数据文件的细化处理后的栅格数据,整理为从节点出发的线段或闭合的线条,并以矢量形式存储于特征栅格点中心的坐标。

2、

(1)计算机键盘数据采集。

  

(2)手扶跟踪数字化方法。

  (3)地图扫描数字化。

  (4)实测地图数据的输入。

  (5)全球定位系统数据采集。

3、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使用元数据的原因如下:

 ⑴完整性:

面向对象的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数据库的目标之一,是把事物的有关数据都表示为类的形式,而这些类也包括类自身,即复杂的“类的类”结构。

这就要求有支持类与类之间相互印证和操作的机制,而元数据可以帮助这个机制的实现。

 ⑵可扩展性:

有意地延伸一种计算机语言或者数据库特征的语义是 很有用途的,如把跟踪或引擎信息的生成结果添加到操作请求中,通过动态改变元数据信 息可以实现这种功能。

 ⑶特殊化:

继承机制是靠动态连接操作请求和操作体来实现的,语言及数据库以结构化和语义信息的关联文件(Context)方式把操作请求传递给操作体,而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元数据表达。

⑷安全性:

分类完好的语言和数据库都支持动态类型检测,类的信息表示为元数据,这样在系统运行时,可以被类检测者访问。

⑸查错功能:

在查错时使用元数据信息,有助于检测可运行应用系统的解释和修改状态。

⑹浏览功能:

为数据的控制类开发浏览器时,为显示数据,要求能解译数据的结构,而这些信息是以元数据来表达的。

⑺程序生成:

如果允许访问元数据,则可以利用关于结构的信息自动生成程序。

如,数据库查询的优化处理和远程过程调用残体生成。

   空间数据元数据的应用:

   

(1)帮助用户获取数据

   

(2)空间数据质量控制

   (3)在数据集成中的应用

   (4)数据存贮和功能实现

4、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中,元数据的主要作用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帮助数据生产单位有效地管理和维护空间数据,建立数据文档,并保证即使其主要工作人员离退时,也不会失去对数据情况的了解;

  

(2)提供有关数据生产单位数据存储、数据分类、数据内容、数据质量、数据交换网络及数据销售等方面的信息,便于用户查询检索空间数据:

  (3)帮助用户了解数据,以便就数据是否能满足其需求做出正确的判断;

  (4)提供有关信息,以便于用户处理和转换有用的数据。

5、空间数据元数据的获取可分为三个阶段:

数据收集前、数据收集中和数据收集后。

对于模型元数据,这三个阶段分别是模型形成前、模型形成中和模型形成后。

第一阶段的元数据是根据要建设的数据库的内容面设计的元数据,内容包括:

普通元数据、专题性元数据;第二阶段的元数据随数据的形成同步产生出三阶段的元数据,是在上述数据收集到以后,根据需要产生的,包括数据处理过程描述、数据利用情况、数据质量评估、浏览文件的形成、拓扑关系、影像数据的指标体系及指标、数据集大小、数据存放路径等。

  空间数据元数据的获取方法主要有五种:

键盘输入、关联表、测量法、计算法和推理法。

键盘输入一般工作量大且易出错;关联表方法是通过公共项(字段)从已存在的元数据或数据中获取有关的元数据;测量法容易使用且出错较少,如用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数据空间点的位置等;计算法指由其他元数据或数据计算得到的元数据,如水平位置可由仪器设置及时间计算得到;推理法指根据数据的特征获取元数据。

在元数据获取的不同阶段,使用的方法也有差异。

在第一阶段主要是键入方法和关联表方法;第二阶段主要采用测量方法;第三阶段主要是计算和推理方法。

6、空间数据源的种类主要有:

⑴地图:

各种类型的地图是GIS最主要的数据源,因为地图是地理数据的传统描述形式。

我国大多数的GIS系统其图形数据大部分都来自地图。

⑵遥感影像数据:

遥感影象是GIS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源。

通过遥感影象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大面积的、综合的各种专题信息,航天遥感影象还可以取得周期性的资料,这些都为GIS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⑶统计数据:

国民经济的各种统计数据常常也是GIS的数据源。

如人口数量、人口构成、国民生产总值等等。

⑷实测数据:

各种实测数据特别是一些GPS点位数据、地籍测量数据常常是GIS的一个很准确和很现势的资料。

⑸数字数据:

目前,随着各种专题图件的制作和各种GIS系统的建立,直接获取数字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数字数据也成为GIS信息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⑹各种文字报告和立法文件:

对于一个多用途的或综合型的系统,一般都要建立一个大而灵活的数据库,以支持其非常广泛的应用范围。

7、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误差或错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空间数据的不完整或重复:

主要包括空间点、线、面数据的丢失或重复、区域中心点的遗漏、栅格数据矢量化时引起的断线等;

   ⑵空间数据位置的不准确:

主要包括空间点位的不准确、线段过长或过短、线段的断裂、相邻多边形结点的不重合等;

⑶空间数据的比例尺不准确;

⑷空间数据的变形;

⑸空间属性和数据连接有误;

⑹属性数据不完整;

为发现并有效消除误差,一般采用如下方法进行检查:

⑴叠合比较法,是空间数据数字化正确与否的最佳检核方法,按与原图相同的比例尺用把数字化的内容绘在透明材料上,然后与原图叠合在一起,在透光桌上仔细的观察和比较。

一般,对于空间数据的比例尺不准确和空间数据的变形马上就可以观察出来,对于空间数据的位置不完整和不准确则须用粗笔把遗漏、位置错误的地方明显地标注出来。

如果数字化的范围比较大,分块数字化时,除检核一幅(块)图内的差错外还应检核已存入计算机的其它图幅的接边情况;

⑵目视检查法,指在屏幕上用目视检查的方法,检查一些明显的数字化误差与错误,如图所示,包括线段过长或过短、多边形的重叠和裂口、线段的断裂等;

⑶逻辑检查法,如根据数据拓扑一致性进行检验,将弧段连成多边形,进行数字化误差的检查。

8、空间数据质量标准要素及其内容如下:

   

(1)数据情况说明:

要求对地理数据的来源、数据内容及其处理过程等作出准确、全面和详尽的说明。

   

(2)位置精度或称定位精度:

为空间实体的坐标数据与实体真实位置的接近程度,常 表现为空间三维坐标数据精度。

它包括数学基础精度、平面精度、高程精度、接边精度、形状再现精度(形状保真度)、像元定位精度(图像分辨率)等。

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又可分 为相对精度和绝对精度。

   (3)属性精度:

指空间实体的属性值与其真值相符的程度。

通常取决于地理数据的类 型,且常常与位置精度有关,包括要素分类与代码的正确性、要素属性值的准确性及其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