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齐河县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57680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齐河县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齐河县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齐河县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齐河县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省齐河县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山东省齐河县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山东省齐河县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山东省齐河县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山东省齐河县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山东省齐河县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山东省齐河县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山东省齐河县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山东省齐河县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山东省齐河县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山东省齐河县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山东省齐河县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齐河县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

《山东省齐河县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齐河县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齐河县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

山东省齐河县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山东省齐河县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与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咀(jǔ)嚼     诅(zǔ)咒       狙(zū)击手         人为刀俎(zǔ)

B.谥(shì)号      讣(fù)告       敲竹杠(gàng)       强(qiǎng)人所难

C.歼(jiān)灭     媲(pì)美       流水帐(zhàng)      戛(jiá)然而止

D.馈(kuì)赠      蒙(méng)骗     悭(qiān)吝人       风流倜(tì)傥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从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再到人才强国战略……我国教育实现了一次次历史跨越,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B.在近日举行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郑洁和李娜携手改写了中国网球的历史,第一次有两名中国球员同时跻身大满贯赛单打四强。

   C.在电影《阿凡达》引爆3D热潮的同时,电视厂商均把目光瞄准3D电视市场这块“肥肉”,近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10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上(CES),索尼、三星、海尔、海信等厂商纷纷展示了新款3D电视。

D.近几年的名人故里之争,让大家看得眼花缭乱。

正如一网友所言,“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到处安家,女娲遍地开花,诸葛四处显灵。

3. 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XX“魔兽贴吧”里一句“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调侃式的话,在短短9个小时内便引来了超过40.6万名网友的点击浏览,1.7万名网友参与跟帖。

对于“贾君鹏事件”,我们在看到        “成功”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它带来的负面影响。

“成功”和收益只是一时的,而对网络舆论       的破坏和对网友信心的打击则是长期的和持久的。

       网络虚假事件被用来彻底否定网络舆论的真实性的情况层出不穷,后果更是不堪设想的。

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吗?

A.几乎   计划    诚信度    因此

B.近乎   策划    公信力    如果

C.几乎   计划    诚信度    如果

D.近乎   策划    公信力    因此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站在青海与白海间的山脊上,一眼望去,蓝天白云让人心旷神怡,青山绿水秀色可餐,不由得让人感慨这真是一片世外乐土。

B.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方块字体系,其象形功能不但便于人们的理解记忆,且衍生出美轮美奂的书法艺术,这是很了不起的。

C.多次饰演伟人形象的著名演员唐国强内心睿智而沉着,既有书生的儒雅又有帝王般的霸气,他的风度令人侧目而视。

D.中国选手周洋打破冬奥会记录,夺得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冠军的消息传来后,引起了国内各家媒体的强烈关注,一时间各种报道甚嚣尘上。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相信我有足够的勇气面对生活中已经发生的一切,我甚至敢于深入到悲剧的核心,在纯粹的荒谬之中停留,但我的生活并不会因此出现奇迹般的变化。

  B.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鉴于不久前发生的湖南湘乡校园踩踏事件,各中小学校要认真排查安全,及时进行整改,坚决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C.为了应对眼下的经济危机,奥巴马表示:

将推迟对富人增税的竞选承诺,关于重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增强工人组建工会能力等棘手问题,也不会立刻着手解决。

  D.2009年末,奥巴马总统决定再向阿富汗增兵lO万,在塔利班已然再成气候的今日阿富汗,区区十万兵力能否扭转乾坤,颇为令人怀疑。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围棋、象棋与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国的棋林之中,影响最为深远者当属围棋和象棋。

俗语有云:

棋局小世界,世界大棋局。

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

相通之处在于棋盘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以颜色不同构成两方以对垒拼杀。

但再加考察,则大有区别。

先说围棋。

围棋棋子除按颜色区别为黑白二方之外,所有棋子在功能上无任何区别,性能相同,地位相等。

其胜负的标志就是所占地盘之大小。

而欲想占领地盘,就必须至少有两口各自独立的“气眼”。

“气眼”就是自己的活动空间,对方不得侵入,象征着中国古代的城池。

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拥有根据地;而要有根据地,就必须有回旋的空间。

这与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如出一辙:

想要保有地盘,就要使地盘联成一片;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以所有城池作为依托。

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不可挡。

群体力量大于个体,占得空间则取得胜利,体现的是人类早期的追求目标和较为平等的价值观念。

象棋则不然。

它将棋子分为将、士、象、马、车、炮、兵等七种。

胜负只取决于将帅之存亡。

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而将帅若遭不测(被将死),未失一子亦算失败。

车可横冲直撞,所向披靡;马可腾越出击,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火力凶猛;士、象拱卫城池,以身护帅;兵、卒则亦步亦趋,只进不退。

就本领与杀伤力而言,将帅属于最为无能之辈,不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且不能越孤城半步,却要所有棋子拼死护卫。

其余各子等级森严,贵贱分明。

车乃棋中至宝,万不可轻弃。

马、炮地位大抵相等,开局时炮似乎稍胜于马,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

最为惨烈者当属兵卒,数量众多,因而弃之不惜;本领有限,因而作用不彰;只许前进,不能后退,因而前景黯然,结局惨烈;拱到底则成“老卒”,几同无用。

这是等级社会最为生动、最为集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和缩影。

围棋早于象棋。

《博物志》云:

“尧造围棋,丹朱善棋。

”虽不可信,但产生于严格的等级制度形成之前,应无异议。

其各子平等、机遇相同的构思设计,就是中华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而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无从更改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念,是秦代以后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加上“楚河、汉界”作为佐证,其生辰八字则大抵可定矣。

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

不必为保全先行设定之统帅而煞费苦心,只需以全局形势为依据进行判断。

象棋弈者必须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而只是为了那位无能的统帅存活。

将一人存亡凌驾于群体安危之上,甚至要牵制作为局外人身份的弈者,这种游戏规则乃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规则的缩影,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从游戏法则角度看,围棋是在用加法,开始时空无一人,好生寂寞,而随着双方落子,棋子越来越多,最终往往拥挤不堪,几无落脚之处;而象棋则用减法,开始时战阵严整,兵将齐全,而随着双方厮杀,棋子越来越少,到残局时诸子凋零殆尽,一片狼藉,最后往往仅剩孤家寡人,困守老城。

真是两种感受,两种意境。

围棋和象棋反映出中国文化在不同角度、不同阶段逐渐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围棋的存在表明中华文化体系中存在着民主的精神、平等的理念。

考虑到中国古代的爱国情操向以忠君行动来体现,象棋所表现出来的便可视为先人为保江山社稷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群体理念和视死如归、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

这两种精神和理念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6.下列有关“象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象棋的胜负只取决于将帅的存亡。

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下象棋的首要任务就是将死对方的将帅。

B.在象棋中,将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最为无能;车乃棋中至宝,地位最高,本领最大,万不可轻弃。

C.本领有限,作用不彰,前景黯然,结局惨烈的兵卒,是等级社会中处于最底层的人的生动具体的体现。

D.下象棋要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一切只为保老帅,这种游戏规则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7.下列对“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棋局小世界,围棋和象棋的棋盘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以颜色不同构成两方来对垒拼杀。

B.下围棋就是要保有地盘,使地盘联成一片,而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以所有城池作为依托,这折射出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

C.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无从更改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念,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

D.围棋表明中华文化体系存在民主的精神、平等的理念。

象棋则表现出来先人的爱国情操和忠君行动,反映先人的群体理念和牺牲精神。

8.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围棋中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不可挡,体现出人类的终极目标和平等价值观念

B.象棋中马、炮地位相等,开局时炮优于马多多,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不少。

马可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二者各具威力。

C.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以全局形势为依据判断胜负。

而下象棋只考虑统帅的存活,受限制多,没有主观能动性。

D.围棋和象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虽有不同,但围棋体现的平等理念、民主精神与象棋体现的群体理念和牺牲精神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三、(12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吴明彻,字通昭,秦郡人也。

明彻幼孤,性至孝,年十四,感坟茔未备。

家贫无以取给,乃勤力耕种。

时天下亢旱,苗稼焦枯,明彻哀愤,每之田中,号泣,仰天自诉。

秋而大获,足充葬用。

及侯景寇京师,天下大乱,明彻有粟麦三千余斛,而邻里饥馁,乃白诸兄曰:

“当今草窃,人不图久,奈何有此而不与乡家共之?

”于是计口平分,同其丰俭,群盗闻而避焉,赖以存者甚众。

   及高祖镇京口,深相要结。

明彻乃诣高祖,高祖为之降阶,执手即席,与论当世之务。

明彻亦微涉书史经传,颇以英雄自许,高祖深奇之。

   太建四年。

征为侍中、镇前将军,会朝议北伐,公卿互有异同,明彻决策请行。

总统众军十三余万,发自京师,进逼寿阳,齐遣大将军皮景和率兵数十万来援,去寿阳三十里,顿军不进。

诸将咸曰:

“坚城未拔,大援在近,不审明公计将安出?

”明彻曰:

“兵贵在速,而彼结营不进,自挫其锋,吾知其不敢战明矣。

”于是躬擐甲胄,四面疾攻,城中震恐,一鼓而克。

景和惶惧遁走,尽收其驼马辎重。

   会周氏灭齐,九年,诏明彻进军北伐,明彻军至吕梁,周徐州总管梁士彦率众拒战,明彻频破之,因退兵守城,不复敢出。

周遣上大将军王轨将兵救之。

诸将闻之,甚惶恐,议欲拔军。

适会明彻苦背疾甚笃,知事不济,遂从之,及至清口,众军皆溃,明彻穷蹙,乃就执。

寻以忧愤遘疾,卒于长安,时年六十七。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三》)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感坟茔未备,家贫无以取给  给:

衣食充足,丰裕

  B.及侯景寇京师,天下大乱   寇:

侵扰,劫掠。

  C.颇以英雄自许,高祖深奇之  许:

夸耀,自夸

  D.适会明彻苦背疾甚笃       笃:

忠厚,诚实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每之田中,号泣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高祖为之降阶,执手即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C.群盗闻而避焉             纤歌凝而白云遏

  D.因退兵守城,不复敢出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吴明彻英雄本色的一项是

   ①每之田中,号泣,仰天自诉 ②公卿互有异同,明彻决策请行③计口平分,同其丰俭④躬擐甲胄,四面疾攻⑤兵贵在速,……吾知其不敢战明矣⑥知事不济,遂从之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明彻幼年成为孤儿,为尽孝心和解决家用不足,十四岁就勤力耕种,于秋天获得大丰收。

最终“足充葬用”。

  B.后高祖与吴明彻诚恳相交,推心置腹,纵论天下大势,高祖认为吴明彻精通兵法,博览群书,堪称英雄。

  C.太建四年,吴明彻被任命为侍中、镇前将军,率军十三余万北伐,在寿阳大败齐将皮景和,夺得辎重无数。

  D.太建九年,吴明彻奉命北伐,并多次击溃敌军,后因军溃被俘。

不久因忧愤生病,死在长安.享年六十七岁。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白诸兄曰:

“当今草窃,人不图久,奈何有此而不与乡家共之?

”(5分)

(2)诸将咸曰:

“坚城未拔,大援在近,不审明公计将安出?

”(5分)

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别 滁①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②

 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注:

①庆历八年,欧阳修由滁州知州改任扬州知州,此诗乃当时所作。

②分宁即今江西修水,诗人的家乡。

此诗是诗人离家赴任时所作。

   

(1)这两首诗都用了“常日醉”三个字,但表达的情感是不相同的。

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4分)

(2)两首诗的结句都有特色,你更喜欢哪一句?

请说明理由。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千金散尽还复来。

(2)身无彩凤双飞翼,。

(3)沉舟侧畔千帆过,。

(4)溪云初起日沉阁,。

(5)今宵酒醒何处,。

(6)无可奈何花落去,。

五.(12分)

16.将下列语句依次填人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只填序号)(4分)

生活中,我们的心不也正如这盛水的容器吗?

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挫折、苦难和种种的不如意也许随时都会降临到你的头上,那就让你的心胸像海洋那样宽广吧!

_____________。

①与人交往,真的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

②这样的人,才会真正的内心和谐

③这样的人,才会走向人生的顶峰

④这样的人,才会成为众人心目中可亲、可敬的知己

⑤古往今来,没有哪个心胸狭窄的人会取得事业的成功

⑥常言道: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17.提取下面文段中的主要信息,用原文中的词语组合成两个四字短语概括。

(4分)

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把外语列为必修,而且为了考试而考试。

在大学里,英语永远是必修课,而我们的语文,则是无所谓的,学的不好,或者干脆不学,反正丝毫不影响毕业,知道不知道名家名篇又如何,了解不了解历史又如何;在大学本科,你必须拿到英语四级证书,否则你就拿不到学位证;职称外语,研究生外语,英语已经成为一道首要门槛,你的英语过不了,你的专业能力就是再好,也是没有资格参加这些考试的。

所以,很多享受高等教育的社会精英,他们的中文水平实际上可能只是相当于高中。

他们精通电脑,可是荒废了手写的书法艺术,写字漂亮的人越来越少;他们钻研外语,可是用自己的母语却分明笨拙.大学生投递的求职信,甚至会有错别字,甚至文理不通。

语言本来是用于表达、交流的,我们却把它当成了考试工具。

外语只是专业的一种,只是技能的一种,没有必要把它抬高到如此显贵位置,人人必学,比我们的母语俨然重要了百倍千倍。

我们是应该学习西方先进文明,但是我们也不能厚此薄彼,从此轻薄了我们五千年文化的语言结晶,让承载了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母语走向衰落。

18.仿照下面的修辞手法和句式特点,另写两组句子。

(4分)

山间的溪流,并不因为大海就在山下而停止歌唱;路旁的小草,并不因为大树就在身边而含羞躲藏;            ,           ;           ,            。

六、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吴牛喘月 

包光潜

①李白少有《丁都护歌》这样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疾苦的诗歌,偶尔读之,震撼不已。

他的高超的诗歌艺术令人折服。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写时写地不直截了当,而“未成曲调先有情”。

你想想看,就连能够吃苦耐劳的老牛见到月亮都疑是太阳,条件反射,对酷暑心有余悸,足以说明吴地的炎热,纤夫拖船的辛苦!

②牛的形象已经深深地根植在人类的思想意识里,形成了思维定势。

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激励后人学习老牛的奉献精神。

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拖犁拉耙,任劳任怨;埋首土地,不见天日。

③这使我想起母亲跟我说的一则神话故事。

说老牛本来也是天宫里的仙,是受了哄骗才“误”落凡尘的。

掌管天宫的王对它说:

 “你到凡尘去,吃的是甜(田)草,喝的是糖(塘)水。

”老牛大概在天宫里呆得腻烦了,这下子以为得了好处便不辞而别,发誓不再回头看天,断了自己的后路。

④小时候,我陪妹妹放牛,无数次观察老牛的举动。

它总是那么机械、呆板。

它的眼睛里只有士地、田埂,水塘……,它所看到的蓝天白云,也只是水中的浮光掠影。

它不知道天有多大,地有多宽——抑或有意不去看那迢迢无期的归天之路。

⑤想起那时生产队里披星戴月的“双抢”,我就发誓来生无论投什么胎,即使做鸡做鸭,当作“阳家一碗菜”被宰被杀,也不愿意做牲畜不如的人,当然也不愿意做永远没有归期的牛。

⑥在我的印象中,吴牛喘月无尽头。

譬如我们麒麟畈有二百多亩田地,每逢“双抢”争分夺秒,时不我待。

即使同田的秧苗,立秋前后,泾渭分明。

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要将晚稻插下去,无论是人还是老牛都要夜以继日,社员被队长或组长吆喝着;老牛被牛把式们鞭打着。

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都抵达了极限――如果老牛同人一样有精神世界的话。

我时常喘着粗气坐在田埂上,望着千钧之轭压在牛项上,铁链绷直。

那蒙鼓的牛皮被磨损殆尽,绽露出如同三月桃红的肌肉来。

还有那些不失时机的牛虻嗡嗡地叮咬。

那护身的牛尾巴无论如何也鞭长莫及。

惟一能够给老牛带来些许快慰的要算那牛背鹭了。

它怜悯地啄食牛背上那些寄生虫们,并不停地在老牛的周围盘旋,用微弱的风为老牛带来阵阵凉意。

此时的牛背鹭也是乡村田野里惟一具有诗意的飞翔了。

不仅牛得到了快慰,我的幼小的心灵也得到了慰藉。

⑦吴牛喘月,连月光都像那钢针一般,炎热无比,浑身发颤。

⑧农业机械化基本实现的今天的新农村,原以为那些老牛们也同农民一样翻身解放,过上所有动物都应该拥有的、悠哉游哉、自得其乐的日子,可是,最近我回家过春节,几乎所有的村庄都看不见牛栏了,田野里没有了草垛,道路上没有了永远散发着青草馨香的牛粪。

牛从我们的视野里日渐消失了!

⑨乡亲们告诉我,现在哪家还有牛啊。

⑩我问,原来那些牛呢?

⑪几乎是异口同声:

卖了,杀了。

⑫看来,牛生来是劳累的,不劳累了就没有了生存的理由。

因此,它就成了我们人类的蛋白质和热量。

⑬望着没有炊烟的村庄和没有草垛的田野,我,又想起母亲跟我讲的那则关于牛的神话传说。

(选自《文化周刊》)

19.从全文内容看,第①段文字有哪些作用?

 (4分)

20.文中说“人类对动物的悲悯,其实也是对自己的悲悯”,结合全文体会这句话的丰富含意。

(6分)

21.第⑥段描写的是人与牛劳作时的情景,试就其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

(4分)

22.农业机械化基本实现的新农村,耕牛从人们的视野里日渐消失。

试探究作者对此的心情与态度。

(4分)

七、(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清晨,一只山羊在栅栏外徘徊,它想吃栅栏里的白菜,可是怎么也进不去。

过了一会儿,太阳升起来了。

山羊发现自己的影子被太阳拖得很长很长。

   “我如此高大,一定能吃到树上鲜美的果子,吃不吃白菜又有什么关系呢?

”它乐呵呵地对自己说。

   于是,山羊朝着远处的果园飞奔而去。

到达果园时,已是正午,山羊发现自己的影子变成很小的一团。

山羊慨叹道:

“唉,原来我这么矮小,肯定吃不到树上的果子,我还是回去吃白菜好了!

”于是。

它不悦地折身往回跑。

   来到栅栏旁边时。

太阳已经偏西。

它的影子重新变得很长很长。

“我干嘛非要回来呢?

凭我这么大的个子,吃树上的果子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山羊开始懊恼起来。

上述这段文字,对你有何启发?

请自选角度,自行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B(A狙—jū C帐—账   D蒙—mēng)   

2.A(B书名号用错;C括号应放在“上”前;D项句号应在引号外。

)   

3.B(“近乎”:

动词,接近于;“几乎”:

副词,十分接近;“几乎”程度要更深一些,根据语境此处应选“近乎”。

““计划”为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如“科研计划”、“五年计划”;“策划”为有谋略的计划,如“幕后策划”,“策划”要比“计划”过程更加缜密,强调设计谋略以后再作计划;“公信力”为使公众信任的力量;“诚信度”为诚实守信的力度。

“因此”为因果关系,“如果”是假设关系。

后文谈“后果”应为假设关系。

)  

4.A(“秀色可餐”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也形容景色优美,让人入迷忘饥。

B项“美轮美奂”只能形容建筑物高大华丽。

C项“侧目而视”又恨又怕的看着。

D项“甚嚣尘上”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

)  

5.A(B成分残缺,应为“排查安全隐患”。

C成分残缺,应在“推迟”后加“履行”之类的词语D“能否”和“怀疑”不能对应。

)   

二、(9分,每小题3分)

6.B(象棋中将帅地位最高,车本领最大。

7.A(是围棋和象棋本身的特点,不属于对文化载体的理解。

8.D(A、体现人类早期的目标而非终极目标;B、马炮地位大抵相等,开局时炮似乎稍胜于马;C、说下象棋没有主观能动性无依据。

三、(12分,每小题3分)

9.D(笃,病情沉重)

10.C(A项中“之”分别为“动词,到……去”与“用在倒装的动宾之间,宾语前置的标志”;B项中“为”分别为“介词,为了”与“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可翻译成“呢”;C项中“而”均为“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D项中“因”分别为“连词,于是”与“介词,凭借、依靠”)

11.B(①述说吴明彻因“天下亢旱”的哀愤之情;③陈述吴明彻的仁爱之心:

⑥述说吴明彻听从诸将建议撤军)

12.B(“高祖认为吴明彻精通兵法,博览群书,堪称英雄”错,属于主观臆断,无限扩大,因原文“微涉书史经传”,且“颇以英雄自许”)

四、(24分)

13.

(1)于是就对各位兄长说:

“现在草寇盗贼横行,人都难以考虑长远,我们有这么多粟麦,为什么不和乡邻共同分吃?

”(提示:

得分点为“乃”“白”“草寇”“图”“奈何”“共”等)

(2)诸将都说:

“坚固的城池还没有攻下来,强大的敌援又在附近,不知明公怎样定计?

(提示:

得分点为“咸”“拔”“审”“安出”及句式等)

14.

(1)欧诗中的“常日醉”写出了诗人与众宾客一起开怀畅饮时的神情意态和诗人矛盾、激动的心情,饯行时当地民众所表现出来的真挚友好之情,使诗人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黄诗中的“常日醉”是说我只是像往常那样喝醉了酒“下文景物的多愁善感与自身的浑然沉醉构成对比,因而他的酒醉是借酒浇愁的外在表现。

   

(2)答案有两种。

喜欢欧诗的结句。

结句用的是反衬手法,在饯行宴会上作为助兴的音乐,因为离别在即,所以越是悦耳的曲调,内心就越感到难受。

结句发人思索,使诗韵不尽。

   另一种:

喜欢黄诗的结句。

结句是说弥漫在水天之间的风月在替人悲愁。

以景物的凄凉衬托人的愁绪。

拟物为人,以景传情,点明景替人愁,意味深长。

15.(略)

五、(12分)

16.⑤⑥①②④③(这段文字的中心是做人应该心胸宽广,只有⑤是从反面说的,所以放在首句,②④③必须紧挨着,并且需要注意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